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进藏
辞职以后有难得的空闲时间,一直对自驾游有执念的我和舅舅,舅妈想去西藏的想法不谋而合了,而已经83岁高龄的姥姥更是一位旅游爱好者,非常踊跃的想参加看似十分艰苦的西藏之旅。考虑到这次有3位司机可以轮流驾驶,容错率很高,再有,人多也可以更好的照顾姥姥。那么想了想,走着,就开始了此次传奇的进藏之旅,带着姥姥圆梦之旅
旅行目的
这次旅行从北京出发,沿G5京昆高速入川,走川藏线,从雅安进入G318国道(起点是成都 )进藏,到达拉萨后,走青藏线,从拉萨进入G109国道出藏,随后一路G6京藏高速回京。这次画了一个完整的圆形,也意味着旅行的圆满。这次旅行可以称为标准的公路之旅,风景都在途中,不在景点中。由于体验较浅,途中感受到的自然风光比人文风情要多,当风光大片看吧。途中有些地方高反较为严重,所以会忽略一些美景没放上来。
携带东西
常规旅行的装备在此不赘述,说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吧。由于川藏路要翻越横断山脉,所以海拔变化非常大,气温也随之剧变,有时短短1小时内,会有20多度的变化,所以一定要注意增减衣物。高原感冒后果很严重,随身带着药品不会错,最好是有一定退热功能的 比如 百服宁、泰诺一类的药。氧气一路上的药店都有卖,但价格有所差异,品牌也有不同,我们路上用的不多,所以没有仔细对比质量,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提前买好备用。一定要带墨镜和防晒用品,高原太阳辐射非常强烈,很多时候眼睛都睁不开,再说戴墨镜也可以帅一点~
关于带姥姥出游
关于带老人进藏,在此要仔细说明一下,姥姥一直以来是旅游达人,近几年分别 自驾 去过 锡林郭勒 、 阿拉善 、 海南 、 西安 、 南京 ,路上的状态非常好,是个经验丰富的旅行者。姥姥没有疾病,尤其是没有心血管病,也没有三高,腿脚灵便,所以具备了进藏的基本条件,又有我们几个精心照顾,所以才可以有这次顺利的旅程。但其他老人不建议去 西藏 ,因为基本上都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而且也很难有我们丰富的照顾老人的经验。
北京-晋中,510km
自驾 游的好处就是可以自由的控制行程,我们收拾停当,已经上午十点了。出发!绕开帝都周六的全城大堵车,直奔G5京昆高速而去。天气不错,早上阳光明媚,中午时阴天,有些许凉风,根本无需开空调了。从 北京 - 石家庄 段,车很少,三车道可以横着开。进入 山西 以后,大车增加了不少,但大多开的很规矩,守在自己的道上。晋中 下着雨,晚7点到达,原本30度的气温在白天的时候降到了16度,有种秋天的感觉,很容易感冒。
整装待发,一辆大汉塞得满满的~
晋中-户县(鄠邑),642km
早上雨中出门,本来想直接到 汉中 ,但路面湿滑加上中途的休息,让行程慢了下来,最终选择了在 西安 西南的 户县 住下。这里是 秦岭 山脚,明早直接翻 秦岭 。今天见识了黄土的感觉,也看到了 黄河 岸边林立的烟囱,感慨工业发展的同时,也在担心污染。下午4点到达 户县 , 户县 本身是个适宜居住的小县城,人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感觉也挺好的。只不过餐饮也被外来品牌入侵的很厉害,连 潮汕 牛肉火锅都有了。。
黄河 大桥,以及岸边的工业,空气一直灰蒙蒙的。
户县-什邡市,646km
今天早上带着期待的心情进入 秦岭 ,到山脚下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了严整的自西到东的封锁。进入 秦岭 ,路修的非常好,远没有蜀道难的感觉。随着海拔渐渐升高,气温也慢慢降低到了16度,比进山前足足低了9度,植被也渐渐变成以竹子和阔叶植物为主,深切的体会到了 秦岭 作为 中国 地理南北分界线的意义。由于一路都非常顺利,下午5点赶到了 什邡 市。08年 汶川 地震时候,这里已经重建的很漂亮了,由于时间紧急,没有仔细感觉 什邡 的风情。 什邡 气候湿润,温度适宜,感觉很舒服,到了 四川 当然要吃顿串串,所以破例开荤,吃了重口味串串香~晚上一直在看明天的攻略,并为明天即将踏上 中国 最美公路——318国道而兴奋。总之,明天可以体会到海拔的攀升、气候的剧变以及绝美的景色,朝圣之路终于要开始了!
