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一直在忙工作,想抽空重温三毛的时间都没有。多得现在科技发达,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和《一千零一夜》电子书,带着些好奇和期许,踏上了去 北非 神秘国度-- 摩洛哥 的旅程。 对于 摩洛哥 有太多的幻想,和大部分不大一样,我没有多少三毛情结,其实单纯的只是想去看看 舍夫沙万 的蓝,去买一件 卡夫 坦,然后在沙漠看星空,骑骆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整理攻略的时候,整着整着,发现 摩洛哥 好玩的地方其实还挺多的,于是乎攻略越做越多,想去的地方满满的挤压了整个行程。回来以后整理照片,才发现,关于 摩洛哥 ,有太多故事要讲,由于篇幅问题,这里精选了一部分。本文并非按照时间发生顺序撰写,可以根据游记目录挑选有兴趣的故事阅读。
一千零一夜开始的地方
马拉喀什 老城德吉玛广场上除了著名的小吃街之外,四周有很多固定商铺,我想寻找一盏阿拉丁神灯。 摩洛哥 市场上的东西,砍价请从1/3价格砍起,对折都太高。想在卖灯的铺子拍一张人像,可是灯铺的老板都贼精,要价500迪拉姆起,好不容易在比较深处的铺子,跟老板谈妥一个价格,买一盏灯+在铺子拍照,200迪拉姆,天知道,其实这盏灯只值20迪拉姆。于是有了下图我很喜欢的《寻找阿拉丁神灯》。
喧嚣的德吉玛广场,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总是 马拉喀什 人群聚集最多的地方。这里充斥着异域风情:卖弄舞蛇的人四处招揽生意,蒙着面纱的 摩洛哥 妇女会殷勤的问你要不要画hanna彩绘,各式各样的小商小贩们摆摊谋生。而一旁的小吃街,短短几十米,袅袅炊烟,却仿佛永远走不到尽头。不是美食让你迈不开腿,是这里吆喝邀请你去小吃摊的小哥们,格外热情,拦住你的去路,会拉着你推销自家的摊位。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大,会上来两小哥,两小个还不够会上来三四个。一路say nonono,到最后只能板着脸,快步迈出小吃街。却掉进了另一个圈套--广场上的果汁摊。
都说炎炎夏日,在德吉玛广场喝一杯橙汁,是最沁人心脾的,价格童叟无欺。很便宜没错,很甜也没错。要是你知道高高的摊位后,摊主在这杯橙汁 里加 了多少糖?你还会津津乐道,这一杯橙汁有多美味吗?感觉一开始,就被 摩洛哥 人套路了。
三小时车程,只为遇见一个人的清真寺
开往清真寺的路中,翻山越岭,会经过一段极致美景。Tizi n'Test弯道--崎岖蜿蜒, 自驾 的乐趣不过如此,男生也会兴奋地哇哇大叫,沿着悬崖边狭窄的 盘山 公路一路奔驰。
隐藏在Atlas山区的深处,有一座荒凉的清真寺,名字叫做Tinmel Mosque。Tinmel清真寺建造于1156年,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Tinmel的原型是参照了位于 摩洛哥 城市Taza的大清真寺。采用 摩洛哥 传统的拱门设计,由于后来的战乱,清真寺渐渐破败,清真寺屋顶更是被战火全部毁坏,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已经是经过一部分修复的了,Filah说由于缺乏经费,所以这里的维护工作相当缓慢。
