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泉州这样一个二三线小城市,竟然能有这么高的评价,它到底拥有什么魅力?当你走在充满井市气息的中山路,从钟楼一直走到天后宫,短短2公里看尽一世的沧桑古朴。来到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的府文庙,终于相信这座上千年的古城果然完好无损。游走图门街和东街西街,细细品味宗教大杂烩。泉州拥有千年历史的佛教寺院开元寺、道教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伊斯兰教遗址清净寺、粉红色天主教堂,另外还有拜物教、摩尼教、印度教……几十座不同宗教寺院藏在这座小城,果然是“宗教博物馆”。是的,说的就是福建省泉州市,距离厦门仅九十几公里的泉州。如果你来厦门旅行,极力推荐加上泉州。泉州是一座活着的古城,曾经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马可波罗流连忘返的光明之城,虽然昔日的荣光已不再,却依然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闽南风情。这里的每一步都是古早味道,弯脊翘角的闽厝不计其数,而当你需要现代的气息,Wifi星巴克也是触手可及。与其它知名古城不同的是,这座古城全数开放,除了清源山名风景区有收费外,其余基本不需要门票。这么低调的城市,你来与不来,它都不急不躁。泉州,距离厦门不到一百公里,车程仅1.5小时左右,旅游开发不严重,游客不多。如果你到厦门来旅游,建议坐动车或高铁到泉州一游,泉州寻古基本1-2天就够了。当然,如果你要闲逛古街、探访寺庙、游走特色小渔村,这样的玩法需要3天。小贴士:1、厦门北站到泉州约30分钟,厦门站到泉州近1小时。每天有多列,最早6:50发车,最迟23:02发车。2、也可以从厦门租车自驾,大概需要1.5小时,过路费单趟40元/车。在行程安排上,如果要玩清源山,一天是不够的。本游记以一天时间为限,以鲤城区府文庙为起点,开启一天的泉州寻古。
关于景点
泉州是历史古城,一日寻古,主要是探访“宗教博物馆”及有年代的建筑。泉州城内主要有:府文庙(孔庙)、清净寺(伊斯兰教建筑)、关帝庙(武庙)、承天寺(佛寺)、天主堂、开元寺(佛寺)、天后宫(妈祖庙)、宿燕寺(佛寺)、元妙观(道教)、少林禅寺(南少林)、清源山(道教)、草庵寺(摩尼教)、洛阳桥(中国四大名桥之一)。因为时间关系,放弃了宿燕寺、元妙观、草庵寺、清源山的游览。
关于住宿
泉州的小吃也是很历史的,闽南的很多小吃发源地就是泉州。泉州吃的和玩的基本都在鲤城区,又以图门街为中心(这条街就汇集了好几个景点),建议住宿泉州酒店(五星级)、华侨大厦(四星级),费用在350-400元/间。非常可惜的是,林子来泉州的这二天热得很,出游前誓言旦旦要去吃的几家小吃实在是走不动,只小试了二家,倒是四果冰吃了好几次,谁让天气这么热呢。
府文庙
文庙是历代封建王朝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建筑,当时基本可以说是作为国家大事来办了。文庙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四大文庙为: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吉林文庙。也就是说,一座城市如果还有文庙,说明这座城一定是文化古城。国内文庙各地很多,有1600多座,保存较好的有300多座,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仅有21座,泉州府文庙是这21座中其一。泉州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末年,左学右庙,规模宏大,为我国东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文庙建筑群,现存建筑为清乾隆重修时的基本格局。其建筑优美,造型独特,具有典型的闽南建筑特色,在全国现存孔庙中,极为罕见。文庙视野非常开阔。站在图门街头,能看到泮宫大门。走进泮宫大门是一个广场,旧的泮宫屋顶移至广场绿化带一侧做为一景,广场尽头是闽南建筑风格的大成门。迈进大成门,便能看到泮池,泮池上方有一石桥叫泮水桥,两侧是学府。泮池尽头是弯脊翘角的大成殿,同样是闽南建筑风格,殿内雕梁画栋,有多个金字牌匾,以及一些祭孔乐器。在大成殿两旁分别有两株大榕树,左边的那株树龄有四百多年,右边的那株树龄仅有三十多年。小贴士:1、 位于泉州最市中心,与关岳庙、清净寺、承天寺都很近,周边美食也很多,可以一并安排。2、 无门票,建议游览时间:1小时左右