高速修的很好,一路上都很顺畅。
秦岭 一号隧道,右边的隧道口就是有辆大巴直接撞上去,造成惨烈事故的那里。
向南看云雾缭绕,水汽都被阻隔到这里啦。
进入 四川 ,一片富饶的景象,不愧为天府之国。
什邡-雅安-泸定-康定,367KM
早上依然在雨中前行,从 什邡 到 雅安 的路非常好走,一路京昆高速没有压力。雅鱼雅雨雅女是 雅安 的三大特色,这次我们只直观的体会到 雅安 的雨。快到 雅安 ,天上就飘起小雨,更像是水雾,而云压得很低,觉得很有意思。从 雅安 开始,正式进入了此行最重要的路程——318国道。刚过 雅安 市区,就发现几处小规模滑坡的红土把道路挡住了一半,立刻感受到了此行的艰辛,好在有道路工人在清理。 雅安 海拔600米,一路上有很多大车,大车上坡的时候十分吃力,下坡又冲劲十足,这让我们在超车时费了不少功夫。在此还是提倡,慢慢走,看准时机留出余量,再超车,否则会很危险。过二郎山隧道,风景一下开朗了很多,天也变得格外蓝。到二郎山隧道,海拔上升到1600米,温度也随之下降,等到达 康定 的时候,海拔上升至2400米。下午6点到达 康定 。关于高反,第一天留宿在 康定 ,没有太大的感觉,但脑袋微微有些发胀。想到明晚留宿4000米的 理塘 ,心中有些害怕,高反会不会很严重呢。路上有很多骑单车进藏和徒步进藏的人,刚刚从川藏出发的他们显得斗志十足。沿途的风光非常漂亮,但并没有觉得很惊艳,唯独旁边时时陪伴的湍急的 大渡河 让人震撼。大渡河 水确实湍急,但 泸定 桥景区并没有很吸引人, 泸定 桥也只是一座铁索桥而已,所以私认为可以略过,直接去 海螺沟 或者 康定 。
大渡河 水很湍急。
姥姥心情不错,右边就是 泸定 县城了。
泸定 桥,从后面进去不要钱。
晚饭 康定 吃川菜,味道很好。
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278KM
康定 (2400米)到 理塘 (4000米),后来发现有些失误,直接上到4000米,高原反应让人神志不清,难以入睡。以后建议应该住在 新都桥 (3400米),适应一下海拔,渐渐上升。但路上的景色真的太漂亮了,过了 康定 县城,就是广袤的康巴草原,由于海拔的关系,已经没有其他植被,全都是高山草甸,随口哼起 康定 情歌,才明白歌中表达的情景和情感。看着美丽的景色,已经不顾脑袋昏昏沉沉的感觉。下午到 新都桥 ,一路风景非常好, 新都桥 又被称为摄影家天堂,我认为不仅仅是美景,也有当地非常浓郁的人文风光,一座座藏族精致的小房子,大片的青稞田。 新都桥 过后,高反逐渐体会出来,到 雅江 比较舒适。到下午5点渐渐上升到 理塘 ,温度逐渐下降,氧含量渐渐降低,身体感觉昏昏沉沉,十分难受,早早休息,但一直睡不着,吸氧只能缓解一时。姥姥也有相应的反应,但比我们一行其他人来的缓和一些,而且食欲不错,吃了多半盒米饭。所以总结出来一条,不要一下上升太多,否则会非常难受。超过3000米以后,最好每天500米向上增加。多图预警,今天的景色真的太美了,忍不住多放一些。
正对面就是远方的蜀山之王—— 贡嘎 雪山了,由于云层密布,看不到雪山的真面目,但感觉仍然与近处的小山截然不同。
为骑行和徒步者准备的休息点,有水力驱动的转经筒,祝福旅者平安。
充满藏味的房子,干净漂亮。
收割过后的青稞田,证明渐渐的开始使用机械耕种了。
淡季出游的好处,随手拍都是公路大片。
路边的格桑花,也有人说这不是格桑花。
往 新都桥 的路上,有很多小村子,房子也非常漂亮。真正的有山有水有河流。
新都桥 美景
山路修的很好,弯也很急。松树上面挂着的是松萝,一种寄生植物。
康巴草原的美景,想想 康定 情歌
精神矍铄的姥姥
我胖胖的身影。。。
机车少年的一个缩影
卖牦牛酸奶的康巴汉子
卖牦牛酸奶的康巴汉子
在康巴草原,可以拍出很多像XP开机画面一样的照片
很多山坡上都写有“扎西德勒”,寓意吉祥如意
到了 雅江 后,看到一队单车进藏的少年,向他们致敬
下午6点,我们到达了 理塘
理塘-稻城-稻城香格里拉,219KM
由于住宿高海拔县城 理塘 ,早上状态非常不好,一种感冒发低烧的感觉。早上本来想多休息一会,但为缓解高反,临时决定早些赶往海拔低的 稻城 县 香格里拉 镇(2900米)。一路上都是阴雨天气,气温也非常低,加之高反可谓是非常难受。海拔也由4000米逐渐上升到4600米,翻过兔儿山和海子山垭口后,海拔渐渐降低。山顶是一块还是平坦的高原,布满了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大石块,别有一番风景。气温下降到只有5度,姥姥此时也由于高反,突然想上厕所,赶紧下降海拔,到3900米的一处观景台让姥姥解决。在观景台上遇到刚从 亚丁 回来的两男两女,说雨季很难看到雪山全貌,而且山 上海 拔很高,会有很严重的高反。下午3点半,早早到了 稻城 县城,海拔也降到了3700米,高反也随之缓解。再往前走,就到了 香格里拉 镇,海拔降到2900米,感觉就好多了。