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前说的话:
在你印象中江南水乡是怎样的画面是烟雨朦胧的古镇还是小桥流水的黑瓦白墙这些年走过不少江南的地方,每座城市都积累着它富有岁月印记的故事。如果要说最喜欢的地方,那我相信一定莫过于绍兴这座千年古城。否还记得曾经在课本上学到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孔乙己最爱的茴香豆和绍兴黄酒水乡中驶过坐满游客的乌篷船聆听着绍兴的经典越剧走过多位名人的故居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绍兴都会让我莫名的产生一种归宿感。城区不大,但是能让人细品的地方却很多,从街头走到巷尾你能感受到这里人们的安静与朴实。这里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石板路,拱桥梁,会让你发现一个原生态的江南城,这也是为什么对于绍兴我有如此难以忘记的情愫。绍兴的正确打开方式:
关于本人: 墨香诗韵对于我的名字很多人都以为是一位文艺的女青年,不过当你看过我的文章后,你才会知道是个耿直的西北汉子。三十出头的我,曾经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因为一次的无心的登山,随后在旅行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旅行中途两次辞职。足迹遍布国内二十多个省份,国外走过印尼,柬埔寨,帕劳,马尔代夫,芬兰,拉脱维亚等是十多个国家。曾经徒步三山五岳,在帕劳潜过水,攀过印尼的火山,走过赫尔辛基的雨夜。旅行自媒体,签约摄影师,旅行家。微博:墨香丶诗韵微信:307940008微信公众号:苏苏的故事
Day1:绍兴味道,山与水
四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格外舒服。鲁迅故里,或许是儿时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对于这里也是向往已久,来到绍兴的第一站自然不能错过。不知道大家能从景区门口的铜人上了解到是什么故事么?
从游客中心进入就能看到整个景区的全景图,这个对于很多初次来到这里游玩的游客来说是非常方便,上面非常详细的介绍了各个景点之间的距离和路线。而且还提供了三条不同的游玩路线,这些根据游客的出行时间都可以自我调整和选择。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鲁迅故里景区是不收门票的,虽然是5A景区,但是相对于国内其他的景区,这真的是天大的福利了。
鲁迅先生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不过还未到鲁迅先生出生,周家已经开始没落了。和很多江南名人故居一样,当进入院内的时候就能感受到周家当时的地位比较显赫,青砖绿瓦,石阶红门,虽然饱经风霜,但是依然保留了很多完整的结构。
德寿堂是周家大院的主厅堂,正上方高悬一块大匾“德寿堂”,整个厅堂内有三幅对联,都是描述的是以做人的态度为主。当然这些能在久远的历史中保留如此完整,实属不易。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的古装能明白,在主厅堂最中间的两把椅子都是一院之主,其次家族的晚辈坐在左右两边。在导游的讲解下还了解到了德寿堂的德字因为其他原因改过几次。
香火堂是周家人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厅堂中间挂的画像是鲁迅的祖父,画像上方悬“德祉永馨”匾额,意思是德行和福气渊源流长。两边的墙壁上挂着鲁迅现实曾经在南京求学时手抄祖父周福清的治家格言"恒训"。
周家老院子是以坐北朝南,顺着主厅堂走到后面能看到很多大小相同的屋子,里面大致保持了原有的布置。其实在早起的大户人家里,每一家的房间及陈设都有非常大的讲究。
虽然只是一间小小的厨房,但是这里的一些工具放到现在也是非常出众,里面摆放的物品整齐划一,这也说明了当时周家老台门的作风。相信我们今天眼前看到的一切只是当时的一个缩影,通过想象我觉得当时周家的生活远比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更加真实。
走到鲁迅故居的最后是一个园子,这里曾经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至今我还记得曾经在课本上学过的百草园,中间还应刷着类似的图案。
那时候的人们不但喜欢文墨,而且也喜欢曲艺。顺着百草园往出走就可以看到一个映在水面的戏台子。如果你来到这里时间恰好时,还可以欣赏到经典的越剧片段。
虽然而是在课本上学到关于鲁迅的故事至今有些模糊,但是当自己亲身走过这里的时候,对于曾经印象中的了解又有了不同的认识。当时光慢慢的流逝国的时候,对于这些我们是否还能保存在自己的记忆中,或许是我更应该自问的,因为它,我们才懂得过。
