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再遇澎湖,有些美发现并记在心里,就够了
晚风轻拂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坠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 一片片幻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 有着脚印两对半——外婆的澎湖湾.mp3明洁把我送到登机口时,说,我可是走了啊。我说,安啦,下回再见。
登机之后,我才意识到真正结束了澎湖的四天三夜之旅,澎湖于我已不算陌生,上一次来是春天里的四月,而不足半年又踏上这片土地。这个位于台湾海峡的离岛,对我如此有吸引力,碧海蓝天,多姿多彩的海岸线,有满是礁石的岸边,也有种满了仙人掌的悬崖海岸,当然也少不了的细沙或者白色珊瑚礁的沙滩。
整个澎湖县是有一群离岛所构成的,东西南北都是岛屿,分分钟出船就可以实现浮潜深潜海钓等各种海上活动。关键是这里,有着正宗的台湾小吃比如大肠包小肠土魠鱼羹炸鸡排,有随便一家店都能摇得出好喝的手摇茶,有新鲜打捞上来的吃到饱的烤生蚝,也有海脚人最喜欢吃的小管面线。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对于这些简直完全没有抵抗力。
靠海吃海,自然要有神明保佑。这里的寺庙数不胜数,也是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的节奏。大街小巷都是神佛的领地,家家户户也都有神龛,澎湖人和神灵的关系基本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海峡两岸的我们都一样,要升学考试,必然得拜一拜孔庙;要出海,无论打渔或者远游,总要拜一拜妈祖;要升官发财,肯定就找文武财神拜拜;这若是想要一段美好的姻缘爱情,就得找月老去……所以说啊,拜神与其说是迷信,倒不如说是为了求得心灵上的安宁。
如果说,生命的历程是一个个过站的衔接,那么这一次老早就在远处候着我的站台,它的名字叫做澎湖。
Day 1 > 季节在变 岛屿不歇 冬季去马公逛一逛
关键字:金门 马公市区 施公祠→早上:五通码头前往金门,金门街头随便走走→午餐:虱目鱼羹+台湾卤肉饭+自制红茶→下午:13:40 金门 飞 马公 14:30,嘉华大饭店check in→马公市区:天后宫、施公祠、中央老街、张雨生&潘安邦纪念馆→晚餐:阿豹香肠摊大肠包小肠+手摇茶
对于半年前才刚来过的澎湖,可以说一点也不陌生。可心里却还是很想再来一次,特别是我已经顺利办好了一年多次入台证,随即找和乐旅行社订好了行程,周一去周四回,非周末,我最喜欢的没有人的日子里,满打满算四天时间够够的了。
预留了两个多小时转机时间,水头码头进站口就有ATM可以直接领取新台币。我前往金城附近逛上一圈,街上繁体字竖行招牌,才提醒我早已离开了大陆来到了台湾,即使只有半小时的船程而已。我其实最想念的是台湾的花枝丸,不过暂时没见到,看到刚开业的虱目鱼羹也是好多人在等候,果断进去点上一份卤肉饭+虱目鱼羹,老板说去FaceBook上帮我们点个赞哟,送自制的红茶呢。
