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晴,大地良友东行自驾游之旅第18天,今天的行程青岛—崂山—烟台早上,我们在住地附近乘坐公交车前往崂山“太清宫景区”。太清宫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道教圣地,著名的道士丘处机、张三丰、徐复阳、刘志坚、刘若拙等都在崂山修过道。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丘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保存下来的道教建筑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现在的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有房舍150余间。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
购票进入山门,经过第一钟楼、鼓楼,再向前两侧两个配殿,分别供奉不同的神仙,继续向前走,来到一处开阔广场,广场北面就是崂山太清宫的第二道大门了,三扇大门中间一门平时不打开,只有皇帝才能通过。左右有两个侧门,男左女右进入才好。道家不走回头路,
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殿内塑有天、地、水三官以及真武、雷神等神像。院内有紫薇、银杏、牡丹、耐冬等花木。特别是正殿前院的两棵干粗合抱的耐冬(山茶花),一棵开红花,一棵开白花,每逢冬尽春临之际,拳头的花朵开满枝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花期持续三个月。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据说这两棵耐冬,是明永乐年间道士张三丰从海岛上移植于此。
祖师殿中供奉着张三丰、张廉夫和王重阳的神像,这三位都是为道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后来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等都曾修道崂山。王重阳带领全真七子在崂山地区开宗立派,兴观布道,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繁荣,使崂山成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七真殿中供奉着“全真七子”,为全真教的7位重要人物,分别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这七位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丘处机,其原因可能也与我一样是将他看作为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人物之一。但历史上丘处机确有其人,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创立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在王重阳去世后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
千年古树,这是太清宫里非常有名的一棵古树,为已有1000多年树龄的唐代糙叶树,是北方地区树龄最高、山东境内唯一一棵糙叶树。因树干形态奇特、盘曲状如龙头,又称“龙头榆”。“龙头榆”下的“逢仙桥”传说是名道刘若拙遇见神仙踏雪无痕的地方。其实太清宫里的名贵树木也是数不胜数,汉柏、唐榆、宋银杏,另加蒲松龄《香玉》里的耐冬是太清宫里最有名的。这些古老的树木,或龙头榆之遒劲斑驳盘曲如龙,或宋朝银杏之傲然挺立直指苍穹,或耐冬之绚丽夺目摄人魂魄,或汉柏之历经雷火依然青葱,无论是何种姿态,无一例外,都已经穿越了千百年的风雨时空,都有那么一种阅尽沧桑的美,让人无限感慨,让人为之震撼,让人为之心折,然后肃然起敬。
崂山的特产矿泉水,有人誉之“积年之疾,一饮而愈”。太清宫的“神水泉”也是崂山的名泉之一。历史记载,300年前蒲松龄曾经旅居太清宫,饮用神水泉的水。来到这口名声遐迩的古井前,不由让人发思古之幽情。我想也许当年蒲松龄就是时常在风清月朗的夜晚,就是在这千竿翠竹之下,就是在这口深幽的古井旁边,与道观里的道士汲古井清冽之水,煮崂山醇香之茶,迎着松风,听着海涛,闲话古今。也许正是太清宫的神奇灵异之气赋予了他无尽的灵感,因此才创作出《聊斋志异》这脍炙人口的名著。
耸立在崂山太清宫后山的巨大老子雕像,高50米,成为崂山全新的标志景观。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离开太清宫,乘坐景区摆渡车来到仰口景区,这里是整个崂山自然景观较为经典的游览区域。仰口风景区有许多奇峰怪石,有狮子峰、仙桃石、寿字峰等知名景观,还有盘旋曲折的觅天洞,这里也是远眺黄海海岸美景和观日出的好地方。
仰口风景区群峰峭拔,景色秀美。在翠竹青松里掩映着的太平宮,南宋未代皇帝妃子谢盖、谢安姊妹为躲避战乱,在崂山太平兴国院出家,遂改名为“太平宫”。太平宫照壁上刻有 “ 海上宫殿″四个大字,是清代书法名家华世奎手迹。
汽车沿G204国道一路前行,傍晚时分来到烟台市区,车停市中区贸易市场附近,看见很多卖本地车厘子的,一问价格10元左右一市斤,比起我们老家的便利了许多。华灯初上的烟台显得格外祥和,徒步城市观光有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一圈下来来到住地楼下的美食街,随意进入一家烧烤店,要了几个品种的海鲜烧烤,一壶扎啤。烧烤吃到腥味越来越重,啤酒喝到透心凉,结账回旅馆,结束今天的旅程。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