由于这里地处偏僻,到这里来的游客真的算是对于Tinmel是真爱。独立在山头的这座清真寺,现在世代都由一个家族来守护,说白了就是有一个看门人。并不需要门票,小费是逃不掉的,我们给了20dhm。看门人叫Filah,柏柏尔人,兄长父母一家人早已经移居 马拉喀什 ,他从十几岁开始就留守在清真寺,每天负责维护这里。临走的时候,Filah还硬是问我们讨要纪念品,作为 中国 游客来过这里的纪念。我真的不知道给他什么好,于是我拿出来一包珍藏多时还没舍得吃的榨菜。是的,你没看错,是榨菜。
偶尔有一些 自驾 的游客来参观清真寺,也就看了几眼就走了,这个地方因为交通实在不便,恰恰是因为我们有车,感觉承包了整个清真寺。
圣城Moulay Idriss
圣城应该是白色的,不,这里是绿色的。在 摩洛哥 人民心目中,Moulay Idriss才是真正的 摩洛哥 的心脏。尽管现在人都以为菲斯才是圣城,要知道,在公元789年,Moulay Idriss把伊斯兰信仰带到了这里,并建立新的王朝,所以这个小镇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Moulay Idriss又开始建造了菲斯,他儿子最后完成了fes的建设,并后来渐渐发展出了 摩洛哥 ,所以Moulay Idriss才是 摩洛哥 真正的发源地。
圣城附近的古 罗马 遗迹Volubilis,历史则更为悠久。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后来成为 罗马 帝国重要的前哨基地。它后来短暂成为Moulay Idriss王朝的首都。
由于车子在前往圣城的路上爆胎了,所以 梅克内斯 最后只去了国王的马厩。
这地方,作为马厩,实在是占地巨大,曾经的辉煌,如今也只剩下空荡荡的房间,和满室的杂草,这里游客寥寥无几。
Atlas山区imlil村落体验--纯粹摩洛哥
我们在imlil地区的向导,是个柏柏尔人。叫richard,跟车我们去imlil的司机默罕默德以前在一起共事过。他问我们要多长时间徒步,我们说一个小时,事实上,最后却是花了两个多小时小时才走完了这段路,在这样的村落里如果没有向导,你绝对会在atlas山区迷路。个人觉得默罕默德给我们谈了一个好价格300dhm的向导费,当然这里面有我的同情心在作祟,换做是平常我可能觉得200差不多了。后来我才知道,richard的职业就是导游,如果没有导游的收入,他几乎没活干,这是个偏远的地区,旺季就是现在4-6月的时间,他一周能有三天带客人参观村落,淡季的时候一个星期也不会有客人,除了和 马拉喀什 的酒店合作之外,他有时也会自己去村落口等客。到了寒冷的冬天,没有收入,就只能窝在家。
imlil在阿拉伯语的意思是雪。这里能看到 北非 最高的山toubkal,海拔4200米。在冬天,这里会下雪覆盖整个地区,有时候深及半腰,气温下降到零下13度。我们要徒步的imlil地区有接近2000米的海拔,有很多小村落构成。整个地区也就5600左右的人口。所以richard一路上遇到的都是熟人,所有的人几乎都能算是世代交好。村落与村落之间,都是碎石子路,有些都算不上是路,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自行车,在当地已经算是奢侈交通工具外,就是mule,骡子了。骡子的功能可强大了,运输造房子的材料,驮人。骡子上上下下可比人要利索多了。
过来 摩洛哥 之前就一直看到,在 摩洛哥 拍照要先征求被拍摄者的同意。很多妇女老人都不愿意被拍照。柏柏尔人也是这样,我们的导游说,很多人拍了柏柏尔人的照片,就放在网上ins和f ace book上,这些女人的老公看到了,大发雷霆,要知道穆斯林女人总是蒙着面纱藏在深闺。所以这里的男男女女都不太天愿被拍。但还是偶有善意的 老人愿意朝着尽头微笑。
