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是否从心理上真正的现代化。重要的标志就是如何理性客观的看待圆明园。
当圆明园所负债的沉甸甸的历史拷问,变成我们心态平和的看待它时。
那时候的中国人,精神上才真正成为一个大国国民。
圆明园正觉寺。正觉寺,位于绮春园正宫门之西,与绮春园既有后门相通,而又独成格局,单设南门。正觉寺实际上是清帝御园圆明园附属的一座佛寺,俗称喇嘛庙。占地1266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正觉寺是一座典型的皇家佛寺,位于圆明园绮春园的西侧,共占地14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49平方米,包括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五佛殿、三圣殿、文殊亭、六大金刚殿、最上楼等建筑,是一个封闭的长方形建筑群。1860年和1900年,圆明园两度罹劫时,正觉寺均幸免于难。
历经百余年沧桑,正觉寺曾先后作为北洋政府代国务总理的私人别墅、清华大学教职工宿舍,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北京海淀机械制造厂等三家企业的厂址。几经人为破坏,三圣殿等建筑消失,其他建筑被不同程度地毁坏。
在曾经风光无限的“万园之园”遭遇的两次劫难中,正觉寺始终都保存完好。由于地处圆明园三园墙外,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它是唯一幸免的古建筑,也是圆明园内保存下来的完整程度最高的一组建筑群,寺内还保存有圆明三园唯一的古树群。
正觉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初名开元寺,乃大夫李遵旧宅,寺内旧有铜模唐明皇像。宋代改名正觉寺。清乾隆《阳湖县志》记元人萨天锡《正觉寺晚归》诗云“粥鱼声已罢,日暮掩柴扉,送客月在地,出山云满衣。灯明闻犬吠,松暗见萤飞,深夜长廊静,多应独自归”,即此。正觉寺始建于唐代,初名妙觉寺。
圆明园管理处从2002年开始对正觉寺进行清理,并委托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对正觉寺的修缮复建进行了设计,正觉寺一期修缮工程于当年年底开始进行,2003年9月底竣工。
高高的拱桥,我不小心在上面摔了一跤。辛苦相机没摔到,但是手臂摔了个大包。回来,小手术放了个小血肿,痛并快乐着,这是旅游与摄影的真谛。
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
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
浓艳香露里,美人清镜中。
南楼未归容,一夕练塘东。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3]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同治帝时欲修复,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它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爱新觉罗·胤禛
1860年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1860年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命令米切尔中将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藏舟坞,万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当圆明园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
洋人打入北京城,圆明园被烧,当时的清朝老百姓没有一个人起来反抗联军,没有一个人认为这是国耻,圆明园被烧,里面东西被抢了,这是洋人跟朝廷之间的事情,跟我有什么关系?这是当时清朝老百姓心理的典型写照。
国家衰弱如此,国民精神麻木如此!这才是圆明园让我们心头沉甸甸的地方。
生儿生肖展览,炒作成分太大。没有进去看,对这种展览不太感兴趣,从艺术价值来说,没有什么审美价值。
万花阵,原名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圆明园内一座中西结合的迷宫。
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中间是一座白色西洋凉亭。方阵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米,墙高约1.2米。它由阵墙、中心圆亭、碧花楼和后花园组成,曾是封建帝王的游乐场所。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中式凉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
万花阵是圆明园内一座大规模的中西结合迷宫,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它由阵墙、中式凉亭、碧花楼和后花园组成,曾是封建帝王的游乐场所。
清朝灭亡后,“黄花阵”也被中国人拆毁,1987年后的“黄花阵”经专家想象,在1987年和1989年,在原址“重建”了,把中式凉亭造成了西式圆亭,且位置方向全部错误。
福海。在园明三园的中心有一个圆明园中最大的湖——福海,又称东湖。整个湖区,湖光山色,优美如仙境。福海和海中的蓬岛瑶台都取材于神话传说中的仙境。福海之名是由于它象征神话中的东海,按照徐福渡海求仙的寓意,取名福海。“蓬岛瑶台”则是象征东海神山。这是一个以神话立意的景色。
从福缘门走出圆明园。福缘门社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圆明园东南角,南面北京大学,东临清华大学,
城管正在阻拦共享单车。刹那间,顿起时光交错之感。时间过去了一百多年,我们谈到圆明园,心头还是沉甸甸。如果有一天,当我们淡然看待这段历史,也许那时候,历史的疮疤会渐渐平复。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