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说,蒲甘是一处梦幻岛,那么,茵莱湖则是一方净土。在茵莱湖,陆地和汽车离生活很远,一叶扁舟是村民们最贴心的伙伴。他们生活与水相伴,出门以船代步,陆地是他们眼中的外星球。茵莱湖,水乡泽国,像是世外的一片桃源。清凉的微风,空气中弥漫的泥土芬芳,海鸥掠过的水天,万物灵动的世界,沁人心脾。我们在茵莱湖安排了两个整天的游览。本文,带你走进水乡泽国茵莱湖,这片未沾染俗世凡尘所污染的一方净土。当然,必须有干货。
怎么前往茵莱湖
从曼德勒出发,客运大巴约9个小时。从蒲甘出发,客运大巴约10个小时。从仰光出发,客运大巴约13个小时。以上,有早班车也有晚班车,有普通客车也有VIP BUS。终点站是东枝(Taunggyi),记得下车是在水娘(Shwenyaung),两者有十几公里的距离,但是不管在哪里下车,票价都须付全程。到了水娘车站下车后,再找双条车(当地的一种载客小车)前往娘水(Nyaungshwe),两者有七公里的距离。茵莱湖有机场,也可以乘坐飞机前往。TIP:在缅甸,所有交通工具的咨询及购票(包括前往各景点的交通工具),皆可以通过你的GH旅馆来完成。
关于茵莱湖和娘水镇
茵莱湖是缅甸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为缅甸第二大湖,三面环山,处于盆地中间。湖面非常宽阔,以浮动的岛屿、水上房屋和渔民极为特殊的划船技术(划船时将一只脚缠绕在桨上)而闻名。茵莱湖一带的一万多户居民,大部分属于茵达族,散居于湖边的180多个村落中。他们主要以捕鱼为主,也有相当多的人在浮岛上从事蔬菜种植或养蚕、纺织、打铁、制作金银手饰等。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茵莱湖成为缅甸最美最丰富之地,与仰光大金塔、蒲甘古塔林一起被称为緬甸三大奇观。茵莱湖气候:5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为雨季,最佳旅游季节是11月至来年2月,为冬季,温度达9-21度,3月至5日为夏季,其中4月最热。娘水镇(Nyaungshwe)是茵莱湖旅行者的一个聚集地,住宿、餐饮一应俱全,它位于茵莱湖最北端,这一片湖区北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游客中心。到茵莱湖旅行的一般都住在这里。
关于茵莱湖住宿
茵莱湖的住宿集中在娘水镇,普遍偏贵。这里码头旁边有许多客栈,因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几乎家家都是湖景房,但每天清晨五点左右码头会有船泊发动机的声音,如果怕吵,尽量选择离码头有一定距离的旅馆。另外,茵莱湖经常停电,所以尽量选择自备发电机的旅馆。如果你喜欢腐败型、度假型,茵莱湖有水上别墅,也就是水上屋,价格昂贵,好处是可以坐在屋子里看茵莱湖日出日落,不利之处是出行不便,吃喝购物逛街全在酒店,出来要乘船(貌似到娘水镇要10000K以上),相对无法太随性。Golden Dream Hotel(金梦酒店):这家酒店地理位置很好,从蒲甘坐大巴下来步行可以到达,距离码头也很近,大概五分钟的路程。热水充足,吃饭也方便。备用发电机,停电时能发电。同样,也有帮忙包船预订车票的服务,如果你一大早离开酒店的话,也可以帮你打包早餐。我们两晚的茵莱湖都住在这家酒店,整体感觉还不错,关键是什么都方便。标准双人间:180/间(含早)
第一天 蒲甘——茵莱湖
今日行程:蒲甘出发,乘坐大巴前往茵莱湖的娘水镇。宿娘水镇今天主要是在路上跑,欣赏一路田园风光,参观缅甸一所小学校。