山区里不是每个村落都有学校,有些村落小的只有几幢房子。作为山区里唯一的小学,是这里最热闹的地方,孩子们天真烂漫。可惜的是这里只有一所小学,如果想要继续学习,就要去更远的地方寄宿制小学上学。普通家庭常常难以负担这笔开销。中学上完后,要是上大学就要去 马拉喀什 上。richard上了一年中学后就辍学了,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但在他姐姐是整个地区第一个上大学的。这是非常让他骄傲的,他的英语也是姐姐教的。他姐姐在大学里上法律,这可是个能帮家里脱贫的好职业。偶然遇到中午放学的孩子,由richard代为介绍翻译,问她要不要拍照,她嘴上一直嘟囔着no no却一副很合作的样子。姐弟两个兴高采烈的摆起了pose,姐姐还非要去采一朵野花来凹造型。
如果真的要走公路,那么imlil的村落走一天都走不完,我们不停地在抄近路。体力和步行速度都是大问题。碎石子路的上下坡,还要淌过很多条小溪,richard都在渡河的时候扶我一把,还很贴心的把大石头扔在河里垫脚。
山区里好多家卖毯子的店,说是说柏柏尔人一针一线手工编织而成,不过我们的导游告诉我们,现在有很多都是极其编织的所以你会看到贩卖的花色几乎都一样,非手工的机器编制毯子自然价格就便宜啦。可是我们不会分辨,我看上了一块类似门前垫大小的摊子,单面花色,老板要价300美金,300dhm我或许会买,300美金太贵,在这个贫困山区里我也不好意思还价,最后只好作罢
好不容易绕着整个地区一个大弯,从山谷的一侧绕了一个圈回到另一侧,来到Kasbah Toubkal吃午饭。一路上我们遇到很多 欧洲 的背包客,甚少 亚洲 人面孔,遇到几个 东南亚 人。这里艰苦的条件,还真不适合天朝人来观光,只能说是来体验一下生活。我是很推荐来这里感受一下 摩洛哥 不同的一面就像,虽然算不上美景,至少对 摩洛哥 的印象不会仅仅停留在一般游客的认知,make it local。
Kasbah Toubkal应该算是整个地区最豪华的酒店了吧,四面群山环绕,酒店的餐厅还能俯瞰一部分imlil地区,远处的Toubkal雪山美景也尽收眼底。
宽敞的大堂,敞开门迎接宾客。这个Kasbah有不少外国人住宿,有些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天了,他们每天的乐趣就是骑山地自行车探索整个山区。在外国人的眼里,这样未经开发的,又没有充斥着游客的景色,自然而又宁静的大自然,才是返璞归真的美景。
逃不过 摩洛哥 的塔吉锅劫,这次是牛肉无花果塔吉锅,味道尚可,仍旧喜欢不上来,外加蔬菜库斯库斯。幸好有蔬菜色拉可以凑合一下。但走了一上午,实在顾不上那么多,吃了再说。
关于吃饭,要来这里旅行的多多少少都知道, 摩洛哥 驰名中外的食物,塔吉锅和库斯库斯。柏柏尔人吃饭只能用右手抓饭,要是哪个孩子用左手吃饭一定会招来家长的训斥。richard说柏柏尔人吃塔吉用三根手指,吃库斯库斯用五根手指。库斯库斯他们通常会在周五煮一大盆,然后围在一起吃,用手把库斯库斯揉成球,然后搭配蔬菜吃,有点类似 新疆 手抓饭。找机会我也要试试看。
友情提示:如果你真的是要来这里体验一天生活,那么请你不要学我,尽量让自己穿的舒适些,最好选一双好走的鞋子,因为要趟河,要踩碎石子路上上下下,遇到骡粪的机会更是百分百。做好防晒工作,这里风沙也很大。天晓得我为了装逼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撒哈拉的72小时孤寂与三毛情怀
多少人因为三毛的那本书,而决定来 摩洛哥 追寻她的步伐。要知道在撒哈拉一个晚上,绝对很难体会那个时候三毛的境遇,我们选择住了三个晚上。第一天到达沙漠的时候,遇见了到 摩洛哥 这几天以来最美的日落。第一个晚上因为对沙漠的陌生,我失眠了。
