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碎碎念】
说到南极,你们会想到什么呢?万年冰川,海上浮冰,企鹅,海豹,鲸鱼。南极,世界的尽头,一片神秘的白色大陆。翻开地图,南极就在最下方。世界尽头的冰雪世界,白色统治一切,置身其中,生命仿佛进入永恒的时刻。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孤独的伫立在地球的最南端。有着至纯、至美、神秘的独特魅力,那么令人神往,甚至是很多人一生的旅行梦想。纯洁的白色和摄人心魄的婴儿蓝是这里的主色调,不由得让人感慨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跟南极的缘分真的很奇妙,本来以为南极对于我来说真的太遥远了。10月由于没有美签,错过了去美国的机会。11月马上去申请了美签,没想到三分钟就秒过了。所以才有了接下来的南极之旅,真的很感谢客户爸爸圆了我的南极梦。
【关于作者】
我是一个职业的旅行自媒体,自由撰稿人,热爱旅行,热爱生活,热爱摄影,游走在路上,如果你没看到我在学习,那么我就是在路上,。希望用双脚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每个角落,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旅途故事。图/文:by厦航style厦航style,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约稿请联系:邮箱:540778631@qq.com
【旅行预告】
中国南极长城站雪山下就是我们的中国长城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妹子笑的多开心,第一次登陆长城站,天气好极啦。
中国南极长城站万年蓝冰,真的是美哭了,听说配威士忌不错的说。
威尔敏纳湾座头鲸。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座头鲸张开血盆大口。
丹科岛母爱。
丹科岛喂食。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登陆尼克港。
尼可港蠢萌的海豹,在南极随处可见这样的海豹。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利马水道百年难得一见的南极火烧云,就在午夜阳光号驶离利马水道的时候。
达摩角企鹅矫健的身姿。
达摩角蓝燕鸬鹚。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这个就是陪我们10天的海达路德午夜阳光号破冰邮轮。
达摩角看,海豹正在晒肚皮呢。
达摩角南极一年只有20多天的好天气,竟然被我们遇到了两天。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旅行攻略】
【行前准备】1、南极仅有冬夏两季之分,410月为冬季,113月为夏季,沿海地区夏季月均气温0℃左右,1~2月的航次是南极的夏季,平均气温在0-10℃左右,越靠近南极圈,极昼会越明显,因为我们没有进南极圈,所以并没有极昼,只是晚上11点多才天黑,大多时间以阴天天气为主。2、很多人都会问去南极都要带些什么,由于南极地区上层臭氧层稀薄,紫外线之强烈不仅能把人晒出两个颜色,还会造成严重脱皮,干燥的气候带来的不仅是皮肤紧绷嘴唇干裂,且几乎所触之物都能产生静电。所以一定要带50倍以上的防晒霜,多喝水,保湿乳等等。每一次登陆和巡游前半小时都需要厚厚的补上一层安耐晒修护防晒乳。3、南极被冰雪覆盖,由于雪对阳光的反射很厉害,所以看久了冰雪,很容易造成眼睛不适,所以一定要带防紫外线的太阳镜。4、南极现在虽然是夏季,但是专业的防水冲锋衣还是必须的,巡游登陆的时候会冷。还有就是专业的防水裤,以防巡游的时候进水,船方会发一件海达路德冲锋衣,自己可以再带一件。巡游登陆都会穿专业的救生服,一定要遵守船方的一些规定。5、搭乘冲锋艇巡游时的风力强度有时更甚于登陆,选择专业又保暖的内搭抓绒衫在室外保暖御寒,室内单穿舒适简单。帽子+脖套的搭配优于帽子+围巾,脖套对头部和颈部的保护是围巾不能给予的,风再大再强也不会有缝可钻。6、在船上的时候温度通常有20度左右,不会冷。船上室内活动穿着轻便的休闲鞋或球鞋即可,尽量选择防滑款式,因为甲板上会有冰雪的积水,稍有不慎会滑倒。7、关于摄影器材,南极公约有规定我们不能离企鹅,海豹等动物太近,必须保持五米以外。所以长焦是一定要带的,不然你肯定会后悔。长焦建议带400以上,这次我带了适马的150-500,打鸟非常的好。最好带两个相机,广角,长焦都必须的,换镜头非常的麻烦。还有就是运动相机啦,gopro,小蚁都可以。8、晕船药一定要记得带,由于邮轮往返会有4天穿越德雷克海峡。德雷克海峡可是出名的魔鬼海峡,浪高10米都是经常见的,风力极大,我们整船的人基本都晕船,在进入德雷克海峡的之前吃晕船药能够有效防止晕船,也看个人体质哈,也有少部分人一点事都没有。