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泉水比较集中的有几大泉群,比如趵突泉泉群,五龙潭泉群,黑虎泉泉群,还有今天要带大家参观的珍珠泉泉群。珍珠泉,位于今天省人大的大院里,市民可以免费进入参观游览。珍珠泉介绍: 珍珠泉是泉城济南的第三大名泉,位于济南旧城中心,今泉城路珍珠泉礼堂内北面,明清时期为山东巡抚驻地,匾额为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在它周围有许多小泉,如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环泉、太乙泉等,被称为珍珠泉泉群。珍珠泉泉池长42米、宽29米,周围砌以雪花石栏,岸边杨柳轻垂,泉水清澈如碧,一串串白色气泡自池底冒出,仿佛飘撒的万颗珍珠,迷离动人;泉的西北角有濯缨池,是由泉水汇聚而成,泉水向北流经百花注洲后进入大明湖。珍珠泉区为一座清雅的庭园,松柏苍翠、杨柳低垂,泉池楼阁错落有致;园内罗锅桥西侧,有一株高五、六米的宋代海棠,至今有千年的历史,相传是济南太守曾巩所栽。另外,在珍珠泉北边新建了一座人工湖,砌假山、植苍松,别具一番特色。人们传说,珍珠泉的串串“珍珠”是当年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所化。景点: 珍珠泉泉群除规模最大的珍珠泉池外,还有楚泉、溪亭泉、舜泉、玉环泉、太乙泉等一众小泉池,院中假山瀑布,景致相当的别致。费用: 0元,因珍珠泉这里从古至今都是省府所在地,之前未曾对外开放,近几年才免费向公众开放。美食: 珍珠泉位于老省府大院,院内有珍珠泉宾馆,是省府招待来宾的地方。另外,出大门右转就是济南最出名的小吃一条街芙蓉街,天南海北的美食应有尽有。交通: 自驾游的朋友要注意,泉城路是单行道,只能从东向西,只有公交车才可从西向东。走错了是要罚款100元的。因为珍珠泉所在的省府大院停车不便,建议就近停车在附近的商场。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的朋友,可在天地坛街下车,就到了省府门前了。建议: 最佳的游览季节是在9-11月份,雨季的时候,才可以看到珍珠泉里串串珍珠从池底涌出。这里从古至今都是省府所在地,自然有它独特的好,大院里有很多近代的建筑,现在虽然对外开放了,但还是要爱护文物。不要大声喧哗,注意保持卫生。 珍珠泉池里有很多鲤鱼,可以带一些鱼食去,坐在池子边喂喂鱼。
在老济南城的正中央位置,有一个风水宝地的大院,历来都是省府所在地,我们今天要游览的珍珠泉,就是省府大院里面。从泉城路上过来,远远的可以看到带国徽的大门,非常的气派。
省府已经搬到大明湖南岸去了,现在这里是省人大常委会办事地。庄严的国徽,大红的灯笼,为珍珠泉增添了许多官家的气派。
进入大院,靠左前方大路走,在左侧这个人民会堂的后面,就是珍珠泉了。
人民会堂,也对外开放了,这天会堂里正在举办交响音乐会。
不愧是省府大院,大路两旁都是这样高大的法国梧桐,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的。
绕过人民会堂,来到珍珠泉边,首先看到的是珍珠泉东侧的“溪亭泉”。泉名刻于石上,池子四周围以石栏,小巧精致。
来到珍珠泉边,可见池中矗立"珍珠泉"石碑,系由原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高启云题写。
池子南岸,有一块雕刻着龙纹的石头,不知道有什么讲究。
明代济南诗人边贡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这一比喻十分传神。在雨季,珍珠泉池中一串串水泡从池底涌出,阳光下就似一串串珍珠,光彩照人。
水榭上悬匾额"浮玑"为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予昂于1983年题书。
在泉池西北,有一处开口,泉水绕过此处向北流去,流出大院会,就是我前面游记里提到的曲水亭街曲水河了。
五月,雨季还没到来,空气还是非常的干燥,还看不到泉水喷涌,珍珠串串的美景。
