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行
和法国、德国、瑞士这些欧洲热门旅游国家相比,“低地之国”荷兰并非是欧洲传统的旅游目的地。这个位于大西洋畔,终年有着湿润水汽的国度其实应该叫“尼德兰王国”,最出名的地方,除了木鞋、风车和郁金香,大概就是最为包容甚至前卫的社会风气了——在荷兰,**、安乐死、同性婚姻都是合法的。当然了,这里还有维米尔、梵高和伦勃朗——后者可是美术史和摄影史都绕不开的人物哦!荷兰之行,是我去年欧洲莱茵河之旅的首站,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便是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海牙、阿姆斯特丹、赞斯堡,行程匆匆,荷兰的标志性景点,却也算是一网打尽。
海牙,国王就在这里
从北京出发,经停莫斯科,我们便到达了这个号称“天气预报从来不准”的国家——果然是晴雨不定,落地阿姆斯特丹后,我们就住在机场旁边的喜来登酒店,我们到达时大雨倾盆如注。而第二天上午,雨水过后,湿润的荷兰却迎来了阳光明媚云淡风轻的一天!真是难得!
从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机场前往海牙,只有50公里的距离,城际火车只需要48分钟,火车站台就在机场出站大厅楼下,二等座11.50欧元/人。
虽说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但其实海牙(The Hague)才是荷兰中央政府的所在地。荷兰是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办公的女王宫(Paleis Noordeinde)也是在海牙——不过荷兰现在已经没有女王了,女王宫在2013年起便是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的办公地。我们坐火车到达海牙时,大雨未歇,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偌大的城市在雨中静悄悄的,似乎还未苏醒。偶尔有骑着自行车的路人飞快地一闪而过,在路边的街角停下,抬着自行车挤进窄窄的大门——荷兰是当之无愧的自行车王国,而窄小的大门亦是当地的特色,据说以前官府用大门的大小来作为收税标准,所以大家都把屋门建得又窄又小。
海牙是荷兰的第三大城市,但核心的部分并算太大。骤雨初歇,彤云依然密布,远远地却透出了蓝色的天空。慢慢地便踱步到了海牙的女王宫,这座国家最高首脑的办公地是一片始建于17世纪的白色老建筑。除了被一座格栅大门所封闭外,看上去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没有警卫,也没有特别的警示,游客们就在大门外游走。女王宫的大门口挂着皇族的纹章,在皇宫门前的骑马雕像,是荷兰国父“沉默者威廉”——他是荷兰共和国第一任执政的奥兰治亲王。这座雕像则是19世纪由荷兰裔的法国雕塑家制作完成的。
和平宫也是海牙的地标,传说中的海牙国际法庭就坐落于此。除此之外,国际常设仲裁庭和海牙国际法学院均坐落此处,这个看起来很有点城堡感觉的建筑里,还有一座藏书丰富的和平宫图书馆。
其实,你能很容易地在让人有“安静小城”之感的海牙找到它作为荷兰政治中心的证据——位于城市中心的Plein广场,旁边不远就是国会大厦和政府建筑,而广场中央也依然矗立着“沉默者威廉”的的雕像。我们去时,正好遇见国会大厦的免费参观日。 穿过胡夫法佛湖(Hofvijver )畔的一个门洞,眼前豁然开朗。宽大的广场边,有着精美的雕塑和工整对仗的窗户的古典建筑便是我们要去往的目的地。经过安检,并无需出示任何证件,就能进入到这座荷兰最重要的建筑之内——走进那些铺着红色地毯和厚重的木地板,挂着名画,有着华美装饰的壁炉的房间。
国会大厦里最有名的房间莫过于骑士厅(Ridderzaal,Knights’Hall),这是国会大厦的心脏建筑,原本是13世纪时荷兰公爵佛罗里斯五世的宴会厅,而现在则是荷兰举行国宴和重要招待会的场所。骑士厅的墙壁上是荷兰贵族的家族纹章,而最有特点,则是骑士厅的屋顶——木质的房梁横木交错,如同大航海时期海船的鱼骨。
著名的莫里茨皇家美术馆也在不远处,这里最出名的画作便是维米尔的那幅《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其余还有荷兰黄金时期,来自伦勃朗、法兰斯哈尔斯等大师级的画作。
美食Tips:就在国会大厦外湖边的小食亭,我们尝到了传说中的Hollandse nieuwe haring(荷兰鲱鱼)!这可是荷兰当地的特色哦!卖鱼的是两个帅哥,他们将鲱鱼去除内脏剃鳞,切成小段,最后搭配洋葱一起夹在两片面包里就成鲱鱼三明治了。味道嘛……鱼肉倒是本身就有咸味儿,肉质也很鲜嫩,不过虽然洋葱去除了大部分的腥味,但我觉得这个三明治的鱼腥味儿还是很重的……
嗯嗯,这里要要一个千万千万要注意的事了!在小食亭外吃鲱鱼三明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贼海鸥抢食!这次紫陌就被zei上了!当时只觉一阵妖风闪过,还剩一大口的三明治转眼就被一个长翅膀的家伙叼走了!叼走了!叼走了!后来翻看照片,才发现这个飞贼在我买三明治前就在小亭子上虎视眈眈了!