【货币】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用不到货币。但是,由于午夜阳光号是属于挪威的船,船上统一用挪威克朗结账或者用visa信用卡也可以。我们会在智利圣地亚哥住两晚,然后从智利最南端的城市蓬塔阿雷纳斯上船,所以还是需要换点智利比索方便使用。由于国内银行没有直接兑换智利比索,建议先换成美元,再到智利兑换比索会比较划算。【网络wifi】南极大陆是没有网络的,不过在邮轮上有网络wifi,通过海事卫星传输,网络较慢,只能微信发发文字,朋友圈需要发几个小时,微博就别想了。邮轮上的wifi全程11天10晚是1200克朗,可以连接两个设备,人民币大概1000左右,还算可以接受。在智利我是租用的漫游超人,网络还可以,推荐漫游超人,可以同时连接5个设备,电量还不错,一天是没问题的。
圣地亚哥【签注】南极虽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但是去往南极通常是从南美洲的智利蓬塔阿雷纳斯或者阿根廷乌斯怀亚上船,所以还是需要阿根廷签证或者智利签证。不过现在持有美国签证,就可以免签进入智利,阿根廷需要办电子签证,也是比较方便的。所以现在就是需要办美国签证,具体可以看我申请美签的另外一个帖子。【如何到达南极】离南极大陆最近的是南美洲,通常是在智利或者阿根廷出发前往南极。所以想要到达南极,要穿越大半个地球,海陆空的交通工具做个遍,此次也是我做过最长的飞机啦。此次我们是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登船,所以需要先飞到智利。国内飞智利,还是有很多选择的。上海——法国巴黎——智利圣地亚哥——智利蓬塔阿雷纳斯(一般是法航,容易丢行李)上海(香港)——美国——智利圣地亚哥——智利蓬塔阿雷纳斯(美国航空或者美联航)上海——墨西哥——智利圣地亚哥——智利蓬塔阿雷纳斯(墨西哥航空)这次我们选择的是在巴黎中转,转机时间长,飞行距离也是最远的。上海到巴黎12小时30分,巴黎到圣地亚哥14小时45分,圣地亚哥到蓬塔阿雷纳斯3小时25分,总共飞了32个多小时,总航程2万4千多公里,飞过最远的地方啦,真的是南极之外,再无远方。加上邮轮60个小时,所以总共是飞行32个多小时,航行60个小时才到达的南极。墨西哥中转是飞行时间最短的,持美签还可以免签进入墨西哥玩耍下,所以比较建议选择墨西哥中转,或者选择美国达拉斯中转也比较节省时间。【住宿】南极没有人类居住,只有科考人员短期的居住在南极做科研。所以我们此次全程都是住在海达路德午夜阳光号上,船上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虽然比不上大型的邮轮,但是这是进入南极最大的邮轮了。
蓬塔阿雷纳斯邮轮九层甲板,想到了小伙伴的至理名言。九层甲板,日月同辉。
蓬塔阿雷纳斯这就是我们入住的豪华海景房,只不过窗外有的会受阻,看你运气啦。
蓬塔阿雷纳斯房间大概12平米左右,虽然不大,但是应有尽有,由于是国内包船,还有热水壶可以烧水泡面。
蓬塔阿雷纳斯房间总共有三铺床,上铺是可以折叠的,我们就住了两个人,三个人相对比较拥挤。
蓬塔阿雷纳斯卫生间,还是蛮大的。【饮食】邮轮上的饮食还是比较偏西式,吃上10天你一定会腻的。由于是国内包船,船上的饮食已经比较中国话了,有米饭,水果,还有牛奶等等。建议可以国内带点榨菜,泡面,零食等等,榨菜可以防止晕船,等你连续吃了几天船上的食物,你一定会爱上泡面的。【注意事项】1、南极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一定要严格遵守南极公约,致力于保护南极环境,留下脚印,带走回忆,其他什么都不要带走,什么都不要留下。2、千万不要靠近企鹅,企鹅是靠企鹅通道行走的,企鹅本来就呆萌可爱,要是你堵住了它的通道,它就更不知道往哪里走了。3、在南极大陆观赏南极动物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严格遵守工作人员的规定,不要擅自离团,更不要随意丢弃垃圾到南极,一定要带上船再扔。4、南半球2月是夏天,所以要带夏季或者秋季的衣服,早晚温差比较大,带上一件薄外套。
【行程规划】
DAY1 福州—上海DAY2 上海—巴黎DAY3 巴黎—圣地亚哥—圣母山—武器广场—总统府—情人山DAY4 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维尼亚DAY5 圣地亚哥——蓬塔阿雷纳斯—登船DAY6 航海日穿越德雷克海峡DAY7 航海日穿越德雷克海峡DAY8 南极长城站DAY9威尔敏纳湾—丹科岛DAY10 尼克港—立马水道DAY11达摩角DAY12 航海日DAY13 航海日穿越德雷克海峡DAY14 航海日穿越德雷克海峡DAY15 蓬塔阿雷纳斯—圣地亚哥DAY16 圣地亚哥—巴黎DAY17巴黎—上海DAY18 上海—福州
【蓬塔阿雷纳斯,在世界的尽头启程南极】
