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旅游委员会为了有效宣传推介日喀则的旅游资源,美招迭出。
他们遴选“珠峰天使”,在全市18个县范围内选择年龄在18—28周岁,身高在165cm以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女性青年,作为日喀则的旅游形象大使人选。
长的美、形象佳、品行端、亲和力强、身体健康等等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内容,语言流利,具有良好的演讲口才和表演才能。
关注日喀则旅游事业发展、熟悉日喀则旅游文化。这两条成了重要的参选条件。和选美大大不同的是,这个天使的遴选在形体表演上的时间仅仅是5分钟,而在礼仪形态个人展示和旅游推介的时间要大大长于形体的表演。
让所有参观者眼前一亮的是,所有的参与者都要着本县区的民族服饰,用藏、汉、英三种语言介绍自己,重点介绍本县区特色旅游景区和旅游点。
一方面可以得见藏区青年人的知识层面和文化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可见组织者为了旅游推介的大费苦心。人人都说藏民黑,因为光照,因为紫外线。而我们见到的藏族少女不仅仅一个个美丽异常,而且一个个特别白皙可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真理在现代人面前有时不见得全是正确的。
日喀则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此高度重视,各部门都有重要领导参加了决赛的评选活动。藏族歌唱家也来现场献艺,为推介活动增添了人气。
五号选手普尺来自于定结县,她用舞蹈和服饰演绎了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卡垫、氆氇、藏毯、藏被、围腰、围裙等手工艺品。
7号选手索朗德吉来自谢通门县。谢通门县通门三绝:皮具、藏刀、陶器。在索郎德吉的介绍中多有体现。
9号的白玛曲珍来自于仲巴县,是场中最具有明星气质的女孩。好多摄影师的镜头更多地聚集在她的身上,大家都以为她是汉族人。
2号的旦增曲珍来自于昂仁县,昂仁,藏语 意为“长沟”。历史上“昂仁”也曾称为“昂惹”、“傲不仁”、“章阿不林”等,这些名字都代表着昂仁县的历史和人文典故,旦增曲珍也都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最具有夺取冠军实力的还有6号,来自于吉隆县的尼玛翻多。这个小姑娘无论是长相还是舞蹈功底都是一个明星范。
她为观众表演的《吉祥》有的人居然以为她是回族。9号美女白到玛曲珍一次次地抢占了摄影师的镜头和内存卡空间。雅鲁藏布江发源于仲巴县境内的杰玛央宗冰川,正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我们此行没有进入仲巴县的境内,小姑娘的旅游推介却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别以为藏族姑娘只会藏族舞蹈,他们跳起来现代舞也是让大家眼前一亮。藏族姑娘们参加这种活动,她们的家庭也是特别的重视。不仅仅是亲戚朋友共同观看助阵,他们也把家中最好的手饰统统配戴给孩子身上。
在摄影中,我尝试了用多次曝光的手法,让藏族姑娘的舞姿更加优美、全角度地展现。9 号选手白玛曲珍的《欢乐热巴》是夺人眼球之作,动作娴熟,表情表演到位,为她得到决赛冠军奠定了基础。
热巴作为一种顀舞蹈和打击乐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据史料记载热巴起源于公元十一世纪,由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所创建 热巴舞。热巴的前身是西藏原始宗教“笨”教的“巫术”和“图腾舞”。
它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独特的风格、高超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和奇特的面具,又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的精髓,从而成为藏族古代灿烂文化艺术中的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热巴舞分布于西藏昌都、工布、那曲等地及云南、四川、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区。
热巴分为序幕,演唱祝词。热巴。(单击)、“桑冻”(三击)、“安莫森林”(边击)、“祝冻”(六击)、“各冻”(九击)等五种在热烈、激情、奔放的歌舞中。第二部热巴 为铃鼓舞蹈,其鼓点有“江轮安戈”(单击)、“桑冻”(三击)、“安莫森林”(边击)、“祝冻”(六击)、“各冻”(九击)等五种,并边击边舞,每完成一种击鼓舞蹈,便进行一段精彩的杂技、武术表演;每完成两次击鼓舞,便有一段“插科打诨”。这种插科打诨没有固定台词,纯属即兴道白表演,或者针对生理特点以及自己表演的失误进行嘲讽取笑,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白玛曲珍一个人的表演省略了好多环节,却依然热闹无比。
在决赛中也有让观众泪奔的环节,就是11号次仁央宗的表演,在舞蹈中植入了与人了子弟兵的亲情。无论从视觉感官中,还是从旅游的推介宣传中,日喀则通过这一场演出的旅游宣传都是成功的。用各县美女的真情推介又亲切、又贴地气,可以好好推广和宣传。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