悲催的是,第二天早上我中暑了。是西瓜,拯救了我。车上有从小镇买的西瓜,消渴解暑,西瓜是神屋,白天的帐篷很热,没法呆,早上只能在餐厅的帐篷里吃吃西瓜,看看书。到了下午,开着车出沙漠,到Merzouga小镇上买冷饮买西瓜补给,那两天几乎天天如此,然后回到营地看日落,这样的生活三毛习惯了,我忽然觉得发呆的时间过得好慢哦。不过一天里,Sahara沙漠的颜色是变幻的,时而浅黄,时而略红。
到了第三天,中暑渐渐好转,但是炎热的沙漠愈发让人难以忍受,本来今天体力恢复打算冲沙玩玩,结果,热情的撒哈拉,居然热情过头了,我们也遇到了沙尘暴,算是那种大风沙,还称不上暴。漫天黄沙飞舞,出去拍几张照片就吃了一嘴巴沙子,结果一整天,吃在嘴里的塔吉锅也都是沙子以至于到了菲斯,我感觉自己嘴 巴里 还有沙。
最后一晚的星星,沙漠好安静,星空也特别美。我终于体会到了三毛在这片土地的孤独,也能理解到为什么当时她会寄情于写作,跟读者分享她的心情,在离开撒哈拉的时候,我几乎是逃离的,撒哈拉威人民在这片荒漠的日子,真的很难想象如此单调,炎热的生活,日复一日,他们是如何在重复的。
凌晨,骆驼领路人就来敲门,叫我们去看日出,说是机会难得,要去看日出,我们很幸运今天就我们去看,我脸上写着大写的,没睡醒啊,我并不想看,再美也看不动,宝宝好累啊。可就要出沙漠了,不去就没的骑骆驼了,哎,还是去吧。
不会做塔吉锅,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摩洛哥人
在 摩洛哥 ,学一堂烹饪课,是我出发之前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恰巧酒店提供这样的课程。塔吉锅教学就在酒店的 摩洛哥 餐厅教授。餐厅下午是不营业的,整个餐厅有点包场的味道,餐厅的厨师是一位沉着的 摩洛哥 妇女,令我很意外。烹饪塔吉锅,需要准备各种香料,众所周知, 摩洛哥 的香料出奇的多。塔吉锅的颜色跟咖喱有点类似,黄黄的主色调,归功于类似于藏红花的染色功能的姜黄色素,这是一味 摩洛哥 烹饪必不可少的调味料。
一共展示教授两种塔吉锅,一口是羊肉锅,一种是鸡肉锅。在 摩洛哥 饮食中,塔吉锅通常就只有,鸡肉,羊肉,牛肉和蔬菜锅。就算是肉类的塔吉锅,也是要和蔬菜一起煮,只是塔吉锅的配菜不同。鸡肉和柠檬,羊肉和胡萝卜刀豆,牛肉和无花果配。
配料都放齐之后,前期要不停地翻炒一下塔吉锅内的调料,使得它们彻底均匀分布于塔吉锅内。
我先是在一旁看着厨师给我做示范,然后就要上手开始操作翻炒的过程。
塔吉锅其实利用的就是陶瓷炖煮的工艺,将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汽不断循环在塔吉国内,类似于国内的蒸,来最大程度上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整个炖煮过程要在3-4小时左右,现在饭店为了途快,最后那个步骤通常都是放入烤箱,高温加工的最后效果跟在炉灶上炖两小时差不多。
果然味道跟前几天的塔吉锅天差地别,无论鸡肉还是牛肉都煮的很入味,调味也正好。让我对塔吉锅的印象一下子改观了,当然也没有好吃到云里雾里。
索维拉--没有魔鬼、四色鱼,只有风和色彩
他念叨着万能之神安拉的 大名 ,把网撒入海中,等它落到水底好一会儿,才动手收网,仍然拉不动,网儿好像和海底连成一体似的。他叹道:“毫无办法,只盼安拉救助了。”--摘自《一千零一夜》
总说现实是残酷的,而在 索维拉 现实是美好的。渔夫的每一网总会有丰厚的回报,忙碌的渔港里,只有辛勤劳动的渔夫,不会出现可怕的魔鬼。辛勤的劳动和一滴滴汗水,回报通常是以鱼的数量。步履匆匆的鱼贩子遍布着整个鱼市。
