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开封相逢,恰是在在第十五届荷花节上。那时游人如织,荷叶接天碧色无边,荷香飘过,望着开封古城,眼中漾起的都是粉红的色彩。与你,魂牵得太久,对你,思念得太透。伴悠悠荷香,思绪穿越千年。
“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自夏朝开始到战国时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都相继在此定都,是名符其实的八朝古都。
因宋都东京繁华达到极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也被称为“宋都古城”。一定是因为炎黄子孙缘自血脉中那份割舍不下的牵绊,开封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都属罕见。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中国第一个叫北京的地方并不是现在的北京,而是这座有着4000年历史的古都开封城。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他最理想的京师是开封,计划时机合适后迁都开封,于是暂时将开封改名为北京。然而,随着朱元璋在南京住的时间越长,他对南京慢慢的也就产生了感情,也就打消了迁都开封的念想,开封自然而然的也就改回了原来的名字。
每一个有故事的城市,都有一座属于这座城市标志塔。从充满传奇色彩的杭州西湖雷峰塔,见证大唐盛世的西安大雁塔,再到大理三塔,从古至今,塔的存在似乎一直缠绕着人们的信仰。对于八朝古都开封而言,开封铁塔也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是这座城的地标建筑。
开封铁塔,又称“开宝寺塔”,位于开封北门大街铁塔公园内,始建于北宋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是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铁塔并不是铁打铁铸,只因颜色如铁而得名。因为黄河水患,泥沙淤积,如今铁塔的三层基座已深埋地下,开封人相信佛骨舍利至今还尘封在铁塔之下的地宫之中,未被盗走。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全塔由许多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结构砖”砌成。这些砖像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槽,砌到一起,正好合榫对缝,上面刻着人物、花朵、动物等等各种造型优美、精妙生动的图案。对于很多的开封人来说,铁塔不只是景点,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图腾。为了守护心中的图腾,一代又一代的开封人把自己的命运跟铁塔的历史融合在了一起。
“开封段的黄河是中国最高的悬河,高出地面10米以上,相当于铁塔的第四层”这是地理课本上对开封铁塔的描述,这座千年铁塔的存在,就是有着这样的意义——地标。它是恒定黄河海拔的参照,是黄河流动变迁的参照,也是见证开封千年余年的繁华的参照。
跟开封这座城市一样,开封铁塔同样饱经历史沧桑洗礼,是千年历史长河的见证者。在近千年的历史中,历经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在地面建筑损毁无数的情况下,开封铁塔倒却安然无恙,甚至是抗日战争时期曾遭到日寇大炮连续轰击和飞机的俯冲扫射,但铁塔依旧屹立,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塔”。
沉淀着悠久历史的古塔,总会给人一种厚重感。这里有一种独特的静心力量,俗世中的繁芜到了这里也会不由自主的放下。开封铁塔也是这样,一进入铁塔,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
铁塔的美不止在建筑本身,而在于它在不同天气也有不同的展示,比如说铁塔行云就是汴梁八景之一。晴天白云漂浮在铁塔之上,此刻如果你选择登塔,不同的层级会看到不同的风景。登塔第五层,可以看到开封市内街景,登塔第七层,可以看到郊外农田和护城大堤,登塔第九层,便可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登塔第十二层,则直接云霄,犹若步入太空幻境,这就是“铁塔行云”的来源。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高塔梦,它矗立在中心区域,见证着城市的变化、最终铅华。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一段记忆,一个信仰。历千年风雨侵袭人间沧桑,铁塔已悄然化身为不灭的精神灯塔。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