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无论走多远,品尝多少美味,最香的还是家乡的味道,这句话本来有点矫情,不过作为一个地道的潮汕人,我可以说“家乡的美味的确很赞”!
潮汕,一个为美食而生的地方,无论精致的食府、临街的排档,还是一间简单的小吃店都默默诠释潮汕人的精细和讲究。是的,我又回到潮汕,只为一个美食心结!
关于作者
一路南风,全媒体旅游及美食资深作者,国内外旅行体验师,酒店体验师,酒店点评师,微信:pcwli88,微博:一路南风
行前准备
换洗衣服,雨伞一把,遮阳帽一顶,防蚊水一瓶,防晒霜一套,风油精一瓶,墨镜一副。尼康7100一台,尼康18-300镜头一个,图丽11-16镜头一个,尼康D810一台,24-70MM镜头一个。个人身份证件,往返火车票。华为P9手机一台。智云Smooth Q手持三轴稳定器一台。少量现金,能用电子支付的地方尽量使用电子支付。另带特百惠都市暖心保温瓶和茶韵随心杯各一只,特别喜欢特百惠的产品,这次带出来的保温瓶保温效果非常好,茶韵随心杯还可以泡茶,特别适合我这个潮汕人。
行程
第一天:广州东站-潮汕站-汕头市区-中山公园-飘香小食店第二天:小公园历史街区-合众炒粿-潮客鱼粥-半径牛肉-姑妗粿汁第三天:汕头到潮州,逛莼园和己略黄公祠,回广州
关于交通
飞机:可以坐到揭阳潮汕机场,然后再转车到汕头和潮州,潮汕机场有到潮汕三市的汽车。火车:汕头和潮州都有火车站,从广州出发,或在龙川、河源等地中转,通过广梅汕铁路可以到达汕头和潮州,不过速度较慢,中转也较麻烦,更建议乘搭动车或高铁。广州南站有到潮汕站的高铁,最快的两个半小时,慢的3个小时多一点。广州东站也有到潮汕站的动车,最快的一班3小时5分,最慢的一班时长约3小时22分。汽车:潮州汽车站和汕头汽车中心站有通往广东省内各大主要城市的班车和福建大多数城市的班车,如果从其他省份过来,更建议乘坐火车。潮汕站有到澄海、汕头市区和潮州市区、揭阳市区等地的公共巴士。其中潮汕站到汕头外砂车费为18元。汕头2、3、5、7、14、17、18、20、22a、32、101、107路公交车经中山公园,站名为公园头。从公园头步行到小公园,时长约10分钟。汕头101路公交车终点站为小公园,途经公园头、澄海外砂镇政府、澄海汽车总站,樟林汽车站等。汕头汽车客运站每天有多班汽车到潮州,票价15元,时长在一小时之内。到了潮州车站,可以坐三轮车到开元寺,从那里开始徒步,可以游览潮州大多数主要景点。己略黄公祠需要另外坐三轮车前往,价格在10-15元左右。徒步的话大概20分钟。自驾车:沿汕湛高速、汕汾高速和深汕高速可以到达汕头。从汕头出发,沿潮汕公路可以到达潮州,具体可使用GPS卫星导航。
汕头中山公园
到汕头市区寻觅美食,必定要逛逛金平区,好多特色小店深藏在老街小巷当中。老城区也是汕头景点最集中的区域,边寻美食边赏景,一举两得。沿着月眉河向前走,眼前出现一块明清皇家风格的牌坊,上书天下为公,原来是中山公园到了。
汕头中山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得名,1928年建成,免门票,同时也是汕头新八景之一,景点名称叫“月苑莺声”。
这是一个仿古园林,园内的假山巧夺天工,栩栩如生,假山群中的凉亭古朴典雅。
沿着石阶可以登上假山山顶,假山设有数层休息站,休息站内设有坐櫈和观光窗口,其中视野最好的是山顶的凉亭观光台,可以俯瞰整座园林的景色和部分市容。
沿着道路的指引向前走,看到一座比较特别的凉亭,亭顶由三棵人造梅花树托着,特别有春天的气息。
中山公园虽然只是一个城市公园,不过一些细节值得品味,比如花圃的墙体,常常精心细致地描绘各种花鸟虫鱼图案,可以看出潮汕人的细致和技师的情志。
从公园大门往北走可以走到玉监湖,这个湖泊位于公园的东部,面积接近整个中山公园的一半。
这里是中山公园最诗意的角落,开阔的湖景和古朴的九曲桥,构成一幅经典婉约的画卷。
汕头是座适合过慢生活的城市,在这里,吃和慢是永恒的生活主题。从中山公园里随性娱乐的市民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淡泊和悠然。
