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的北京,令人神往的地方。
眼中的北京世界上很少有城市像北京这样具有无穷的历史魅力。宽敞的大道、 辉煌的门楼牌坊、宏伟的宫殿, 一切的一切都像在诉说遥远、漫长的历 史故事。任何具有5000年历史的城市都会 留下深刻的印记。但北京以其巨大的广场和古代宫廷建筑比任何城市都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记。无怪乎中国曾经把自己称作中央大国。站在饱经风霜的紫禁城的院子内,四面高墙外的世界依稀都很遥远,如在梦境。宏大的气势、广阔的空间,一切都强烈地显示出帝国的威严。 北京在许多朝代都被当作京城或帝都,但其城市的布局设计却得归功于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永乐帝。古代中国人认为,世界就象一张方形的大棋盘,皇帝坐在中央。城市的布局要顺应宇宙规律 ,合乎风水,在人和自然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古代中国的城市中,一切都是对称的。北京坐落在一片朝南的平原上,被认为温暖而丰饶。北面的群山筑起了一 道屏障,挡住了凛冽的西伯利亚寒流。 北京城的中轴线呈南北走向,把城市分成了南北两半,东西两半城市的建筑呈对称分布,几乎完全相同。
行程安排:第1天:天坛-自然博物馆-天安门-南锣鼓巷第2天:故宫-颐和园第3天:明十三陵-后海第4天:798-鸟巢住宿:南锣鼓巷【四合院名宿】
去北京,让我们荡起双“脚”吧!
在这里重复编辑多次,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好好的捋了下,还是从出行订房开始吧。第一天的行程是在天坛和天安门附近,所以定的离天坛最近的7天酒店,订房是240多,自主大床房,到了后才知道是地下室。。。工作人员直接就说了,地下室房间很潮,能忍受就可以住。而且酒店的工作人员就是一副爱住不住的嘴脸,无奈已经在APP上付钱无法退房,只能加钱100元升级为商务大床房在2楼。入住时也没有太在意各种情况,直接放下行李就前往天坛了,晚上回来才知道更坑了,洗澡水喷头的出的水比我头发还少,根本没法洗澡,房间设施非常简陋,毛巾都是那种最差的,根本不是7天标配的蓬松大毛巾。躺在床上被子湿润润的,还有一股潮湿的味道,简直根本没法睡觉,被折磨了一晚上
,早上5点起来离店,重新在南锣鼓巷定了一个四合院名宿。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虽然很不愉快,但完全没有影响我本次北京行的心情。下面开始本次行程:到北京,让我们荡起双“脚”吧!
第1天行程: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门票:15元/人天坛是古代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祷丰年的专用祭坛,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美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祈年殿、是古代皇帝祭天的主要场所,里面供奉“皇天大帝”。远远看去,为三层圆亭形,顶上的鎏金造型和西安钟楼上的有些相似。三层的屋面上边均为蓝色琉璃瓦,整个建筑宏伟大气。在第三层的正南边,悬挂着祈年殿的蓝底金字的金刻花大匾。祈年殿一层为红色格子木门窗,上边刻着各种古花纹,花纹图案为金黄色,耀眼夺目。门上和二三层外围立面刻画着蓝色为底的金色图案。和顶上的琉璃瓦相呼应。据网上介绍,祈年殿经过了几次的翻修才变成如今的摸样了。明朝时期,祈年殿为方形,很像西安的钟楼。是明朝一个皇帝亲自设计的。三层颜色分别是蓝、黄、绿,分别代表天、人间和地。后来几个帝王先后改变了瓦的颜色,还有一次最彻底,干脆拆了,重建。最后才变成了上面照片上的样子了。解放前,天坛成了公园,我国的建筑学家对祈年殿还进行过一次大的翻修,直接用到建筑装饰上面的黄金就好几千两呢。解放后,天坛也经历了几次大的翻修维护,今年这个焕然一新的古建筑群是去年奥运会前才维修过的,各色油漆闪闪发亮,使整个建筑更加庄严雄伟。
祈年殿北面有一座大殿――皇乾殿。皇乾殿和祈年殿供奉大致相同,有趣的是,皇乾殿西边有一个小门,叫做古稀门。关于这个门有一段小故事。当时大臣们为了减少乾隆皇帝的祭天路程,就在此处开了这扇门,可是乾隆皇帝又怕后世子孙都走此门,乱了章法,对天不敬,就下旨规定,凡是以后的皇帝,只有年过七旬,才可进出此门。所以这门就叫做古稀门。但事实上,乾隆皇上以后的各位清朝皇上,没有一位象乾隆那样高寿,所以,此门也只有乾隆一人用过。
一提到天坛,首先想到的是祈年殿、圜丘、回音壁等景点,但其实在天坛公园幽静之处,在斑驳的外城墙围绕下坐落着一座“斋宫”,里面的风景别有洞天,里面的故事神秘动人。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祭祀前人们要行斋戒礼,目的是为了表示对神的尊重,也是强调祭祀的重要性。天坛斋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祭天前,皇帝提前三天来这儿斋戒沐浴,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诚敬。同时斋宫的位置很有讲究,在祈谷坛西南边,坐西朝东。屋顶上的瓦统一为绿色,表达了帝王向天称臣、庄敬恭谦之意。斋宫整体像一个平面正方形,面积近4万平方米。
