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成都武侯祠、锦里古街
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刘备、诸葛亮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参观游览。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买门票,正式进园
Day1 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晚上赶乘高铁到达峨眉山市
Day2 峨眉山,夜宿雷洞坪
整个峨眉山行程可以概括为:徒步登峨眉勇斗山中猴结伴共此行夜行赏星空金顶遇奇观云海看日出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山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我们的登山线路是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一线天——生态猴区——洪椿坪——仙峰寺——遇仙寺——九岭岗——钻天坡——洗象池——雷洞坪——接引殿——太子坪——金顶。
观光车票价:报国寺——五显岗停车场(往返40元)报国寺——万年寺停车场(往返40元)报国寺——雷洞坪车站(往返90元,单程50元)索道:万年索道(从万年寺停车场—万年寺) 金顶索道(从接引殿—金顶)
早上7点半乘景区观光车至五显岗停车场正式开始登山
此处的猴子最为密集,通过时双双被猴子跳到肩上环抱,惊恐之下花了15元买路钱才被饲养员护送到对面。登山前竹杖一定要买,驱猴之外,还可以登山时拄着省力。但我发现猴区的猴子对棍子有点免疫了,保险点可以买弹弓吓唬。
进入猴区注意事项:1.不要将塑料袋外挂在书包外面;2 .不要手里提着塑料袋晃来晃去(塑料袋的话外音在猴子看来就是,啊,快来抢我吧!);3.不要把饮料提在手里或放在书包外面的网袋里;4.不要当着猴子的面吃东西(小心它急了去你嘴里抢);5.不要当着猴子的面打开书包;6.手里的东西最好一次尽数全喂,不要逗弄他们;7.喂完食物,可以拍手示意,表示已经没有了,防止他们耿耿于怀、心生惦记。8、来到峨眉山,不好好拍几张峨眉山灵猴的照片怎么行,建议用长焦镜头,距离稍远些进行“创作”,否则只顾拍摄,无暇喂食物,小心猴子把你的相机当成玉米抢走。如果想和猴子合影,出于安全考虑,建议找一位管理员作外援或技术指导。9、在猴子多的地方尽量结队。
九十九道拐 ,为峨眉山著名险坡,起于凌霄亭,止于寿星桥。一拐连一拐,一坡接一坡,看一坡到头,忽地峰回路转,又是一坡。传说当年普贤来峨眉山建道场之初,途经此地时,见这里山势高峻,坡陡石滑,险绝人寰,便授意灵祖菩萨指挥随行三千力士同时动手,每人修一级台阶。三千石级顷刻而成,灵祖验收时一数,恰好石阶有九十九道拐,此坡因此而得名。
翻过一座座山
仙峰寺位于半山腰,海拔1752米,这里既无山下的嘈杂,也无山顶的寒冷,群山合抱,树木葱茏,是修身养性的佳所。寺庙始建于元代,至今有将近700年历史。经过历代的重建,虽古貌不全但古风犹存。仙峰寺为佛道相融之所,寺内除供有佛像外,还供奉有道教神仙赵公明等,有别于峨眉山其他寺庙清一色的佛教文化。
在遇仙寺外又遇一群猴子,大概看到只有2人,一只较大的猴子缓步向我走来,淡定的一手捉住我的棍子另一只手去掏我的口袋,我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将棍子抽回,使劲敲打地面,竹棍底端都被我敲裂了,它这才作罢。
经过遇仙寺后,被猴群骚扰怕了,再就是天色渐暗,我们与来自成都和泸州的小伙伴结伴而行,一共七人,号称峨眉七侠。
洗象池,原名“初喜亭”,意为游人到此,以为快到顶了,心里欢喜。实际上,此处离金顶尚有 30 华里。洗象池海拔 2070 米,属高寒地带,雨雪较重,所以洗象池佛殿矮小,且是铁皮盖的。洗象池寺内有一石砌六方水池,每逢夜月当空,清辉无限时,月亮便投射在水池内,形成峨眉传统十景之一的“象池夜月”。现在,选择在洗象池过夜的游客,也别错过这样的景观。
Day3 峨眉山,金顶
为了看日出,我们4点集合后向金顶进发。爬至接引殿,由于昨天运动量太大,今天又早起,其中5人决定乘索道上金顶,另外2人则继续徒步登顶。
下山后,成都的小伙伴送我们到乐山市,还请我们吃了跷脚牛肉,并推荐了其它美食。
Day4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 71 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 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大佛两侧断崖和登山道上,有许多石龛造像,多是盛唐作品。凌云寺右灵宝峰上,现存一座砖塔,塔高十三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寺左江中一孤峰卓立,名乌尤,即秦所凿乐山离堆,上有唐创建乌尤寺,以及相传汉郭舍人注《尔雅》处。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龙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 8 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依山面江,因此游客可以选择从江上游,也可以从山上游,山游可以近距离接触大佛,而且不会错过景区内的其他景观;江游则可以远观大佛全貌,但因江水阻隔,要是想参观景区内的其他景观,必须下船登山。
壁画书法