鱼市里海鲜丰富,却依然找不到美女化作的四色鱼 。在海港里,四处散发着腥臭味,却挡不住寻找美味的食客的步伐。你可以以一个很完美的价格收购鱼贩尚未出售的海鲜,他们也会以最熟练的技能把鱼杀干净,如果是租的 airbnb ,那就可以把海鲜带回去大显身手一番,也可以把鱼拿到鱼市门口的海鲜摊位或者附近的海鲜餐厅进行加工。
虽然这里没有美女化作的四色鱼,但是 索维拉 是彩色的。蓝色的海,五颜六色的房子,色彩斑斓的画作,在街头你可以看到充满着 北非 人民激情的画作。商店里都写着artistian workshop。从他们的艺术创作中,不难看出对自由的热爱。
本尤瑟夫神庙--古与今,光明与黑暗的对话
塔鲁丹特--一个法国女人的摩洛哥梦
在 塔鲁丹特 ,这个被遗忘的 摩洛哥 小城,我们遇见了房东的主人,Tourkia一个精致的 法国 老太太。她花了近10年的时间建造了Dar Tourkia,像一座典型的 摩洛哥 宫殿,但是名字起得很温馨,Dar的意思在 摩洛哥 是家的意思。我们是她接待的第一批 中国 人,为此她十分激动和热情。600RMB的信价比,也足以显示出主人的诚意。
一个好的民宿老板,给予的不仅仅是住宿本身。我们按照Tourkia的安排,乘坐了一辆好“奢华”的马车,沿着 塔鲁丹特 的古城墙,细细品味这个小镇。
跟 马拉喀什 不同,整个 塔鲁丹特 都被包围在高高的围墙之后。所以整个城市就是一个medina。绕着城市的城墙,大约有6公里左右,城墙有数个堡垒和9个门,这些门至今都扮演着进入老城的重要角色。所以当我询问tourkia,taroudant有什么推荐的景点的时候,她告诉我,最好的方式就是坐着华丽的马车,绕着城墙,并穿越整个老城。我问她多少钱,贵不贵?会不会要300dhm!她居然很吃惊的看着我,你怎么会想的那么贵,只要100dhm。当时我大吃一惊,好便宜!
马车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一路上车夫热心的给我们指出标志性的建筑物,有些算不上是景点。 塔鲁丹特 外围的城墙很美,这一段,车夫说是明信片角度。这一段堡垒最多,城墙最是完整。
天堂近在咫尺,路却坎坷崎岖
荒漠中有绿洲有水源的地方,就是天堂。靠近阿加迪尔的山区荒漠深处,有一处叫做“天堂谷”的绿洲之地。天堂谷是需要徒步进去的,顺着人流走就好,不需要有人给你带路。之所以说顺着人流,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什么生僻景点,对于周围的人甚至 摩洛哥 本地人来说,就像我们都要打卡式去看看 黄果树瀑布 一样,没错!是人很多!来这里干嘛,人家来游泳的,来晒太阳的。taghazout agadir觉得海滩晒的不过瘾,要来这隐匿在山谷中的天堂晒 日光 浴,畅游一番。
“天堂”近在咫尺,可是通往天堂的路却坎坷崎岖。在这荒凉的山谷中,你会发现芭蕉树,当然,仅仅是绿色肯定不能满足你对天堂的定义。那么开在山谷中不知明的野花,一汪汪碧绿或湛蓝的溪水,抬头就是存在于照片中的蓝天,会让你入谷时的迟疑烟消云散。
我们顺着人群,穿过重重险阻,大约20分钟-30分钟,可以看见最开始的几个水塘。岩石壁上很多人,有的在晒太阳有些在游泳。河边还有当地居民搭起来的小摊,贩卖饮料,鲜榨橙汁是必备款。喝到了真正的橙汁,我一直怀疑 马拉喀什 德吉玛广场上的橙汁要不就是熟透了要不就是放过糖了,那种甜度真的不是一个橙子可以达到的。
如果还想再探险,可以顺着右侧向上的小路,一直走,这条布满石子的小路顺着一侧的岩壁会引领你到河水的另一头,人会少一点,如果你不是像我们一样,运气那么好,碰到一个从丹吉尔来的 摩洛哥 本地旅行团的话,这里会是一处净土。但也不要指望能独享美景,有很多人在这里扎营烧烤。这段路又要走大约半小时,最后还要从岩石上爬下去。
