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商业化的北京胡同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其实,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明朝将军到清朝王爷,从北洋政府总统到国民党总裁,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786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交通信息:到达北口:乘107、124、204、635路在宝钞胡同站下,107、124、204路在小经厂站下,或乘地铁6号线南锣鼓巷站下。到达南口:乘13、60、118、612、623路在锣鼓巷站下,104、108、113、201、612、758路在北兵马司站下,向西经过东棉花胡同即是。
地铁出行总是那么惬意,不用担心堵车,无非就是挤了点。
每条胡同都有着自己的名字跟历史。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水果杯,在我看来色素的成分多一些,不过炎热的夏季渴了,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任何商业化严重的街道,都会有酒吧、咖啡厅这类的店面,当然这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走进一家特色小店,摩托车的小摆件个个精美,让人爱不释手。
北京的胡同,停车是个大问题,不过这里应该住着很多有钱人,自家门口都有看门的。
在南锣鼓巷胡同整修过程中,在巷中段路东拆出了一个完好的清朝老当铺门脸——万庆当铺,当年南锣鼓巷就已经被达官贵人看作一块风水宝地,这里是清末京城五大当铺之一。
门前夹杆石,中间留有圆孔,是以前当铺门前为了立杆支棚所用的物件。
南锣鼓巷还有十大特色美食,不知道这个美食是如何评判的,我尝试了其中的四种,味道还挺不错。
走进一家音像店,看到了哥哥的CD,好好的人怎么就没了呢?
给我来一双绣花鞋啊,这个不知道平时什么场合可以穿呢?
辛苦工作的手艺人,靠本事吃饭本身就是一种本事。南锣鼓巷这样的地方,如果你没来过,可以来看看,但其实没有什么好玩的,商业化太过于严重,不过周边的胡同还是不错的,骑个单车逛一下还是推荐的。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