蒲甘前往茵莱湖,客车出问题啦
从曼德勒到蒲甘,我们选择乘船前往。从蒲甘到茵莱湖,我们选择白天的客运大巴。一到蒲甘入住,我们就交待蒲甘的林老板帮忙买娘乌前往茵莱湖娘水的车票,10000K/人。TIP:如果时间紧的旅友,可以考虑夜间VIP大巴,18000K/人。7:30的客运大巴车,等到8点多才发车。大客车看着很亲切——中国宇通。不过也是够悲催的,一路不停的修车,亦驶亦修,应该是车子太老了,咱天朝的质量不至于这么不靠谱嘛。大巴啃哧啃哧的一路摇晃,13:30,司机和客服把我们安顿在路边一家环境很不错的餐馆午餐,一些欧美乘客选择在这里自己搭车返回蒲甘。在这里要感慨下,气氛都是很平和的,搭车返回的都是安安静静的自行离开,并没有要求补偿之类。吃完饭我们继续休息,餐厅环境确实不错,可以一人一长椅躺着午休。司机一直忙忙碌碌的修车。大概一个多小时,出发了。继续行驶一段,客车是彻底坏了,趴在路上气都没啦。蒲甘那边正派技术工往这里赶,所幸这里正好有一所小学校,于是这一车人和学校的老师孩子们来了一场娱乐交流互动,时间也过得蛮快。
【半夜到达茵莱湖娘水镇】16:45,客车终于恢复元气,欢快的往茵莱湖跑,23:30到达茵莱湖水娘的“旅客服务中心”。原来需要10小时的车程,跑了14个小时。一辆双条车来回接客人前往娘水镇,每人费用1000K,其实也就五分钟左右的车程而已。我们在“旅客服务中心”顺便买了后天晚上的茵莱湖到仰光的VIP BUS,20000K/人。顺利办理入住,并且和GH老板预约了明天八点半的游船游茵莱湖。
第二天 茵莱湖
今天的行程:8:30AM-5:30PM,包船游茵莱湖,很舒服的一天。茵莱湖包船价格:一艘船可坐5-6人,常规游价格是23000K,如果加一个日出或者日落是25000K,如果要去水上市场是28000K(不含日出或日落)或30000K(含日出或日落)。我们选择去水上市场含日落,一共30000K。
游茵莱湖——清晨的茵莱湖,海鸥在飞翔
GH老板预约的船夫还不到8:30就来接我们,步行五分钟左右到码头。茵莱湖号称“小高原”,1月份是茵莱湖的冬季,虽然白天可以穿着短袖的夏装,但是清晨的茵莱湖很冷很冷,特别是风驰电掣的游船,迎面而来的风可以用“冷冽”来形容,所以我们预订游船不选择日出,而是选择含日落。好在聪明的我们把酒店的厚毛毯带出来裹在身上,脑袋包着围巾,还不至于到“抗寒”的地步,可想而知,这天刚蒙蒙亮要看日出的游船,那是得有多冷。船儿驶出码头,很快就离开了密集的村庄。茵莱湖微波荡漾,贴着湖面的水气正渐渐散去,游船的到来打破了宁静的湖水,好在茵莱湖面很宽,依然可以体验到“包场”的女王风范。雪白的海鸥在空中翻飞盘旋,垂涎于游船上的美食,又成群低飞盘旋,合着层层激起的白色浪花,宛如浮动的白莲一般。
游茵莱湖——遇见“独脚划船”
不一会儿,就遇上了茵莱湖大名鼎鼎的“独脚划船”捕鱼,这是游茵莱湖最不容错过的景象。其实,也绝对不会错过,我们网上和画册上看到的美轮美奂的“独脚划船”,居然都是摆拍!他们身着白衣橘裤,远远看见有游船过来,就会开始表演,右脚立于船儿的尾部,左脚别在渔网上,左手稳着船桨,右手拖着大鱼笼网,由不得你同不同意,已在湖上开始施展百般武艺。此时的你如果拿着相机也好手机也好,只要拍了,他就会不断地换着各种姿势,而你的船夫也会配合着把船儿缓缓靠近,并且停下来,于是,一场优美的独脚划船舞蹈继续开演。“独脚划船”是缅甸的名片之一,用脚划船速度快而耐久,并能腾出手来撒网捕鱼,可谓行船捕鱼两不误。渔网状如大斗笠,两头中空的倒三角形鱼筐,筐没有底,筐身是松松的鱼网。当地人根据鱼换气时冒出的水泡来判定鱼的大小,看到大鱼时,便将鱼笼插下去,把鱼圈在中央。