今天主要任务就是到达 香格里拉 镇,好好休养,为明天的 亚丁 之旅做足准备。而由于景区过高的海拔,还有旅途劳顿,姥姥留在宾馆休养,为后续行程积蓄力量。这里解释一下,人们常说的 稻城 亚丁 ,是指 亚丁 景区。 稻城 县(3750米)是 亚丁 景区所在的县,离 亚丁 景区有100公里,没有什么景点。 亚丁 村(3900米)在 亚丁 景区内,有些人选择在 亚丁 村住,方便第二天直接去游览,也能适应一下海拔,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雪山日出。 香格里拉 镇(2900米)依山而建,是 稻城 和 亚丁 之间最低的地方,由于离 亚丁 景区很近,镇上的配套设施又很齐全,很多人都选择住在镇上。
快到 香格里拉 镇的路上很漂亮,充满着田园气息
碗口大的牛肝菌
亚丁
早上7点,我们先从香格里拉镇坐免费的摆渡车摆渡到景区大门口(3100米),到大门口买票(门票+观光大巴车270元,今年为藏历鸡年,也是三神山的本命年,所以属鸡的人凭身份证可以优惠到200元)。进入景区后,步行10分钟,到达观光车站,观光车一路会经过4200米的几座观景台(但不停留),沿途可以看到仙乃日的壮丽景色,但天公不作美,无法看到神山全貌。渐渐地,可以看到亚丁村, 亚丁村在景区内,其实是一个很小的村庄,种了一些青稞。从村子到观光大巴站也要坐大巴过去,并没有那么方便。并且经其他攻略介绍,村里面住宿条件不好,还很贵,所以我认为,如果抱着适应海拔和看雪山日出的目的,可以选择留宿亚丁村;游览的常规路线分为长线和短线。短线是从观光大巴下车站开始,步行20分钟到冲古寺,再从冲古寺步行到里面的珍珠海 (卓玛拉措),来回只需要大概2小时,适用于只有半天时间,或是对海拔敏感的人。珍珠海可以看到仙乃日的雄姿,很雄伟的雪山,像是端坐的大佛。当时上面的天气很阴,两个海因为阴天而失去光泽 ,三神山也隐在云层之中,所以再难受的高反也要等等。过了2个小时,太阳露出了真容,湖水一下子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不枉我们等一场。但三座神山终因为云层太厚,而未露真容,有些遗憾。由于高反迅速加重,下山时开启全速模式,心中只有一条信念——下降高度,缓解高反。于是在有些危险的情况下,我们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从4700米降到了4100米的洛绒牛场,想想这速度也是没谁了。。。从五色海下来其实有两条路,一条是原路返回,需要绕一点路;还有一条是径直往前走,走山脊下来。其中第二条路十分危险,小石块和土裸露着,角度很陡,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一些,一路下来,小石块随着脚走过一路滑下山,看着触目惊心。但这条路也就是因为陡峭,所以下山很快,大家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因为一旦选择了,走到一半,就绝对不想回头了,后悔都来不及。之后就是坐电瓶车,观光大巴,摆渡车一路回到 香格里拉 镇,我在车上头痛欲裂,伴随着发热。回到宾馆,赶紧准备了退热贴,百服宁伺候。早早就睡下了。。。今天是行程中重要的一天,所以照片也很多。
巴塘-竹巴龙乡-芒康-如美,531KM
今天的行程是整个行程中第一段很艰苦的赶路,为了住在海拔较低的如美镇,我们经过了稻城(3700米),返回理塘(4000米),经过巴塘(2580米)、竹巴龙乡、万难进藏路、 芒康 (3875米)、最终到达如美镇(2600米)。经历了一晚上高反后遗症的辗转反侧,早上满血复活了。X点出发,返回理塘的路上,仍然有一段很高的高原,翻越了两个4600米垭口,到达理塘,没有停歇,继续赶路。向西越过海子山的另一座垭口(4685米),一路上高原天路,遍地草原,景色更加壮美。在下午4点左右到达巴塘。在巴塘匆匆吃过(下)午饭,继续赶路。 金沙江畔的竹巴龙乡开始设立检查站,而伴随着竹卡金沙江大桥下滔滔江水的怒吼,我们进入了西藏地界,这也是本次旅行里程碑意义的地方。很多骑车、徒步的人都在通过这座桥,看了有一点小震撼。 西藏界的牌子也被旅行爱好者冒险帖贴纸到处都是。刚一进藏,道路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滔滔江水将路基冲毁,将道路冲断,随时有再次塌方的风险。我们只能在临时铺设的石子土路和半幅通行的狭窄道路上缓慢且颠簸的行进。时不时还要担心头顶落石的风险,一路上大车会车更增加了危险性。这段路可以成为整个318最危险的路段了,各位一定要格外小心。随着海拔渐渐升高,塌方现象也渐渐变少,路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中途路过芒康,加了这次最贵的油。由于芒康海拔有些高,我们继续赶路。但天色渐渐晚了,到了8点多,太阳下山了,这次走了本次旅行中唯一一次夜路,一路上拐了无数道180度弯,海拔从4000多急剧下降到2000多。到了9点多,才赶到如美镇休息。如美镇的住宿条件比较简单,国道两旁就是旅馆,由于供电不稳定,半夜会出现电灯闪烁的问题,而且是周围的各家旅馆都会闪烁,断断续续像闹鬼一样,也是挺有意思的。