Ait-Ben-Haddou与瓦尔扎扎特
Ait-ben-haddou村,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整个村落是这附近Kasbah建筑的代表。这种建筑结构以及技术起源于17世纪,由泥砖堆建而成,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有防御的塔楼,然后筑起高高围墙,有的用于圈养牲口。这些Kasbah都簇拥在一起,是前撒哈拉地区的标志性建筑。
探秘玫瑰谷
没有去过 保加利亚 ,所以 摩洛哥 的玫瑰谷,成了我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出发之前,并没有很多攻略可以参考。给入宿酒店发了邮件,订了一个导览玫瑰谷的行程,结果到了酒店才发现,并没有什么正规的导游,而是酒店的员工带着我们去参观。对于 摩洛哥 人的诚信,我一直持谨慎态度。所以决定自己去寻找玫瑰谷,可惜的是一路开过来,想象中的大片玫瑰花田,一角都没看到。反复寻找,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 瓦尔扎扎特 前往达德斯峡谷的途中,会路过一个小镇,名字叫El-Kella-M'gouna。这就是玫瑰谷最中心的地带,这不是一个假的玫瑰谷,以M'gouna小镇为中心的方圆几里内,有很多玫瑰田,这些玫瑰田都隐匿在公路的两侧, 大马士革 玫瑰,世界公认的最优质的玫瑰品种。很多花田都是私人的,而且花田并不十分明显。
我们无意间在公路停车,想向当地人打听一下哪里有花田,就看到一群 摩洛哥 妇女从一旁的草堆深处缓缓而来,她们只会说简单的法语,我只能用手比划着跟他们解释,我们在寻找肉丝,肉丝!rose!奇迹就在这一刻发生了,如有神助啊,她从后面的布包里,掏出一把刚采摘完的玫瑰花,我只能又比划着问她能不能对着玫瑰花拍照,她点点头表示同意,她周围的妇女对我们报以微笑。当我正要把花放在一边的草丛里拍照时,她又做了一个让我吃惊地举动,拿下她身上的布包,变戏法似的折成一块布,垫在地上,另外几名妇女,从他们背的 布袋 里倒出了好多玫瑰花,放在布上,为了给我凑足拍照道具,连整袋的玫瑰花度给我了。
哇塞!这 大马士革 玫瑰真是巨香!那香气简直比浓郁的香水还重!我感觉能熏死蚊子,为啥这么说,我感觉这花丛周围虫子都少,估计都熏跑了。速度拍完照片把玫瑰花还给人家,这是她们一早上的劳动成果,不过为首的 摩洛哥 妇女还是很 大方 的送了我一小袋子。并且指出了通往玫瑰花田的林间小道。
M‘gouna小镇有很多精油作坊,免费参观。可以购买各种跟玫瑰相关的护肤品,洗面奶,护肤露等等。最贵的是什么,最贵的是老板会珍藏在里面不轻易拿出来的 大马士革 玫瑰的纯精油,540DHM仅有3ml。之所以那么贵,因为2公斤的玫瑰花,能做一升的玫瑰水,但是5吨的玫瑰花仅仅能提炼出一升的玫瑰精油,很稀缺!如果你很便宜就买到了玫瑰精油,那这不是纯正的。
菲斯之谜
菲斯老城麦地那的路,就跟 摩洛哥 的套路一般,永远分不清东南 西北 。没有一个当地向导,很难搞清楚。所以找一个职业向导会省时很多,向导能根据你的需求,为你推荐一些老城里面有意思的地方。
老城到处破败不堪,有点脏、乱、差的赶脚。导游说门口蓝门口的主街全部都游客,要去就要去真正的老城里。华丽丽的清真寺,可惜也只能看看外表,非穆斯林不能入内。