吃饭期间,有不少写字楼的人们下来打包,倒是少有打电话预定的。我们在大陆的餐饮店听到“美团来订单了”更是几乎绝迹,台湾的手机支付可以说还没有发展起来。这是对于这两年的大陆人来说也许是最不适应的,毕竟我们消费行为已经开始无现金化了,基本上都还是拿现金付款。
狭窄的街道上,琳琅满目的商店招牌,即便是空间不算太大也会有出现一座耸立的庙宇,炸鸡、咖啡、旅行社、药店,远处传来香喷喷的烘焙面包的味儿,街上的店面应有尽有,人民出行的方式更多的还是选用机车。
我们真的很近,近到几乎所有的古建筑都是一样的手艺。红砖红瓦,长条花岗岩又或者是“人”字形排列而成的花岗岩墙面,马背墙或燕尾脊,无论是三间张、五间张的建筑,在金门,古大厝都保留得非常完好。
和乐的吴姐和明洁今天也在金门,我们乘坐同一班飞机前往澎湖,立荣的小飞机每次坐都觉得很爽,这才刚起飞就又要落地了。出了机场大门,已经有车来接我们了,吴姐说让明洁到了马公赶紧先带我去吃点小吃,一想到我马上就可以喝到心心念念的手摇茶,开心得都要飞起来了。
下午三点多,正是街头小吃出摊时间,走过一个又一个的路口直奔阿豹香肠摊。我真的是想念了许久,阿豹香肠位于仁爱路和民族路的交叉口。一开始就是一家推车型的香肠摊,现在都有一片桌椅可以够客人坐下用餐,除了香肠和糯米肠,卖一些关东煮。
我觉得最特别的就是啊,阿豹香肠摊有免费的汤让你喝,到了以后点个大肠包小肠等待期间,喝完热乎乎的汤在冬天里是最棒的了。
想起那香肠,酒香浓郁,一口咬得出层次分明的肉块的香肠,再来一口有着米香的糯米城,配点蒜头和稍微有点辣的酱料,嗯。
随后我们直奔马公老街,停车之处就到了天后宫,澎湖的天后宫是全台最早创建的妈祖庙。妈祖一开始只被封为“天妃”,这是中国沿海省份最受崇敬的海神,后来施琅进入澎湖,将天妃晋封为“天后”,从后才称之为天后宫。
天后宫可以算是非常传统的寺庙建筑代表,这里庙前有广场,并且有照壁,庙后有隆起的土丘,成为庙身的靠山,这样的建筑,是很传统的标准格局。
拐了个弯,我们来到了施公祠,施公祠可是目前在台澎地区唯一主祀施琅将军的“庙”。施公祠外观看着还有点简陋,实在跟当年施琅将军的丰功伟绩有点儿不太匹配。
施将军是我们衙口人,小时候,每天去上幼儿园都要经过靖海侯府,这是一座五开间三进的古大厝,随后施琅纪念馆被不停地修旧如故,并且现在有一个超大的广场,我们家里的海边,正对着台湾,有着施琅大将军16.83米的石雕像,这是为了纪念施琅将军暨清庭统一台湾。对于这位将军,倒是从小耳濡目染,经查资料才得知,这里原来是清代驻澎湖海坦标兵的伙房处,难怪格局有些狭促。施公祠原址是在澎湖医院东侧,后来因为日军攻占澎湖将施公祠设立为临时日军医院,随后被日本政府拆除之后,施公祠便迁到了现在的地址。对于历史的感怀没办法说什么,无论是歌颂郑成功,还是冷落施将军,原因都不难理解,但在历史上,施琅大将军,确确实实是位备受推崇的英雄人物。
再往前走,来到了中央街。这里是澎湖最早形成的商家聚集地。过去许多生活用品都需要来这里购买,无论是米铺、鲜果,或者是盐馆、药材,应有尽有。
