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回顾:马德里
第一站传送门链接: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107269#pvareaid=21743051561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将首都从托莱多迁入马德里,托莱多古城位于西班牙卡斯蒂亚·拉·曼查的自治区的托莱多省,英文名称:Historic City of Toledo ,于198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它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几种文明荟萃之地,因此被誉为“三文化”名城。托莱多城保存着一系列十五六世纪西班牙黄金时期的重要建筑,其中包括托莱多大教堂。托莱多大教堂是西班牙著名的教堂,位于马德里以南70千米处的托莱多城内。这是一座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风貌的古建筑,是当时西班牙基督教会的第一大教堂。攻略:托莱多位于马德里西南70多公里处,是卡斯蒂利亚-拉曼恰自治区首府和托莱多省会,距离马德里的车程不到一个小时。
托莱多火车站
托莱多是西班牙曾经的首都,一下火车就能嗅到浓浓的历史味! 托莱多的火车站本身就是一道别致的风景。站在候车大厅都能感觉穿越在历史的走廊~
门口就是鲜艳的hop on hop off,不过我还是喜欢用脚步去zhangliang
托莱多古城
这是我们一天步行的范围,从最右边的火车站出发,逆时针方向
阿尔坎塔拉桥(AlcántaraBridge)阿尔坎塔拉桥穿过西班牙阿尔坎塔拉的塔霍河,是古罗马时代重要的建筑杰作。 阿尔坎塔拉桥是罗马皇帝图拉真于公元前98年下令建造的,在桥的中心有个凯旋门,一端还有一个小寺Alcantara bridge桥中有塔。桥宽8m,桥高72m(高出水面62.5m),为古罗马桥中最高者。花岗石桥墩,有9.15m见方,用重约8吨的大型拱块砌筑,几乎不用砂浆,无装饰。该桥由拉塞(l ace r)于公元98~105年建造,以纪念图拉真皇帝。拉塞死后葬于桥旁左岸。
西班牙 观光胜地:古城Toledo(托雷多)到Toledo之前,看了这部视频,对整个古城的可看性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
整个游览从zocodover广场开始,有必要推荐一下这里的小火车,5.5欧/人,有中文语音讲解,小火车会带着你几乎跑遍整个托莱多古城,告诉你有哪些值得留恋的地方,会在南面山头的Parador de Toledo景观酒店停靠一阵,让游客们俯瞰整个托莱多城。对托莱多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再步行深入每一处古迹,才会有更精彩的收获。
Parador de Toledo看到的托莱多全景
天气仍以多云为主,只短暂出现了一瞬阳光
坐小火车最好赶早,我们10:15那班人还是非常少,两节车厢也不过坐了十几个人,等大批旅行团赶到的时候基本都是满载的。
托莱多不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和风格迥异的建筑闻名于世,刀、剑等冷兵器和金丝镶嵌画等也是这个城市独家经营的手工艺品。
托莱多为欧洲历史名城,公元前192年被罗马人占领。公元527年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并在此定都。公元711年被摩尔人攻陷。1085年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六世收复该城后,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首府和全国宗教中心。1561年,腓力二世迁都马德里 , 托莱多从此衰落,但宗教地位依然如故,至今仍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驻地。
太阳门是托莱多观光必不可少的一道“名菜”,它建于13世纪,具有典型的阿拉伯风格――高大,宏伟,挺拔。之所以叫太阳门,有两种说法:一是称门上有太阳、月亮的图案;二是称阿方索十世时代星象测量结果,此门位居子午线零度上,从日出到日落,日光总照着此门。
