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阳乘坐的夕发朝至列车,清晨6:40正点抵达松江河站。长白山景区目前开放的分为北坡和西坡两条线路,各有优缺点。北坡爬山相对轻松,沿途风景好,但登顶后因角度问题无法观赏到天池全貌。西坡登顶需要攀爬1400多级台阶,比较累,但是可以欣赏天池全貌。对我们而言,去长白山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天池,而且我们一行也没有腿脚不利索的人,当然选择西坡。西坡和北坡相距较远,玩西坡就在松江河站下车,玩北坡就在白河站下车。来之前我已经提前预定了当地包车,与下车后现找车相比,一来价格公道不会漫天要价,二来节约时间。节约时间非常重要,后面我会说到。我们六个人包了一辆五菱荣光,从火车站到西坡景区停车场,单程40多公里,送去接回,一共200元(如果人少包轿车是150元),而且他一天就做这一单,大件行李也不用在车站寄存(如果在车站寄存行李,也得大几十元),直接放在车上就行,包车费是送回到火车站后再付。
下面说一下节约时间的重要性,据往年夏天来过长白山的朋友说,旺季时的长白山游客非常多,排队,是一件非常苦逼的事情。买票排队、登山排队、在景区里上山下山以及换景点都需乘坐大巴车,也得排队,而且每次排队都得一两个小时,再加上景区附近道路堵车,非常耗时难捱。所以,赶早到达景区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们早上五点多一点就起床,在火车上吃完早餐,下火车后让包车司机直接把我们送到了景区,正好赶在了人流高峰前。所以这次购票、登山、乘车一路顺利,一个队都没排,下午1点就基本玩完下山了。如果我们早上晚到二三十分钟,后面的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早上7点四十就抵达西坡景区门口,包车司机胡师傅把我们送进停车场后就自己开车回家了,并告诉我们下山前给他打电话他就来接我们。停车场就在景区入口外,比较大,很方便。
来到售票大厅,当时一共开了四个售票窗口,竟然有一个窗口前没有人,不排队直接购票。想想同学说他去年买票排队一直排到大厅外面,感觉心里好舒服哇,哈哈哈!长白山购票只收现金,不支持电子支付和刷卡支付。由于景区大,必须乘坐大巴车,门票全价125,半价65,大巴车票价85无半价。
长白山上天气变幻较快,雾气较大,天池真容难得一见,据说一年有200多天都看不到。但是来玩的游客又几乎都是冲着天池来的,所以为了避免争议,从买票开始,就会不停的有工作人员和广播给游客打预防针:现在山上雾大,看不到天池。
顺利进入景区后,没走多远就来到大巴乘车点,仍然有广播在说:现在天池雾大看不见,建议先乘坐峡谷方向的大巴玩峡谷,之后再去天池。可是我却坚持先去天池,一是因为当天天气挺好,最起码山下天气很好,能见度很高;二是因为现在人少方便。所以想着,来这里就是为了看天池,如果烟雾笼罩看不见,我宁可不玩峡谷,就在山顶等着它云开雾散露真容。
司机娴熟地驾驶着大巴车,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一路向上,沿途风景美不胜收。
长白山的植被不是以树为主,而以草地、野花为主,也会有一些树林,但树木生长的不紧凑,遮盖不住大片的轻轻绿草和斑斓的点点花朵,反而成了花草的陪衬。
大约30多分钟后,汽车抵达天池停车场,胖儿子环抱大山。
登山步道右侧是上山道,左侧是下山道,可以看到,这时登山的人并不多。而下山一个人都没有。
按照100级一休息的节奏,没用多久,就爬到了山顶。
艾薇巴蒂看过来,下面我要宣布一件大事,一件大喜事、大幸事: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口,天池,我们看到啦!不仅看到,而且几乎没什么雾气,看得非常清楚哦!这又一次证明了我在山下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因为人少,我便开始在天池边的各个角度和点位秒杀快门。请允许我在这里浪费大家一点流量,多上几张天池美照,因为她真的是太美了,美得让人平静、美得让人窒息、美的让人松不开按快门的手指、美的让人闭不拢眨巴的眼睛。下面5张图片不配文,欣赏美景吧!
我们欣赏完了下山时,上山的人流已经非常多了,等我们下完这1442级台阶时再看,上山的步道已经被人流堵满,想上快都不行。于是我们再一次得瑟并且不用排队地坐上了前往大峡谷的景区大巴。
第二个景点:锦江大峡谷。这个景点全程2km左右,并不是下到谷底,而是在上面观赏峡谷的险峻地貌。一会儿便玩完了。
出了大峡谷,才中午12点多,西坡这边还有几个景点,高山花园由于不是花期所以不开放。王池据说要走很远,也就是一个水泡子。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很爱,反正我们的目的就是天池,看到了,此行就已经圆满了。索性就直接下山,让胡师傅带着我们到松江河镇上转转土特产,再吃一顿正宗东北菜,岂不更爽?于
长白山人参分为三大类,一是野生参,稀缺且价高;二是养殖参,就是人工培土施肥养殖的,体型粗壮;还有一种是现在主推的性价比最高的人参,叫林下参。就是私人或企业承包山头,人工撒籽播种,然后让它在山里自己生长、自身自灭,相当于大半野生,药用价值可与野生参相媲美,但价格却便宜很多。
买完特产,已是下午三点,请胡师傅带着我们找到一家当地人自己吃饭的餐馆去吃一顿东北菜,权当午餐晚餐一起吃了。这家餐馆非常不错,七个人点了三个炖菜一个凉菜,都吃不完。
吃着吃着,我想起了东北葱蘸酱,于是又加了一盘蘸酱菜。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