上一回来澎湖,张雨生纪念馆正好在整修,只好作罢,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错过了。曾经的笃行十村眷村,现在已经像创意园般,有咖啡有小铺。张雨生纪念馆与潘安邦纪念馆就在隔壁,从潘安邦纪念馆往后走,便来到了“外婆的澎湖湾”雕像和仙人掌的地景艺术,总能轻轻地听到那首歌谣在耳边吟唱。
由于一天的时间,动车、巴士、船、飞机切换着来到了澎湖,又逛了些地,有些累了。我提议明洁直接前往渔人码头,看着人们挥杆钓鱼,日落,该歇息了。渔人码头以前是马公的第二港口,现在是改成了休闲的好去处。走在这里,渔船发动机的声音与海水散发出的味道,嗯,这很澎湖。
入住的嘉华大饭店就在渔人码头,走路到市中心繁华地带也不过十分钟,可谓闹中取静,关键是性价比很高,要知道在台湾消费最高的就是住宿了吧。前台妹妹每天晚上都会咨询你明天几点出发,在出发之前将当地的小吃早餐送到房间给您,很温馨的服务。
Day2 > 海洋牧场上钓花枝,烤生蚝吃到饱
关键字:海上牧场 摩西分海 歌仔戏 剪瓷贴 南环路线→早上:前往菜园海上牧场码头,09:00出船海钓约1小时,回到岸上烤生蚝、海鲜粥吃到饱,看好潮汐时间,11:00奎璧山退潮,看摩西分海→午餐:50岚手摇茶,马路益,炸鸡腿+花枝排饭→下午:风柜洞、温王庙、嵵里沙滩、山水沙滩→晚餐:仁爱路肉圆
明洁说今天安排出海先,我说好咧。约九点见嘛。我对海上牧场是什么样的,还是很期待的。九点钟的船,准时出发,不到20分钟到了一片渔场。原来是这样,澎湖的渔业有远洋捕鱼、近海抓鱼还有海上养殖渔业,而海洋牧场就是以海为田、放渔为牧,现在呢,澎湖人们也将这海上的养殖渔场设计了观光休闲的渔场。
我们出海来,便是体验一番养殖渔场的乐趣。送我们来的渔夫小伙子,早就准备好了台啤,做好的鱼饵已经等待下海。偶尔会有花枝上钩,可它将小鱼儿吃完就屁颠屁颠跑了。
我们看到的海面上一块一块的黄黄方盒子其实是在养殖蚵仔。阳光洒在海面上,海洋牧场上的颜色绚丽多彩,人们玩得开心,便也足够了。
回到岸上之后,我们去吃海鲜粥和烤生蚝,这是生蚝在闽南更多的叫“蚵仔”,这可是很好玩的一项活动。将海里刚刚捞上来的生蚝就堆在桌边,这可是“让你吃到饱”的烤生蚝呀。
将生蚝放在炭火上,十颗里有七八颗会熟了就回自己打开,还有开不了的生蚝就得靠自己的蛮力打开啦。记得哦,你看到它冒烟出水的那一刻,用夹子稍微敲一下就开啦。很简单的啦,这会儿你可不需要加任何调料了,不过汤汁真的不要喝,因为海水已经够咸的了。
接近早上十一点,明洁已经帮我看好了摩西分海的时间,我们前往奎壁山。奎壁山位于湖西乡北寮村,在这里可以眺望到白沙乡的吉贝岛哦。上回来澎湖也专程来看了一眼,从奎壁山退潮后,可以直接走到赤屿,这条海底步道近年来可是非常火热,这里是游客们到澎湖的必来之地了。
很喜欢很喜欢长焦拍的这一组照片,两个方向的海浪对峙,远处的某一处礁石,又或者是一道白亮的沙滩。
渐渐退潮,海底S步道即将呈现在眼前。旁边的管理员也由不准下海更换成了可通行的讯号,人们渐渐往海滩走去,想去对面的岛屿上一探究竟。
来台湾,随便一个手摇奶茶都超级好喝,反正我吃胖了回去在减肥吧,在这里没有理由拒绝此等小吃美食啊!
马路益烧肉可是澎湖的美食网红店,就位于马公市中正路7号(麦当劳斜对面北辰宫前广场),花枝排真的好吃到不得了。还有炸鸡腿饭,天呐,为何大陆的炸鸡排就没有比台湾更好吃的!!!