府文庙附近美食:泉州古城最中心的文庙广场附近,藏有一家味道鲜美的“深沪名粳馆”,因位于角落,不知道的人都错过了品藏美食的机会。资深闽南人都知道深沪系列美食小吃,这是闽南人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味道。只要你找到府文庙泮宫大门,就能找到它,就藏在泮宫大门一侧的角落里。在游览了府文庙后,来店里点一份壶仔饭(5元)和马鲛羹(8元),再点一份炸鸡卷(10元),瞬间口舌生香。另外,位于府文庙不远的华桥大厦附近深巷里的33年老店“丸少”也可一试,丸子的口感很独特。地址:府学路17号
清净寺
清净寺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始建于北宋(1009年),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远远就能看到具有异域风情的拱门,主要有门楼、明善堂、新礼拜堂等三部分。进入后左边是奉天坛遗址,已余一些石柱,门楣部分刻有《古兰经》。明善堂就是一个小型展览馆,展示了一些文物以及相关的一些历史。中间是一处院子,绿化非常好,树荫下有几个秋千,大热天的这里是一处避暑地。右边是几块石碑。门楼被锁,不能上去,所谓的一些阿拉伯文石刻在门楼后墙上。在明善堂出来有一口古井,是当时供伊斯兰教穆斯林前来举行礼拜之前汲水净身以及日常饮水之用,目前被铁链锁住。虽然可看的东西不多,但门票不贵仅3元,又地处图门街,距离文庙和关帝庙很近,游客很少,可以来游览一下。地址:图门街108-110号(府文庙东南边400多米)小贴士:1、 位于泉州最市中心,与府文庙、关岳庙、承天寺都很近,可以一并安排。2、 无门票,建议游览时间:1小时左右
承天寺
在泉州的所有景点中,承天寺排名并不靠前,却是我最喜欢的一座寺庙。首先是基本没有游客,其次规模够大,院内古木参天浓荫遍地,环境很是清幽。承天寺建于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在五代时,此地为节度使留以效的南园,拟建王宫,后周显德年间(954-960年)改建为佛寺。后屡修屡废,如今看到的基本是后来建的,地盘还不到原来的五分之一。寺内的各种铜鼎等等均为正品。法堂内供奉的隋朝铜铸阿弥陀佛是承天寺的镇寺之宝。从山门算起,承天寺有六进,中轴线有两个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文殊殿,观音殿和法堂则在东侧,由此可见是后来重建。除了中轴线建筑,还有东轴线和西轴线的建筑,整个寺院非常壮观,看点很多。弘一法师在承天寺居住过,并在此圆寂及火化,得舍利子千余颗。免门票,建议游览时间:1-2小时。地址:南俊路36号(府文庙东北边570米)
天主教堂
全世界独此一家的粉红色教堂竟然在泉州。一直对教堂的认知是神圣和庄严的,印象中教堂的装饰是严肃色调,这座可爱的粉红色教堂简直颠覆了“三观”。泉州花巷天主教堂是由西班牙教士传入,始建时间是上个世纪初,建筑风格是哥特式,后来因为历史原因逐渐被荒废,2001年,教会又重建了这座教堂。虽然建于20世纪初期,然而泉州在元朝时就已经有了13座教堂。现如今这座粉色教堂藏于闽南红砖厝间,竟也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免门票,建议游览时间:15-30分钟,如遇有活动可适当延长。地址:花巷许厝埕25号(府文庙西北边950米)
开元寺
说起泉州必提开元寺。全国有很多开元寺,就数泉州这座最为特别。泉州开元寺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有1300年的历史,在宋、元鼎盛时期有寺院120所,僧侣达千人。现存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开元寺看点:东塔(镇国塔)、西塔(仁寿塔)、麒麟壁、宋代二塔、大雄宝殿、1200年历史的古桑树、弘一法师纪念馆。东塔和西塔是泉州的标志建筑。东塔镇国塔是咸通六年(865年)建成的,但那时是木塔,后易木为砖,嘉熙二年(1238年)易砖为石。于1997年入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西塔仁寿塔是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年)建成,同样也是易木为砖再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两塔外形几乎一样,东塔高度略高于西塔。另外,两塔每一层塔壁上都刻有十六幅浮雕,共计有80幅人物雕像,以及动植物雕刻,堪称为石雕艺术。西塔旁有一麒麟壁,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建于泉州府城隍庙前,后移进开元寺。该照壁工艺精湛,为文物珍品。除了东西两塔,还有好多小型石塔,大多是没有铭文的,只有位于拜庭前端东西对称的一对石塔有铭文,有“宋代二塔”石碑。