蓬塔阿雷纳斯是智利最南端的城市,也是进入南极的重要门户,和南极洲隔海相望,从蓬塔做邮轮两天三夜就可以到达南极洲。早上从圣地亚哥搭乘最早的航班飞往蓬塔阿雷纳斯,也被称为世界的尽头,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亦使之成为赴南极科考船队的重要补给站。
蓬塔阿雷纳斯登上蓬塔的最高点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全景,对面左边的就是我们的午夜阳光号,下午我们即将登上前往南极的邮轮
蓬塔阿雷纳斯你可能从来都没有听过蓬塔阿雷纳斯这个地方,但是它的来头却不小,还有相当多的名号:天涯海角、世界尽头、南极门户、拥有红色屋顶的城市。
蓬塔阿雷纳斯蓬塔,与南极隔着麦哲伦海峡遥遥相望。夏天的时候,这里白天可达20个小时,太阳往往在深夜才落入海面。
蓬塔阿雷纳斯这是蓬塔阿雷纳斯大教堂,智利信奉天主教,教堂随处可见。
蓬塔阿雷纳斯麦哲伦纪念碑,听说摸摸雕像的身体,你会重回蓬塔这个地方,所以想重回蓬塔的,记得摸一摸,说不定就真的回来了呢。
蓬塔阿雷纳斯摄影/厦航style
蓬塔阿雷纳斯在巴拿马运河开通之前,从欧洲往来于美国西海岸的船只,必须绕道整个南美,蓬塔阿雷纳斯就是必经之地。1520年,进行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停泊在这里,发现了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航道,蓬塔阿雷纳斯所在的大区也被称作麦哲伦大区。
蓬塔阿雷纳斯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就是港口,蓬塔的风特别的大,一定要注意安全。
蓬塔阿雷纳斯摄影/厦航style
蓬塔阿雷纳斯蓬塔阿雷纳斯,也是世界最南城市之一,智利南极区和麦哲伦省首府。位于麦哲伦海峡西岸,始建于1843年,1868年起成为自由港。巴拿马运河修筑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间过往船只的加煤站。
蓬塔阿雷纳斯对面就是海达路德午夜阳光号破冰邮轮,下午我们将会登上邮轮,前往南极。
蓬塔阿雷纳斯这里是麦哲伦海峡的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进入南极的门户,20世纪巴拿马运河开通前曾经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必经之路。即使在现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亦使之成为赴南极科考船队的重要补给站,城市在1927年曾被命名为麦哲伦,但到了1938年,城市名称又重新变为蓬塔阿雷纳斯。
蓬塔阿雷纳斯麦哲伦雕像,蓬塔阿雷纳斯的名称来源据称与英国探险家约翰·拜伦有关。但直到1843年智利政府才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并根据西班牙语Punta Arenosa将城市命名为Punta Arenas,在英语里也就是沙尖的意思,城市也常因为麦哲伦而被提及,因为城市所在的大区被命名为麦哲伦大区。
蓬塔阿雷纳斯摄影/厦航style
蓬塔阿雷纳斯麦哲伦大区被认为是智利所属巴塔哥尼亚的一部分,1520年,进行环球航行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将船只停泊在今天蓬塔阿雷纳斯地区,为了纪念他,所以把蓬塔阿雷纳斯所在的大区命名为麦哲伦大区。【午夜阳光号】经过30多个小时的飞行,终于飞到世界最南端的城市,蓬塔阿雷纳斯。
蓬塔阿雷纳斯登上海达路德午夜阳光号,本来以为来开往南极的邮轮跟普通的邮轮没法比,没想到还是很惊喜,我们入住的是海景房,房间虽然不大,但是还是很温馨的,两个人刚刚好,卫生间还有地热,再也不怕衣服干不了啦。
蓬塔阿雷纳斯我们的豪华海景房。
蓬塔阿雷纳斯港口还停着另外一艘邮轮,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去南极的。
蓬塔阿雷纳斯九层甲板,邮轮总共9层高,甲板有个小型的露天泳池,甲板是凹造型拍照的好地方。
蓬塔阿雷纳斯五层休息室。
蓬塔阿雷纳斯登上邮轮之后,会根据你的房间,在每个对应的楼层办理check in,完事之后就等着逃生演习,然后就自由啦。
蓬塔阿雷纳斯自助餐厅,我们10天的餐食都是在这里,会吃到你想吐的,特别是过德雷克海峡的时候。
蓬塔阿雷纳斯摄影/厦航style
蓬塔阿雷纳斯摄影/厦航style
蓬塔阿雷纳斯最好在看一眼蓬塔,邮轮6点准时起航。
蓬塔阿雷纳斯摄影/厦航style
蓬塔阿雷纳斯蓬塔其实位于麦哲伦海峡上的布朗斯威克半岛,距首都圣地亚哥3000多公里,与火地岛和南极洲隔海相望。而今天,我们就要从这里登上午夜阳光号出发前往南极探险,你们期待嘛?
