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新旧老龙门
这是我第二次来黄龙溪。 岁月泼墨凝画卷,古镇千年一瞬间 黄龙溪依水而建,是成都周边著名的耍水之地。 成都平原的夏天特别闷热,屋里不开空调的话,就像蒸笼一样,所以一到周末节假日的时候,黄龙溪古镇就挤满了来这里耍水的人。 黄龙溪镇历来就是成都南面的军事重镇。传说蜀汉时,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于此。黄龙溪原名永兴场,原址在府东岸的立新村境内,毁于一场大火,故又名"火烧场",后迁至府河两岸建场。21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辈的足迹;蜀汉政权在此萌芽催生;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马;唐宋时期日见繁荣,黄金水道成了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时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径流传着历史的故事;老街南、北、中错落的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奇特景观;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的全木结构古戏台保存完好;六株千年古榕树掩映着古镇魅影;古老的唐家大院演绎着客家文化的风云;三县衙门诉说着民国时期的历史;陈家水碾令游人发散思古之幽情;古朴的民风民俗增添了小镇无穷的魅力;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从而孕育了丰富的码头文化;独具特色的川西田园古镇风貌成为西南第一的天然影视基地。古镇名扬中外,游者慕名而至;凭吊古物,品玩老街、寻觅人文、寄情山水……
千年水码头,古镇黄龙溪
古镇内,路面青石铺就,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没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出质朴气息。民居的门前屋顶细部尤为精彩,木雕、砖雕、绘画等工艺技术娴熟,造型生动。院落之间廊庑穿插,厅堂轩昂,体现传统古建筑的鲜明特点。做生意的人家,厅堂内挂满了横幅字画,用玻璃镜框镶嵌起来,精致而隽秀,与周围的古建筑浑然一体。
川西民居是传统民居建筑流派之一。讲究天人合一自然观与环境观。用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设计,建材以木、石灰、青砖、青瓦为主。墙有砖墙、土墙、石块(石板)墙、木墙(木板或原木)、编夹壁墙等;屋顶用小青瓦、草、谷草、山草、石板瓦、树皮瓦等;还有用青厂条子作梁和门杠的。这些就地取用的材料,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十分协调,相映成趣,乡土气息格外浓郁。呈现出一种相互的质感美、自然美。
黄龙溪龙潭广场
穿过民居长廊,就到了黄龙溪龙头处的龙潭广场。
黄龙溪西寨门
黄龙溪古镇“结木为栅”,历史久远。据载,古镇北宋时已是川西商旅重镇,加之黄龙溪地当三县之交,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了维系古镇的治安和秩序,防患火灾,保场镇一方平安,古镇在进出场镇的东、南、西、北街头巷口都修有栅门或栅楼
沿着小溪走的镇龙街
陈家水碾起于清朝嘉庆年,以一溪之水碾一村谷物,担谷物用时少顷。闸起而作,闸谢而落,水流稀薄而力不可估也。从鹿溪河口沿锦江上游二公里是陈家小岛,小岛现存川西保留的一座不冲古磨水碾-“陈家水碾”, 碾桥之畔有筒车8辆,灌田800余亩。陈家水碾是上起成都、下至乐山最有名的水碾,其兴旺史截至于20世纪70年代。现今,陈家水碾已经形成一个水碾岛,是“黄龙五岛”之一,当车行近水碾岛时,远闻吱吱哑哑的古碾声起了人们几多农耕文化的甜蜜回忆;岛上遮天蔽日的处林,柔和了炎炎烈日,使人忘记了城市的喧嚣。
一根面又称长寿面,长久面等。是宋、元、明、清时期四川成都黄龙溪古镇著名的特色传统名小吃,黄龙溪地处平原,鹿溪河与锦江交汇穿镇而过,地肥水美,盛产小麦,每到逢年过节办喜事时,黄龙溪人就会用麦心粉制作一根面,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一根面,古时候没有机器,一般都是手工制作。
三都博物馆黄龙溪分馆