如果你对绍兴的印象只是停留在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上,那我觉得这次应该带你以另外的方式认识绍兴。绍兴不但保留了传统的江南特色建筑,同时拥有着别样的春天之意,而此次来到绍兴,便让我遇到了最美之时。要想欣赏花海春意,那一定要去一次会嵇山的半亩花田,因为此时正是郁金香盛开最佳的时间。
进入半亩花田景区后,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含苞欲放的郁金香花海,红色,黄色,白色的郁金香将这里妆点的五彩缤纷,绚烂多姿,而且我们这次还看到的郁金香有初之喜,脆皮金,旗袍,佛拉门科等10多个品种。当俯身靠近时便能嗅到它的芳香,空中飞舞的蝴蝶也此时停留在娇艳的花瓣上,久久不愿离去。
春天的味道那么清新,在花海的世界中孩子们也尽情的玩耍着,手中挥出彩色的泡泡像空气中的小精灵一般飞舞着,脸上漏出天真的笑容也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不要被太多的生活所束缚,有时欢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在半亩花田景区里可观赏的娱乐很多,可以看到古筝表演,可以看到小丑玩意,可以看到精灵花仙子,还可以听到绍兴最出名的越剧。越剧是绍兴戏曲的代表,虽然个人对于这些没有太深入的了解,但是从演员深情的表演投入,也能感受到别样的绍兴文化。当然,对于他们的精彩演出,也获得了游客们热烈的掌声。
许愿长廊上很多人都写下了对于绍兴赞美不觉的话语,简单的文字背后却是他们对于这座城的喜爱。有的城市当你走过一次后,能给你第二次再来这里的理由很难,但是绍兴却不同,这里有太多太多让我喜欢的地方。当然,任何的一切只有你亲自走过这里后才能发现。
鲜花代表着自然,山水代表着风光,笑容代表着真诚,奔跑代表着运动。绍兴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但同样又是一座富有青春活力的城市。
绍兴自古就有很多传奇的历史故事,位于会嵇山景区内的大禹陵也是其中一处非常有代表的地方,其实从它的名字就能多少知道这里相关的故事。在我们此次随行的导游讲解中我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大禹是上古时代一位治水英雄,它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称为"立国之祖"。在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的36座王陵之一。
顺着半亩花田出口便可步行到祭禹广场,广场上设有图腾柱与九鼎台等建筑,象征着古越先民信仰,又是社会各界祭祀大禹的场地。最中间是以太极台为中心,旁边还有两处亭子,一处是鼓,一处是钟,在祭祀的节日来到这里才会击打出声,极其壮观震撼。
进入禹庙西辕门南侧的棂星门,沿石板铺就顺山势逐级升高的百米甬道直达大禹陵碑亭。亭内有石碑,刻着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三个大字。1939年,周恩来总理曾经来过祭祀大禹陵,还在碑前留过影。
祠内有前殿,后殿,放生池,曲廊和禹井亭等建筑,为大禹后裔宗族祭祀的场所。从大禹陵碑亭北侧,顺碑廊而下即为禹庙,为历代帝王,官府和百姓祭祀大禹的地方。在禹王殿东门向上的亭子里有一块石头,被称为“窆石”,据说是大禹下葬所用的工具,是禹庙的镇庙之宝。
大禹陵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由于时间的原因这次简单的行走了禹庙。如果需要想真正的读懂这里的故事,那个人建议一定也要去禹陵,禹祠,这样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从禹庙出来后面前是一条河流,小小的码头停放了很多乌篷船,船中两个小长凳,最多可坐四人,船夫坐在船尾处,手脚并用,小船便可缓缓的行驶起来。
在走完禹庙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为了能尽快的填饱饥饿的肚子,我们选择乘坐乌篷船到我们停车的另外一处码头。在这里工作的船夫们基本都做了几十年,饱经风霜的脸上时而严谨时而和蔼,简单交流的时候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操着一口绍兴的当地话让我们北方人有点一脸懵逼,当师傅看出我们没有听懂时便哈哈大笑了起来,就这一点也让我感觉到他身上充满了朴实和简单。话说回来其实绍兴和上海的语言还是有点相似,因为两座城市相距比较近。
乘坐乌篷船到达码头后,我们继续乘车来到了鲁迅故里这边的商业街,因为这条街道上不但有各种小吃,而且也因为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等都在这里,所以这里也是游客来到绍兴去的最多的地方。相比早上的时候,中午再次来到这里游客明显多了起来。