蓬塔阿雷纳斯再见,蓬塔。
蓬塔阿雷纳斯邮轮驶离蓬塔港,南极,我们真的来啦。
蓬塔阿雷纳斯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祖国我为你自豪】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德雷克海峡,号称世界上最强的魔鬼西风带,吃了晕船药,晚上估计会有个好睡眠,南极,我来了。【中国南极长城站】从蓬塔阿雷纳斯登船,经过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的肆虐,航行两天三晚终于到达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其中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中最大的岛屿,以乔治三世命名,1819年,探险家William Smith发现并命名了该岛。
中国南极长城站乘坐冲锋艇巡游,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冰山,大家纷纷拿出相机不停的按快门,只听到咔嚓咔嚓。
中国南极长城站雪山下就是长城站,位于天然的港湾长城湾。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我们登陆的第一站就是中国长城站,它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这个坐标根据某个城市第一个来南极考察的科研人员设立的,离厦门15805公里。
中国南极长城站几千万年的蓝冰,冰川其实是没有颜色的,且听下面分解。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登上长城站,爱国,求实,创新,拼搏,这正是科考人员所需要的精神吧。由于工作人员正在做科研,所以不能进里面参观,不过还是可以登陆长城站拍拍照哒。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水源充足。这也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长城湾非常适合乘坐冲锋艇巡游,当你关掉马达的声音,你会发现整个世界忽然安静了,企鹅,海豹等南极动物随处可见,我想这就是南极的魅力,明天我们将继续前往南极半岛,会看到更多美丽的万年冰川,还有各种南极动物。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巡游的第一站是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位于62°23'S, 58°27'W ,120公里附近的海面上。
中国南极长城站我们巡游的教练,不过可是个胆小的教练,跟着她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中国南极长城站乔治王岛是南设得兰群岛最大的岛屿,气温较高,风光旖旎,不仅是海鸟、企鹅、海豹等极地动物的聚集地,也是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最为密集之地。现在群岛上有数国之科学研究基地,其中包括中国在1985年设立的长城站,尤其乔治王岛共有13个,其亦频为南极船游探访之处,使该群岛成为有最多人类活动的南极岛屿。
中国南极长城站难得看到一只海豹,正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南极一年只有20多天的好天气,第一就遇到大晴天,真是幸运。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摄影/厦航style
中国南极长城站看着这么蓝的冰川,其实冰是没有颜色的,冰川冰呈现蓝色同天空呈现蓝色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光的散射作用,只不过在冰川冰中微小的气泡代替了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小水滴等的作用。
中国南极长城站通常所见到的冰都是由液态的水冷却到0℃以下凝结形成的,但冰川冰的形成过程却不同,它的“前世”并不是液态的水,而是固态的雪。
中国南极长城站在极地,寒冷的气候使得全年的降水均是固态形式,也就是说,在那里只会下雪而不会下雨。同样由于寒冷,落到地面的雪很难融化,这样,地面上的雪就会越积越多。新落下的雪盖在之前的雪上面,压力越来越大,原本比较松散的雪会被逐渐压实,变得越来越硬也越来越紧密,先形成球状的粒雪,再进一步压实,最后就会形成冰川冰。
中国南极长城站这个过程中,原来松散的雪之间存在的空气有一部分会被挤出去,还有一部分会被封闭在最后形成的冰川冰之中,形成一个个小气泡。形成之初的冰川冰还没有变色,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冰一样,也是白色的。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冰就会变成美丽的蓝色,这就是那些被封闭在冰川冰中的小气泡们的功劳。
中国南极长城站冰川冰形成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雪压在它上面,使其进一步被压实,变得更加紧密,那些被封闭的小气泡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当它们小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对阳光产生散射作用。阳光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不易被散射,而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却很容易发生散射,于是跟蔚蓝的天空一样,冰川冰也变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蓝色。
