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印象 | 吴侬软语,遗世逍遥
姑苏印象,黛瓦新茗卧竹椅摇摇,聆婉转深巷传来评弹,咿咿呀呀的吟唱,沥沥淅淅的浅吟,只见通幽曲径芊芊素锦,婀娜旗袍着身,油纸墨伞轻撑,姣姣兮似轻云之闭月,飘飘乎若回风之留雪。
苏城是不宜久留的,其绿水绕萦白墙,宜庭中淡然品茶;或稻花洒落青瓦,适树下悠然落棋;而或乘一叶扁舟撑一支篙,盈盈清水,款款木船,前街后巷枕河而居,为吴侬软语细细低喃...此间漫步,雕栏拱桥,久留而不舍之情更浓,遗世逍遥。
翻墙黛瓦,错落有致借来形容姑苏城内的一派建筑就为合适不过细致精巧的内外装修与环境相协调,岁寒三友与琴棋书画雕栏玉刻更有泼墨山水的娟秀,通透清丽。屋顶瓦铺相伴其翘脚舒展飘逸,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苏州小院 | 为爱打造的姑苏气质的民宿
要说颇显姑苏气质的民宿,必属这苏州小院景致毓秀,亭台楼阁泉石花木既显江南别院的灵韵,也略有苏州园林的影踪,这番淳朴悠闲的生活得于院主人徐哥和林姐之手。生在江南一隅,在其温婉情怀中醉身二十多载的他们甚懂苏式生活,每每看到弄堂里街巷深处古老的苏式建筑被破坏,徐哥都寝食不语。
与林姐一番商榷后,苏州小院应运而生。原本周遭世事沧海变迁的老宅略显颓败,却正有韵味,由传统的徽式建筑改建,徐哥和林姐凭借二十多年来的姑苏印象对老宅再次修缮与改造,重新规划空间,再现昔日江南宅邸的富庶景象。
假山堆叠,虽不足称重峦叠嶂也算是巧匠妙思,苏州小院流水淙淙,池岸上几块玲珑石头,亦或植被花草,待夏季睡莲盛放,坐看鱼戏莲叶间,诗意生活。
传统典雅的中式装修风格也是苏州小院别样特色,雕镂细腻的花窗红木沁香雅致,随处可见不是几批苏绣便是仿古的家具交相辉映,与现代高科技相融,竟也和谐温馨,仿佛置身苏式生活,且慢且行。
还有漫不经心的装饰别出心裁,徐哥念旧眼光倒也独特,常“捡”来些许略有痕迹的宝贝,或是差点被当做废柴燃烧的牌匾,或是被随意丢弃的雕花古窗...被徐哥轻掸拂尘,流浪百年的老物件也总算有了家,在苏州小院,讲述百年姑苏的过往。
苏州小院|晓荷漫季
拙政大圆,苏州小院,千年江南亘古柔情,岂是一泓护城河水可载,任车水马龙,独守一份难得的静谧。 苏州小院 晓荷漫季 晓荷漫季是徐哥和林姐的第二个院子,坐落于剪金桥巷贰十陆号,夏日晨光初晓,荷塘清香淡雅,院落便弥漫着整个季节的荷香。青砖墨瓦,淡灰色与淀白相衬,与草木绿叶相和,顿觉安静闲适。花开时节,更显得荷花明艳照眼。
因其紧挨学士街的一涓细流,故晓荷也取自谐音“小河”。古道西风瘦马不在,小桥流水人家方显苏氏情缘。冬日雪依翡翠,万树珍珠;伊人袅袅,翩然娇纯。
相较于苏州小院,晓荷漫季少了份庄重,却多了点清雅之意。中规中矩的庭院布景,还原着旧时江南院落人家的生活情境,每处细节的精心雕琢,可见院主人的周到与巧妙。
虫燕呢喃,轻解罗裳,采莲荷田,淡笑浅吟。或丝雨梧桐,清秋飞雁,淡菊飘香。
复式阁楼房,是徐哥巧思妙想的赠礼,精致的几方空间里,品一壶香茗,翻几页文人墨宝,赏一院鸟语花香。偶然抬起头,入夜,微凉,不及星空万里。
晓荷漫季还有一爱不释手的店宠,萌萌,少了几分懒猫固有的慵懒,聪巧黏人,雕花窗台上蹿下跳,好不自在。
苏州小院|荷沐
苏州小院 荷沐 荷沐是位于山塘街的第三个院子,街道水陆并行,河街相邻;院落精致典雅,疏朗有致。自古便有居货山积,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灿若云锦的繁华市井景象,可谓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或是乌篷船上翘首凝望,便瞧见这石板小巷内临街的荷沐,亭台水榭,古色古香。
荷沐与晓荷漫季取名有异曲同工之妙,音同“和睦”。徐哥和林姐觉着,虽是暂住歇脚,也望远道而来的客人能有别样的苏氏生活体验。
楼道里、走廊处无不用竹竿装点或支撑,更难得的是每一个细节与装潢院主人都尽善尽美,无不彰显苏氏生活的高品位,也让每位入住的旅人享受最本宗的姑苏味道。
清晨袅袅,闲坐庭中,一碗清粥,几碟小菜,简约而不简单,姑苏之城,意在静悠。
品读苏城,凌波水韵,翰墨流芳。倘若你有雅兴一聚,苏州小院可助你安然栖居。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