如美-左贡-邦达-八宿,301km
由于住宿海拔很低,晚上睡得很好。早上X点出发,过竹卡 澜沧江 大桥,由于不可抗力耽误了一些时间,其余正常。接下来几天的行程并不紧张,所以带着轻松地心情上路了~沿山而上,海拔再一次逐渐升高,景色也渐渐变得荒凉,呈现一片壮美的景象。最为佩服的是崭新架设的输电网络,铁塔都架在高高的山脊上,我想,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施工的人,应该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渐渐地到了东达山垭口,经历了一次重新勘测,东达山凭借着5130米的海拔,成为了川藏线海拔最高的地方。上去之后有一点晕,但感觉其实还好,这也是我们逐渐适应了高反的表现。中午时在 左贡 县吃饭。 左贡 县城的建筑就有了更加浓重的藏味,也能看到有藏餐馆了。然后过了 邦达 镇,有一条通往 昌都 和G317国道方向的岔路口。317国道也成最险国道,据说比318要先好多倍。几个拐弯之后,翻越业拉山口,一路下坡,就到了著名的 怒江 72拐。虽说海拔很高,但姥姥的身体和精神都不错 。当时有央视《千年追寻》摄制组把姥姥当成了素材,不知道最后能不能用在节目里。我认为,其实318国道和317国道有很多类似这种的72拐,而这里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视野中可以完整地看到这几十道拐,非常的壮观,并不是其他地方没有这里险。欣赏美景并拍照留念后,继续启程了。从4600米一直下降到2700米的 怒江 桥(2740米)。 怒江 桥修的很险,在江中耸立的巨石中掏空成洞,并修桥,加之两边峡谷加逼,江中水流湍急,不禁让人感慨工程的伟大。 怒江 桥附近没有住宿的地方,所以继续向前。之后没多久,X点便到了 八宿 县(3280米),投宿路边旅店,美美的睡上一觉。
八宿-然乌-波密-鲁朗-八一,434km
早上出发1个多小时后抵达了然乌湖,湖水水面很宽阔也很平静。由于阴天,没能看到远处的雪山。据说看然乌湖比较好的是从旁边的村子进去,开一段时间,可以看到比较深的景色,我们由于时间有限,并没有去探索。倒是在路边新修好的 自驾 营地。营地修建的逼格很高,还有各种可以管径的住宿、休闲区域,但上厕所需要路过整个购物区域,显得用心太深。。。刚过然乌湖,路过了国道3888公里的路碑,这块路碑比其他的都大出许多,也有各种人在上面留下记号,所以果断拍照。一路向下,就进入了 林芝 地区。 林芝 的风景果然不一般,山上植被茂盛,路边江水奔腾,气候湿润,什么出现了竹子这种非常喜湿幽静的植物。 林芝 又有 西藏 小 江南 之称,看来还真不是盖的。中午在 波密 吃饭,高原地区的米、面都是用高压锅煮成的,挺不容易。再往前开就到了鲁朗,森林更加有层次,视野也更开阔了。鲁朗林海是此处的代表,层层叠叠的森林,丰富的生态都让看了太久壮美秃山的人们感觉到养眼,就连海拔4600米的色季拉山,也因为湿润的空气,而布满了植被。今天错过了米堆冰川景区,因为要下国道开挺远。鲁朗石锅鸡非常有名,但今天途中也忽略了。不过确实在沿途有看到,之后的朋友帮我们品尝一下吧。这里要多说一句,从 波密 开始,川藏线就有了区间测速,以前是比较落后的检查站发限速纸条的方式,现在变成了直接摄像头拍摄。区间测速的起点一般会标注出前方XX公里,限速XX公里/小时,最短通行时间XX分钟,这个一定要看清。一般来说,在区间内观观景、上个厕所、吃个饭,时间也就过去了,这个还请大家自己把握,不要超速。 西藏 的交通执法力度严格,被罚了似乎要找代办,非常费神费钱。我会将我拍到的限速标志尽量全的发出来,错过的那些需要自己留意啦。下午五点到达了八一镇,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吃饭的时候遇到了同是 北京 来的两个小伙子。有趣的是他们是骑着胯子(侧三轮摩托)进藏的,一路上风里来雨里去;聊天中他们还看到了骑摩拜进藏的,想想也真是厉害!这里提一下,如果 自驾 、骑行进藏后,不想开出去,可以选择托运服务,具体办理方法不清楚。但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了解到一辆汽车托运到 北京 只需3000多元,单车一定也很便宜。供大家参考。
到达 波密 后,山变得秀丽,生物也多了起来
八一-工布江达-墨竹工卡,334km