除了鲱鱼三明治外,这里的炸鱼也是不错的,新鲜出炉,外酥里嫩,口感很棒。
阿姆斯特丹的香艳与风情
从海牙返回阿姆斯特丹时,已是黄昏之时,整个城市似乎都沉浸在傍晚暧昧的光线里,这时去往hongdeng区,应该是个好时间。人声鼎沸,彩虹旗飘扬,空气中弥漫着某种诡异的味道,衣着清凉的姑娘们在橱窗里搔首弄姿……夜游阿姆斯特丹名声在外的hongdeng区。
大名鼎鼎的hongdeng区就在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对面,这个多年以前为了解决海员们需求而存在的特殊区域,如今已成为了荷兰最为特别的“景点”之一——嗯,据说越窄巷子里的姑娘越美……(巷子确实窄,窄到对过的人要贴面而行)。嗯,虽然没有照片(在这里,偷拍橱窗里的姑娘被发现了会被看场的人把相机和手机扔进河里的哦!这种行为对姑娘们也是不尊重的),但橱窗女郎们有的可真是惹火啊……她们往往还用荧光的内衣来展示自己美好的身材,难怪有人说,“她们一定是世界上最懂得展现女性魅力的一群人”。另外,这里还有口味“轻一点”的SEX真人秀表演……
和传说中鱼龙混杂的城市街区属于危机四伏的“黑暗地带”截然不同的是,阿姆斯特丹的hongdeng区的安全问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实际上在堪称欧洲最开放包容的荷兰,性工作者是合法的,同性恋也是合法的。hongdeng区橱窗里的红灯而在这里维护秩序的除了黑帮势力外,也有很多的便衣警察。只是游客太多,巷子又窄,几乎到了中国春运火车站那种摩肩接踵的拥挤程度,所以小偷还是要多加防范的。
性工作者Belle雕像(Belle在法语里是“美丽”之意),这里的“工作”的姑娘们大多来自相对贫穷的东欧——只要成年且有欧盟护照就可以申请在这里工作。“工作”过程中姑娘们要是觉得不舒服或者遇到危险,都有警铃可按,会有警察前来干预。橱窗帘子拉开是姑娘们在招徕生意,而拉上帘子,就是她们正在“工作中……”
“北方的威尼斯”
河网密布的阿姆斯特丹,又被称为“北方的威尼斯”。或许你还记得初中历史课本上对擅长航海的荷兰人“海上马车夫”的美誉,阿姆斯特丹最早其实也只是一个12世纪的小渔村,而后因为海上贸易的发展,才发展为了西欧举足轻重的港口和金融中心。
现在已经成为欧洲最安全也最开放的城市的阿姆斯特丹,依然以其历史悠久的运河网而著称,许多阿姆斯特丹人就生活在河水之上——船屋据说是这座城市经典的象征之一。
乘着全玻璃观景窗的长船在清晨的阿姆斯特丹河道上缓缓行驶无疑是惬意的,这座城市的运河在2010年就被认证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沿河两岸,你能看见那些有数百年历史的建筑、雕塑和桥梁,早起骑着自行车的人在岸边一闪而过。偶尔,还能看见划着橡皮艇带着公文包去上班的人——看来“滴滴打船”在这里是完全可能存在的。
下得船来,再过一条马路,便是我们今天的重点——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这座荷兰最大的博物馆,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荷兰“黄金时代”那些鼎鼎大名的人物的作品都在这里展出——伦勃朗的《夜巡》和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并称为该馆的镇馆之宝,还有《犹太新娘》、《工商布会的稽查官》,哈尔斯的 《结婚肖像画》,阿威坎普 《冬景》以及梵高的一幅《自画像》——这位荷兰的国宝级艺术家,在国家博物馆里,就只有这么一幅神情腼腆的作品展出,他的大部分画作,都放在专门的梵高博物馆里。
我在伦勃朗的《夜巡》(De Nachtwacht)前矗立了很久,和卢浮宫“莎姐”面前永远的人山人海相比,伦勃朗的这幅绝世名画简直让人有包场看展的错觉。关于这幅画的梗,大家或许都耳熟能详——这幅绝世名画其实所描绘的并不是夜晚的场景,而是白天的“民兵队大游行”,只不过因为光线昏暗而被误认为是描绘的夜间。而且,这还是一幅“众筹”的群像,类似于今天的集体照,而出钱最多的两位,自然就是画中的核心人物——系着红披巾的队长和旁边侧脸的副队长,后来当队长的那位,还成为了阿姆斯特丹的市长……