中国南极长城站这些漂浮的浮冰,说不定已经有几万年了,随着洋流的移动,到处飘。
中国南极长城站午夜阳光号,是进入南极最大的破冰邮轮,可以乘坐500个人。
【威尔敏纳湾,座头鲸带来的惊喜】
威尔敏纳湾】昨晚午夜阳光号从长城站起航,经过一晚的航行终于到达威尔敏纳湾,你们要的南极来啦,喜欢这样的南极不,印象中的南极是不是都被冰雪覆盖,一片雪白的世界呢。
威尔敏纳湾昨天看到的长城站冰山并不是很多,大家都以为我们来了假的南极,这才是你们想象中南极该有的样子。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我们的邮轮停在了威尔敏娜湾,走出房间,到六层甲板四处观望,四周全部被冰山包围,一片昏暗雪白的世界,南极,我真的来了,漂洋过海来看你。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巨大的冰山,当你关掉马达,也许你就能听到冰山坠海的声音,海面上漂浮着浮冰,周围安静的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这就是南极给我带来的震撼。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威尔敏纳湾被南极半岛的群山和巨大的冰川包围着,造就了它独特的气质和令人窒息的美景,你会看到形状各异的浮冰漂浮在海面,还有时不时坠落海面的冰川,这里也是企鹅的家,今天会看到成群的企鹅啦,好啦,我们准备下船巡游。
威尔敏纳湾形状各异的冰山,也许是几千年,甚至上亿万年前的留下来的冰山。
威尔敏纳湾这个海域是鲸鱼经常出没的地方,因此曾经的补鲸人经常光顾于此。在这里不仅可以有鲸鱼,还有可能发现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豹海豹等,还有在一些的裸露的山崖峭壁可以看到南极燕鸥。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早早的穿好了救生衣,登陆靴做好准备,当广播通知到我们11组进行巡游的时候,迫不及待的登上巡游的冲锋艇,感受下南极的魅力。
威尔敏纳湾已经有好几个小组开始巡游了,听他们说这里曾经是补鲸的地方,很有可能可以近距离看到座头鲸。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带着好奇的心,跟着给力的马老师,我们开始了寻找座头鲸的巡游之旅。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看远处的冰山,真的好壮观,也许不来南极,一辈子都没法看到这样的美景。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摄影/厦航style
威尔敏纳湾威廉敏娜湾周围南极半岛上巍峨的群山和深邃的冰川使人不由得感慨冰和水的神奇与魅力。这里曾经是捕鲸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因为这里是鲸鱼和海豹进餐的场所。如果天气和浮冰的情况允许,还可以利用我们的极地船近距离观看废旧的捕鲸船。
威尔敏纳湾看,前面有座头鲸,同伴的声音吸引了我,马上拿起长枪,看到了座头鲸的脊背,真的好大。
威尔敏纳湾这里不仅是企鹅的家,也是座头鲸的家,这里是座头鲸经常出没的地方,就看你运气啦。我们今天的巡游就是寻找座头鲸,其“座头”之名源于日文“座头”,意为“琵琶”,指鲸背部的形状。
威尔敏纳湾我们的冲锋艇慢慢的靠近鲸鱼,座头鲸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原道而来,一会喷气,一会摆尾,真的好神奇,就在离我们冲锋艇不到一米的地方。
威尔敏纳湾说不定当你正在伏笔写文案的时候,座头鲸正越出海面,刚刚我们在巡游的时候,座头鲸就在我们冲锋艇的一米外呼吸,喷水,越出海面,这就是座头鲸带来的震撼。
威尔敏纳湾你们能看出这是鲸鱼的什么部位吗,没错,就是座头鲸的头部。座头鲸为热带暖海性鲸类,身体较短而宽,一般长达1315米。座头鲸以其跃出水面姿势、超长的前翅与复杂的叫声而闻名。活动时多一双一对活动,性情温顺,有洄游习性,惟游泳速度较慢,主食为小甲壳类和群游性小型鱼类。
威尔敏纳湾它张开了巨大的鲸鱼嘴,吓得我屏住了呼吸,生怕一口就把我们吞了。
威尔敏纳湾幸运的捕捉到座头鲸的独特“尾纹”,可是你们知道每一条座头鲸的尾纹都是不一样的吗?我们已经可以通过长鳍和节瘤,将座头鲸和其他鲸豚轻松地区别开来,而更有训练有素的观鲸者,可以通过看座头鲸的尾巴,把每一头座头鲸都分得清清楚楚。
威尔敏纳湾如同我们人类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指纹一样,每一头座头鲸的尾巴形状、颜色和花纹也相互不同,且有着极高的辨识度。而座头鲸独特的个人身份特征还远不止尾巴,每一头座头鲸身上其他部位的体色花纹也是迥然不同的,以大的族群为例子,大西洋上的座头鲸,它们的长胸鳍往往是两面都有白色花纹,而太平洋上的座头鲸,胸鳍大多是背面为深色,腹面为白色,具体到每一头鲸,花纹的变化就更为多样个性。
【丹科岛,金图企鹅的家】
丹科岛全长1.6公里,坐落在ERRERA海峡的南部,在GRAHAM高地的西海岸。改岛得名于1897-1899年比利时科考探险时代一名在此丧身的地质学家的名字,丹科岛上栖息着大约1700对的金图企鹅,还可以看到雪藻类植物,蓝眼鸬鹚,白鞘嘴鸥,黑背鸥等海鸟。