今天出发得知正在修的林拉公路(高速)并非全线通车,而是起初的120公里,和靠近 拉萨 的70公里可以走,中间200公里仍需要走国道。我们的体验是高速简直不能再好走,路非常平直。一走上国道,情况急转直下,道路弯多不说,还一段一段的在修路,一路上全都是搓板路、炮弹坑,新修的路与维修好的路连接的地方往往有很硬的台阶,速度过快很容易爆胎。这段路对人和车都是考验,中途还遇到了堵车,所以从体验到心情都不美好。著名的米拉山口也在修路,眼看着高速一直在旁边,就是走不了的感觉很不舒服。但是真的到了米拉山口,确实被周围的景色震撼到了,旁边的山都很高,雪山连绵的感觉。观景平台也修建的很大,可以供很多人欣赏美景。终于在下午到达了 墨竹工卡 (3800米),是又可以 上高 速的起点。由于已经颠簸了一天,每个人都很疲惫了,所以不急于抵达 拉萨 ,而是在这里留宿。这个县城离 拉萨 只有70公里,藏味很浓,百货的东西也一应俱全。在这里住一晚是明智的决定。
墨竹工卡县-拉萨市,80km
今天抱着好心情踏踏实实到 拉萨 ,一路高速就是舒畅,看着很多半山腰的寺院,流淌的 拉萨 河,不一会就到了。 拉萨 市区的感觉是内地县城的感觉,也比较干净,但周围环绕的山就缺乏青翠的感觉,这是南面喜马拉雅山对水汽的阻隔作用引起的。终于到达了旅行的目的地,想想确实有些小兴奋呢!我们不但将 自驾 去 西藏 的想法实现了,而且还带着83岁的喜爱旅游的姥姥,这在我们看来确实是个成就。在酒店安顿好后,我们就出发去预约明天的布达拉宫门票。布达拉宫的门票是要凭本人的身份证原件,到售票处提前一天进行预约的。第二天参观时进到布达拉宫里面才买票,买票的时候要核对身份证和预约票的一致性。拉萨 的治安可以说是非常的好,有很多警察和兵哥哥。由于是淡季,正午的布达拉宫广场基本没有人,只有解放军站岗守护着国旗。马路对面,虔诚的藏民一圈一圈的绕着布达拉宫转经,手中拿着法轮,嘴里念着经文,心中充满满足。在这些人中,不乏有很多很大年纪的人,依然坚持着。下来以后吃过晚饭,到广场上远眺布达拉宫。姥姥看到了布达拉宫的雄伟,显得非常兴奋,也高高兴兴的在广场上散步,和当地人聊天,总之很开心。吃晚饭的时候,有三位兵哥哥,分别来自 黑龙江 、 四川 、 云南 ,上来打听姥姥的年纪,听到以后也很惊讶,随即有些感动。姥姥吃好以后便主动与他们攀谈起来,夸他们很棒,为人民服务,让他们保重身体,离家很远要格外注意,一席话说的兵哥哥和除外打拼的饭馆老板娘眼圈都红了。我想,这就是老人的力量,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能给人以真情和前进的动力!晚上早早休息,为明天的参观养足精神。
拉萨
今天仍然阳光明媚,太阳升起来后一下子暖和了不少。早上先去大昭寺,充分感受到了藏区人们的虔诚,门口磕大头的排成了方阵,自愿供奉酥油的排起了长队。殿外有两个很大的塔,一早上都飘有煨桑的味道。一进殿,就全都是佛像,每尊佛像面前的酥油灯都盛有满满的酥油。人也是一直排着队慢慢往前走,人气足见一斑。大昭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十二岁等身像,广大信徒都去朝拜。进 西藏 的寺庙等宗教场所,需要脱帽、摘墨镜,以示尊敬。大昭寺外一圈商业气息很浓的街就是八廓街,沿街有许多店铺,装饰都充满着 西藏 的风格。有很多店都在卖宝石,但很多都不是 西藏 产的,估计假的居多。但是沿着街转一圈,还是可以看到很多风土人情不经意间的流露,充满着市井和藏地文化。沿大昭寺往北走,穿过 北京 路,就到了小昭寺。无论从规模还是人气还是门票价格,小昭寺都没法和大昭寺比。小昭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下午正式开始布达拉宫之旅。其实比预约提前两个小时就可以从大门进去了。布达拉宫分成下面的白宫和上面的红宫,到了白宫的阶梯脚下,有工作人员负责安排时间,提前半小时才可以放人。去早了的人们只能坐下等待。 拾级而上,很多有高反的人都非常难受了,而我们则一口气就爬了上去,进入了最边上的殿中。殿外面垂下来的是用牦牛毛制成的毯子,冬暖夏凉,防雨通风,非常具有智慧。殿里面开始有一座一座的佛像,带到我们进入中间最高的殿时,也就进入了布达拉宫最神秘也最有趣的地方。里面有藏传佛教的很多瑰宝,各世活佛的灵塔,由于我知识积淀的少,很多都只能一带而过了。
拉萨市-当雄县-那曲县,317km
今天开始了回程路,抱着有些不舍的感情,再一次起航。 西藏 的天还是那么蓝,我们都想再多看几眼。但回程走 青藏线 ,也是我们下了很大决心的决定。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两天内到达 格尔木 ,有至少一天住在4500米以上,而且绝大部分路程的海拔在4600米以上。一路上路非常好走, 青藏线 的路途景观与川藏线完全不同,笔直的公路望不到边,海拔虽高,但地势非常平坦。随着海拔的升高,我们也密切关注姥姥的反应。直到在 当雄 (4200米)吃午饭,姥姥都没有什么感觉,这让我们踏实不少。继续前进,就抵达了 那曲 (4600米)。其中 纳木错 由于海拔和赶路的原因,放到了以后再去。青藏线 是 西藏 运输的命脉,所以有非常多的大货车,一路上也要小心驾驶,看准时机超车。到达 那曲 后,我们尽量保持静止,没有拿任何东西,进了房间就躺了下来,开始休息。由于应对得法,我们没有被海拔影响太多,这与很多攻略中写的不太一样。