荷兰国家博物馆中的另一种国宝是荷兰人引以为豪的“代尔夫特蓝陶”,要说起来,这和遥远的中国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简单地说,就是它其实是景德镇陶瓷的山寨品……
话说当年欧洲人对中国陶瓷的迷恋和推崇已经到了狂热的迷信程度,连中国瓷器有拥有超自然的魔力这种话都说出来了——比如用中国瓷器吃饭喝水可以使身强体壮,碰到毒药马上能变黑可以用来防毒……在这样的风潮下,中国瓷器的价格也一度超过了黄金,成为贵族们炫耀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中国陶瓷产生的巨大利润,让欧洲人也早已眼红,“原装进口”太贵,那我们就自己山寨呗(要论“山寨”鼻祖,还真非欧走人鼻祖)。这一山寨 这一山寨,还弄出了个欧洲“景德镇”——荷兰代尔夫特,没错,看看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里的这些代尔夫特蓝陶,相信你也能猜出,这个荷兰小镇是靠山寨中国青花瓷起家,为了以假乱真,他们还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了一批中国白色釉料和青花颜料。
所以当你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里看到这些有着中国传统风格的花鸟鱼虫亭台楼阁图案,而内里的人物却是一副西洋人模样的蓝陶展品时,可千万不要奇怪,实际上,荷兰的工匠们在山寨时连景德镇原版瓷器上的汉字也 “照猫花虎”的挪到了自己的陶器上——好吧,这其实有点类似于考试抄袭把人家的名字也一并抄了……代尔夫特蓝的蓝色比中国的青花瓷更为浓郁,它与中国的青花一样在制作时使用含有氧化钴的材料,在烧制过程中,氧化钴发生化学反应,颜色从黑色变为著名的“代尔夫特蓝” (荷兰语:Delft blauw, 英文:Delft blue)。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外是一座巨大的广场,“I amsterdam”的雕塑字上人头攒动,无数人在上面爬上爬下,甚至还有新婚的夫妇,在这里拍摄婚纱照片。
赞斯堡风车村,大风车转呀转
到了荷兰,怎么能不去看风车呢?很显然,在风车这件事情上,荷兰人早已取代了发明者希腊人,成为了大风车的代言人。荷兰看风车的经典景点有2处——一处是鹿特丹有18台大风车的小孩提防,而另一处则是离阿姆斯特丹不远的赞斯堡风车村,这里的风车虽然没有小孩堤防多,但风景却也是一流的。
在16世纪起,赞斯堡的风车就已经开始担负当地动力来源的重任了——现在,你如果钻进这些庞大的风车内部,还能看到来自大西洋的强劲风力,带动着风车的扇叶,再继而拉动内部的巨大的齿轮,从而磨制面粉,制造油漆,或是将多余的水抽出用于灌溉。
荷兰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阳光与雨水总是快速地交替出现。在赞斯堡的风车村,前一秒还在领略低地之国辽阔的田野与纵横的水道的诗情画意,下一秒低沉的阴云与猛烈的风就统治了世界。不过我更喜欢这般郁郁的层云——感觉风车巨人马上就要蹦出来了!
毫无疑问,是荷兰人把风车发扬光大了, 在这座河网密布的风车村里,还有老式的荷兰木屋,地道的风味餐厅和有乳酪工厂及木鞋工厂——没错,这里就是荷兰风情的浓缩。
旅行攻略
交通所以去程机票是从北京出发,经停莫斯科再到达阿姆斯特丹,加上经停的5小时,全程19个小时,战斗民族的俄航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含税只有2000多,比其他公司的票价便宜不少,全程飞行也都非常平稳。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