至于此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绝技,这是因为茵莱湖里布遍芦苇,船中的渔夫只能看到高高的芦苇而看不到有没有鱼,为了透过高高的芦苇看到鱼,他们必须站起来,久而久之就练就了单脚换船的绝技。而又因为“鱼筐插鱼”,小鱼儿必定会漏网,这又造就了几百年来,茵莱湖水依然清澈,鱼儿依然生生不息。TIP:表演独脚划船的费用可以看着给,我们是给了两位一共5000K的小费。后来在游湖时真真切切看到了真正的独脚划船,一样的左脚站立鱼船尾,右脚划着浆儿,不过没有大鱼娄,船儿安静地停在水面上,需要让船前行时,右手需要帮助右脚划船,身体有节奏但又不夸张地动作着。这样自然真实的场景有幸在茵莱湖看到两次,可以看最后两张相片,一张正在捕鱼中,一张正在划船中。
游茵莱湖——离开宽阔的湖面,缓缓进入水上村
小船先在宽阔的湖面疾驰,突而就进入狭窄的水道,两旁林荫树林,天空湛蓝得没有一丝杂质。与刚出来时宽阔的茵莱湖不同,这里如梦如幻。我们的船儿在仙境中缓缓前行,狭窄的水道旁是陆地,陆地面积看起来并不大,依稀有几座屋子。船儿安静地穿过村子的村门——水上篱笆,来到了水上村。
游茵莱湖——茵丹古城佛塔
茵莱湖上坐落着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上村,我们先来到茵莱湖西岸的茵德(Indein),这是一个水上村落,是茵莱湖最重要的宗教区,有学校、市场,还有佛寺。我们上岸游览,右边拐进去是一个集市,我们碰到赶集了,相当热闹,左拐进去不到1公里则是佛塔群——茵丹古城佛塔(Shwe Inn DeinPagoda),虽然刚从蒲甘的佛塔林游玩过来,还是在这里被彻底震撼到了,真正的未经任何的修补。放养型的佛塔林,有种残缺、沧桑、悲壮之美。这里形制结构各不相同,古塔群塔门、门楣布有精致雕刻,据说佛塔曾多达三千多座,历经风化尚存公元8世纪建造的佛塔500余座。我们先保证佛塔林的游览,所以一上岸,穿过热闹的村子,左拐直奔茵丹古城佛塔。
游茵莱湖——水上村茵德
离开茵丹古城佛塔,到水上村茵德闲逛。茵莱湖的村子颇为分散,据说,五天就会有一场集市,地点则在每个村子轮回,今天我们正好碰到这样的集市。也正因为碰到当地的集市,做为景点的游览反而被生活本身掩盖住了,没拍照,就看着当地人交易的热闹场面,记得唯一在集市上只给一位正在创作的画师拍照。这个村子似乎不大,简易的茅草屋子很遮阳,我们进去一家小店铺,立马感觉温度降了些下来。村民们在湖岸边洗衣洗被洗床单,洗摩托车的也不少,看来在这个浮岛上,交通工具还是以摩托车为主。然而,最多的是机动船。这样的小船,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就像他们生活的日用品,他们上学要用船,探亲访友,购买物质,甚至和尚化缘,都必须用到船。可以说,茵莱湖就像威尼斯,水道是他们的公路,一叶扁舟是他们的交通工具。
游茵莱湖——在优美的湖景餐厅用餐
11:20,离开茵德,原路水道返回,继续游览。船刚驶出去时,沿岸的房屋还是建造在陆地上,远离陆地后,房屋就建筑在浮岛上了,用高脚木桩支撑起整个房子。我们午餐于NICE Restaurant,这是一幢位于浮岛上的高脚木屋,可口的食物,优美的用餐环境,无敌的湖景,一切非常完美。
游茵莱湖——藕丝织造坊