四川省三都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协和街道辖区(原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内,场馆占地73.75亩,第一期工程的建筑面积为6800平方米,有三层楼,共设八个展馆:一楼有四个展区:陶瓷艺术馆、瓷器艺术馆、石刻艺术馆和精品艺术馆;二楼"书画艺术馆"分类展出书画大师作品、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和四川书画民家作品;三楼"木刻匾额馆"荟萃了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名匾。 三都博物馆黄龙溪分馆位于原华阳县古镇黄龙溪民俗文化演艺中心内,规划面积1000平方米,分主题展厅、固定展厅两部分。该馆总体布局为庭院园林风格,以汉代风格建筑为基调。其中展出的藏品大多都是来自于全国各地民间博物馆的精品,包括名家书画作品、古物青铜雕刻及汉陶藏品等各种艺术珍品,其中不乏唐三彩、宋青花等珍贵陶、瓷艺术品,及唐寅、仇英、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等书画名人和林则徐、康有为等政治名人的传世作品。
三县古城衙门
历史上黄龙溪属"金三角"地带,民事、经济纠纷、匪患困扰三县(华阳、彭山、仁寿),遂设三县衙门(今联合办事机构)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
三国会馆
三国会馆,其实就是一个美食广场,以三国的一些历史典故为题材,装饰成的美食广场
黄龙溪龙尾
古镇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景。喝茶对于古镇上的人来说,那是与吃饭并列的头等大事,马虎不得。他们用本地产的茉莉花,冲在盖碗里,一些茶馆有时也有上好的竹叶青、峨眉雪蕊这样的好川茶。一碗茶十五块钱,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们,大清早上馆子遛鸟兼喝茶,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雅致的享受。每年正月初二晚上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的 “烧火龙”是黄龙溪最驰名、最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其娴熟的技艺和独特的烟花配方,享誉海内外。此习俗源于南宋,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先民根据“龙见武阳赤水”和“龙生九子”等故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火龙已经成为黄龙溪一年一度新春的“保留节目”。
两江刻画青石沿秘密写在山水间舟楫从来恋宁静古树不为指苍天人生难得是有缘倩影渐远人沦陷往事历历浮眼前牧马山下挥泪别灯火熠熠映红颜离合悲欢总难全将身水乡五月天吟唱一阕动心弦人约赤水执手看岁月泼墨凝画卷古镇千年一瞬间
黄龙溪镇江寺
经过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镇依旧保存完整。现存的古街坊有7条,街内两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属全木穿斗结构,严谨的廊坊式古代建筑样式融入其中,街面由红砂石板铺成。现存的76套民居亦多为两层高的明清风格建筑,青瓦粉墙,栏杆窗棂镂刻精美,傍水而建。临江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是古蜀民居“杆栏”文化的体现。古镇内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黄龙溪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再加上镇外的两座宏伟的古寺庙,更给黄龙溪增添了古意。
黄龙溪东寨门
古镇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划镇而过,两岸都是用青石铺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还存有昔日的棚廊。水面有数座铁吊桥连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盘根错节,据说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古镇的标志,游人每到此,总要在此留影。黄龙溪的鱼也是一绝,老人们说:“七上八下九归沱”,说的是每年从小寒、大寒节气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鱼儿成群结队溯江而上到此产卵,所以黄龙溪鱼产甚丰。当地最地道的吃鱼方法是在船上,来一锅“河水煮活鱼”,看似粗鄙的吃法却能让人尽享野味之鲜美。古镇里明清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比比皆是,没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出质朴气息。小镇中有一条街道因过于老化,推倒后按照过去的风格仿建,但一眼望过去,却怎么也脱不了仿的气息。