漫步湖岸,迎面清风微熹,对面的湖亭在绿树的掩映下更显风姿卓约。这里不是杨州,此时也不是秋夜,但此情此景却让我想起杜大情圣的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龟山位于公园的北边,被玉监湖所包围,是由湖泥堆积而成的小山丘,因形似乌龟在湖中畅泳而得名。站在龟山上可以俯瞰玉监湖的景色,春花烂漫时节尤其好看。
飘香小食店
飘香小食店就在中山公园大门口,在汕头当地颇有名气,交通也很方便。公交车站是公园头,经过的公交车很多
小食店门面不大,不过颇为整洁。由于我到达的时间为下午两点多,就餐的人不多。小食店的墙上悬挂着数幅老汕头的照片,主要为小公园亭和附近一带的老骑楼,特别有时代感。
骑楼下的乡情
对于汕头的最初印象,便是小公园一带的骑楼。记得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商店已经不多,第二次来的时候,好多楼房变成了危楼,数条街区的商铺大门紧闭,街上行人廖廖。
事隔多年再次来到小公园骑楼老街,人流量比以前更少,不过危楼看起来不“危”了。
为了发展旅游业,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数条街道被划入市政改造片区,改造方式是在原有建筑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内部加固和外部整修。现在的小公园骑楼街区就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是施工队,到处可以看到铁架和内部拆拆补补的影相。大概不到一年时间这里就能大变样吧?
老街很安静,很久才会看到车辆或行人经过。老骑楼旁边的扶桑花兀自灿烂地开着,绿色的花草从天台向外伸展。这栋位于道路拐角处的骑楼设计独特,通过天台蓬勃生长的植物可以感知这里尚有人居住,未知主人家因何眷恋此地,又或许,住户只是到汕头来淘金的外地人吧?
四永一升平是指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外扩散的五条街道名称,分别是永安、永和、永泰、永兴街和升平路。四安一镇邦是指怡安、棉安、万安、吉安街和镇邦路。这几条街道是早期汕头埠繁荣的见证。站在小公园亭上可以看到著名的百货大楼,曾经的南生公司,这一座1932年由梅县籍印尼华侨李柏恒、李耀宗、李远波、李镜泉、李视棠等人集资50万大洋建设的洋式大楼是汕头埠的守护者,见证这座近代新兴城市的风雨沧桑。这里曾经是整个粤东地区人气最旺的商业大楼,汇聚了当时最全、最新潮的商品。曾几何时,百货大楼破落得仿佛即刻就要倒下。如今,楼房得以加固,外墙重新刷上了黄彩,仿如一位端庄而洋气的姑娘。不知这里是否还能重拾昔日的繁荣?其实又有什么所谓。每个时代的发展曲线不同,有个让人铭住过往的地方便好。汕头百货大楼大概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吧?至少是很多老汕头人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好多商铺大门紧闭,并非商家懒散,而是正在为楼房化妆。
修辑旧楼老街,可以看出汕头重拾辉煌的决心。
前路漫漫,没人知道结果如何,但用心经营可以谛造希望。
穿过修辑中的骑楼老街,摩托车和单车不时从路中央经过,部分提前“打扮”好的商店已经悄然营业。我似乎闻到潮汕小吃的香味,希望焕然一新的小公园风情区继续保持以往的淳朴风情和市井气息。
单从建筑外观上看,小公园亭非常普通,这类建筑在潮汕地区也比比皆是,外地人很难对它产生特别的感情,只有四海漂泊的老汕头人才知道它的份量。
从唐山到南洋,从岭东到岭南……东西南北,翻山越岭,漂洋过海,老去的是容颜,唯有潮音经年隽永。小公园亭就像一座灯塔、一扇门,告诉游子,潮汕在何方……
合众炒粿
合众炒粿就在中山公园旁,以炒粿和粿条汤为主。