丹科岛刚刚抵达丹科岛的时候,天气还不太好,等我们即将登陆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好了。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此次我们在丹科岛主要是登陆和巡游,分组进行,所以今天的行程会比较繁忙。
丹科岛今日主题就是企鹅宝宝啦,登上丹科岛,漫山遍野都是企鹅。在南极可以看到四种企鹅,有金图企鹅(巴布亚企鹅),阿德利企鹅,帽带企鹅,还有就是帝企鹅,我们这次看到的是金图企鹅,而帝企鹅身处南极圈内,所以很难看的到。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企鹅宝宝行动缓慢,靠企鹅通道行走,所以千万不要堵住企鹅通道,不然它就要迷路了,傻傻的站着看了半天,不知道往哪里走。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南极除了有各种各样蠢萌的海豹,还有呆萌的企鹅宝宝,座头鲸,海鸟等等。但是在南极最经常看到的就是金图企鹅,也叫巴布亚企鹅。眼角上有个明显的白斑,所以又被称为白眉企鹅。
丹科岛瞧,这只企鹅在叼石头筑巢,准备去讨好母企鹅。
丹科岛企鹅之间有时候经常会互相偷石头。
丹科岛企鹅的巢是由一大堆石头绕圈而设的,其大小可高达20厘米,直径25厘米。它们会守着自己找来的石头,慢慢建巢,有时也会出现为石头的拥有权而争执的情况,也有以草筑巢,视地区而不同。
丹科岛金图企鹅,体形较大,身长约60-80厘米,重约6公斤,眼睛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白斑,嘴细长,嘴角呈红色,眼角处有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显得眉清目秀。因其模样憨态有趣,有如绅士一般,十分可爱,因而俗称“绅士企鹅”。
丹科岛南极的天气就是说变就变,刚刚爬到山间,就开始下起了大雪。这只企鹅妈妈正用身体保护着两只企鹅宝宝,贼鸥在上空盘旋,企鹅妈妈寸步不离。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这只企鹅宝宝估计饿了,正在向妈妈讨吃的。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生活在较南地区的巴布亚企鹅以吃磷虾为主,生活在较北的则较多以鱼类为食。11月来到栖息地交配,12月底-1月左右产下雏鸟,之后1-3月份就由父母抚育雏鸟,一直到夏季结束。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摄影/厦航style
丹科岛母爱
丹科岛很多南极地区的岛屿都是巴布亚企鹅的繁殖地,最主要的几个巴布亚企鹅族群均在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和凯尔盖朗群岛;也有一些巴布亚企鹅在麦夸里岛、赫德岛(Heard Islands)、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繁殖。全球每年有逾300,000对巴布亚企鹅在各地进行繁殖。
丹科岛企鹅喂食,小企鹅发育较慢,3个月后才能下水。如果两枚卵都孵化出来,它们就抢着让父母喂自己食物。这时,企鹅父母会逃到一边去,小企鹅们将紧紧地追着父母要喂它们。体大的、年长的小企鹅在比赛中获胜,得到父母的食物,另一只小企鹅只好等下一次了。如果食物不充足,通常第二只孵出来小企鹅会被饿死,幼鸟前后换羽两次,这在鸟类中独一无二。
【尼克港,城堡般的冰山】
经过一晚的航行,午夜阳光号从丹科岛驶入纳克港,这里被南极半岛的山脉和万年冰川所包围。港湾景色非常优美,不仅可以看到城堡般的冰山,还有大量企鹅和海豹。纳克港的名字来源于1900年在此停留过的补鲸船的名字,这里也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可以登陆的港湾,还可以巡游。
尼可港刚坐上巡游冲锋艇,又开始下雪了。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纳克港(Neko Harbour)位于美丽的安德沃得湾(Andvord Bay),是比利时探险家阿德瑞恩.德.哲拉什(Adrien de Gerlache)发现的,以挪威的鲸加工船"纳克"号的船名命名的,纳克号于1911至1924年在这个港湾里进行鲸产品加工。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登上山坡,眼前是大片的企鹅,纳克港尽收眼底。当你安静下来的时候,还可以听到巨大的冰川掉落的声音。
尼可港登山的途中,看到一只金图企鹅躺在企鹅通道上,不知道是怎么了。
尼可港喂食,因为企鹅宝宝要3个月后才能下水,所以通常身上比较脏。
尼可港从小山丘顶上俯瞰纳克港湾,看到的景色是一种已无法形容的,天堂般的美,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纯洁。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企鹅天敌贼鸥,通常会在企鹅栖息的上空盘旋,就等着哪个企鹅宝宝落单了,就成了它美味的食物,主要以企鹅蛋和企鹅宝宝为食。
尼可港纳克港(Neko Harbour)是金图企鹅的聚集地同时也是阿根廷难民的避难所,它安逸的平躺在众山环抱的安沃尔湾(Andvord Bay),雄伟壮观的冰川成为它天然的屏障。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又看到满山遍野的金图企鹅,还有少部分的帽带企鹅。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这是在睡觉吗?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在到达专门饲养小须鲸的地方时,你就能完全体会到巍峨的安沃尔湾(Andvord Bay)和南极洲半岛的景致了,也是能登上南极大陆的仅有的几个地点之一。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可爱的企鹅下水。