虽然仍可看到最早由西哥特人修建的城防系统的残迹,但今天环绕托莱多古城的是由阿拉伯人建造并在重陷后修复的第二道城墙。城防系统的不规则布局以及杂密的、由小路和死巷组成的道路网,其历史可追溯到历史上的穆斯林统治时期。托莱多经历了许多艺术大发展时期,许多艺术风格在建筑景观以及各历史遗迹构图方面获得体现。建造于1514-1544年间的圣十字医院是西班牙最早的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之一:其圆形屋顶和内部结构从哥特式艺术中借鉴而来。其结构外形体现了穆德哈尔式建筑风格,其门廊则是华丽装饰艺术初期的典范。托莱多有许多教堂。从西哥特风格教堂到18世纪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建筑。
circulo de arte de toledo一处老的艺术中心,有一个适合小型乐队演奏的舞台,场馆里播放着古典音乐唱片,相当有感。
圣若望皇家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 Juan de los Reyes又名“圣若望皇家修道院”,是西班牙托莱多 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方济各会修道院,供奉圣若望,由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兴建于1477年,以庆祝他们的儿子胡安王子的出生,以及在1476年决定性的托罗战役中战胜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五世的军队,为两国的合并铺平了道路。该修道院完成于1504年。选择在托莱多兴建,是因为该城位于西班牙的地理中心,且是西哥特王国的故都。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 一世原计划安葬在这个修道院,但是在1492年征服 格拉纳达 后,改变了原计划,选择葬在 格拉纳达 。1809年拿破仑军队占领托莱多期间,该修道院遭严重损坏。1835年关闭。1883年开始修复,直到1967年才完成。1954年该修道院重归方济各会。
该修道院为哥特式建筑,它的教堂为拉丁十字平面,通廊长50米高30米,装饰有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贝拉 一世的纹章。这座位于犹太区中心的修道院亮点是神气的双层回廊,一层是后哥特式风格,二层用穆德哈尔装饰加以平衡,是这座城市最值得欣赏的建筑。修道院是Juan Guas的杰出之作,修道院内的教堂装饰得十分华丽,回廊的伊斯兰雕刻精美绝伦,两者皆是值得游人特别留意的部分。
院内光线充足,种植着橘树等植物,天上还拉着大网,大概是防止鸟飞进来吧。沿着楼梯可以上到二楼,在高处欣赏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和植物图案的雕刻。修道院外墙上悬挂着在与阿拉伯人的战争中获得自由的基督徒的镣铐,非常引人注目。在对面的一家餐馆午餐,吃完出来天气居然放晴了
修道院在维修,我们也没找到入口,就走过路过吧
相比登堂入室欣赏修道院教堂,我更喜欢走街串巷
这张明信片之后在很多城市都看到过,这视角也是醉了
喜欢伊斯兰清真寺里的那些图案,之后在格拉纳达将达到极致
历史上, 托莱多曾为异族占领和统治,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为托莱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和历史遗产,也使 托莱多成为西班牙民族融合的缩影。从被摩尔人占领起, 托莱多的莫扎拉布(摩尔人统治时期的西班牙基督教徒)、摩尔人和犹太人即友善和平地共居此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此并存共容, 托莱多 由此成为“三种文化之都”。
塔霍河对面的山丘
古城内的道路那叫一个窄,大一点的车确实开起来费劲
托莱多大教堂
这座教堂在一座穆斯林清真寺的原址上建造,之前在6世纪是雷卡多(Recardo)时期的大教堂。国王费尔南多(San Fernando)和大主教在1226年放置了第一块石头。随后,逐渐完成了教堂里半圆形后殿的15个祭坛。直至1300年,十字结构中的中殿建成,尽管建造工程又持续了两个世纪教堂由5个厅组成,长120米,宽59米。教堂顶由88根柱子支撑,彩色玻璃分别于十四、十五和十六世纪被陆续镶嵌上。最大的那个祭坛分为五个部分,包含了《新约》中的场景,彩色雕刻采用真人尺寸,使用了经过烤焦的木材。由红衣主教西斯内罗斯 于1497年至1504年之间主持建造。
