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崂山北九水既有绿水又有青山,无论你是钟情于山,还是钟情于水,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满足。一场春雨,苍山滴翠,流水潺潺,满眼绿意。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洗眼洗肺洗涤心灵。
坐景区大巴入山,沿着山边的木栈道顺流而上,可以看到隐藏在山中美丽的小山村。
巨大的花岗岩石上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江山如画”。此时想说,一时多少豪杰!俱已烟消云散
九水十八潭中的无极潭。清澈的涧中水长流不息,遇崖必折,折处必弯,弯处被漩成一潭潭的清水湾。为此,九水风光素被誉为“滩峡奇秀,清流急湍,峭壁危岩,水作龙吟,石同虎距,音乐图画,文本天成。”
沿着崂山的北九水登山,拾级而上,让你惊叹于溪水中,岸边那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那鹅卵石皆为青白色,一块又一块,一块连一块,大的如屋,如车,如瓮;小的如斗,如球,如拳。它们在溪水中,错落有致,安静规则地排列着。
溪边步步皆石,石石皆景。那些鹅卵石皆为滚圆,或鹅蛋状,或球状,或碾状。你就不由地想:鹅卵石,你怎么变成了这般模样?
自取潭。泉水流泻,用手试一下水,清纯,冰凉,甘冽。喝上一口,味美,甘甜,清爽,顷刻间,浑身说不出的凉爽舒适。
俱化潭。流急潭清,跌宕起伏,北九水出镜率最高的图片之一。
一水,二水,三水,一直到九水。清溪奔流,清澈见底。这时你才会明白,是无形的水造就了这或圆或扁的石头。水无形而化万物。
此时,眼前的一花一木,一山一水,一涧一峡,一溪一石,顿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脱俗之美,美在涧中,美在溪中,美在石中,美在山中。
这就是著名的潮音瀑。凌空而下,一波三折,瀑水飞泻的声音犹如澎湃的潮水,所以被誉为“岩瀑潮音”。
潮音瀑从悬崖峭壁之上分三折而泻,三折飞流方向有异,恰如空中飞卷长帘,直泻崖下清潭。瀑下清潭直径约22米,深达5米以上,形如缸,色靛蓝,清澈见底,这就是迷人的靛缸湾。
饮露潭因上有一道瀑布而显得水流很急,且景致别样,湍急的水流从直径约半米的石洞间汩汩流出,俨然一张嘴正将饮下的琼浆玉液源源不断地吐出,散布其间的大小碎石不少,因而招引许多游客雀跃般在此留影纪念。
瀑布也各具特色,形态各异,绝无雷同。有的瀑窄流急,瀑潭辉映;有的瀑宽舒缓,温文尔雅,如小家碧玉一般矜持;有的美轮美奂,瀑布的下方,一深潭,那深潭,洁净如镜,把瀑布,把山峰,把游人倒映水中。
游览北九水,半天时间即可。可自带干粮,寻一处水流平缓之地,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想想静静,发发呆,思考思考人生!
不愿在山上吃,也可下山到村里的农家乐享受一下农家特色的美食。
聆听着时光从身边悄悄的流逝,凝望着日月星辰的运转往复。
得鱼潭水流缓慢,清澈见底,远看深处散发着绿色。水很柔、很浅。
这篇铭文是著名画家学者范曾应邀游崂山即兴而成。坐在车上完成的,用时仅半个小时,共499字,可谓"神速";根据每一个潭的方位和形状、特点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将"道法自然"的老庄思想与山水的灵秀交汇融合,对"九水"和"十八潭”逐一命名阐释使每个不同的水潭具有了不同的含义和文化特征。
崂泉铭附近水势平缓,绿树成荫。是小憩歇脚的好地方。掬一捧泉水,清凉无限。
雨后的瀑布随处可见,这是下山时饶进蔚竹庵时看到的一处瀑布。
沿着一溪边顺流而上,一路上走走停停,或观赏瀑布,或留恋鹅石,或惊叹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倒也不觉得累,遇到好的景致,停下脚步,按动快门,拍下几张风景照。
在这里可以更好的领略崂山泉水的风姿。这里步步为泉,那泉水,从山上喷涌而下,沿着溪流,那泉,或平缓,或激流,或瀑布,或叮咚作响。
最后还是用这张经典的图片结尾吧。处在灵秀清新的北九水之中,感受着道家的思想洗礼,在看见与不可见的微尘中,你的身体一点一点被滋润,被充盈,被感化,被涵养。
北九水在青岛崂山白沙河上游。白沙河源出山顶北麓,河水经山脚而折流,有九折;人行河畔小路,转折处须涉水而过,亦九涉;每涉一次为一水,故称九水。九水又分内九水、外九水(即北九水)和南九水三路,其中以北九水的景观最为著名。北九水是由来自千米山峰的崂山山泉汇流而成,人称“九水画廊”。在古朴自然的内九水依景就水构建了18个寓意深邃的水潭,即“九水十八潭”,这些水潭大小不一,深浅不等,风格各异、意境妙合,是“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与山水灵秀的完美结合,展示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构成了一道更加亮丽的游览风景线。 自驾导航“崂山北九水风景区”即可。 摄影:本人,文字:网络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