尼可港这里也是海豹聚集的地方,巡游的时候,看到一座冰山上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好多海豹。
尼可港瞧,看到我们来了,都抬起了头。
尼可港海豹是对鳍足亚目种海豹科动物的统称,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全身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黄色,带有蓝黑色斑点。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蹼,形成鳍状肢,具锋利爪。后鳍肢大,向后延伸,尾短小而扁平。毛色随年龄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
尼可港懒洋洋的晒着肚皮,好幸福,海豹还是游泳高手呢。
尼可港韦德尔海豹甚至整个冬天都生活在南极,它们生活在冰面下的海水中,所以不惧怕上面肆虐的暴风雪。但它们整年的时间都必须接触到空气,因为要呼吸。因此它们靠牙齿的力量始终保持着呼吸孔的畅通。只有不停地刮擦冰面才能接触到外面的空气,但是这样做,那也意味着牙齿会磨损得很厉害,以至于不能捕猎,所以韦德尔海豹都会很年轻就离开这个世界,一般寿命为20年左右。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四周都是冰川围绕,壮丽大气,能登陆在南极的地点不多,纳克港是其中之一。巴布亚企鹅将这里视作自己的家,所以不要靠近企鹅,给她们一个美丽的家园。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你可以找一个略高的小山丘,安坐于此,欣赏安沃尔湾的巍峨美景,说不定好奇的企鹅会慢慢向你靠近,陪着你一起呆坐放空哦。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听,那是冰川掉落的声音。
尼可港Andvord港湾深入南极半岛,这里距离威德尔海只有50公里,当邮轮驶入港湾时,四周被南极半岛的山脉和冰川所包围。此时正是南极的夏季,港湾景色优美,分布着城堡般的冰山和大量的极地动物。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海湾的尽头是纳克港,徒步登上企鹅岩石,港湾的美景尽收眼底,身后壮丽的冰川横亘在山峦上。这里的冰川隐藏着巨大的裂缝,偶尔会掉落海里,所以为了安全一定要远离海滩。
尼可港老铁,你们干啥呢?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果然是要登上最高峰,看到的风景更不一样。
尼可港漫山遍野的企鹅,这里就是它们的家。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尼可港这里虽然曾经是鲸鱼出没的地方,但是当年捕鲸人的贪婪几乎灭绝了南极地区的鲸类和毛海豹,如今这里已经很难找到鲸鱼的身影。我们巡游了好久,失望而归。
尼可港摄影/厦航style
【利马水道,百年一遇的火烧云】
【利马水道】你们知道在南极遇到好天气有多么不容易吗?一年只有20多天的天晴,被我们遇到了两天,上帝真的很眷顾我们的南极之行。能够一起来南极的,不知道是有多大的幸运,才能和你们一起看万年冰川。好想喊一句,南极友谊,长长久久。九层甲板,日月同辉。
利马水道登录南极大陆的第三天,船长准备带我们穿过漂亮的利马水道。利马水道(Lemaire Channel),又称雷麦瑞海峡,位于南极大陆和布斯岛 (Booth Island) 之间的狭长海域。水道长11公里,宽度约1600米,最狭窄处仅约800米。
利马水道受两岸冰山、浮冰和冰川碎冰的堆积挤压,可通行的航道更狭窄。航道两边群峰对峙,峰顶超过300米,海冰随处可见,是南极半岛中风光最美的水道。
利马水道摄影/厦航style
利马水道可是航行到一半的时候,海上的浮冰实在太多了,没办法继续往前航行。船长不得不准备改道航行,就在离开利马水道的时候,天边的那一抹红出现了,真的是太震撼了,南极火烧云,瞬间染红了整个天空,此次南极之行值了。这就是南极,随时随地都会给你带来惊喜的。
利马水道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我们一起去寻找达摩小屋】
在南极大陆的最后一天,登上达摩角,南极一年只有20多天的好天气,竟然被我们遇到了3天,人品简直大爆发啦。
达摩角这就是陪伴我们10天的午夜阳光号破冰邮轮,这是进入南极大陆最大的邮轮,可以乘坐500个乘客,体验感非常的好,过魔鬼西风带德雷克海峡的时候你就能体验到他的好处啦,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最后一天,幸运的选上了摄影巡游的体验,才有全方位看午夜阳光号。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蓝天白云,冰川雪山,这真的是我想象中的南极吗,突然有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达摩角在达摩角很神奇的看到了这艘船,真的很好奇,这艘小船怎么地域魔鬼海峡的袭击的呢?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巡游的时候,意外的看到了这个英国小屋,这个小屋现在主要是寄明信片用的,已经没有科学考察啦。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此行看到最多的南极动物就是企鹅和各种海豹啦,懒懒的晒着太阳,享受着南极的一切。