茵莱湖有一万多户居民,散居于180多个村落中。他们主要以捕鱼为主,也有相当多人在浮岛上从事蔬菜种植或养蚕、纺织、打铁、制作金银手饰等。午餐后的游览,就是各种参观了,银器制作工厂、藕丝织造坊、长颈村、雪茄作坊、铁铺、木船制作工厂等等,这些都是在水上的,也是茵莱湖一日游的内容之一。这趟缅甸行,我对茵莱湖的功课是最不上心的,一是觉得一日游的行程都是捆绑式的常规路线,二是我算是入乡随俗吧,既然这里的旅游风格是这样的,就不要再自己做游船路线对着人家指手画脚了。所以,今天的行程全部由船家说了算。不过这里的服务很到位,出发前说好的所包含的游览内容、游览时间,一天下来丝毫不差。这里重点介绍藕丝织造坊。船儿在一座水上屋停了下来,前面是一座大户的水上人家,有一位接待人员立在那里,看到我们的船靠上,他不卑不亢地把我们拉上木制的泊位,船夫则把船泊好,在外面等待。我们先参观一位老阿婆的演示,是一个”从莲藕杆里抽出粘丝“的过程,她先用一把小刀麻利地切断莲藕杆,抽出粘丝小心地铺在桌上,这样取了几次后,桌上就要几条藕丝了,最后把它们搓成一股绳,整个过程就结束了。那么,这股绳将要做什么呢?原来,织布机上面的材料就是藕丝,那些成品的各色围巾,就是由藕丝织成的。如果没有介绍,我会以为是棉麻。接下来就是购物了。我们对这种藕丝围巾不太了解,看起来像是棉麻的,看上眼的一条正常大小的围巾要50美元以上,确实有些贵,没舍得买。不过这里的服务还算好,你没买他们也没意见。后来我在茵莱湖骑行时偶遇了一位会说中文的小哥,请教了关于手工围巾的制作时间,他告诉我说,手工制纱笼需要45天、手工制围巾需要4天才能完工。
游茵莱湖——瑞茵泰佛塔(Shwe In Dein Pagoda)
从藕丝织造坊出来后,依次又去了打铁铺和雪茄作坊,仅仅做了短暂的参观。前往长颈村时路过这一片塔林,当时很是惊艳,仅仅让船夫开慢点让我们拍照,回来后就一直的懊恼了,其实应该上岸去游览一番,比参观那些所谓的作坊来得有意思多了。这里不是浮岛,是真正的陆地。这座简易的木桥,左边是茵黛村,右边是塔林。回来后来查了资料,原来这里时瑞茵泰佛塔(Shwe In Dein Pagoda),规模还挺大的,具有蒲甘所不具备的风格——现代感强烈,有金色、红色、白色三种颜色的塔。再往里就是一片破落不堪的佛塔了,很有历史感,据说现在还有1000多座。有机会来这里的旅友,千万不要再犯我这样的错误。出发前特别加上这里吧,错过实在可惜。而瑞茵泰佛塔(Shwe In Dein Pagoda)至今依然是我缅甸之行唯一的痛。TIP:茵莱湖一日游的内容,一般都会有一个水上村,我个人的理解是:船夫视游湖那天的集市是在哪个村子来安排,正好我们那天的集市轮到茵德村,所以船夫安排我们上岸茵德村,得以游览了茵丹古城佛塔。如果要上岸茵黛村,游湖的费用会相应增加。
游茵莱湖——长颈村的织布作坊
缅甸长颈族在茵莱湖附近的良水,这里是著名长颈族的家乡。据缅甸当地政府官员讲,全世界仅存长颈族人有约200人,是世界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缅甸现有不足50人。长颈族目前是世界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长颈族,由泰国北部与缅甸边界的一个少数民族喀伦族Karen的分支巴东Padaung族组成,原生活在缅甸的深山密林里,以耕种自给自足,族里女人一直都保持着在颈项套上铜环的传统习俗。“长颈女”的颈部长度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而是因她们的锁骨和肩骨因铜圈的压迫下陷所导致。长颈族人以脖子长为美。孩子从5-6岁起,就在颈上套铜圈,戴上1公斤的铜环,十岁开始就每年在颈上多加一个,一直到25岁为止。脖子上可以戴5-25个项圈,重终重量可达5—10公斤。这些环只能往上添,不能往下拿,终生都要佩戴。项圈的重量引起锁骨软化,使脖子拉长,而颈部越长的女子越受欢迎。实际上,长颈女的颈部长度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而是她们的锁骨和肩骨因铜圈的压迫而下陷,就显得脖子特别的长。据说铜圈下的颈部,可是连丈夫都看不得的绝对禁地,洗澡时通常会叫上几个好姊妹,一起用祖传草药泡水搓洗,而面对炎炎夏日时,她们甚至要躲到河里去给铜圈降温。我们来到茵莱湖的长颈村。这里明显比其他的水上村富裕得多,也更商业化。她们不会讲英语,但会用特有的微笑来展示和推销。应该有个村子,但是船夫没有跟我们上来,接待的女孩子直接带我们进了织布作坊,自然,又是先参观后购物,自然,我们也没买。
