慈母洞与唐王井:有爱有恩
随着天气一天天地转暖,咱的春心不由自主地荡漾起来。亲近山野、享受大自然的心情热度,更是随温度一天天地升高。大好春光渐近,那就奔向远山,去感受风的轻柔和云的婉转吧! 地点:老爷岭。位于辽宁锦州市义县东大榆树堡镇,距沈阳220公里,经京哈高速、阜营高速可达。 门票:30元。 游玩时间:约3小时。
老爷岭地处锦州市义县、北镇交界处,医巫闾山西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爷岭建有上下两院,上院有出巡殿、武圣殿、三清殿。因三清殿内塑关公像,故称老爷庙,山便因此而得名老爷岭。
沿途道路边的三棵古松,形态俊美,幽静之感油然而生。而大门附近的牌坊上书“圣清宫”三字,老爷岭圣清宫有上、下两院,始建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为闾山四大道观之一,也是塞北著名的道教圣地。
进入景区不久,一座名叫“慈母洞”的景观出现在眼前。这是2012年由爱心人士捐资建成的,旨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
此时虽已入春,却草木未发,干枯的树枝和路边的落叶,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抬头望望天空——湛蓝无云,而风也不知道躲去哪儿了,只剩四月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的确神似“秋高气爽”嘛!一行人欣然徒步上山,将自己完全融入这初春的大自然之中。
山坡上出现一座木亭,古色古香,必有一番来历吧?
原来,这是很有来头的“唐王井”。相传大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沿海高句丽酋长国兴兵犯辽,并以此地为跳板,向大唐帝国进犯。太宗李世民调集30大军,兵分三路东征高句丽。 两军曾在此交战,此井曾为大唐军解困。“唐王井”四季不竭,如今,透过窄窄的井口,依然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水。
圣清宫:关公显圣救驾唐王
离开“唐王井”,继续沿山路往山上行进。边走边欣赏风景,慢慢走,细细看,不觉累。
瞧——天空湛蓝无比,地上树影斑驳,和风习习,山中偶尔传来鸟鸣,这一切,真是让人心意绵绵。
前面古松掩映之处,出现了一座有着高高石墙的古建筑,这就是老爷岭标志性的景点——圣清宫!
先不急着进圣清宫,周围转转再说——圣清宫建在北镇市与义县的交界处,山崖边立有保护区的石碑,往下看,往远看,那边即是北镇了。
在圣清宫对面的小道上回望圣清宫,几棵高大的松树庇护着寺庙。不经意间竟看见殿内山坡上,一位时髦的红衣女子在顾盼流离。只是在这千年古寺与千年古松之间,不知她的道行有多深啊?
老爷岭处处可见奇松异石,给我们上山的旅程增添了不少乐趣。瞧这块巨石,张着“大嘴”,仿佛要将路人吞进去……
这些怪石是从何而来?仿佛天外的神秘来客。细看之下,这些石头的表面,正被岁月一层层剥离,有的已经风化成土、灰。
神奇的松抱石!
这里的松树高大粗壮,成百上千年的并不罕见。透过这些苍劲宽大的树枝树冠,眺望远处的山谷田野,真有一种穿越时空之感!
顺原路现在回到圣清宫前。关于圣清宫,还有段传说呢!当年,唐太宗御驾督战的中军在这里败于高句丽军。危急之时,幸得岭上关公显圣,才喝退高丽敌军,救驾唐王李世民。因此,唐王下令建圣清宫。
圣清宫庄严肃穆,殿内有彩塑药王、财神、观音等佛像37尊。
这里山势险要,林木葱荫,远眺山峰起伏,清新悦目。
这棵古松生命力顽强——长长的根系沿石壁生长,它的上方就是三清殿。
三清殿是圣清宫的上院,供着道教的三位天尊,也是道教最高的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以及太清道德天尊。
药王松:孙思邈服仙丹升天
从三清殿北侧的一道小门出去,往后山继续走地约500米,一棵浓荫隐蔽日的松树立在路边——这就是树龄达3000年的“药王松”!“药王松”胸径0.8米,树高17.8米,冠幅260多平方米,是迄今发现的树龄最长的松树。
传说因这里植被茂盛,中药材丰富,唐朝药王孙思邈曾在此采药炼丹。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他在树下服仙丹升天的故事。
点将石:山顶清风花香送爽
继续向最高峰前进,遇一块巨石挡道——“点将石”三个字依稀可辨。然而,在如此险峻的山顶之上,曾经会是谁在此点将呢?联想到老爷岭是道家圣地,也许是道家的三位圣人在此指点天将,护卫这一方百姓的平安吧!
站在山顶,远眺群山,秀丽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我仿佛闻到了山坡上那成片的杏花开放的芬芳,无疑为此行更增一份“爽色”啊!
此时此地,可以闭上眼,让心静一会儿,尽力想像远古的道家传道之声,感受来自远方和煦的春风,温暖整个的身。
山高人为峰——当山顶的清风撩起衣衫,拂起发丝时,我努力张开手臂,尽力呼吸,我在心里默念着一个字:爽了! 但远远没爽够,睁开双眼重回世俗的现在,还得下山。且慢!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就停在下山路旁的石头上,极尽温柔美丽地婉留我们下山。
闻听我的惊呼,朋友立刻端起相机,趴在一边,悄悄地将镜头对准了那只蝴蝶。其实,他真的比我贪色,所以我也就不与之计较,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罢了……
蝴蝶微扇翅膀,欲向我飞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另类“艳遇”吗?呵呵,我很乐意哦!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