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秋浦河上和红衣女侠相逢,会写出怎样的秋浦歌?
李白斗酒诗百篇,俱怀逸兴的大诗人一生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曾经五次来到安徽石台,在山色空濛水波涟漪的秋浦河上,顺流而下,边喝酒边吟诗,也许会偶遇撒网捕鱼的渔夫,也许会遇见豪气干云的侠女,十七首秋浦歌不足以表达对石台的喜爱,那就让当代李白来续写未完的篇章吧。
一条全长180公路的秋浦河,从悠远的历史中缓缓流淌而来,所经之处,处处青山绿水,风景清丽,秋浦河原名秋浦江。又名云溪河。发源于李吴山(古属秋浦县,今归安徽省石台县珂田乡),至贵池杏花村杜坞入长江,从南向北穿镇而过。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历史悠久的秋浦河也赋予了石台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文风昌盛,尊文重教,小小年纪的孩童就会背诵李白的秋浦歌,看着他们一板一眼的用稚嫩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背诵诗歌的样子,对于诗歌中诗仙李白的赋诗时的深意,一定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说起李白和石台的渊源,就要从天宝十三载说起,(公元754年),在辽阔山河纵情山水漂泊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李白无意间来到了安徽石台,被石台的山水风景深深吸引,停留了很长时间,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他先后五次重游石台,在这儿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诗篇。最经典的就是一组十七首的《秋浦歌》了。
说起李白和石台的渊源,就要从天宝十三载说起,(公元754年),在辽阔山河纵情山水漂泊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李白无意间来到了安徽石台,被石台的山水风景深深吸引,停留了很长时间,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他先后五次重游石台,在这儿留下了不少流传千古的诗篇。最经典的就是一组十七首的《秋浦歌》了。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这是17首《秋浦歌》中,最经典的一首,细细读来,画面感顿时呈现在我的眼前,秋浦河岸的两旁,长着千千万万棵石楠树和女贞林。各个山头上都落满了白鬓,各个山涧里都有白猿在哀吟。劝君千万莫要去游秋浦,那悲哀的猿声会搅碎你这位他乡游子的客心,不知道当时的李白是否是一个人撑着一叶小舟,在秋浦河上水漂流,独在异乡的他,面对如此良辰美景,即使有美酒在手,想起故乡,亦多了惆怅了。
如若李白在秋浦河泛舟时,能遇见一个飘然若仙的女子,在青山碧水间,向他颔首微笑,他大抵会上船和女子同饮一壶酒吧?这个时候的李白,也许就忘记远在他乡的故人,不会惆怅了。
和大诗人一起在秋浦河喝酒吟诗,应该是一件无比惬意的事情了,怪不得,短暂的相聚后,挥手作别后,连一向豪情大气的女子也会面对一池碧水,觉得微微的寂寥了。
在秋浦河上,还遇见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的总冠军雷海为,他他7岁起开始读诗,喜欢古诗词的韵律感。当他身着一身古装,衣袂飘飘的站在船头,凝视着秋浦河的碧波流淌时,不知是否想到了当年让他一般,在船头长身而立的李白?此时此刻,穿越光阴的长河,诗人之间的心意应该是流转互通的吧?
清丽的皖南女子,手持玉笛,和着秋浦河的一弯流水,清越的吹起,深深浅浅的韵律,顺着秋浦河慢慢的流淌在波光潋滟里。秋浦河秋浦河原名秋浦江,在稠岭西面,它的上游有两条支流,一为鸿凌河,一为恭浚河,秋浦河汇集两河之水,一路向北,经过池州殷家汇再到池口,汇入长江。
一池碧水一钓翁,与秋浦的相逢,或许是是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也或许是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即使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细细读来,亦是口齿生香,回味无穷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