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有打算去意大利,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没能成行,今年碰巧要去巴黎一趟,再次提上日程,行程为先飞巴黎,再去意大利。 签证需要机票和酒店信息,赶忙把机票和酒店订了,因为离出发时间比较近,所以没有太多的优惠,建议大家提前打算,可以节约下不少的银子。 以前有申根签证的原因,签证比较胜利,比较烦人的是需要本人去大使馆采集指纹。采集指纹期间,有个小插曲,带的照片不合格,又在现场照了一份,签证费只收现金,不能刷卡,又跑了一趟周围的取款机,取款机也难用的很,试了几张卡都没有成功,提示各种错误。都要绝望了,最后一张卡取钱成功。所以办这些琐细的事情,功课还是得做足,不然很麻烦。 6月9号,打了个顺风车去机场,很幸运的打了个奔驰S350。途中非常堵,还好时间比较充足。在机场我排队办理登机和托行李,媳妇去拿WIFI,飞巴黎的是个大飞机,和办理登机的人说要靠前仓中间的位置,拿到机票也没有看,后来发现居然是倒数几排。10个多小时的航程,慢慢享受颠簸了。国内办事效率就是高,一会儿就搞定了出关,媳妇开始买买买,各种化妆品,我也不懂,酒什么的也没有逛,打算回来再看。这里比较失误,T3返程免税店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买的。 飞机上,因为不能上网,无聊的很,只能刷刷飞机上的电影,睡觉。慢慢长路,也只能熬过去,如果要是带小朋友估计很难坚持。去年过年带小朋友去普吉岛,6个小时飞机,小朋友都难受的不行。 下午6点40到了巴黎机场戴高乐国际机场,开始等行李,各种慢,等了好久好久,才拿到行李,因为机场离市区还挺远的,出来我们开始找(RERB到里昂)公车,没怎么花力气就找到了,因为是法语的原因,我们也不确定是否找对了,比较好的是机场工作人员的英语水平都挺好。一个小伙子教我们如何买票,用信用卡直接买票。而且是免密码的。途中在路边看到很多难民搭的帐篷,心里开始有点担心安全问题。 酒店离里昂车站特别近,办理入住很简单,但是我必须再次吐槽欧洲的电梯,又是那种很小很小的电梯,两个人都嫌挤,而且只能到半层,费劲~再次感叹国内设施的先进性!房间很小,很贵,很简陋,连个电吹风都没有,电视小的可怜。但是没有办法离,离车站近,位置绝佳,去哪里都比较方便。晚上睡的比较早 第一个景点,便是亚历山大三世桥,刚好碰了当地长跑活动,当地人比较有意思,大家站在桥上为选手们加油!大家不停的喊“加油”!
从亚历山大三世桥走一会儿就到了协和广场,因为马拉松活动的原因封路了,看起来格外空旷。 协和广场建于1757年。1763年取名“路易十五广场”,广场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骑像。大革命时期被称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称“协和广场”。后经建筑师希托弗主持整修了4年,于1840年最后定型。这座18世纪中叶建成的饱经风霜的广场,在1836年树立起一座既古老又新颖的建筑物——古埃及方尖碑。这座有四千年历史的埃及方尖碑,原供于卢克索神庙前,由埃及总督本着进贡的想法,传为礼物送给法国。方尖碑高二十三米,重二百三十吨,塔身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主要内容是赞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丰功伟绩。方尖碑的底座基石上记载着将之运到这里和树立起来的艰难过程。从尼罗河从尼罗河上为其特别建造的大船开始,历时三年经过尼罗河、地中海、大西洋、塞纳河,又用三年将方尖碑矗立在协和广场的正中。
奥赛博物馆是一家国立博物馆,位于塞纳河左岸,与卢浮宫和杜伊勒里花园隔河相望。博物馆坐落在建筑师维克多·拉鲁(Victor Laloux)为 1900 年万国博览会设计修建的火车站中,馆内主要陈列 1848 年至 1914 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饰品、摄影作品、建筑设计图在内的精彩藏品,显示出一个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分离主义、画意摄影主义等流派大师辈出的时代所具有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艺术创造力。奥赛博物馆是由废弃多年不用的奥赛火车站改建而成,1986年底建成开馆。改建后的博物馆长140米、宽40米、高32米,馆顶使用了3.5万平方米的玻璃天棚。博物馆实用面积5.7万多平方米,共拥有展厅或陈列室80个,展览面积4.7万平方米,其中长期展厅1.6万平方米。
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卢浮宫藏有被誉为世界三宝的断臂维纳斯雕像、《蒙娜丽莎》油画和胜利女神石雕,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埃及和古希腊、古罗马等6个门类。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
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是坐落于法国首都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当地人常也简称为“博堡”。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巴黎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这座广场也是配合雄狮凯旋门而修建的,因为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纪中叶,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明星广场。凯旋门也称为“星门”。凯旋门就位于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凯旋门的设计人原来是夏格朗与赖蒙,因意见不合,两年后赖蒙辞去,于是凯旋门最后按照夏格朗的设计完成。由法国国家古迹中心负责维护修缮与管理。
巴黎北部的蒙马特高地相对于巴黎其它各区而言地势实在是高,塞纳河无法逆其而上。蒙马特高地归属于巴黎市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可以说是巴黎最年轻的一个区。这里有风景秀 丽的蜿蜒小径,有高大神圣的圣心教堂,有画家聚集的小丘广场,有夜夜笙歌的红磨坊,还有写满爱情的巴黎爱墙。这是一个和谐包容了宗教、艺术、香艳和爱情的地方。 高地内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圣心教堂、圣彼埃尔教堂、小丘广场、皮嘉尔广场、红磨坊、狡兔酒吧(Le lapin agile)、浣衣舫和爱之墙。
差点把埃菲尔铁塔忘记了,网上各种图比较多,拍的都很高大上,最接地气的图大家估计看的比较少,比如铁塔下面有点像菜地的地方。蕾丝边。等等
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 Company)”诞生于一战之后, 主要以出售英文书籍为主, 当时在巴黎的海明威, 费兹杰拉德, 斯坦因等“迷惘的一代”都是书店主人西尔维亚·毕奇(Sylvia Beach)的座上客。 这个书店二战之中由于受到纳粹的骚扰而关闭。 1951年, 一个叫乔治·惠特曼的美国人在巴黎圣母院对面的BUCHERIE街37号开了一家卖英文书籍的书店。 像西尔维亚一样, 他把书店的二层辟为图书馆, 书堆间还有床铺, 成了文人聚会, 甚至临时栖居地。乔治·惠特曼与美国东海岸作家来往密切, 在50年代, 书店成了垮派作家在巴黎的聚点, 金斯堡和威廉。巴勒斯都在书店前的空地上朗诵过他们的作品。 后来旧金山“城市之光City light bookstore”书店的店主当时也经常泡在Shakespeare & Company。 60年代, 惠特曼在得到毕奇小姐的同意下, 正式把书店更名为莎士比亚书店。
写在最后 巴黎的主要景点都比较集中,很多地方腿着就去了。不过认真做攻略还是很重要的,我这是第一次出门之前看攻略的,特别是有关历史的东西,不看背景知识基本上就是啥也看不懂。 在巴黎见了朋友,办正事的时间其实非常短,过程也很简单。还是国外人办事效率高,不婆婆妈妈。 整个行程里,居然没有吃上一顿牛逼轰轰的法式大餐,因为需要提前一个星期约,整个用餐时间三个小时以上,穿着我的小拖鞋去和小短裤去??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