这里重点说大雄宝殿。泉州是中国目前唯一保存了大量印度教遗迹的城市,在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可以看到部分。其一,大雄宝殿前月台须弥坐束腰处有72尊狮身人面像的青石浮雕,狮身人面像是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的化身。其二,大雄宝殿后回廊有两根雕刻精美、造型别致的古印度教石柱,柱身正中雕有一条花带,正方形的四个面各浮雕一个圆盘,每个圆盘内分别浮雕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中国古代传统吉祥图案及花草图案,但以印度古代神话故事居多,主要是和公元前10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有关。海上丝绸之路使得泉州与印度教国家紧密相连,如果对这块感兴趣的话,南校场遗址出土立姿毗湿奴雕像和摩罗&猴王哈努曼的石雕门框石&吴捷秋捐献的龛状湿婆石刻、通淮门城垣附近的印度教门框石、下围村印度教石刻、津头埔、东门外、新门街、伍堡街等地建筑石刻……也可以去看看。
开元寺就位于泉州的步行街——西街。早在宋朝,西街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目前还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所谓西街,已不仅仅是指一条街,而是指以西街为主的老城区,有闽南古厝、骑楼、寺庙教堂等,以及无数小吃。西街另一头是很有特色的钟楼。小贴士:1、 免门票,建议游览时间:1-2小时2、 地址:西街176号(府文庙北边1.3公里,天主教堂北边500多米)
天后宫
泉州天后宫(又名妈祖庙)是大陆妈祖庙中第一座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一般都是建于沿海地区,这是因为渔民们要出海打鱼,祈求风平浪静平安归来,也就是渔民的一种信仰,供奉的是妈祖。泉州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仍保存有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建筑规模大,是海内外建筑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建筑很有特色,砖瓦飞檐,油漆彩绘,是典型的闽南建筑风格。进入大门首先是山门,山门后檐连接戏台,雕脊画枋,为1990年在原址上重建(原山门马戏台被拆毁)。山门马戏台两侧为东西厥二层楼阁建筑,楼上有钟楼,楼下为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像。看点是天后正殿,明清木构建筑依然保存完好,特别是殿顶的歇山式和两端向上翘起的燕尾脊超有美感,这是闽南建筑的特征之一。免门票,建议游览时间:0.5-1小时。
天后宫附近美食:一到夏天,泉州人总离不了一碗四果汤,浅浅的冰水,加上西瓜、菠萝、红豆、芋泥等配料,只要喝上一口,绝对透心凉,便能驱赶夏天的燥热。秉正堂四果汤常年占据泉州四果汤霸主,天后宫大门左侧的秉正堂这家是总店,因石花膏而出名,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所以石花膏是必点的,还可以另外加三种配料,一碗7元。地址:鲤城区中山南路98号距离天后宫大概100米的老芝城扁食也可以一试。这家店毫不起眼,但扁食和肉燕有Q弹,口感不错。地址:鲤城区中山南路95号
少林禅寺