游茵莱湖——跳猫寺(Jumping Cat Monastery)
跳猫寺原名波道乌寺(Nga Hpe Chaung),是茵莱湖最有名的景点,也是一日游必去之地。寺院也是由木质结构打造,本身没有什么看点,这里的看点是:猫。传说是这样的:从前,寺庙里有一位老僧人,他在参悟佛法的时候,身边小猫忽然跃起的样子给了他灵感。于是老僧人开始训练寺庙里面的小猫跳圈圈,一共有20多只。训练成功之后,很快就出名了。据说,小猫只要一点点食物的诱惑就会愿意跳圈圈。然而,我们对这个景点兴趣不大,上岸后,转了小半圈就出去了,没看到跳猫。看攻略是有的,找一找能找到。
游茵莱湖——高脚屋
船儿刚驶出村子时,沿岸的房屋还是建造在土地上,远离陆地后,房屋就建筑在浮岛上了,用高脚木桩支撑起整个房子。高脚屋就建在水面上,一座一座之间有桥相连,这样便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水上村。村落之间的来往,唯一的交通工具便是小船,如果你看到高脚屋前泊有小船,那就说明这家还有人在,如果没有泊小船,那就说明,这家人都出门啦。
游茵莱湖——水上农田
游茵莱湖还有一个不错的地方:Floating Garden,就是水上农田,或者称浮岛农作物。当地居民把农田种植在多片浮动的岛屿上,连成一片,看似固定的,其实它还是漂浮在河面上的。除了它会移动这个特性,其他和陆地上的农作物并无二致。在这里有一座小“乌本桥”,它是连接附近水上村庄的一座木桥,附近的村民不用划船,走这座桥就可以到达陆地。
游茵莱湖——傍晚的茵莱湖使人醉
夕阳西下,傍晚的光线柔和得要迷死人了,湖水随着天空的颜色不断的在变化。傍晚的茵莱湖和清晨一样雾气蔼蔼,静谧的水面在夕阳的投射下曾橘红色,远山如剪影般,它就这样静静地卧在群山怀抱里,偶尔,飞翔的海鸥划破天空的宁静。坐在船上很是惬意的游湖,这样的画中游的旅行风格也很赞。单脚渔夫再次出现,由不得你,依然靠上来表演,这次因为已经拍过了,所以仅仅按了几下快门,小费就给得少,3000K,对方也没意见。16:00,结束茵莱湖一日游。
整体来说,茵莱湖游览还是值得一去的,虽然已经商业化,但是在湖上泛舟很是惬意,有条件的朋友还可以住在湖上的小别墅式酒店看日出日落呢(当然出行很不方便)。TIP:如果你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参观活动,可以在谈游船价格前和老板(或者船夫)谈好,具体细到游览哪些项目,让对方报个价。自己的行程自己做主,只有双方谈好就OK。到了茵莱湖,湖鱼还是要尝一下。晚上,我们点了一尾湖鱼尝鲜,不过对于在海边长大的我来说,这个鱼的味道我不太习惯。
第三天 茵莱湖——仰光
今天的行程:茵莱湖我们的旅行风格是休闲,今天就安排睡到自然醒,然后骑着自行车闲逛。晚上乘坐VIP班车前往仰光。如果你喜欢紧凑的旅行节奏,后面有路线推荐,茵莱湖玩一天或者两天或者三天都没有问题。
东枝茵莱骑行
晚上18点的车去仰光,17:30,车行才会派车到酒店来接。行李在一早出发时就已经整理好放在了房间,中午自动退了房。如今还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无处打发,只能顶着烈日,在市场里随便转转。上午睡到自然醒,租辆自行车,先去邮局,买了一堆明信片寄回国内。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邮局我是肯定不会错过的,除了寄给朋友,我还必须寄给我家先生。现如今,我已经收集了一大盒自己从各地寄出来的明信片了。
