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坝景区九龙湾
诗曰: 水电之都依长江,三峡工程在宜昌,峡口明珠耀日月,大国重器铸辉煌。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长江西陵峡两岸,满山遍野柑橘花飘香。 作为当年三峡工程的建设者,又是居住宜昌40多年的老市民,理应有很多机会拍摄三峡工程的壮美全景,尤其是夜景。然而非常遗憾,笔者最近这十多年基本在集团驻外地的单位工作,退休后又云游四方,所以三峡工程夜景拍摄计划一直未付实施。今年4月驾XR-V自广东顺德回到宜昌,接连数日天气持续晴好,此时不拍三峡夜景更待何时!遂于4月17号下午3时许单枪匹马开车出门,过至喜长江大桥到江南点军区,走翻坝高速擦边秭归县城,下334省道转土三路,再进入邹石线、陡纸线,加油门,急打盘,经过长达数十公里的盘山路,最终抵达黄牛岩附近的观坝景区九龙湾。全程75公里耗时1小时45分。 自驾全程有着怎样的风景和体验?先请看几段视频——

- 标清
- 高清
- 超清
此段视频记载内容:从宜昌城区出发过至喜长江大桥到南岸,再经点军收费站上翻坝高速,至秭归收费站下高速
(说明:因记录仪自动调校时间有误,显示日期延后两天,时间延后1小时。实际日期应为4月17日,视频开始时间应为15点45分左右。本文所发视频下同)

- 标清
- 高清
- 超清
经邹石线、陡纸线盘山公路前往观坝景区九龙湾

- 标清
- 高清
- 超清
自驾抵达九龙湾。从视频可见,沿途坡陡弯急,路面坎坷不平,行车艰难缓慢。就想拍个大坝夜景,不容易呀!
在主峰黄白相间的峭壁上有一幅天然彩色图案《巨神牵牛图》,可见一个壮汉牵着一头大黄牯牛信步而去,黄牛岩因此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写道:“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宋代陆游《入蜀记》则写得更细致:"黄牛峡庙后山如屏风,叠嵯峨插天,第四叠上有若牛状,其色赤黄,前有一人如着帽立者"。凝目细望,神人、黄牛形象逼真,色彩绚丽,惟妙惟肖。这段峡谷也因此而称为"黄牛峡"。过去这里水流湍急,暗礁密布,船行十分艰难,故有流传千古的民谣:"三朝黄牛,三暮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唐代大诗人李白乘舟过黄牛峡时,也曾发出"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的叹息。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三峡大坝下游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黄牛峡一带江面就成为了葛洲坝平湖的一部分,船行其间早已是水波不兴,十分平稳了。
锁江长龙卧金波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三峡大坝、三峡电站、三峡船闸、三峡升船机等组成,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三峡水库全长600多公里,正常蓄水位高程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世界上总水头最高、级数最多的内河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峡升船机是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规模最大的“船舶电梯”,其过船规模为3000吨级,最大提升高度113米,能为客货轮和特种船舶提供快速过坝通道。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共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加上电源电站的两台5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 三峡工程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闸,总设计水头为 113米,分成了五级以后,上下级之间最大水头还有45.2米,这个数字仍大大超过世界上最大一级船闸34.5米的水头。三峡船闸的建成,表明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九天银河人间落
万里长江,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三峡大坝,中华儿女的代表作。入夜,三峡大坝的璀璨灯火捧出了一条最美的项链,献给祖国,献给母亲河……
急弯陡坡返程路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当我装好相机包,背起三脚架,顶着头灯走出九龙湾,已经八点半。星光点点,四野昏暗。打开车灯,就这一盒牛奶吃下两片面包,8:45,发动车子下山。一路无话,截取两段视频大家看——

- 标清
- 高清
- 超清
三峡工程夜拍记,笔者就这样度过了2018年春日某天。夜拍一周后,国家层面发出新信号:大国重器,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咱们自己手里;长江经济带大发展,保护环境最优先。作为摄影人我们期待着:更美的三峡,更美的长江,更美的家园;更清的水,更白的云,更蓝的天……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