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的由来
在北京,有这样一条街,历史悠久而表现得很传统、很古朴,居于繁华闹市而表现得很时尚、很前卫,这条街,蕴含着古老的商业文明,创立了闻名天下的许多中华老字号,这条街,兼容并包,聚集了很多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许多知名品牌,它有足够的资格自豪,这就是北京王府井大街。 我们先从几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上为您介绍下。明朝时期,这里建造了十个王府和三个公主府,故称为王府大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重新厘定地名,因街上有一眼甘冽甜美的水井,遂定名为王府井大街,一直沿用至今。 明朝永乐年间,在这条街东岑建起了十王府。到了清末,十王府作废。雍正年间在十王府原址上建了贤良寺。这条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街东四西大街,全长1800米。 王府井的兴旺是从清末开始的,这与临近东江米巷使馆有关。有经济头脑的人开始在这里做起买卖,王府井商业区从商店到货物都具洋式特点,洋货从这里流通传入寻常百姓家。然后,东安市场就出现了,它原来是清政府赐给降将吴三桂的封地,吴三桂起兵叛清后,这片封地逐渐成为八旗兵神机营练马场。清中叶以后,八旗兵训练稀松,这里又成了一片空地。 光绪年间,东安门外的御道改修成马路,两旁的摊贩集中到这片空地上做生意,来来往往人多了,逐渐形成一个市场。因为靠近东安门,人们称它为东安市场。东安市场虽占地面积不大,虽仅三十亩,但货物齐全,价格亲民。民国时又划分为若干小经营区。 近几年,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这条大街现在已经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楼宇,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 王府井可以说是北京的窗口,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街”,我们也顺着这个思路简单向您介绍下“王府”和“井”,因为它们都与王府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府井旅游: 对于众多的国人来说,到北京一趟,逛王府井和爬长城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日程。不知从何时起,旅游、购物都不再挤到拥挤的市中心去了,居住地附近的各种档次的商场商厦、超市,使人们享受到了物质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好处,王府井还是国内商业旅行社联结最近的大型购物场所,国有品牌、老字号最集中之地。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 逛不够的商场,看不够的美景,数不清的游人,顾不及的变化。它是城市一个最耀眼的平台,展示了物华天宝的精致商品,它是城市一个人气指数最高的商业中心,弘扬着中国传统的和现代的商业文化。 不论是精神食粮或口腹之欲,王府井一应俱全。想要买书,可到王府井书店搜罗所需,喜欢尝鲜可到王府井小吃街与东华门小吃街,几个摊子下来,绝对酒足饭饱。这时再到东堂走走,便已是闲适充实的一天。 王府井大街的热闹场面: 1、小吃街位于好友世界商场的南侧,街内有店铺、摊位百余个,是一家专门经营北京及各地风味小吃、旅游纪念品、民间工艺品的市场,小吃街入口段主卖一些可以快速操作、方便带走的小吃,如烤肉串、糖葫芦、茶汤、煎饼果子等,这些铺面仅仅是一个个可以外卖的窗口,装修风格和图案统一是传统古典装修,衬托出新鲜的民俗感。 2、王府井教堂夜景,自1990年起该堂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市政府拨巨款对东堂进行全面整修,扩建堂前广场.改建后的王府井教堂成为了北京街头一处新的景观。教堂门口的广场是对自然的合理利用,非常符合建筑学的建法,现在很多人在那玩滑板,而且拍婚纱的人挺多的。 王府井大街怎么玩? 步行在王府井大街的人们可以看到,810米长的主街宽敞平坦,红色的花岗岩铺成的地面干净整洁,路面上没有了马路牙的隔断,以前空中密如蜘蛛网的电线也全部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转入了地下。走在王府井大街上会让人感到设计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累了,街上有独立的座椅,可以让你随时坐下来休息;想打点话,大街两侧九组十八个的IC卡电话亭会方便你与朋友联络;每隔四十米一个的垃圾桶让你可以随时处理掉手中的垃圾;想问路,街上的大小指示牌会为你指点迷津。 王府井大街——充满现代商业文化气息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直接关怀下,王府井大街发展成为中华第一商业街。改革开放以来,王府井大街同古老的北京一样发生了巨变:宏伟的东方广场拔地而起,改建的新东安市场将现代商业与传统商业完美的结合,新中国第一店——百货大楼风华更茂,百年老店、名店、特色商店交错林立,互为衬托,商业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 王府井南口高耸的东方广场,建筑恢弘, 富有时代感,显现出”王者之尊”的气势。”新 天地”里名品荟萃,精品云集,充满现代商业文化气息。
购物、美食
逛了这么多人文的景观,今天可以晚上歇一歇,我们看看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情,我们逛街购物、满足下嘴,坑瘪下钱包,这样的一天还算一段行程的中继,可以歇歇腿,不至于走马观花。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