对于吃饭比较挑剔的我来说,来到绍兴自然不可错过当地的美食了,在商业街的入口处有一家老字号的饭店在当地有着非常高的评价:一石居饭店。其实在第一次来到绍兴的时候就有看到过那面比较醒目的饭店旗子,不过当时没有在这里用过餐,所以这次来到这里一定不能错过朋友特意为我的推荐。
醉蟹是这家饭店的招牌菜之一,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用餐方式还是第一次,不过在品尝之后确实要树起大拇指。蟹肉的鲜嫩沾上调制的汁水真的非常可口,酸中带有一丝甜味。
虽然梅菜扣肉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可以吃到,但是在绍兴吃到这道菜却有另外一种口味,肥瘦均匀的五花肉烧制的恰到好处,吃在嘴里没有一丝的肥腻感,也是略带着一次甜味,加上梅菜一口下去,味道非常浓郁可口。
可以说是来过绍兴的人都吃过这里的臭豆腐,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吃过臭豆腐简直是枉来绍兴。湖南的黑豆腐,安徽的毛豆腐,云南的烧豆腐,绍兴的臭豆腐,他们都有各自地方的特色。绍兴的臭豆腐最好是选择刚做出来的,甜酱与辣椒酱两种选择,吃在嘴里第一口是豆腐外的脆,接着就是包裹在里面的嫩,好吃到哭。好了,不想说了,因为此时已经凌晨,而我又吞了一口口水。
绍兴的天气真的是太舒服了,用完午餐后阳光照的我有了一丝的倦意。不对,这么好的天气怎能躲在酒店休息呢,还是继续踏上欣赏绍兴美景的路上吧。说到对于杭州印象最深的话,相信莫过于西湖了,其实在绍兴也有一处可与西湖相媲美的地方,那就是东湖。
如果不是这次来到绍兴,对于东湖可能我也没有太多的知晓,要说到东湖,还要追溯到秦国时期。这里原本事一座青石山,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如果说杭州的西湖是文人墨客及浪漫故事的谱写地,那我觉得绍兴的东湖便是汇聚了浙江的山清水秀之灵。
有山有水自然有好风光,在绍兴凡是你看见有水的地方,自然会有乌篷船的身影。在绍兴老城的水巷中乘坐乌篷船是一种感觉,在这里却是另外一种享受,此时青山绿水倒映在湖中,湖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这里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美景,其实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初春,这个时间走到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道路两旁都是绿荫。有美景的地方自然有美女,当江南与到古典美女时,眼前任何一处都是最完美的画卷。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的独特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800年前的陆游老先生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乌篷船船身非常小,船底铺的都是木板,如果有水渗漏进来,船舱里也不会沾湿。船板上铺的都是草席,既可以坐又可以趟,但是不能直立,因船篷低,如果直立的话,有肯能会因为平衡而翻船。所以在乘坐前必须穿上救生衣,尽量按照师傅的要求来,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有时奔波于城市中的生活,很难有这悠闲的享受,在这惬意的时光里与好友能一起畅游这山清水秀的东湖,也显得格外难得。
来到东湖的时候恰巧遇到了乘坐乌篷船迎亲的节目,而我们此时也成了迎亲队伍中的一份子,才人与佳女站在船头,脚下放了一把江南独有的油伞,整个船身也布满了充满喜庆的红色绸布,而且船上还放着迎亲时的音乐,特别有调调。
整个迎亲船队差不多划行了20多分钟后到达了稷嘉楼的戏台处,此时路边站满了观看的游客,在举行了拜亲仪式后,两位演员还为我们带来了绍兴当地精彩的戏曲表演,越剧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绍兴东湖在绍兴东郊约3公里处。湖的面积并不大,它背靠一座小石山,这座山因产毛竹,称为若篑山。这个湖的奇特之处在于这座山的山脚有一个洞,乘坐乌篷船可以从洞口进入。如果来到这里一定要游一次这里,据说因为秦始皇巡游到这里才被人们称为若篑山。
回到这次在绍兴入住的开元名都大酒店时,天色不知不觉渐渐的暗了下来。酒店在当地也算是比较高档次的,而且地理位置也独特,距离绍兴的其他景区也就10来分钟的车程。
酒店大厅虽然没有太强的设计感,但是依然保持了稳重而又大气的风格,顶端的巨型吊灯让大厅的光线感非常舒服。而且刚进入大厅也能感受到这里优质的服务,礼宾部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会将行李帮忙提拿,而且在后面咨询绍兴城市的相关事情,他们都是非常热情的给我在介绍着。