建于十五世纪的圣地亚哥祭坛的风格为哥特式,其中放置了卡斯蒂利亚领主阿尔瓦罗•德•鲁纳(don Álvaro de Luna)和他妻子胡安娜•德•皮门特尔(doña Juana de Pimen,)的石棺。教堂令人印象深刻的唱诗班被认为是基督教界最为壮观的。唱诗坛的围栏出自多明戈•塞斯佩德斯(Domingo de Céspedes)之手。唱诗坛的下层座椅从十五世纪开始雕刻,再现了占领广场和堡垒甚至攻占 格拉纳达 的场景。上层坐席由72个座位组成,是阿隆索•贝鲁格特(Alonso de Berruguete)和费利佩•韦 加尔 尼(Felipe Vigarni)的作品。建成于十六世纪末的八角厅是献给殉难者以及耶稣门徒的华丽厅堂,那里保存着诸如圣路易斯的圣骨盒, 圣胡安 (San Juan Bautista)的半身像或者门多萨红衣主教的十字架等价值 连城 的物品。在艺术品收藏室可以观赏卢卡 斯•乔尔丹(Lucas Jordán)和埃尔格莱戈(Greco)的作品。
建于1227至1493年,内部装饰完成于18世纪。主体建筑为哥特式风格,内部装潢吸收了穆德哈尔等艺术特点,可以说这是一座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庞大建筑群,是 西班牙 最大的教堂之一,也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驻地。教堂正门左侧钟楼高90米,上挂一口重17. 5吨的大钟。主堂长112米,宽56米,高45米,由88根大 石柱 支撑着。主堂周围有22个小祠堂。〖唱诗室〗位于主堂中央,唱诗班的两排座椅是 西班牙 木雕艺术的瑰宝,上排为文艺复兴式,下排为哥特式,两种风格水乳交融。上排座椅上方刻着圣人像,下排座椅上方的雕刻则表现了 光复 战争中收复 格拉纳达 的历史场面。
教堂有主座堂及其周围的小教堂、唱诗班席位、半圆形后殿、珍宝馆、绘画馆、钟楼等几部分。主座堂及其周围的22个小教堂是整个教堂中装饰最豪华的部分。尤其是主座堂大祭坛及祭坛顶部的圆形窟窿更具特色。五组反映耶稣生平的彩色松木雕刻作品占满祭坛的整个墙面。这些作品不仅技艺精湛细腻,造型生动,而且人物姿态自然、栩栩如生。室内的1516世纪制作的彩色玻璃窗户,在阳光的反射下五彩缤纷,更增加了教堂的神秘色彩。有许多用透明大理石雕成的神圣雕像,在灯光的照耀下, 大理 石圣母、天使好似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中飘然。这是纳西索、托梅大师最有名的雕塑作品。在唱诗班席位处,有高排、低排两部分座椅。在低排座椅上54组反映1492年 西班牙 天主教君主击败阿拉伯人、进入 格拉纳达 市的情景,皆用凸雕表现,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珍宝馆内陈列了许多金银工艺饰品。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台3米高、180千克重,用 白银 、黄金和珍珠镶嵌而成的圣体龛。每年圣体节举行游行时,圣体龛才被搬出户外一次。
〖圣器室〗原为教堂圣器室,现为绘画珍品陈列处。陈列着格雷科、戈雅、潘 多哈 、巴萨诺、莫拉雷斯等人的油画。顶棚上的巨大油画由 卢卡 斯•霍尔丹所作。卢卡 斯•霍尔丹的巨幅宗教油画布满了圣器室整个穹形大天花板。绘画馆内珍藏了西班牙伟大画家格雷戈(15481625年)的杰作《抢夺圣衣》及其它许多名作。还有绘画大师鲁本斯(15771640年)、凡•戴克(15991641年)、戈雅(17461828年)等人的名作。鲁本斯16001608年在意大利深造后回到西班牙自设工作室。所作神话、历史宗教肖像和风俗画等,构图气势磅礴,色彩富丽,融合了尼德兰和意大利的艺术传统,复兴了佛兰德斯画派。鲁本斯1625年虽出任驻 西班牙 等国外交使节,但晚年退出外交活动后仍亲笔完成多幅创作。作品有《农民的舞蹈》、《鲁本斯和依沙音拉•勃朗》、《苏珊娜•芙尔曼肖像》(或称《戴帽子的女人》)、《 亚马孙 之战》等。凡•戴克是鲁本斯的主要助手。1620年和1632年两次应英王查理一世之聘赴任 伦敦 宫廷画家,作品以神话、宗教等为题材。戈雅年轻时曾游学罗马 ,早年作过宗教壁画,并为 西班牙 皇家织造工场设计挂毯。1780年被举为 马德里 皇家圣斐迪南学院院士,任宫廷画家。作品有《奇想集》、《卖牛奶的姑娘》、《唐•霍塞•庇欧•莫利娜》等。
唱诗班所在的一圈木椅雕刻了伊莎贝尔女王和斐迪南国王完成西班牙统一征服格拉纳达的事件,是文化精品及世界遗产。
每次旅行总能碰到有人拍婚纱照,在古堡拍中世纪风的婚纱照,也是挺赞的吧!结束一天的旅程,驱车回马德里!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