那曲-安多-沱沱河-格尔木,806km
今天是整个行程中最辛苦的一天,我们在海拔很高的公路上开了14个小时,路上的路况非常不理想,中途还遇到了暴风雪。最后,在分别翻越了 唐古拉山 和 昆仑山 后,终于抵达了 格尔木 。凌晨6点,我们简单洗漱之后就准备出发。小心翼翼的上车以后,天还是完全黑的,还好早晨的车非常少,我们就在一点点大灯的亮光下,穿越 那曲 正在修路的国道。幸亏我们的车是 SUV ,否则一定会各种托底盘。终于,在走了半个多小时黑暗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黎明。太阳出来时,气温只有2度,路一下子变成了金黄色,日出的景象非常壮观,久看不厌。慢慢到达 安多 县(4700米),开始翻越 唐古拉山 ,之后的路变得很难走,很平的路上会有大坑,让人防不胜防接近 唐古拉山 口时,开始下雪,路上一时间变得泥泞不堪。 唐古拉山 为高原的“风雪仓库”,进山以后狂风暴雪能见度也很差。艰难翻过 唐古拉山 后,天气终于渐渐晴朗,过了沱沱河后,翻过风火山垭口,远处的 昆仑山 也越来越近。我们在烂路中不停前进,人的意志力也经受了很大考验。由于今天在5000米左右的时间很长,姥姥也出现了不适。我们决定一定要赶紧冲出去,赶到 格尔木 。终于,傍晚6点半,我们通过了 昆仑山 垭口,开始急速的下降。看着远去的连绵不断地雪山,心中很是感慨。下山路上,山上植被贫瘠,有河流的地方也只有灰灰的草,可见土地盐碱化的程度有多深。看着毫无生气的两旁,心中不悦。到了晚上8点半,天刚黑的时候,我们抵达了 格尔木 市。格尔木 市(2815米)处于 柴达木盆地 中,非常干旱,但海拔已经降低,人也感觉从容很多。就这样,我们离开了 西藏 (其实过了 唐古拉山 就出了 西藏 ),进入了大 西北 。
格尔木市-茶卡镇,486km
由于海拔已经降低,昨晚休息的很好,早上起来后,我们决定去“天空之境”——茶卡盐湖。从 格尔木 出来,是G6京藏高速的起点,事实上这次我们把G6从头到尾走了一次,还是蛮爽的。一路上都是非常荒芜的景象,没有测速装置,也没有服务区,更没有其他车,路倒是出奇的好走,有种到了 美国 西部公路的错觉。一路狂奔之后,我们离开了 昆仑山 ,来到了位于 祁连山 脚下的茶卡镇。晚上住宿,第二天游玩一天。
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景色很漂亮。由于湖水中的盐过饱和,使得盐分析出,而又因为盐的密度比水大而沉在底下,使得盐层成为了镜子后面水银的角色,上面的水就是镜子的玻璃。这样一来,人的倒影、山的倒影,都一五一十的映衬了出来。我们进入盐湖,并没有乘坐园区的小火车,而是边走边拍照,出入盐湖的水面由于和湖泥混在一起而呈现黑色,向里面走很远,镜面的感觉就凸显出来了。盐湖的观景台是可以直接走下湖的,建议穿拖鞋去。置身于盐湖中心,感觉周围都很静,唯独头顶灼热的阳光令人感觉有些恍惚。这里多说一句,有些攻略中写盐湖是不可以踩进去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问工作人员的结果是不可以穿鞋套踩进湖中,可能是因为怕鞋套扔到湖里有污染;有些有洞的地方,因为盐层下面不稳定的溶洞,而有危险提示。而湖中心确实是刻意踩进去的,有些攻略误导人。这两天在茶卡镇品尝了 西北 特色美食,炕锅羊肉和大盘鸡,味道都不错,但还是不建议在旅游镇上吃,不够正宗而且比较贵。
茶卡镇-青海湖-乐都县,351km
从茶卡出来,前两天高反和赶路的影响已经基本恢复,我们沿着G109国道向 青海湖 开去,一路上也有一些藏味,毕竟是藏族自治州。到了 青海湖 边,发现国道边上就有非常美丽的景色,根本不需要去要门票的地方, 青海湖 水有中偏乳白色的蓝,非常有质感。湖边的草甸中,有油菜花田,正值开花季,多种色彩汇在一起,简直不能再美。别看 青海湖 边花花草草都很茂盛,它可是 中国 第一大咸水湖,湖水的咸度比大海还咸,是不能用来饮用和灌溉的。水草丰满的原因是有很多条小河都汇到 青海湖 里去,才有了非常好的生态。离开 青海湖 后,一路向东,傍晚时到达了 海东 区 乐都 县,于是投宿那里。 乐都 离高速非常近,开2、3分钟车就能重新 上高 速,是理想的赶路落脚点。
卓资县-北京市,343KM
后面几天都是在不紧不慢的赶路中度过,一路上的风景和人文没有太多认识,所以一笔带过。中间一路G6开下去,路都非常好走,没有一点难度,只需要注意限速就好了。最终,在15日下午2点半到达了家的怀抱,结束了为期21天的行程。这次旅行最终圆满 成功 啦!
