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重庆,游记从一顿串串开始
你对于重庆的印象是什么? 是满大街的冒着热腾腾水气的火锅? 还是连导航都无可奈何的立体交通? 疑惑是楼上楼下都是马路的建筑? 更或者是和男人一样喝啤酒吹瓶的热辣美女? 还是穿墙而过的轻轨交通? 其实这些我都见过。 对于一个在重庆上了四年大学,然后又在重庆工作了四年的我来说,这些其实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就像我们的一日三餐一样常见,也就不那么稀奇了。 不过对于重庆,有3个地方,是值得我们认真去了解,去体验的,他们代表了重庆这座城市的过去历史。 第一处:磁器口,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第二处:洪崖洞,以2300年前的巴渝盛景为载体,展示出当时盛行于世的青砖、石瓦、红檐绿瓦的古典民居,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庆城市精神的象征。 第三处:重庆的红色革命景点,包括渣滓洞、白公馆、解放碑、梅园……等一系列红色革命景点。重庆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首都南京很快陷落,国民党政府不得不从南京迁都于重庆,因此,重庆这座城市,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去重庆,如果不去回顾一下这段历史,也就没有了意义。 因为有事要到重庆,正好办完事之后有点时间,就再次小游一把重庆。从成都出发到重庆,3个半小时就到了,吃了午饭之后出发,到达重庆的时候,差不多快到晚餐时间了,和在重庆的表妹联系,约好一起吃晚饭,地点在观音桥,就在她家附近,选了一家串串火锅店。 来重庆,不吃火锅,会感觉到遗憾的。
火锅在川渝地区有很多种变种:有串串、麻辣烫、冒菜、冷锅串串、钵钵鸡……至于具体的区别,请看: 每次说到串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只有“麻辣烫”(求其它5种串串的心里阴影面积)。 所以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走,明天带你吃串串!” (第二天) -“我说的是火锅串串,拿来烫的那种.......你咋个带我来吃钵钵鸡?” 麻辣烫: 麻辣烫又叫火锅串串,其实就是火锅的变种——把素菜和荤菜分别穿在竹签上,并放进翻滚的红汤中边烫边吃。抓起一大把用筷子一捋,大肉小菜落盘中,等你大快朵颐。 油炸串串: 将串串放在油锅里面炸得外酥里嫩之后,端上桌沾上辣椒面吃。 蘸料分干蘸料和稀蘸料两种,干蘸料偏咸香;稀蘸料里面放了糖汁,吃起来香辣酸甜。但现在很多油炸串串店已经简化,去掉了竹签,只保留干蘸料的传统。 冷锅串串: 冷锅串串其实是热的,但不用一直开火煮涮,只需把串串烫熟了,一起放在盛满香料锅底的盆子里开吃。 油卤串串: 把串好的菜放在油卤锅里面烫熟,再拌上油亮的汤汁,撒上豆豉、芹菜还有洋葱,拌在一起,因为有卤油,所以把串串上的菜抹下来吃会更入味。 干拌串串: 将在大铁桶里面“冒”好的串串放在盘子里,先在串串上淋上一层卤油,再撒上一层作料,最后把各种荤菜、素菜撸下来拌着盆底的卤水吃。 钵钵鸡: 这款冷版麻辣烫是来自乐山的美味。钵钵鸡可不全是鸡,除了鸡爪等荤菜,也有藕片、土豆片等素菜。一般味道分为藤椒和香辣,将煮熟的串串分别泡在这两种特色汤汁里,想吃哪样拿哪样。 以后别人再约你吃串串,你就要立刻刨根问底(装逼的机会来了): “你说的是去吃麻辣烫、油炸、冷锅、油卤、干拌串串还是钵钵鸡?”
吃饱喝足,趁着夜色,逛逛洪崖洞
吃完晚饭回到宾馆,躺了一会儿,实在是串串太好吃了,吃得有点撑。休息了一会儿,一看时间才8点左右,长夜漫漫啊,不能浪费在床上,于是准备出去消消食,顺便看看重庆的夜景。 重庆是座山城,城市建筑沿着长江和嘉陵江,沿江而建,错落有致,所以重庆的夜景也是格外的有特色。重庆看夜景,有三处地方:南山一棵松观景台、鹅岭公园瞰江楼、洪崖洞。 洪崖洞是重庆历史文化的见证和重庆城市精神的象征。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北临嘉陵江,南接解放碑沧白路,项目沿江全长约600米,商业建筑总面积逾60000平米,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通过分层筑台、吊脚、错叠、临崖等山地建筑手法,把餐饮、娱乐、休闲、保健、酒店和特色文化购物等六大业态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立体式空中步行街”,成为最具层次与质感的城市景区商业中心。 吊脚楼属于栏式建筑,依山就势,远远看去,房屋构架简单,开间灵活、形无定式。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线性道路空间,吊脚楼的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 洪崖洞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在古建筑群中一般三层建筑居多。 公交 111、112路外环,114路到洪崖洞站下车,105、111、112内环,小什字站下车后向西北步行400米。 地铁 轻轨2号线临江门站下车后向东北步行500米即到。 出租车 门票信息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最佳旅游季节 四季皆宜,夜晚到访洪崖洞,更能体验重庆吊脚楼文化。
满街麻花味的磁器口的古街
在洪崖洞闲逛到10点多,回去睡觉,第二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磁器口逛逛。 对于磁器口,最深的印象,不是古朴的街道和民居,而是满街的麻花。 磁器口古镇: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重庆市重点保护传统街,重庆“新巴渝十二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圈。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 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 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磁器口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每天来自海内外参观、旅游的宾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磁器口是每个去重庆耍的人都要去的地方,看一看古镇,买一点磁器口的特产:陈麻花。
相传建文帝在这里退位的宝轮寺
宝轮寺位于磁器口过街楼对面,背依白岩山,面对嘉陵江。 宝轮寺后面原有一石岩,名曰“白岩”,故镇亦名曰“白岩镇”。位于重庆市古镇磁器口过街楼对面,背依白崖山,面对嘉陵江,因建文帝曾避难于此,故又名“龙隐寺”。 现存寺内“大雄宝殿”的四个汤金大字是我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该寺历史悠久,民间传说其为唐代的尉迟恭所建,有人认为其始建于西魏年间(公元535-556年)。 据《巴县志》记载其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但不管怎样,它至少已愈1000余年的历史。传说明朝建文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逼迫退位而辗转流落到磁器口时,曾在此挂单隐居。故此寺庙过去又称龙隐寺。原寺庙大门前有"龙隐禅院"大匾,可惜已被毁掉。因建文帝曾在此隐居,过去的磁器口也曾称为龙隐镇 。
纪念建文帝而建的文昌宫
从宝轮寺下来,继续沿着磁器口古街闲逛,听说对面有个文昌宫,比较出名,值得一逛。
佛系青年逛古镇的结束语
逛完了令人失望的文昌宫之后,就开始往回走了
磁器口,每次来都感受不一样,希望下一次再来,又是一番感悟。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