整个办理入住只用了2分钟的时间,高质量的工作效率和全程面带的微笑也让我对于这家酒店有了不同的感受。进入客房后一股淡淡的清香味便扑入鼻中,干净宽敞,整洁明亮让人心情也随之好了许多。宽敞的房间内还布置了简易茶几与沙发,独立的小型办公桌让很多商务出行的住客方便不少,房间内设置的空调在炎热的夏天不到10秒钟便可送出凉风。
洗手间内干净明亮,配备的洗漱用品也是非常齐全,淋浴区域与洗漱区域也是隔离室的,大大方便了两人入住同时使用洗手间时的尴尬。淋浴区的花洒不到10秒钟就能出热水,而且还有一个超大浴缸,旁边就是大面积的落地窗,想想一边沐浴一边欣赏着落日的余晖,挺浪漫的。
不同于其他城市,绍兴的夜晚显得格外安静。距离休息的时间还早,还是决定出来溜达一圈。不得不说绍兴这座城市让我有着另外一种亲切感,其中一点就是这里有很多景区都是免门票的,相对于国内很多城市的景点收费,稽山园就是一个充满古典元素的景区。
白天来到这里时古式拱桥随处可见,一派幽古思静气氛。夜晚来到这里却充满了一种幽宁安静的感觉,不过夜晚最佳的游览方式就是乘坐游船夜行绍兴古城。船内同时可以容纳50多人,每张桌子上都提供了小吃。坐着游船品着茶水以夜游的方式感受一次绍兴,这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轰隆隆的马达声中我们开始了夜游绍兴,夜幕中河道两旁的灯光显得有些微弱,晚风顺着窗户的空气吹进来,突然感觉有一丝凉意,不过却很舒服。
今天给我太多精彩的旅程,从向往已久的鲁迅故居再到盛花绽放的半亩花田,从山清水秀的东湖美景再到悠闲惬意的绍兴夜游。今夜或许会睡不着,因为脑海中一直回想着那些让我对绍兴迷恋的画面。
Day2:绍兴故事,诗与画
绍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这里被人们素称为“文物之邦,鱼米之乡”。很多我们熟知的名人也是绍兴人,包括鲁迅故居,蔡元培故居,周恩来祖居,秋瑾故居,马寅初故居,王羲之故居,贺知章故居等。当然这里也是我们中国最著名的书法之乡,兰亭便是我们今天首行的地方。
说到兰亭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而兰亭就是王羲之的园林住所。据说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兰亭其实是嘉靖二十七年,郡守沈启重建,其后几经改建,于1980年修复成明清园林的风格。
在兰亭景区内看到最多的就是鹅,对于王羲之爱鹅的说法,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至于王羲之爱鹅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随行的导游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古绍兴时期有一个道士,喜欢养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后非常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下这些鹅。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一定把整群鹅都送给你。随后王羲之便抄写了一遍道德经,道士才将他饲养的鹅赠送与王羲之。当然这些都是久远的故事,不过我们仔细观察鹅在站里时的样子与王羲之的之字特别相似,所以说鹅与王羲之非常有缘。
在兰亭景区内有很多亭子,但最能代表景区的就是入口处的这座。它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写。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80年修复,不过兰亭两个字都缺少了一部分。由于来到这里的游客都喜欢用手摸,所以碑面非常的光滑。
顺着路往前走到了景区里另外一处非常有名的曲水流觞。据说王羲之当时邀请了共42位当时名流在兰亭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
据导游讲解说当时邀请的文人雅士们都推荐王羲之来作序。用鼠须笔和蚕茧纸写下了《 兰亭集序》,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如今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这也算是对于王羲之的一种尊敬吧。
这里每天定时还会有活动演出,用情景的演绎方式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故事,也会邀请游客们参与进来,就在我们这次游玩的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完整的朗读了一段王羲之作品兰亭序中的部分内容,非常精彩。