晚上和朋友会合,点了两份炒粿,一份为海鲜炒粿,一份为牛肉炒粿
一般的炒粿店,诸如海鲜、牛肉、牛肉丸等新鲜的配料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炒出来的粿条的质感,好的粿条弹牙、爽口,不好的粿条要么太硬,要么软绵绵如吃米粉团,吃完喉咙还有点涩。合众炒粿的粿条中规中矩,总体来说炒得不错。相对比较推荐海鲜炒粿。
如果你喜欢潮汕炒粿条,也可以参考一下以上菜谱。
潮客鱼粥
为探访朋友来到龙湖区外砂镇,这里是汕头的工业强镇之一,同时也是东部的美食之乡,寻觅美食自然是我在这里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到达外砂已经将近中午两点,与朋友会合后便直奔位于外砂迎宾路中段下蔡路段的潮客粥铺。粥铺的店面不大,名气也不大,如果不是有本地朋友带路,很多外地人很难找到这里。
粥店的老板叫沈永川,是个地道的汕头人。我们道明来意后,沈生便开始做前期工作。鱼粥是小店的主打,据沈先生讲,真正鲜甜的鱼粥讲究原汁原味,因此一定要选用新鲜的深海鱼类,比如石斑,鲜虾和蟹也可以作为主料。汕头是座海滨城市,不缺新鲜海鱼,到市集或码头选购新鲜原材料是沈生每天的备做功课。鱼粥都是现场制作,这也让食客十分放心。
新鲜的鱼粥要提前将米粥、大骨汤煮好备用,鱼粥的汤底主要为一半大骨汤,一半米浆,在加工过程中,要把新鲜的鱼肉放进煮开的汤锅里,再放入米粒。
潮汕冬菜、高档鱼露、芫荽、胡椒粉、本地白菜和蒜头油都是主要配料。新鲜出锅的深海鱼粥香气四溢,提升了食欲,一个人可以吃完一整盆。
按潮汕人的饮食习惯,再配一碟豆酱风味更佳!
如果喜欢这道美食,可以参考我制作的食谱。
半径牛肉
做为潮汕人,对牛肉火锅没有抵抗力,和朋友相聚,自然少不了去品尝一顿美味的牛肉火锅。我们选择的是位于外砂老桥头内陇路段的半径牛肉。
潮汕牛肉火锅的特点是采用清汤作为汤底,不添加复杂的配料,牛肉都是现切,吃火锅的人数可多可少,如果一桌人一起吃,可以把牛各部位的肉都品尝一遍,厨师在切肉的时候会将不同部位的牛肉归类入碟。像我们这种四个人的围炉火锅,挑选几个部位的牛肉,再配一碟粉肠和一至两碟牛肉丸就可以了。半径牛肉出品的牛肉丸结实弹牙,非常爽口,火锅汤底再配点白萝卜,清甜的口感让人回味!
半径牛肉的出品很赞,因为肉质鲜美,因此即使汤底非常简单,整体口感也很好。烫熟的牛肉、牛杂、牛肉丸再配上沙茶酱,味道更佳。
乍暖未热的春夜,和友人围炉夜话,快哉!
姑妗粿条
姑妗粿汁是外砂另外一间留给我深刻印象的美食店,位于外砂林厝大道十七号,以经营各种粿汁、米粉、水饺、粿条汤、粿条面为主。店面不大,在外砂颇有名气,
是夜,清风习习,虽然两个钟头前刚吃完晚餐,还是经受不住香味的吸引,来一碗粿条汤作为夜宵。
姑妗粿条汤的特点是汤鲜料多,一碗粿条汤接近一半配料。
新鲜上桌的粿条汤色香味俱全,完全没有抵抗力。粿条汤一碗价格15元起,非常合理。在其他地方很难吃到如此足料的粿条汤。
如果你喜欢牛肉粿条汤,也可以跟着我的食谱试做一下。
古典气息浓郁的潮州莼园
苏州有拙政园、留园,北京有颐和园,很多人却不知道广东潮州有座莼园。虽然外观典雅,内部文气,但宣传极少,因此很多到潮州古城游览的游客都不知道这座城墙边的园林式建筑有何来历,甚至过其门而不入。
莼园的创建者是国学大师饶宗颐的父亲饶锷。饶家是当时潮州城的首富人家。饶宗颐则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不过由于长年居住在香港,国内知道的人并不多。其实,饶宗颐和林语堂、钱钟书等人齐名。学术界曾以“北钱南饶”来形容钱钟书和饶宗颐的学问和社会地位旗鼓相当
莼园的创建者饶锷毕竟于上海名牌大学,平生爱好旅行并钟情江南园林建筑和西方建筑。莼园融入了苏州园林、西方建筑和潮州传统民居的风格,充分反映了饶氏的个人情志和品味。
莼园原是饶家的园林式私宅,现在被开辟为饶宗颐学术馆,游客入园除了可以欣赏到雅致的南派园林风光,还可以了解饶宗颐先生的生平事迹,欣赏饶先生留下的大量墨宝。
特别喜欢庭院里的小圆门,是不是特别有电影感呢?