旅行后关于高反上到3000米以上的高度,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感觉,上到4000米以 上高 度后,反应会明显强烈。生活在平原的人入川进藏后,肯定会感到不适。不同人的高原反应是不同的,普遍的感觉是头昏、头胀、头疼、气短、低烧、口干,而我们几个因人而异还有些腹泻(到高海拔就忍不住,有意思的是有时候上到垭口就忍不住了,下山以后什么事都没有了)、燥热。下面就是我们用的几种办法对抗高反:
1、循序渐进的上升海拔高度。这点我认为最为重要,也是感觉最明显的一点。由于 自驾 进藏,途中也翻越了不少4000+、5000+的垭口,让我们到 拉萨 时几乎感觉不到异样,逛街、运动、爬布达拉宫都没有问题,这是机体已经在前面的环境中逐渐适应了高原海拔、缺氧环境的表现,此为证据一。进入G318国道第二天,我们就住在了海拔4000米的 理塘 ,高反随之而来,一晚上下来头痛欲裂。而到了第十一天 那曲 ,海拔4600米住了一晚上,只有很轻微的头大,没有特别的感觉,此为证据二。所以建议如果时间充裕,尽量循序渐进的阶梯式上升海拔,否则只能在上面昏昏沉沉,回到家里回味照片啦。2、提前服用/饮用抗高反和补气饮品。我们出发前一周多开始饮用红景天根+西洋参片水。从 同仁 堂买来的两种材料,直接泡水喝。对高反的缓解作用无法直接体现出来,但是参照网上的说法应该有些作用。至少从补气的角度讲,倒是非常受用。小贴士,红景 天等 泡水的材料,要在旅行前两周就开始服用,渐渐地才起效,补气,提高机体抵抗力和高海拔时候的耐受度。 同仁 堂的红景天一盒45块,里面挺多的,完全够一个人进藏用了。初喝起来有些涩涩的,和西洋参片一起泡会好喝不少。3、备好氧气,但不可滥用。进藏路上药店都会卖氧气罐,使用也很方便,但我们用了两种,就发现不同的品牌压力和含量也不同,有些没用多少次就没有了,所以在此不给大家推荐了。如果 自驾 游,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带一个氧气枕头,如果用完了还可以到药店充气,挺方便,具体浓度和用法也要遵守医嘱或说明书。
我们买的氧气瓶还有一点,氧气虽然可以暂时性缓解缺氧引起的头晕、头疼等症状,但无法根本纠正身体对高原的不适感,一直使用还会造成依赖,所以要谨慎使用。推荐在垭口、大体力运动时,作为临时性缓解剂使用。平常,或者一直处在高海拔地区时,不要造成依赖,若身体难以忍受,及时就医。4、如果感觉很难受,立即就医,不要拖延。同上一条,再次强调一遍,不是我们这一程没事,大家按照我们的做就一定没事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哦~5、汽车也会高反。。。在上升到3000米以上的高度后,由于空气逐渐稀薄,没有足够的氧气供发动机工作,汽车的动力会明显下降,发动机转速会升的很高,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需要给大油,发动机轰鸣,但加速仍然很慢。所以想超车的各位要预留出足够的空档,因为超车所需的时间要比平原时长很多。
关于天气1、藏区由于属于高海拔地区有些山峰可以阻隔水汽,容易成云布雨,垭口处一般也会有很大的风,海拔的升高也会是温度大幅降低。由于以上几个原因,造成天气十分多变。从进入川藏线以后,气候就变化多端,基本是海拔高气温低空气干燥,海拔低气温高空气湿润。2、每天的行程都在几百公里以上,更增加了天气的变化,使得增减衣物变得尤为重要。3、我们8月底进藏,还属于藏区雨季,所以阴雨天也会多些。此时进藏雨具也要备齐。关于用车汉兰达2.7L排量,一路上完全够用,底盘扎实烂路减速通过也完全没有问题,机械性能很优异,8000公里路没有出现一点故障,非常值得信赖。其实普通的轿车也是可以进藏的,现在国道路还比较好走,但断断续续的会有修路的现象,就会出现搓板路、炮弹坑,这时候越野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小轿车只能慢速通过,旁边的霸道、陆巡就一路轰鸣着(由于汽车高反)迈过去了~这些路对车的减震、底盘都会有考验,看其他攻略中有人在小车底盘加装了装甲。一路上看到了QQ、乐驰、五菱宏光、富康。。。等各种看似不可能进藏的车,都稳稳当当的克服了困难,所以一句话,只要安全驾驶稳稳地,任何车都可以进藏。关于加油进入国道后,有种说法是 西藏 的国道把过路费加到了油费中。我没有验证这种说法的准确性,但油价确实高出不少。