如果来到兰亭建议还是请一位讲解,因为关于王羲之与兰亭相关的历史还真的不是很多。而且如果让自己了解起来还是比较麻烦的,不过也是因为我们请的讲解,对于对于这些相关信息了解了不少。
御碑亭属于八角重檐,始建于康熙年间,不过在1956年的时候毁于台风,如今我们看到的是1983年重建。关于这块石碑真的是有久远的年头了,是清朝的原碑,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正反两面都有题字,正面是康熙皇帝1693年所临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反面是乾隆皇帝1751年游兰亭时即兴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兰亭即事诗》。
在御碑亭的旁边还有18口缸和石桌,每口缸中都盛了水。我们的讲解给我们介绍到这些缸和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有关系:据说王献之在当时练了三口缸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写的很好,有一次他让父亲王羲之看了他写的字后,王羲之总觉得不是很满意,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最后让他的母亲看了以后,说你现在的水准已经达到你父亲了,王献之听了以后非常惭愧,最后认真在这18口缸练成了著名的书法家。其实这个故事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例子很相似,其实任何时间只要能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会达到所期盼的目的。
兰亭景区里还有一处最重要的地方不可错过,那就是王右军祠。这里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到这以后才发现古时候人们对于风水也有特别的讲究。最里面陈列着王羲之的石像,两边过道的墙壁上是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序》刻石。
其实对于书法自己曾在上学的时候还多少学习过,想想如果现在提笔是否还能写出字来呢。话说回来,虽然在这里走了一遍不可能有太深的了解,但是对于相关的知识还是增进了不少。游览了兰亭还可以顺路去兰亭书法博物馆看一看,对于这种以书法命名的博物馆我也是充满了兴趣。
兰亭书法博物馆是我个人第一次遇见以书法命名的博物馆,想象中的展馆应该比较具有历史感,来过以后才发现博物馆的设计非常的具有科技感,当书法文学与创意性的博物馆相结合,反而产生出另外一种别致的风格。
博物馆内基本陈列“一日千载”作为整个陈列的总主题,四个展馆以不同的主题为我们讲述了兰亭序的故事。第一展馆风雅兰亭,为我们讲述了兰亭集序真迹从诞生到传家的生命轨迹,历史时段为魏晋至隋代。内容涵盖兰亭集序产生的地理环境,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书法背景,以及兰亭雅集,兰亭集序,王羲之书法,书法世家等内容,核心叙述兰亭雅集与兰亭集序。
第二展馆传奇兰亭,讲述了兰亭集序真迹从家传到寺藏,从宫获到替身到消亡的生命轨迹,历史时段为唐代。核心线索为唐太宗与兰亭集序,内容涵盖萧翼赚兰亭,太宗书法,书圣确立,五大摹本、真迹终结等内容,核心叙述五大摹本。
第三展馆魅力兰亭,讲述兰亭集序群体生命从书法到文化的繁衍轨迹,历史时段为宋元明清近现代。纵横结合,叙述兰亭集序的传本史及其兰亭文化的渗透史,阐述兰亭集序对于皇室,文人,民间的文化影响,以及诗词,绘画,民俗,物件的文化渗透,彰显兰亭文化的魅力。
第四展馆永恒兰亭,讲述兰亭集序在当代的生命情境,历史时段为当代三十年。以中国兰亭书法节为主线,涵盖中日兰亭笔会,兰亭书法节,兰亭书法奖等内容,建构兰亭当代文化生活与未来永续发展。
兰亭书法博物馆可以说是将兰亭序作品的诞生,从真迹到摹本,从书法到文化,从历史到未来,四个板块展现了中国书法的源远流长。而且在这里也可以看到众多近现代国内著名书法家的精品。至于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至今下落不明。不过也有学者说被埋藏在唐太宗李世明的昭陵里,谁知道呢。
在绍兴这座城市的街头巷尾你都会看到乌篷船的身影,很多码头都有提供乘坐乌篷船的出游。因为乌篷船是绍兴特有的游览方式,所以这也是来到绍兴旅游最值得体验的方式。由于老城中的水巷比较多,所以到处都有码头。不过每段码头都有行驶的路线,大多都是按行驶一段然后折返的出行。
乘坐乌篷船游绍兴还是非常有独特的情调,整条水路的宽度只能容得下两艘船往返行驶的距离,富有江南的特色建筑倒映在水中,岸边的老者坐在台阶边上悠闲的钓着鱼,这就是绍兴的生活,缓慢的节奏而又舒服。