珍珠泉西侧的府院西墙边,是一条幽静的林荫小路,墙外就是著名的西更道街。老济南人流传的民谣里有一句“东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庙”,说的就是墙外的西更道。
珍珠泉的北岸,是一处造型别致的假山,假山上草木茂密,景致非凡。
之前来的时候,桥边还有小船呢,用来清理泉池和河水里的树叶,这次来没有见到。
院子西墙已经被树木掩盖了,密不透风,把闹市隔于墙外。
站在桥上北望,河水向北流去,出省府大院北墙,流向曲水亭街。
假山陡峭,不适合攀爬,因此在台阶上立有一块提示牌警告游客危险。
假山西侧,一条小瀑布沿山石流下来,给假山增添了一点灵气。
假山西南角,绿色的草木生长于岩石间,把假山装扮的非常漂亮。
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出,珍珠泉池边的栏杆和这河边的栏杆是不一样的。河边的是铁链护栏。
过了假山,来到那株桂香树下,在树的西侧,还有一块石碑,上刻桂香柳三个字。1958年毛泽东主席到此,花工告诉毛主席,此是桂香树,已有三百年树龄。于是与老花工在树下合影。此树遂成为珍珠泉畔之名树矣,今已立牌为记。
桂香树,算得上是省府大院里一株奇树了。树下月季花开,更增加了几丝香气。
假山南侧,有一处稍大的瀑布,瀑布下有一处水潭,虽是人工造景,倒也别致。
从池北看南岸的水榭,飞檐斗拱,似有仙气,如果是在冬天,云雾蒸腾,那就更似人间仙境了。
历史上名士咏泉的诗句楹联甚多,风流倜傥的乾隆帝更是多次南巡到过济南,对珍珠泉是赞赏有加。至今乾隆帝咏珍珠泉御碑,还矗立在泉池的北岸。
这个角度显得珍珠泉更加气派了,这栏杆很有皇家风度,在明朝,这里是德王府,估计这栏杆在那时候就立下了。
泉池的北岸,一排的柳树整齐排列,留给人们一条不算拥挤的观景小道。
池北岸立清乾隆帝御碑,碑上镌刻着爱新觉罗弘历题咏珍珠泉诗:济南多名泉,岳阴水所潴。其中孰巨擘?趵突与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功夫。珍珠擅天然,创见讶仙区。卓冠七十二,分汇大明湖。几曲绕琼房,一弘映绮疏。可以涤心志,可以鉴眉须。……从乾隆皇帝诗中可见,济南泉水趵突泉和珍珠泉最佳。
在路边,有一处小泉眼,过去看一下。原来名字叫作楚泉。此泉是康熙七年(1668年),巡抚府里的人在这里挖土时,有一泉眼汩汩出水,久淘不干,于是砌石为池。
清巡抚院署大堂,这座建筑由山东巡抚周有德建于康熙五年(公元 1666年),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九脊,翘角飞檐。建国后,人民政府对其重新整修,恢复本来面貌。由山东巡抚周有德拆青州明衡王府大殿木料建造。
大殿正对省府大门,门内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左前方的那栋房子就是珍珠泉宾馆了,是隶属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准三级宾馆。 珍珠泉宾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山东省直机关第一招待所。
游览结束,从大门东侧角门出大院。回首老省府大院大门,感慨时光流逝,岁月变迁。
来到泉城路口,再回首,府前大道路宽车少,两侧都是好多年的法国梧桐,营造出当年德王府深宅大院的气氛。至此,珍珠泉游览告一段落。
结束语:珍珠泉,曾经深藏王府大院,百余年后向世人免费开放,真是当代人的一件幸事。珍珠泉汩汩喷涌,一串串珍珠诉说着那段曾经的过往,历史就在眼前,站在乾隆碑前,你可以看到乾隆皇帝多次到济南,带领文武百官入住王府,在珍珠泉游玩吟诗。在那株三百年历史的桂香柳前,你可以看到毛主席和老花工合影的一幕。这里,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和趵突泉齐名的济南第二大名泉了。开放的济南欢迎你,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泉城济南,来到珍珠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