吃过午饭,我们回酒店歇息,两点半才开始下午的行程,第一站直接前往最远的风柜洞。风柜洞位于风柜里,顺着一号县道一直行走到最后一个村庄即抵达。
风柜洞最特别的地方在于自然形成的海蚀沟,这里的海风非常大,海水不停地拍打,它会将玄武岩柱打出一条缝隙来。而当有海水流入缝隙内,顺着力量会往上冲,当力量足够大时便会喷出水柱,否则便有风声。
这里也是垂钓者最爱的地方。在这,只是静静地,和鸟儿们一起,看着钓客拉竿,好不惬意。
回程时路过了温王庙,正好庙门口在播歌仔戏,倒是有几年功夫没见过真人歌仔戏了。小时候电视没那么大也没那么普及,接得到电视讯号的台,也大概只有中央电视台、福建东南频道以及台湾的中视、华视和明视,夜晚无聊更多的都是在大家的厝埕外聊着天。而歌仔戏也大部分都在庙会出现,我们总会找父母要上几块钱做看戏的“门票”用,实则是为了吃庙前那些晚上出摊的小吃,或馄饨或烧烤。
在这个多元化的快速社会,想要看上一场精致柔美的歌仔戏已经很难,一是持续传承实在不容易,二是有心的人也逐渐减少。只能说是,见一次少一次吧,难得台湾澎湖还保留着呢。
温王庙的剪瓷贴。我有些着迷于拍摄古厝屋脊上的这些色彩艳丽的绝妙剪瓷贴,有阳光照射下的剪瓷贴更加熠熠生辉。话说剪瓷雕,它利用已经残损或价廉却颜色鲜艳的破瓷碎碗作为材料,将它们剪成大小不一的细小瓷片,用来贴雕出人物、神仙、花草、金鱼、龙凤、山水等等,作为装饰在屋脊、翘角、门楼或者壁画。
沿着一号县道回马公的路上,我们会经过嵵里沙滩和山水沙滩,这都是冲浪、戏水的好地方。这一条路上有很多沿海的民宿,如果自驾或者骑机车还是很推荐来这享受一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场景。
明洁带我去仁爱路吃了两个肉圆,兴许就因为是数十年老店,店规不少,即使它的煮法较为独特,使用的是清蒸的方式来料理,用糯米下去做的皮,里头是扎实的鲜肉,咬起来还挺有嚼劲,嗯,那又如何。网红店总是这样,付钱给他吃个饭还跟欠了他的账一般,推荐指数零颗星。
Day 3 > 吉贝岛的碧海蓝天,久久不能忘怀之美
关键字:吉贝岛 骑机车环岛 北环路线 二坎聚落→早上:赤坎码头11:00前往吉贝岛 骑车环岛→中午:小管面线→下午:14:00吉贝码头回到赤坎,进行北环路线:澎湖湾跨海大桥、大果叶柱状玄武岩、二坎聚落、大义宫、通梁古榕、观音亭看日落→晚餐:三哥酒酿鸡排+大卤面,澎湖马公夜景
昨晚分开时,明洁问了一下今天的交通船有开。出发时间是11点钟,于是睡了个自然醒。原以为这个冬天来澎湖出海是没戏了,没曾想来的这几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真是幸福,还让我来到这个离岛。
下了船,岛上的居民已经将摩托车骑到码头等我们。我们骑着摩托车环岛,都不需要拔钥匙的,岛就这么大,一辆摩托车都不会丢的。
吉贝岛是澎湖北方岛屿中最大的一个,西南方的白沙尾沙滩很出名,我们来时正好前往沙尾的路正在修,太阳实在有些大徒步过去也就懒了,我俩就去岛的另一边走走逛逛。
海水蓝得让人有些沉醉,也清澈见底,这里可真是美呀。海边不时会遇到石沪,澎湖最出名的石沪乃是七美的双心石沪,可你知道嘛,那个双心石沪可是吉贝人去七美建的呢。
说起这石沪,可算是很智能又有效益的诱鱼捕鱼的陷阱呢。因为靠海吃海的人们,为了生活必须要寄托于大海,石沪便是利用潮汐涨退,海水起落的原理,在潮间带上,堆砌着长弧形的石堤,从浅水处一路延伸到深水处,在深水处的尽头向内弯沟。