经纬堂位于莼园的后方,建筑只有三个颜色,分别是白色的外墙、珠红色的窗户、门楣和美人靠,以及绿色的瓦片
庭院的中间是一口水塘,庭院的一角栽种着芭蕉等亚热带植物,极致的设计使整座建筑充满灵气。
虽然和潮州城最热闹的街道和古城墙离得很近,莼园却独享一方清宁,偶尔进园的游客也不敢大声喧哗破坏这种氛围。这样的环境,很适合读书钻研学说。
在经纬堂二楼,透过打开的窗户可以看到古城城墙和城门楼,这里其实也是个绝佳的观景台。莼园虽然面积不大,但丝毫不输苏州园林。它不是其他任何一座园林的复制品,而是独树一帜的建筑艺术结晶。看惯了皇家园林和江南园林,建议看看潮州的莼园!
己略黄公祠
喜欢潮州,最重要的一点是它拥有大量精美的历史建筑,比如己略黄公祠。己略黄公祠据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地处潮州义安路铁巷,这条小巷子外地人知道的很少,正因为如此,己略黄公祠不像其他景区喧闹。
己略黄公祠远看和其他潮汕庭院式建筑没有太大分别,走近才发现梁柱和屋顶等处布满精细的金漆木雕和石雕。这些雕刻栩栩如生,现在已经找不到同等水准的能工巧匠,因此也成为无价之宝,其艺术价值胜过国内绝大多数雕刻流派。己略黄公祠是一座二进院,中间有天井,通风和采光性极好。
这座老宅的雕刻以木雕为主,主要分别在厅堂和走廊的横梁等处。公祠大门的两侧是层次感丰富并带有镂空工艺的石雕,这些石雕内容复杂,人物表情和动作各异,为当时潮州最顶尖的雕刻师傅所创作。
整个广东地区,有三个地方的石雕可以用精细两个字形容,它们分别是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和潮州己略黄公祠。个人认为己略黄公祠的石雕最为复杂,是三处建筑中最优秀者。
比起石雕,潮州更加出名的是金漆木雕,他处基本上无法复制。
己略黄公祠是潮州金漆木雕工艺的代表,到潮州不到己略黄公祠欣赏木雕艺术,就好像到北京不去故宫,到杭州不去西湖,到苏州不看园林一样,绝对是件遗憾的事情。
潮州金漆木雕则极尽复杂之能事,每一幅都有大量花草虫鱼或人物,这些雕刻大部分以中国古代民间故事或传说为蓝本,融入绘画等艺术,表现祥瑞意境或宅主人情志,放在在全世界范围都是鸿篇巨作,令人赞叹!
己略黄公祠的金漆木雕内容包括“铜雀台”、“张羽煮海”、“水漫金山”、“三国演义”、“郭子仪拜寿”等,也有反映潮州当地民间传说的“韩江丽景”等。
抬头注视横梁,发现小小的空间里竟然密密麻麻雕刻了一堆小人,他们或站或卧,或作欢喜状,或作醉态……每一个人的形神各不相同。能在方寸之地表现极之复杂的人物故事,也是别无他家了。
据说己略黄公祠其中两侧梁柱是一对师徒所创作,完工后,徒弟所呈现的效果比师傅更佳,充分说明了“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为美谈。潮州己略黄公祠比杭州著名的胡雪岩故居还要精细,如果你同时到过两个地方,定会觉得此言非虚。民间自有奇景,到一个地方旅行之前真的要查查攻略,走走小巷,不然便会错过“无价之宝”!
关于住宿
汕头中山公园附近有不少商务酒店,外砂也有很多知名酒店品牌,如速8、如家、君安、7天等,价格在一百多元到两百多元之间。外砂速8的缺点是没有写字台,如果需要临时办公的话会不方便。如果想欣赏海景,建议住在格林豪泰(汕头海滨路抽纱酒店) ,价格一百多元。如果预算较多,也可以住在金海湾大酒店等高星酒店。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