凌云寺始建于唐代,位于大佛头部的右后方,俗称大佛寺。唐开元初凌云寺年(公元 713 年)开凿佛像时,寺宇又有扩建。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公元 1667 年)重新修建的。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寺门正中匾上集苏东坡书“凌云禅院”四字。两旁联文是“大江东去,佛法西来”。此联既使人有佛法庄严之感,又表明了凌云寺所踞地理位置,还巧妙地将“大佛”两字嵌于其中。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 1930 年新建。结构和外形可以看到近代建筑风格,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发起建造者海通法师、以及继任建造者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Day4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中国政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我国乃至全球知名的集大熊猫科研繁育、保护教育、教育旅游、熊猫文化建设为一体的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机构。
去时正值下午3点左右且天气较热,室外只看见两只熊猫,其中一只还在睡觉。
Day5 青城后山
青城后山的宫观香火虽无前山之盛,而清幽洁净则更胜一筹,有“一山幽意论平分”之说,自然风光迷人。沿山道而行,山花烂漫,飞瀑流泉不绝;峭壁悬岩,天光云影一线;忽而栈道逶迤曲折,不见头尾;忽而村落群山环抱,绿草如茵。
如何直接到达青城山后山青城山快铁站下车--青城山快铁站公交车站--转乘到青城后山的直达巴士(往返25元)--青城后山
青城后山有缆车。整个后山的游览线路呈环形,可自行选择从左或者从右开始。左边是五龙沟,瀑布很多,一路向上需要体力和耐力;往右可到翠映湖,需乘摆渡船,向上到白云古寨即可到缆车站。也可以在山脚下的泰安寺就乘坐金骊索道上山。有时间有体力的朋友可以考虑全程攀爬,山不是特别陡,就是距离挺长的。
连日的高强度游玩,身体已十分疲劳,遂放弃了登顶,乘缆车前往又一村。
Day5 都江堰南桥
南桥是都江堰景区外的免费景点,但论人气不亚于景区内任何一处景点。南桥是一座美丽壮观的廊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南街与复兴街之间。近年来经过不断修补,各种彩绘,雕梁画栋看起来十分精致耀眼,桥边河畔是热闹非凡的美食街,以川内小吃居多。南桥临近都江堰景区大门,从景区步行就能到达。夜幕降临是南桥最美的时候,桥身被灯光所围绕,灯光、河水、古建相互辉映非常适合拍照。夏季在此尤为凉爽,最多20多度,旁边的夜啤酒长廊总是人满为患。
肚子饿了,开吃!
Day6 拜水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游览路线进入景区——伏龙观——观澜亭(可看到宝瓶口)——飞沙堰——鱼嘴——安澜索桥——二王庙——玉垒关——西关——松茂古道——出景区
为了纪念治水先贤,都江堰人修建了一条长150米,宽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他们是文翁(西汉)、诸葛亮(三国)、高俭(唐初)、章仇兼琼(唐)、刘熙古(宋)、赵不忧(宋)、吉当普(元)、卢翊(明)、施千祥(明嘉靖)、阿尔泰(清乾隆)、强望泰(清道光)、丁宝桢(清光绪)分别代表了各历史时期部分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包括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设施。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鱼嘴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
二王庙古建筑群坐落在今都江堰西门外的玉垒山麓,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庙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而修建的。
松茂古道是古代通往“蛮夷地区”的道路,是著名的“茶马古道”、古“南方丝绸之路”的支线,也是成都平原连接松潘和茂县的惟一通道。松茂古道起于都江堰,终止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县、茂县古城,全长700多里,虽然这条路最早始于何时无从考证,但是无数的事实说明,最迟在三国时期,松茂古道就已经开通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年长达700余里路的松茂古道,如今已经只剩下都江堰景区内短短的不到两公里的古道。
Day6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为川大校本部,占地3000多亩,主要为四川大学大三、大四及硕、博士研究生学习的地方,望江校区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上,分设东西南北四个门,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Day6 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并称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