如此这般,涨潮时,鱼儿们随着海水进入石沪,退潮时,因为石堤已经比海面高,鱼群便被困石沪中,渔民也就可以捕捉到鱼群了。澎湖的石沪约有592座,吉贝岛就占有91座,可谓是全球保存得最完整、数量最多的石沪群了。
在这里,总有种不愿意远去的感觉。如果船只不再开,而我一直留在这。清澈见底的海水以及寻找更多的祖先们遗留下来的石沪,那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有时候想想,如果生活只剩下捕鱼或者打猎,人们只为了生存而生,没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便也不会有更多优柔的哀伤,那个时候的我们,是不是也算过得不错。
从吉贝回到赤坎之后,久久不能忘怀吉贝岛的蓝天碧海。
正好离澎湖跨海大桥不远,我们接下来的行程是直接走北环路线。这个位于白沙岛与渔翁岛之间的跨海大桥,使得马公、白沙以及西屿三个大岛连为一体。
行走在跨海大桥上,还可以见到旁边的昔日旧桥。底下是怒吼的海水,听说这里旋涡急流,常有暗礁,以前不通桥时,走船较容易出事故。新桥建立完成后,既通车也有人行专用道,不再需要冒险乘船了,真好。
大果叶柱状玄武岩,是自然形成的一整片像瀑布一样的玄武岩,几乎也是澎湖必到之点了。
再来二崁时,总记得那一口杏仁茶。这是一个靠药材起家的村落,二崁的陈宅最为出名,是一幢闽式古厝建筑,可以说是澎湖古厝的放大版,陈宅的正面是三间进,左右两边围成院落,石材说用的玄武岩,而表面装饰、室内陈设都很讲究。
这个村子里,写着很多用闽南语才能读得出来的文字,明洁在我身边一句一句翻译给我听,作为一个从小使用闽南语到现在的人,却发现有一些古语真的丢失了太久。它的有趣和押韵,我们似乎不再在乎,少有人教我们一些生僻的词,你说很久很久以后,会不会我们下一代人渐渐遗失了闽南语这门语言。
整个村子大多数的石材是“硓咕石”,就是珊瑚礁岩体,这些不规则的硓咕石抵御得了强劲的季风,任凭风吹雨打,只会令它更加坚固。用硓咕石围成一个圈,这在当地叫菜宅,因为沿海,风大,菜宅的作用自然是保护农作物。
逛得差不多了,明洁带我来到竹湾村的大义宫,这里是村民的信仰中心,最特别的乃属寺庙的地下室,整个地下室是用硓咕石建造的海底奇宫,饲养着各类品种的海龟。
回市区的路上,自然会经过通梁村,这里的仙人掌冰不要错过哦,当然还有这颗独树成林的三百岁古榕。
第一眼看到观音亭的七彩西瀛虹桥,总觉得那才是我心中的外婆的澎湖湾。黄昏的夕阳余晖染红了整个天空,我因为贪吃一个大肠包小肠错过了最美的日落时间,但又有什么所谓呢,总是会在最好的时候遇到最美的景色不是吗。
夜晚悄悄来临,我的肚子也咕噜咕噜叫个不停,是时候出门逛逛了。三哥酒酿鸡排也是很出名的一家店,我肯定要吃下肉串的了。行走在马公市区繁华的街道上,看到阿婆家很多人在吃着大卤面,我也来试试味道如何。
Day 4 > 站在北纬23.5°的虎井岛上
关键字:虎井岛→早上:09:30马公-虎井岛 11:30虎井岛-马公→中午:香亭土魠鱼羹→下午:澎湖 - 金门15:00-15:40 金门 - 厦门 17:30-18:30
时间是下午三点的飞机,我想早晨还能安排一个地儿。正好,前往虎井的交通船时间很合适。我们约好九点去南海游客服务中心乘船去虎井。虎井整座岛屿只开放了一半,另外一边是军事基地,不对外开放。岛上中央地平,所以我们上了山之后便能看到整座岛屿美丽的景色。在这里有一种清水断崖的感觉,属于比较险峻的海崖了,自己骑车一定要小心哦。
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已经不在岛上了,就连学校的学生也仅剩个位数了。我们来到山上的虎井北纬23.5°,俯瞰着这个越来越少居民的岛屿,来往的船只上兵哥哥还挺多的。