寝殿是皇帝祀前斋戒时的居所。寝宫又称寝殿,殿前两侧悬挂一幅对联:“午夜端居钦曰旦,寅中昭事格为馨”,横额为“敬止”二字。寝殿有五间殿房,寝殿正中有屏风、对联、条桌、瓷器等摆件,用于起居、礼仪和接待大臣,北尽端一间为冬季卧房,龙床上挂黄缎帐,地下有火炕,室内有炭炉;南尽端一间是夏季卧房,龙床上设蓝纱帐。两个次间是御书房和起居室,设有书架、龙书案及文房四宝,以备皇帝在此读书。乾隆皇帝曾在这里赋诗数十首,以抒祭天之情怀。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第1天行程:天安门广场
在街上闲逛消化消化杂酱面后与老公打车来到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就不多介绍了。。。一句话: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我心中不落的太阳!
在天安门没有呆多久就打车回南锣鼓巷,回到我们新开好的四合院民宿,因为早上来的很早,仅有的几个房间客人都还没退房,只有把行李寄存在老板那里,晚上回来后才办理入住,房间是老板下午就给我留好的。
第2天行程:故宫 景物篇
故宫博物院门票:60元/人当天去直接用微信扫码购票后用身份证直接进入,不需要排队买票。故宫 - 雄伟故宫,端庄磅礴,那是祖国文化与历史的永恒。一重又一重朱红的大门,一座又一座雄壮的大殿,一阶又一阶精致的白石台基,跨越近六百年的风霜雪雨,依然召显着故宫的王者霸气。单从各殿的名字中就不难窥见那君临天下的大气与豪情,包罗乾坤,太和至极,不知令多少游者顿生沧海一粟之感慨!瞻仰白石台基之上的太和殿,它有着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全部由黄色琉璃瓦覆盖,由名贵的金丝楠木支撑,由精致的金砖铺地,在阳光的照射之下,闪闪发光,更显金碧辉煌。远观大殿正中已铅华落尽的金銮宝座,不禁遥想其当年的璀璨夺目,不知有多少帝王为了登上它而不惜用自己手足之亲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双手,用他们的累累白骨垫起了自己的席座!先抱歉一下:由于故宫太大了,自己的方位和拍摄的东西太乱了,一个劲的走,一个劲的拍,在故宫里面啥都拍,3个手机,相机,运动相机,确实记不住在哪拍了什么,自己在什么位置,所以下面图片有点乱,还请担待。。。但是我们是按照上面草图所画的导航路线这样走的,把整个故宫都逛完了。
第2天行程: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第3天行程:明十三陵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处于对逝者的尊重,在地宫没拍照片。。。希望理解
第3天行程:后海
你们肯定会以为后海就是海吧!其实后海不是海,他是一片古老的湖水。后海是什刹海的一个组成部分,说是“海”,其实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它的地理位置是从东边开始地安门外大街,西边到新街口大街,南边到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它北京城内700年以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 后海周边从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繁华商业区,它在当时是漕运的终点,被称为“北京古海港”。它的周围有大大小小的胡同以及其他古老的建筑,如金丝胡同,南、北官方胡同和鸦儿胡同、白米斜街、烟袋斜街、南锣鼓巷等。和重庆磁器口差不多,没有吸引力,就是人多,非常多!!这几天走得太累了,在后海没逛多久,早早回酒店休息了
第4天行程: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ArtDist)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如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酒仙桥东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因当代艺术和798生活方式闻名于世。艺术区的名字是由北京国营电子工业老厂区的名称沿用而来。在798艺术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798共识,因此,798也指这一艺术区引申出的一种文化概念,以及LOFT这种时尚的居住与工作方式,简称798生活方式或798方式。最后一天在北京用APP租了一辆共享汽车,毕竟在市区打车不方便,而且还贵,自己开车方便很多。在798拍摄的艺术品就不发了,毕竟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反正我看不懂,太艺术了,哈哈哈
第4天行程:鸟巢 水立方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随便走走准备上飞机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