关于住宿此次我们的原则是如果没什么特定的目的或景点,就选择较小的县城住宿,这样做的好处有3个:1、省时间。行程较紧,每天都要赶路,小县城一般离高速较近,3、5分钟就可以找到合适的住处,相同的时间又可以重新 上高 速,节省了不少时间。而 大城 市,不要说进城,到郊区找到合适的住处就要半小时了,还有可能遭遇堵车,很不方便。2、省钱。小县城最好的酒店,一般标准也不错,但价格出奇便宜。吃饭的物价也相对较低,味道有的反而更地道,这样也可以节省出不少。3、质不差。现在很多地方的城市化进城很快,小城市 和县 城都建的非常漂亮,让人感觉很闲适。所以这种方法强烈推荐给大家。最后,此次住宿成本:5854元/4人关于道路川藏线道路质量不错,很多都是新修的公路,但难度较大,很多180度弯、急上/下坡、很暗的隧道,需要格外注意安全。其中1、刚出 雅安 ,由于土壤水分过饱和、山脚下的土承受不住来自上面的压力,很容易造成滑坡引起的塌方。2、过 巴塘 以后,通过 金沙江 竹卡大桥,就正式进藏了,那里上面是千钧巨石,下面是滔滔江水,有很多烂路和塌方,应该是川藏线上最危险的路段了。很多路基都塌了,留下一半路单向通行,而重重崖壁遮挡住了去路,让你无从预知呼啸而来的大车。在弯道且塌方的路段与大货车不期而遇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各位一定要格外小心,按道行驶。3、 林芝 到 拉萨 的高速尚未全线通车,之中有200公里国道路段,且经过5013米的米拉山口,这段路也在翻修,所以几乎都是非常难走的路,很多坑很多大车很多旅游车,加之海拔的影响,有些折磨人。不过我相信,等到明年林拉公路(高速)通车以后,就没有问题了。4、 青藏线 一直是高原天路,非常笔直,容易产生疲劳。5、 青藏线 那曲 到沱沱河一段路很烂,非常难走。在平直的公路上,会有很大的坑,让人闪避不及。经过的 唐古拉山 口气候一直非常不稳定,很容易下雪,号称“风雪仓库”,这几点加起来一定要格外小心。
关于路线我们这次从川藏进青藏出,是很多 自驾 游爱好者的选择,但真正踏上旅途才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我们途中忌惮 青藏线 的海拔,担心姥姥会受不了,曾经想过到 拉萨 后坐火车回来;也想过折回川藏线,从 邦达 走 昌都 过 玉树 经共 和县 到 西宁 的路线。最后,查看了姥姥的情况,也估计了风险,做好了准备后,形成了走青藏两天出藏到 格尔木 的最终方案。后来证明,虽然这条路海拔较高,但是最方便的出藏之路,在小心翼翼尽量不动的情况下,高反也控制在较轻的程度,顺利出藏。一旦到达 格尔木 ,也就预示着整个行程没有了难度。关于饮食一路饮食基本无忧,川藏线以川菜为主,也会有面条、炒饭、饼、馒头等各类主食,普遍海拔高的地方菜也会贵一些。进入藏区以后逐渐会有藏餐馆,可以找几家品尝一下,但一定要点青菜,否则浓郁的奶香+肉食会让人很腻。 青藏线 没有什么吃的,直到 格尔木 才有较为低价好吃的 西北 风味。海拔高的地方水的沸点低,煮面煮饭都要用高压锅。建议全程清淡饮食,多吃蔬菜,保证一定水果的供应,让身体保持微碱性,有利于抵抗力的维持,不感冒~高原感冒会非常麻烦。
沿途遇到了徒步的,骑行的,开胯子的, 自驾 的,据说还有骑摩拜的。。。大家的目的地是一致的,也都在路上得到了洗礼,在此表达对他们的敬意,也对他们的精神给我的鼓励而感恩!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