虎井岛上的鲜鱼汤很出名的,来了以后一定要尝一口。
11点多的船我们便回到了马公,旅途再美,终将要离开。我们拥有美景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唯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才能看得到它的日日夜夜。
明洁说来了澎湖肯定不能错过文康街,这是早餐一条街哦,当然现在也有做午餐生意的啦,香亭土魠鱼羹,虽然很出名,但是老板还是很客客气气,这一家的菜单:土魠鱼羹汤或者加面/米粉,没了!就是这么霸气,可就是这么好吃,也算没有遗憾了。关键是,吃完了午饭,其实我已经够饱的了,明洁还是去给我带了杯手摇茶,毕竟回了大陆就喝不到了,哭。歇息片刻之后便去了机场,再见了我的澎湖。
【一些TIPS】
1. 两证一签我们是一国两制,所以台湾,不是说走就走的哟,需要办理两证一签。两证是指台湾通行证与入台证,签注是指赴台个人游的G签。首先是台湾通行证,跟港澳通行证是一个意思,出入境大厅办理大概7天的时间,第一次办理可以顺便办一次签注(一般是G签自由行,此后每次去台湾都需要去出入境办理签注),大陆的城市能去台湾自由行的一共有47个。如果不在这47个城市之内的你,就只能办理团队旅游了。其次要办理入台证,简单说,入境台湾只看你的入台证就可以放行,而大陆出境需要看到你的台湾通行证+签注才放行。入台证只能委托旅行社办理,按照旅行社的要求提交资料后,一般至少预留10天的时间来办理入台证。提示:一定要有G签之后才能去申请办理入台证哦。所以第一步先去出入境大厅办理台湾通行证!入台证所需资料:a.台湾通行证+G签b.1张2寸半年内白底彩色证件照c.个人身份证正反面d.最麻烦的财力证明(三选一)存款证明、收入证明、信用卡金证明e.紧急联系人身份证及关系证明注意:可能会被要求提供行程单。具体财力证明资料以及价格可以咨询旅行社或者直接淘宝一下。单次入台证约250元出证后三个月有效,一年多次入台证约700元。台湾本岛是必须要持有入台证才能进入。若只是去金门、马祖、澎湖,可以只办理入金证的,费用大概80元,既便宜且方便。需要提供a. 申请人的职业、电话b. 2寸白底彩照(照片要求:露出额头、五官、耳朵c. 通行证相片页(证件有效期6个月以上)签注页(出行日期需在签注有效期内;个人旅游是G签)注意:入金证在出发日期3天内有效,而且仅限厦门码头出发。打个小广告:入台证与入金证办理请找我~~~
2. 一份小三通小三通是指金门、马祖、澎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海上通航,而我们所说的小三通是一份套票,会有一条龙服务,一站式解决船票、机票及往返机场与码头的接驳车。从厦门30分钟/泉州60分钟坐船先抵达金门,随后转乘飞机40-60分钟飞往台湾本岛(台北、台中、嘉义、台南、高雄)或澎湖马公。虽然是海陆空联运,全程只需约3小时。用一张图来表示什么叫小三通。现在在网络上自主购票的平台可以说只能是在淘宝里搜索选择仅有的几个产品,大部分都还是靠海峡两岸的旅行社在操作。可以找我要靠谱的和乐旅行社家的联系方式哟。从金门水头码头到金门机场,打的士25分钟250新台币搞定。乘坐公共交通也最多仅需1小时稳稳的,需在金城车站换乘。立荣航空 每周一、周四、周六都有一班航线去程金门飞马公,13:40-14:20返程马公飞金门,15:00-15:40
