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月底的上海,有些凉,也有些暖。过去大家都住在市区,虽说房子小点,但是地段很好,在没有地铁的那时出行也很方便。20路、21路、71路到底就是外滩。慢慢地大家都搬离市区,住到了郊区,房子是大了,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我已经接近十几年没有去过外滩了,那里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回忆,一种向往。于是选了周末,去外滩度几日清闲。万国建筑都矗立在此,这也是老上海风貌再现的区域,我这次选择了有着88年历史的上海和平饭店,这一次又会有别样的体验感受吗?
全家出行,预定套房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带着孩子,房间面积大点,孩子更能玩的开。这次入住的是178平方米的特色江景套房。卧室内,躺在床上就能看到东方明珠,地段金贵的很。第二天一早,五点起床我拍了日出,望着江边在打拳、跑步的人们,太阳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暖暖的生活大概就是如此。
大厅
和平饭店原来叫华懋饭店,他建于1929年,建筑风格为哥特式建筑。10层楼的装饰主义风格为芝加哥学派的哥特式风格。顶部为绿色铜质三角形屋顶,是令人瞩目的外滩天际线的一部分。酒店有四扇旋转门,从任何一扇进入,客人立刻感到20世纪30年代鼎盛时期的风范。
20世纪初浪漫主义发展的倾向就是“哥特复兴”,它从外形上模仿中世纪后期的教堂和城堡造型,就是“商业哥特”,它即追求比例瘦削、向上升腾的动势与浪漫想象的神态:既表达了当初沙逊爵士对天国的向往,也象征着他对资本的崇拜。它将东方古代、西方古典,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新艺术运动和立体派艺术以来的形式元素和方法,加以综合、提炼,形成了图形与纹样上的简约化和几何化的特征。装饰艺术利用几何形状和线性对称塑造自信、优雅、力量的平衡,它典型的八角形、螺旋形等几何图案在和平饭店内部灯饰、灵缇犬的标志等随处可见。和平饭店大厅内的八角顶尤其令人瞩目,每天都会有游客把这里当成上海一处景点来参观、留影。拍照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带脚架。和平饭店内的茉莉酒廊、华懋阁、龙凤厅和爵士吧都很特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老上海。难怪入住和平饭店的老外非常多,周末爵士吧内来喝酒的客人也是老外和一些远赴海外的华人居多,因为在这里,他们才能找回脑海中的一些记忆。要是以为住酒店只是睡睡吃吃,那就错了。因为和平饭店有很多值得观赏的地方,如茉莉酒廊的茶舞、爵士吧的老年爵士乐队、承载着30年代和平饭店的和平博物馆,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在大厅拍照,这里已然成为国内和国外旅游团游览上海的景点之一了。璀璨的八角顶
茉莉酒廊茶舞
华懋西餐厅
九楼的特色欧陆餐厅华懋阁设计优雅,这个餐厅原先是维克多·沙逊招待友人们的就餐处。我点了两份套餐,我的主菜是牛排,露露的主菜是碳烤鳕鱼。每一套由汤、前菜、主菜、甜品组成。龙虾汤很美味,厚实的龙虾肉吃的很满足,露露吃完她一份鳕鱼,因为鳕鱼没有小骨头,入口口感很好,更适合孩子。我们早饭吃的晚,牛排吃下去已经有些撑了,但是面对如此可人的甜品怎能视而不见呢?
龙凤厅
中餐厅龙凤厅俯瞰黄浦江美景和浦东壮观的天际线,古色古香的餐厅设计将人们带回了上个世纪,中式美味佳肴呈现在此景之中。在那个年代,这里聚集着全世界最精英的人,传说中御驾亲临的桌子招待过的名人比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餐馆都要多。说是餐厅,但我觉得更像是展馆,中国龙凤元素为主题的餐厅。优雅的环境品着上海石库门套餐,别具一格。我依然选择的是套餐,他采用了分餐制,我非常喜欢这种就餐方式。上海石库门套餐内含龙凤厅头盘四锦碟、屋里厢咯山珍汤水、红汁腰果虾球、老克拉黑金牛肉粒、碳烤烤鳕鱼、时蔬南瓜盅、小笼包和杨枝甘露。
爵士吧
这里有一支曾获奖,在国外拍过纪录片,平均年龄在82岁的老年爵士乐队。每次演出都爆满,稍晚点来需要排队等候或者拼桌。酒吧为英式乡村风格,原名为“马与猎犬”,在1930年代就以爵士表演而闻名于世。酒吧的老年爵士乐队曾为许多政要名人、电影明星及各国旅游者表演。修缮后的爵士吧如今恢复昔日光彩。经典的鸡尾酒和经久不衰的爵士乐使这里成为各地游客的必访之地。老年爵士乐队的六个乐手在和平饭店表演了近40年,表演的曲目多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怀旧曲目,声声邓丽君嗓音的演唱让人醉了。
金樽行政酒廊
特色江景套房
著名的九国套房也保留了下来。这些178平米的套房尊崇了不同国家的文化风格,有印度套房,英国套房,中国套房,美国套房,法国套房,意大利套房,西班牙套房,日本和德国套房。几十年这些套房接待了无数的贵宾,外交政要和名人。由于我预定的时间九国套房已满,所以改定特色江景套房,一样大的面积,推窗可见外滩。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