达摩角在阳光的照射下,蓝冰显得更加漂亮。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冲锋艇避开浮冰,没一会就到达登陆的岸边,由于这边的海滩石头比较多,所以我们只能在石头上登录。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这么好的天气,这么蓝的天,尽情的呼吸南极清新的空气吧。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印象中南极应该是冷的不行,可是刚登陆一会,浑身就出汗了,这就是南极多变的天气哈。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达摩角是金图企鹅和贼鸥的常年栖息地,这里生存着1600多对的金图企鹅,这些小家伙简直呆萌的可爱,你还可以看到韦德尔海豹和其他各种海豹在冰山上晒肚皮,这里还有英国的达摩小屋,已经对外开放啦,可以购买纪念品和寄明信片。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巨大的冰山,漂浮在海上。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金图企鹅和贼鸥常年栖息在这里,威德尔海豹和其他海豹也经常光顾这里,还可以看到南极的一些藻类植物,这些雪藻通常存在积雪中,你看到粉色的雪就是雪藻啦。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喂食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你们说企鹅会飞吗,这就是飞翔中的企鹅,金图企鹅可是游泳高手,在海里游泳可达36千米每小时。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英国小屋旁边全都是企鹅,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整个岩石。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这一对贼鸥不知道是不是饿得只能吃国旗了。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达摩角是在1903年到1905年一位叫夏洛特的探险家发现的,这里有一个南极少有的人文景观——达摩小屋。达摩小屋2009年时被确定为南极第83号历史遗迹,并对外开放。
达摩角这就是当时达摩小屋的内部,1975到1993年曾经被英国人当做停机坪的操作中心,这也许就是英国人留下的,进入达摩小屋要记得消毒哦,不能带包包进去。
达摩角达摩小屋旁边阿根廷的小屋,已经废弃,不能进去。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达摩角摄影/厦航style
智利本来我们在南极有5天的时间,最后一天由于德雷克海峡有非常大的气旋,我们不得不提前一天返航,还意犹未尽呢,就要返航了,南极友谊,天长地久。
智利这就是乌斯怀亚的灯塔。
智利经过三天三夜魔鬼德雷克海峡的颠簸,浪高15米,风超大,当邮轮驶入智利峡湾,看着两岸的冰川,美景,一边是阿根廷一边是智利,南极,真的要说再见了。
智利智利峡湾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的辽阔的自然保护区,拥有令人惊叹的美景。靠近智利南端有一个海峡叫比格海峡,安第斯山脉南麓在那里延伸坠入冰海,原始的荒原和路途遥远,从而造就了那里广袤的无人区。
智利著名的智利峡湾区就坐落在那里的沿岸,由于冰川作用形成了无数荒岛,众多迷人的港湾隐藏在其中,其中麦格达雷纳岛是智利面积最大的,最重要的麦哲伦企鹅的栖息地,也因此被智利政府划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智利由于冰河时期的切割,峡湾地区处处美景,沿途悬崖峭壁,俊险雄伟,两岸瀑布临空而下,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智利两岸都是密密的森林,海狮、海鸟、企鹅大都只在光秃秃岩石的岛屿或海岸出现。
智利摊开世界地图,看南美洲大陆,是不是觉得挺像一块饼尖正对南极的不胖不瘦的三角饼?在那饼尖尖处,你不难发现有掰裂的饼块和无数掉落的碎屑。那掰裂的饼块,是火地岛,阿根廷和智利各拥一半。而无数掉落的碎渣碎屑,则是从美洲大陆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延伸到智利西南部崎岖的海岸线上的那些岛屿。
智利这条海岸线,冰川遍布,地势险峻,从陆地难以造访。那些岛屿,更是形成了智利南部的峡湾地形,这便是从麦哲伦海峡到蒙特港之间的“智利峡湾”。我们返回蓬塔的最后一天的航行,其实都是航行在这条峡湾,巡游在搭乘邮轮才能轻松享受的孤绝天成的美景中。
智利这是流动的风景,青山、小岛、灯塔、岩礁,一次次地让蔚蓝的海水产生新的分道。这是流动的风景,每一处似乎都见过,但每一处却又是新鲜。
智利此次同行的小伙伴们,各个身怀绝技。
智利九层甲板,日月同辉的小伙伴。
智利我们的B2团,很负责的领队,很可爱的小伙伴。 南极真的是我去过最远的远方了,首先你要飞到南美洲的智利或者阿根廷上船,从上海飞巴黎12小时45分,巴黎飞智利圣地亚哥14小时35分,圣地亚哥飞智利蓬塔阿雷纳斯3小时25分,海陆空交通做个遍,整整飞行30多个小时才能登陆海达路德午夜阳光号。这就是我的南极之行,希望你们会喜欢,再见,南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