3. 一家旅行社由于台湾的讯息与大陆的网络经常对不上号来,他们也较少使用国内极其方便的OTA网站,甚至都很少有手机端支付(除了7-11等少部分店面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或者大商场的刷卡),大部分情况下还是采用现金支付。所以更多的订船票、订机票、订酒店、行程等等,都需要有旅行社这个媒介来解决,若此时有一个朋友能够直接帮你,那就太完美不过了。这一次来澎湖,我通过朋友的选择了当地的和乐旅行社。要感谢现在的微信,许多台湾同胞也都直接使用,来与大陆亲友聊天,让我们不用翻墙也沟通无阻。从下飞机的那一刻起,明洁基本安排好了我的一切行程,随着我想走快走慢,行程都很灵活。看完海就回马公吃个炸鸡排,吃完下午才刚出来摆摊的大肠包小肠,日落即将来临,而逛完寺庙眼看着摩西分海潮汐时间将至赶紧跑去看这一自然奇观,劳逸结合,很是舒服。如果需要知道和乐旅行社的信息的小伙伴可以与我联系~ Wechat 9603887
4. 一家酒店因为一个人出门旅行,想要的是温馨且性价比高的住宿条件,经过多方对比位于民福路上的嘉华大饭店是本次最好的选择。在房间里,打开窗户便能俯瞰渔人码头的全景,躺在床上能看海上日出,一早一晚,总有进出渔港的船只星星点点,关键是舒服的床品让旅途更加舒心,饭店距离市中心也很近,吃完饭散散步走回来最好不过了。
5. 一沓钞票台湾通用的是台币,大概比率是4.5TWD:1CNY每次在境外我都使用华夏银行借记卡直接取现,每个月第一笔免手续费。(不过可惜了,该行2018年起不再提供免手续费服务啦。题外话哈。)一般可以前往中国银行,直接使用人民币兑换最方便了。提示:厦门或泉州至金门水头码头,出站后直接前往进站大厅,有ATM机。6. 一部手机台湾大哥大纵然信号肯定不错,不过我倒习惯于出境便直接租用环球漫游wifi,台湾15元/天。有时候遇到酒店wifi信号不好的时候,只需要用自己的wifi发射器即可,不需要到处蹭网也不用担心在旅途中发不出朋友圈啦。若有需要,直接关注微信公众号:环球漫游WIFI7. 一箱衣物虽然是11月的澎湖,但还是一点都不冷,看了天气预报连着几天都是26度左右。带上半袖的上衣,搭配短裙长裙都很ok,早晚也不凉,只需要带一件薄外套就足够了。去海岛需要的大长裙、沙滩帽、必备墨镜、口红、拖鞋都可以带上啦!
8. 一些活动a. 海洋牧场:在菜园渔港乘船出海海钓之后,回来还有新鲜烤生蚝及海鲜粥吃到饱哦。b. 离岛之行:澎湖就是一个由无数个离岛组成的县,来此重头戏自然便是在跳岛游上了。9. 一段提示语言:在台湾,除了“国语”大多数人平常用于都是“闽南语”,所以如果你会一点点闽南语沟通起来会更棒哦。自驾:如果你想在台湾开车,那你首先得有国际驾照,因为大陆地区的驾照在台湾是不被承认的。机车:其实现在已经没有机车租给你了啦,大陆同胞过来就只有电动车,唯有到一些离岛,人口本来就没多少,岛也是很小,会直接租给你一辆不用拔钥匙的机车哦。沿着海边公路前行,吹着海风,迎着阳光,嗯……
【尾声】深度的、度假式的,来澎湖呆上几天吧
很少有地方让我去了一次,还想再去一次。西藏是一个,台湾是一个。这里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我爱的大海,有灿烂的阳光,有深蓝的天空,也有手摇茶、鸡排和花枝丸。这里,真的很值得你一来。@阿拖施晓君 ,半调子旅行体验师 or 撰稿人 or 摄影师 ,微博/微信同名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