茵莱湖的玩法除了游船游湖(这个强烈推荐),还有一种就是自行车骑行。这里道路都修得很好,汽车少,天气凉爽,正是最好的骑行之地。我们自由骑行到Miss Nyaung Shwe餐厅午餐并休息,没想到这家的小哥会讲中文,于是一起聊了很久。小哥告诉我们,2009年缅甸政府默认开发旅游业,2012年始,大量游客涌入缅甸,而茵莱湖目前还是以吸引欧洲内陆国家的游客为主。下午我们原来的计划是要骑行去这里的“小乌本桥”,小哥给我们推荐一条极棒的乡间骑行之路,果然不同凡响,林荫小路,蓝天白云下的乡间田野,三三两两的僧院。具体路线我忘了,本子上只记录着:骑行去Nanthe Village。
茵莱湖其他路线推荐
推荐两条骑行路线:1、骑行到Kaung Taing村,沿途乡间小路、僧院。有露天温泉,分私人浴池和泳池区,记得带上自己泳衣泳裤,也可继续前行到Inle Lake View Resort观景。2、骑行到被誉为小乌本桥的Thale oo村,这是茵莱湖东面的一座水上小村,有一座长木桥通向村口。骑车过去有点距离,但比起娘水,这里更原生态,有木桥和水上屋,独脚划船很多,据说站在桥上可以看到村民的各种独脚划船场景。玩茵莱湖包艘船玩一天是必须的,上面推荐的Thale oo村骑行也可以包船游湖时安排。下面再推荐几个包船游湖的景点:1、茵黛村(Indein)&瑞茵泰佛塔(Shwe In Dein Pagoda):在茵莱湖西南,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可以乘船经过一条河道到达。其实茵黛村本身并没有什么看点,主要是去看村里的那片佛塔群——瑞茵泰佛塔,这里需要收取500K的相机费。如果正好赶上集市,那就更有看头了。2、彭都奥寺(Phaung Daw Oo Paya):是茵莱湖区最大的寺庙(现代建筑),建在茵莱湖南部小镇的一座小岛上。看点是这座佛寺供奉的五尊小佛像,现在佛像上已经被信众贴满金箔,变成了五个金“疙瘩”,另外,还有一个遍体鎏金的凤凰宝船。如果还有时间,也可以考虑包车前往下面这个景点:卡古塔林(Kakku Pagodas):位于东枝市南边,距离茵莱湖40公里,目前有2478座佛塔。据史书记载,公元前307年左右,塔林佛塔的数目曾达到7623座之多,后来辉煌的塔林衰败下去,直到八百多年前才重见天日。相传这座塔林的历史可追溯到蒲甘时期,与传说中12世纪的蒲甘王朝有点出入。从茵莱湖娘水镇包车去的话,大概需要2.5小时车程。游人很少,据说很值得一去。
茵莱湖坐VIP车前往仰光
18:00的客车前往仰光,行李在早上出发骑行时就已经整理好并寄存在酒店。茵莱湖到仰光我们选择乘坐夜间VIP BUS,20000K/人。VIP车和普通空调车的区别就是座位之间更宽敞,内部结构为2+1(一边为2个座位,另一边为1个座位),空间宽敞,靠背可以放下约120度,前面还有搁脚的地方,虽然不能达到平躺的程序,但还算舒适。空调可以调节,车上有毛毯,还会发矿泉水、面包以及一次性的洗漱用具。客车一路奔弛,顺利地在凌晨到达仰光。@林子,常驻厦门。多平台旅游达人,自媒体人,旅拍摄影师。原创图文,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它用请联系作者,微信号:fengyue_feng。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