黄龙溪古龙寺
古镇内有三座完好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都位于黄龙溪正街形成一街三寺庙,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景观,镇外还有2座大寺庙,建筑宏伟,吸引众多游人。潮音寺目前还在装修,只有镇江寺和古龙寺可以参观。
黄龙溪的美食
黄龙溪有好多好吃的特色小吃,比如一根面、芝麻糕、丁丁糖、珍珠豆花、牛皮糖、猫猫鱼、臭豆腐、肥肠粉、黄辣丁、月牙街周公馆油烫鸭、焦皮肘子、土豆豉等等遍街都是。 芝麻糕是黄龙溪的一种民间小糕点。据县志记载,古时曾作为地方名点进献宫廷,而今也是黄龙溪现存仅有的小有名气并批量生产的特色产品,有丰富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口感香甜,细腻绵软、老少皆宜,作为黄龙溪名牌产品曾荣获过多次奖项。 黄辣丁是黄龙溪最知名的小吃之一,黄辣丁是取自锦江、鹿溪河中的野生河鲜,肉质细腻,无腥味。有两种吃法,一是以黄龙溪当地产的山椒、红辣椒提味,佐以香菜,汤色红亮、麻辣鲜香。二是用猪油、水、盐煮,不用太多作料,保持原汁原味,一直煮到白汤为止,起锅时加入葱花,汤美鱼鲜,口味清淡。黄龙溪的特色菜,亦称焦皮肘子,色泽红亮,口味甜鲜,粑而不烂、肥而不腻,是孝敬老人、养育幼儿、女士美容的佳品。 黄龙溪美食中的石磨豆花又称珍珠豆花,因其色泽白润、口感细腻而出名。具有益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猫猫鱼是用该地江河野生的一种永远长不大的小鱼、小虾(俗名麻杆子、虾咪)油稣而成,麻、辣、香、稣、脆,是佐酒的好料。
黄龙溪旅游指南
【景点信息】 景点级别:AAAA 门票价格: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地址:四川省双流区黄龙溪镇 【最佳旅游时节】 四季皆宜,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随时都能给你以古朴宁静的感受。 【住宿指南】 黄龙溪住宿条件比较完毕,旅店、家庭客栈很多,大小客栈120余家,客栈最集中的地方位于下河街,仅仅下河街一条小街就有客栈二三十家,大都靠河边,环境都不错。如果想住在古镇里,体验一下生活在千年古镇的感觉,建议住镇内的家庭客栈,乡游网上可以预定,价格还较为实惠。 【节庆活动】 黄龙溪古镇旅游资源丰富,娱乐项目繁多。古镇泛舟是不可错过的体验之一,在黄龙溪的龙溪茶庄来上一杯清茶,悠闲小度半日,也是一种不错的享乐。 黄龙溪火龙节 黄龙溪烧火龙起源于南宋。活动内容包括:烧火龙、彩龙表演、南狮表演、漂河灯、燃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举办焰火晚会、举办迎春同乐晚会、放露天电影、听川剧座唱等。先民们根据“龙现武阳赤水”和民间流传的关于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龙”与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及“龙生九子”的故事,在“舞龙”这个图腾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龙灯舞”。经过不断改造、丰富,黄龙溪的“火龙灯舞”逐步得到了完善,成为全国著名的“火龙之乡”。 时间: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 地点:黄龙溪古镇 黄龙溪国际龙狮文化艺术节 每年古镇黄龙溪将上演7天“大堂会”。除了来古镇赏黄龙古乐、潮流街舞、技巧杂技、川剧变脸、流行乐团、功夫茶艺等“大堂会”,还能在这里观彩灯、舞南狮、滚铁环、捏泥人……当然,最值得期待的当属“烧火龙”了。此外,主办方还会细心地为前来参加的游客准备了上千份的贺年礼包。 时间:大年初一至初七 地点:黄龙溪古镇 【注意事项】 黄龙溪古镇夏季多雨,外出活动一定要带雨具(特别是夏季,多暴雨),背着很重的背包撑一把伞在林中或山地行走会很不方便,因此雨衣便成为黄龙溪古镇旅游雨具的首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