靠着水巷两边的住户都可以从自家的后门走出来,富有岁月感的台阶已经被走过无数次的脚步磨的没有了棱角。虽然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悠哉,但有时候也会有一丝的生活烦恼,比如到了下雨的天气洗过的衣服久久不能干透,所以有了那句话,南方的人有时候也比较羡慕北方的气候,最起码冬天有暖气,夏天也是属于比较干燥,洗过衣服搭起来一个中午就干了。
在我的印象中绍兴人都会一些简单的诗词歌赋,或许给我的这种感觉因为和城市有相关的原因吧,原本这里也就出过很多名人。简单朴素的服饰,文雅的气质,谦卑的态度,这些词语是我对于绍兴人的简单评价。
有时候感觉生活在绍兴的人很幸福。缓慢的生活节奏,舒适的江南气候,忙于工作之外和友人在街头巷尾走一走,看看家乡的变化。当你在一座城市生活久之后,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也是这座城市的态度。
不知不觉又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逛了一个早上肚子也早已饿的咕咕叫。有一家酒店在绍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绍兴最出名的餐厅,没有之一,来到绍兴游玩的人们都会来这里品尝独有的美食,而我说的正是你们此时想到的咸亨酒店。
咸亨酒店是鲁迅的堂叔周仲翔创建于1984年,由于其他原因在中途的时候结过业,不过在1981年,国家为了纪念鲁迅诞辰100周年,将咸亨酒店重新开业。店面的门口看似不是很普通,门口孔乙己的塑像却是特别显著的标志,酒店里面还是保留了晚清时期的风格,而且工作人员也是身穿古装,扎的辫子,在这里用餐仿佛也穿越到了曾经的那个年代。
茴香豆,臭豆腐,黄酒可以算的上是咸亨酒店的标配了,很多游客来到这里必须点的。当然除了这些,菜单里也可以选择单点和多人套餐,而且还细心的标明了那些是推荐菜。糟鸡,糟鱼干,醉蟹,醉腰花,酱鸭,这些糟醉风味的绍兴菜,都具有着酒调味和以酒增香的独特风味。
绍兴菜讲究的是轻油忌辣,汁味浓重。在咸亨酒店我们品尝到的这些菜就是这种口味,从摆盘再到口感非常赞,如果你来到绍兴的话,咸亨酒店一定不能错过。
尼克松说过一句话: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之火可能不会燃烧起来。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的革命可能被烧毁,只剩下一堆灰烬。周恩来的祖居就在绍兴,来到这里自然也要去走一走。
周恩来祖居是一幢坐北朝南具有明代建筑风格的砖瓦房,富有传统特色的黑色竹丝台门。大厅也叫锡养堂,是周氏族人商议家族大事,欢宴喜庆和祭祖敬神等重大的活动场所,如今是瞻仰大厅。大厅的中央立有一尊周恩来戎装汉白玉雕像,雕像风格简洁,形象生动。
周恩来祖上居住处。原名“百岁堂”。系具有明清风格的台门建筑。占地面积215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坐北朝南,共三进。1939年3月28日,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回故乡绍兴时,在此接待各界人士和亲友,书写抗日题词,填写家谱。
祖居外观古朴庄严,共三进,每进三间房。两进之间各有天井相隔,天井两侧有小廊对拱。第一进中间为台斗门,左右为耳房。第二进为大厅。第三进原为楼房,倒塌后,改建平房。周恩来生前多次说我是绍兴人,称绍兴为自己的故乡。
周恩来祖居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在这里却详细的介绍了周家的家族史,还有为数不多而又珍贵的资料记载。
如果你是一个爱文学的人,在绍兴我一定还会推荐你去书圣故里。这里是目前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在社区的街道和墙壁上到处能看到书法名作,众多名胜古迹散步在社区内的四街六弄之间,如笔飞弄的蔡元培故居,西街的戒珠寺,蕺山街的题扇桥,肖山街的探花台门等。
由于王羲之的故事在绍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书圣故里也是围绕着发生在绍兴当地保留下来的遗迹,将一些名人故居和古老建筑结合来的一个文化景点。戒珠寺,题扇亭,墨池,鹅池,文笔塔,锡艺馆等,这些都是书圣故里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
在书圣故里景区的最中心有一个小池,这里被称之为墨池,据说是因为王羲之清洗笔砚而得名,不过对于这种说法也无从考证。
书圣故里其实面积还是蛮大的,它是由三条绍兴的著名老街道:萧山街,嶯山街和西街围绕在一起的,街道的一头就是蕺山。行走在这些具有历史年代的小弄堂里非常舒服,泛黄斑驳的墙壁与砖瓦上能看出这里的岁月感。