摩洛哥 最古老的神学院Medersa Bou Inania,在菲斯略显平庸,相比 马拉喀什 德神学院,规模要小很多。菲斯的必到景点,还有一个就是皮革染坊,其实染坊的周围围绕着好多家手工作坊,每家作坊基本都是可以上去参观的,那就要看你上去哪个了。果然是闻名不如闻臭。进去的时候会给你一撮薄荷叶,然并卵。
有一家国营的菲斯地毯宫殿,整个殿堂里展出了,据说,菲斯人民的话只能是听听,据说有几块地毯是收藏级别的货品。每条地毯均为柏柏尔妇女手工完成,并有证书,工时多久,一个上好的菲斯地毯,机器通常做出来的是单面结,手工的是双面结,2-3个月能做块一般的茶几大小地毯,1万个结左右。
比蓝天更蓝的舍夫沙万
舍夫沙万 的蓝,说法并不一致,比较普遍的有两张主张。一种是整个城市涂上蓝色是为了防止蚊子,what!!恩,是为了赶走蚊子, 摩洛哥 人的想法挺奇怪的。另外一种说法则更有说服力。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希特勒的迫害,犹太人来到了这座小镇避难,并把蓝色涂料带到了 舍夫沙万 ,整个小镇的这种蓝色寓意天堂,暗示着向往更神圣的精神生活。
舍夫沙万 另外一个看点是他的门,犹太人、柏柏尔人、再加上这里曾长期被 西班牙 占据过所留下来的 西班牙 痕迹,这里的居民简直是一个文化的熔炉。寻常百姓家的门也成了一大看点,旅游纪念品也尝尝用来做冰箱贴。
曾经安静的小镇,如今名声在外,这里成了所有人来 摩洛哥 旅游的必到之地。每天早上9点之后,这里成了游客必争之地。10点之后,小镇的大街小巷就热闹起来,这里的人比起菲斯要淳朴许多。如果你迷路了,问问商贩,都很热情的给你指路,不会问你收取费用。
要俯瞰整个小镇,可以爬上清真寺已经有好多人在等日落。每天傍晚,这里看日落的密密麻麻的挤满了游客,还有几个小伙子拿着吉他上山唱歌。天空从一片黄金变成一片红火,再到华灯初上。这个时候, 舍夫沙万 的美才真正体现出来。
西海岸掠影
丹吉尔是 摩洛哥 最北的城市,在丹吉尔可以看到 西班牙 ,如果天气晴朗。站在 斯帕 特尔角的最高处,向对面的 西班牙 大声呼喊,这座曾经被 西班牙 长期殖民的城市,如今遗留下很多 西班牙 人的痕迹。
岩洞版版本的 非洲 地图,没想到却是游客和旅行团争相拜访的地方。看一眼这个长得很像 非洲 地图的洞穴,据说是后来 摩洛哥 人的智慧启发,人工开凿出来的,如果是大自然的造物,那真的要赞叹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路狂奔至 艾西拉 小镇,车子我们停在了麦地那外面,找了个看上去比较安全的地方停车10DHM有人过来收费,其实完全可以停在老城边上的海边,这样会更近一点。可能去的时间不太对还是怎么,一路有好几个人也在说,今年小镇的壁画有点少,我们一开始就看到几处,逛了一圈也才看到不多的壁画,小镇里真没什么人,游客也很少。
两大首都的对抗
卡萨布兰卡 和 拉巴特 之间的对抗,虽然说 拉巴特 是政治上的中心,可是 卡萨布兰卡 却不是很服气,谁让人家有 摩洛哥 最大的清真寺,有数不清的豪华酒店,是 摩洛哥 的经济中心。乌达雅堡,碟中谍的取景地,就在老城边上,从老城走过去大概10分钟左右,无需门票。早上天气不错。这里可以眺望渔港和海边,景色很好。 拉巴特 的老城也很安静。
卡萨布兰卡 的标志性景点,哈桑清真寺,这个蜂蜂的必打卡胜地,我以为唯一开放的清真寺,可以随意参观,没想到需要买票由英文导游带领着参观,参观时间半小时到40分钟左右。进门请记得拖鞋。
后记
希望你会喜欢上 摩洛哥 ,如同我一样。尽管 摩洛哥 有那么多的坑,我也掉进去好多坑,见识过她最真实的一面,你才会发现,其实她的温柔,她的美,能掩盖她很多瑕疵,如果有机会,希望你也会去 摩洛哥 走走。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