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都知道包公包大人是开封府尹,可你知道他的老家在哪里么?包青天其实是安徽人,他的老家就在安徽肥东——顾名思义,就在省会合肥的东面,位于皖中腹地,所谓东望南京,南滨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之地,自古便是人杰地灵,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除了包公包大人,还有近代的李鸿章、王亚樵、卫立煌等等。
吴家花园,将门兄弟的江淮豪宅
肥东出过不少历史名人。不过要说起来,肥东的吴姓可才是真牛!时至今日,在肥东的长临河镇和八斗镇,还有将门兄弟的吴家花园,和一座已有600多岁的吴氏国公祠。我到达合肥肥东长临河镇的吴家花园时还是冬天,院落里的残雪还未完全化去。这座深宅大院是当年淮军将领吴毓芬、吴毓兰的宅邸,月洞门、马头墙,雕梁画栋,庭院深深,典型的“江淮豪宅”。
晚清时期,太平军兴,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李鸿章组织自己老家安徽的子弟兵组建淮军,吴家花园的主人之一吴毓芬就是其中之一。在淮军的征战中吴毓芬立下了军功,升官发财,而后返乡回到肥东六家畈,选了这处风水宝地建起了这座“豪华”的深宅大院。
作为当地的望族,吴毓芬所建的吴家花园自然别有洞天,园中有假山、池沼、小溪,布局严谨,腊梅飘香。花竹扶疏,嘉树延荫,精致别雅。
而吴家花园的另一位主人吴毓兰更是来头不小,他率军亲俘太平军和捻军的遵王赖文光对朝廷立下大功,官至天津布政使,一品封典。返乡后购买田产万亩,富甲一方,也在吴家花园里大兴土木,让这座“江淮豪宅”更添规模。
在吴毓芬和吴毓兰宅邸之间,有一条三尺宽的巷子,名为“手足巷”,将这将门兄弟的关系阐释得一清二楚。
吴氏国公祠,绵延六百载
宗祠是儒家的文化传统建筑,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亦是中国人重视家庭和宗族关系的明证。安徽肥东八斗镇的吴氏宗祠,因明初大将黔国公吴复而著名,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吴氏宗祠又称“国公祠”,始建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是为当年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为表彰大将黔国公吴复,故而在吴复故乡的肥东八斗镇建国公祠,授匾塑像祭祀。
黔国公吴复可谓是朱元璋最早的班底,早在朱元璋还在濠州(今安徽凤阳)时期就从龙辅佐,而后一路随军征战,立下汗马功劳。洪武十六年病逝,追封“黔国公”,谥“威毅”。原有的国公祠在清朝咸丰年间毁于兵火,而后吴氏后裔筹资重建。时至今日,每年春节、清明,来自周边乃至湖南、贵州的吴氏子孙也都来这里祭拜先祖。
这个地方的美食制作手法两千年未变,现只有8家会做,最年轻的64岁
妙玉有言,喝茶一口是品茶,喝两口是解渴,喝三口是牛饮马饮。而食物也同样有三种境界:初等的食物只能让你消除饥饿,中等的食物让你有满足感,而只有上等的食物才给你丰盈的温暖感——或者说,它满足了你的某种精神需求。南人食米,北人食面,地处南北交界处江淮区域的安徽省肥东县,却似乎杂糅了米和面的优点,缔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美食。
肥东八斗镇花张集,即是以挂面闻名——花张挂面的历史可远溯两千年前,据传起始于当年那位七步成诗的曹子建监军征吴,屯兵八斗岭之时。
两千年光影荏苒,花张挂面如今现仍保留古早的做法:只放盐不放碱,揉面的水也是用当地清澈的井水而不是自来水。井水和面后还要经过揉、搓、锤、打、拉等诸多工序,用面棍往挂架上插好,然后手工抻面,其中力度的把握更是需要精妙把握,不能弄断而要顺其自然地“下坠”,而后自然晾晒。别看是简单的挂面,背后隐藏的工序却如此众多,其中揉面、抻面的力度把握都必须精准到位,否则面煮出来便没有那份独特的滋味。
肥东当地有道“泥鳅面”的名菜,即是以烧泥鳅做为汤料,将煮熟的挂面放入汤中,其鲜美不可言表,足叫人食指大开。
时过境迁,因为花张挂面制作工艺繁复,技术要求高,制面之家一天的产量也就100来斤,仍在坚持这般传统全手工工艺的制面人,整个花张仅有不到10家,其中最年轻的师傅也已64岁……能品尝到这份流传已久的舌尖上的风味已是难能可贵。
据说问巴黎人最好的面包坊在哪里,得到的答案永远是自家附近那家一样——老板实在,食材新鲜,风味独特,或许不如说,它承载了你的某段记忆,迎合了你的某段感情。在我们这个讲究吃的国度里,万千食事,承载着年代与季节,也从不与生活和心情失去联系。
譬如这碗花张挂面,承载的亦是老祖宗对于吃的讲究,寄托的是安徽肥东人对故乡的感情。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和生活的苦辣酸甜,本就是一码事。
这座古镇被称小上海,出过20多位将军,抗战发挥巨大作用
紧靠巢湖北岸,位于南淝河东岸,被四顶山、茶壶山、白马山等所簇拥的安徽肥东县长临河古镇,历史源头据说远自三国年间。老街呈丁字形布局,青砖黛瓦,自古就是交通要道,陆路连接省城合肥,水路则有有施口、板桥两个码头,陆运水运都很发达,商业自然也很是兴盛,沿街都是密集的商户,还曾有“小上海”的美誉。
襟山带水,山明水秀,四顶山的“四顶朝霞”还是古“庐阳八景”之一——从风水学上来讲,长临河古镇的风水可谓非常之好。历史上这里也确实人杰地灵,远的不说,近现代将军就出了20多个。
如刘和鼎,陆军上将,国军39军军长;张义纯,国军48军军长;吴中英,陆军中将;盛方厚,东北军独立骑兵混成旅旅长,2路军骑兵师长;李应生,汉阳兵工厂总办……在抗战的烽火中,这些长临河籍的将军率领麾下迎战日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保护钱塘江过桥列车安全而牺牲的蔡永祥烈士也是长临河人,人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兵,看来这江淮地区的长临河,也不遑多让。
今天在长临河古镇上闲逛,还能看见岁月荏苒遗留下来的院落与建筑,“百年邮局”历史沧桑,“测绘将军”吴忠性先生的“吴氏旧居”蜡梅飘香对了,这里的“长临河粑粑”也十分有名——馅多汁足、外脆内酥,吃货们可不要错过哦!
实用攻略
出行肥东距离安徽省会合肥很近,只有30来公里车程,公交线路或者自驾前往都很方便。住宿我们这次去住在肥东宾馆,在当地已经算最好的酒店了,房间很大,设施稍显有点旧,不过性价比挺好,房价只要二三百的样子。
美食到了肥东,才发现当地好吃多得不要不要的,好好饱了一番口福!肥东的农家私房菜尤其有名,腊味和走地鸡味道都不错,而最出名也最有特色就是之前写花张挂面时提到的泥鳅面。肥东当地的泥鳅面其实可以理解为泥鳅汤+挂面——泥鳅要先用清水加菜油养上几天,让其吐尽脏污,而后处理洗净,配上葱花蒜等各种配料做成一锅鲜美的泥鳅汤,可以单吃,也可将当地特产的手工花张挂面加入汤中,味道醇厚,面条精道,让人食指大开!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