距离鲁迅故居不远的地方也是绍兴的代表之一,它是绍兴古城著名的古园林,而且距今已经800多年的历史,它就是沈园。这是南宋时的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所以被便有了沈园这个名字的由来。流芳至今的不是别的,是因为南宋诗人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伉俪情深。但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而且两人婚后三年始终未能生养。
于是陆母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孝顺的儿子休妻。虽然两个感情很深,不忍分离,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虽然万般无奈,最终陆游还是遂了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给越中名士赵士程,纵然百般恩爱,终落得劳燕分飞的地步。
公元1151年春日,沈氏园对外开放,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前往,却意外地遇见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尽管两人中间隔着十年的光阴悠悠,但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他们情感世界的最深处,正当陆游打算黯然离去的时候,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差人给他送去了酒菜。陆游触景伤情,怅然在墙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来到绍兴几天里没有太多的夜生活,夜晚来到鲁迅故里商业街走走,两边的商铺大多都已经关门,路上的行人三三俩俩的走过。相比白天的热闹和拥挤,夜晚这里安静了很多,不过对于我来说,夜晚的这里更适合我。
民族脊梁四个大字在夜晚显得格外瞩目,鲁迅先生留给我们后人的这四个字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是否能依然的传承下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话依然在我的脑海中回想着。这就是我走过的绍兴,没有喧闹,没有繁忙。它拥有更多的是一种故事,一种文化,一种信仰。如果有一天你来到这里,慢慢走,慢慢品。当你能读懂这座城市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会喜欢上它。
Day3:关于吃住行攻略
1.关于行程。Day1:鲁迅故里→半亩花田→大禹陵→东湖。Day2:兰亭→兰亭书法博物馆→周恩来祖居→书圣故里→沈园之夜。2.关于设备。相机:佳能70D。镜头:10-18广角镜头,50定焦镜头,18-135充当长焦。其他:电池,内存卡等。3.关于住宿。这次绍兴之行的住宿考虑再三,最后选择了绍兴开元名都大酒店。酒店不管从环境,口碑,服务,地址综合来说性价比算比较高的。同程预定链接:https://www.ly.com/HotelInfo-126684.html
4.关于美食。绍兴不但是一座文化名城,而且还是一座美食之城。菜系主要以淡水鱼虾河鲜及家禽,豆类为烹调主料,注重香酥绵糯、原汤原汁、轻油忌辣、汁味浓重,而且常用鲜料配以腌腊食品同蒸同炖,醉蟹,糟鸡,梅干菜焖肉,油炸臭豆腐,清汤鱼圆,绍兴笋食,奶油小攀,扎肉,白切鹅等等这些都是绍兴的美食代表,其实梅干菜焖肉和清汤鱼圆已经成了国宴名肴。推荐餐厅:一石居饭店
推荐餐厅:咸亨酒店
备注:推荐的饭店都是在当地口碑非常高的,菜品的味道非常好,而且价格也非常始终。两家饭店的具体介绍在以上的文章内有介绍,地址位于鲁迅故里景区附近。5.关于交通。绍兴位于浙江省的中北部,城市的交通非常便捷。从上海到绍兴只需要1个多小时的动车,杭州到绍兴的话差不多也就是半个小时。如从其他外省需要到达绍兴,可乘坐高铁杭州,然后乘坐高铁到达绍兴,如果乘坐飞机到达杭州萧山机场,可在机场乘坐大巴前往绍兴,大巴车到达绍兴差不多需要2个多小时。上海虹桥→绍兴北。
杭州东→绍兴北。
备注:绍兴本地的交通非常方便,不管是公交车,还是出租车,还是滴滴出行,由于城市不是很大,所以到任何地方都非常方便。1.东湖:绍兴市内乘坐1,107路公交车均可到达。2.兰亭:绍兴市内乘坐3,303路公交车均可到达。3.鲁迅故里:绍兴市内乘坐8,10,13,17,20,21,24,30,52,88路公交车均可到达。4.周恩来祖居:绍兴市内乘坐16路公交车可到达。5.书圣故里:绍兴市内乘坐52,312,5路公交车均可到达。6.沈园:绍兴市内乘坐52路公交车可到达。7.禹陵:绍兴市内乘坐2,10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