泉州少林寺,俗称南少林,是相对于河南少林寺而言。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1992年于废墟处复建。其实,在福建的泉州、莆田、福清三地都有少林寺,所谓的南少林寺已确认在福建,至于是这三个中的哪一个,各有说法。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的泉州少林寺依山而建,气势磅薄,建筑具有闽南风格。山门口有演武堂,是进行武术表演的地方。经过山门后看到的是天王殿,沿着中轴线,依次为大雄宝殿、观音阁及藏经阁,左右有罗汉堂、达摩堂、执事馆、祖堂等。泉州少林寺最大的看点是观音阁里面的观音造型,这是由两块非洲菠萝格红木雕刻而成的,高达12米。另外,如果想看武僧练习,那么早点到,一般10点左右在演武堂处可以欣赏到。免门票,建议游览时间:1小时左右。地址:丰泽区东岳古道前街66号
距离泉州少林寺大约7公里的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清源山是泉州的名片之一,看点是凿于宋代的老君岩。比较早的时候,我们到老君岩可以直接爬上去的,后来因为文物保护给圈了起来,已经无法靠近了。除此以外,还有诸多的石刻、庙宇。老君岩位于山下,半山腰有弘一法师舍利塔,山顶是南台岩。全程需要3小时以上。可以考虑坐车上到山顶(自驾车可以上山),再从山上慢慢走下来。小贴士:1、门票比较贵,70元含上下山接驳车费用。2、建议游览时间:半天
洛阳桥
说起洛阳桥,知道的人不少,毕竟是中国四大名桥之一(其余三座为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但如果问洛阳桥在哪里,估计答“泉州”的会是少数。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往往望去,一大片红树林和湿地中,静静地卧着一座石头桥,这就是洛阳桥。洛阳桥这一卧可是965年了。洛阳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前后历七年之久,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当时是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洛阳桥的厉害之处就在于“筏形桥基、牡蛎固基”,桥墩到目前为止已过千年没有改建过(后来的修建仅是对桥上部)。当年洛阳江波涛滚滚,过江时连船带人沉入海底。后来建了浮桥,但波浪太大依然毁桥。到了蔡襄做郡守时,花了时间耗了巨资,就在桥墩做一个像船的两端也就是尖的造型,这样可以减少海浪的冲击力。而为了使桥墩更为牢固,同时在桥下种植大量牡蛎,使桥基和桥墩石之间胶结。石头和牡蛎经过近千年的完美结合,已使洛阳桥成为最稳固的石桥。泉州这洛阳桥还真与河南洛阳有点关系。在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有大量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大多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他们带来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带动当地的农业发展,同时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像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此桥也因此而命名。桥头有一尊十几米高的人物雕像,这就是北宋主持建桥的泉州太守蔡襄。另外,桥上还有石塔、石亭、石狮子等装饰。现如今,由于洛阳桥底淤泥堆积严重,政府规划在淤泥上种植红树林。从前碧波荡漾的洛阳江水虽已不在,但守护着海岸线的红树林与千年洛阳桥和谐相处,已成为新景点。小贴士:1、停车场有共享单车,洛阳桥长1200米,建议骑单车过桥游览一番。2、免门票。3、建议游览时间:1-1.5小时
结束语
泉州除了可以寻古,还可以玩海岛。泉州有四百多公里海岸线,拥有多个独具特色的小渔村。如果想探访几个小渔村,那么泉州的游览至少需要2-3天。待到秋风送爽之时,本土著再来探访泉州小渔村。@林子,常驻厦门。多平台旅游达人,自媒体人,旅拍摄影师。原创图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它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号:fengyue_feng。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