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好吧,看到预告片的同学,已经很清楚地知道,我所要说的主题是——吃。莫的法,身为一个四川人,生平两大爱好,除了麻将就是美食了。 北漂的孩子伤不起,北漂的四川人更是伤不起,在帝都数年,每年回归家乡——那个川西以下雨多和熊猫而闻名的小城雅安不过寥寥数日,而且大多是在冬天过年前后。家中无暖气,在外面溜达比宅在家里还要暖和这样与帝都完全颠倒的生活,说来其实已经有些难以适应。但家中的美食,却是除去父母家人之外最为念念不忘的所在。又或者说,这般口中熟悉的美味,也让人回想起自己在家乡时的岁月。和很多小城出来的年轻人一样,我也曾抱怨过她的多雨、狭小、偏僻乃至没有给我们更多的机会,但是她就这样从容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包容、安静。如这里出产的绿茶,淡淡的幽香。那里不是北京、上海、广州或是成都,那是一个与繁华与喧闹无关的角落,却是一个可以被称为家园的地方。 据说问巴黎人最爱的面包坊在哪里,得到的答案永远是自家附近那家一样——老板实在,食材新鲜,风味独特,或许不如说,它承载了你的某段记忆,迎合了你的某段感情。在我们这个讲究吃的国度里,万千食事,承载着年代与季节,也从不与生活和心情失去联系。天下美食,味在四川。对于我等没有吃过白松露也没吃过蓝龙虾被划归为“味蕾还没打开”的人来说,要求很简单,家乡味才是最棒的。
家常美味
首先上家中的家常菜,对于归乡的游子来说,家中的味道才是最为温馨也最为珍贵的。和很多四川家庭一样,紫陌家中也是父亲掌勺,虽在部队工作,但父亲却是烧得一手好菜——话不多说,一一上菜,第一道就是我最爱的青椒鸡,家养的土鸡+青椒+干笋,鲜辣爽口而不油腻。
红油凉拌鸡肯定也是要有的,但个人还是更喜欢青椒鸡一点。
呵呵,猜猜这个烧兔子的配菜是什么?不是山药也不是土豆哦,虽然口感很像土豆(四川话叫洋芋)。
红油豆花,红油+番茄+豆花+肉末,下饭指数完败老干妈!
川味的香肠酱肉猪耳朵来一份!
粉蒸牛肉也是f一绝啊,一定要撒点香菜和蒜泥,夹在锅盔里吃也相当不错,地道的“四川汉堡”。
炒鳝段,刚出锅的时候味道最好。
当然了,母亲也有拿手的手艺——这道莴笋叶菜稀饭也是紫陌的最爱,搭配四川泡菜或者凉拌菜来当早饭,爽口又养胃。
说到早饭,这里插播一句,虽然是另一个“雅”——洪雅的传统美食,但紫陌对家附近的这家洪雅蒸饺倒是情有独钟,一笼蒸饺一碗汤,吃不饱再加碗豆腐脑曾经是紫陌多年早餐的标配,而现在也只能来尝个味儿回味下了。饺子皮薄,肉馅滋味浓郁,奥妙还在那在碟蘸水红油,带丝汤用骨头汤熬制,也很香浓。
蒜苗炒腊肉是标准配置。
谁说我们川菜就只有辣?我们也有清淡的好不好。当然,请你忽略下那碗蘸水红油蘸水碗上的小缺口……哈哈。
下面就是家常菜合集啦!这属于四川普通家庭日常的菜肴搭配。
雨城传奇,胖嬢麻辣烫
妙玉有言,喝茶一口是品茶,喝两口是解渴,喝三口是牛饮马饮。而食物也同样有三种境界:初等的食物只能让你消除饥饿,中等的食物让你有满足感,而只有上等的食物才给你丰盈的温暖感——或者说,它满足了你的某种精神需求。 如此,便想起家乡小城的两家街头食肆。 一家名曰“雨城酒店”——名头听来很大,其实只是一家不大的一楼一底的小房,店主是一对老夫妻,二楼住家,一楼开个小酒馆,兼卖点油盐酱醋,店堂不过十来平方。所售也不是也是盖着红布的散装白酒,名曰“跟斗酒”,乃是川西乡村土产,因喝多了容易栽跟斗得名。
在那个80后们都还在打酱油的年代,“雨城酒店”里那些裤衩背心头发花白的大叔们大概就是最早的“泡吧”一族了,许是聚集其中的多为借酒浇愁的失意人士,小城人皆戏称“雨城酒店”为“痛苦酒家”,一来二去,原本的“雨城酒店”的名字反而没多少人记得了。当时正值国企改革,下岗分流,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面对如此困境确实也只能在这种低消费的小店里喝喝闷酒,发发牢骚。小小的“痛苦酒家”一天虽然说不上顾客盈门,却也称得上是客流不断,二两跟斗酒一碟花生米竟也能坐上一天。喝喝小酒,嚼着小菜,扯着闲话,看着电视,想着自己的心事,便也就安静地生活下去了。 相比离愁别绪,愁云惨淡,充满“烈士暮年”悲伤情怀的“痛苦酒家”,另一家就要霸气得多了,就在“痛苦酒家”旁边有一家麻辣烫,掌柜的是位虎背熊腰膀大腰圆孔武有力的胖嬢。
论起来,胖嬢可谓是将“顾客是上帝”视为歪理邪说的最彻底的人物,也是“特色营销”“饥饿营销”的身体力行者。在她的店里,除了要忍受长久的排队之苦外,还得忍受胖嬢的怒骂摧残——原因从你站在狭窄的店里挡了胖嬢的道和你烫的莴笋“裹了太多的油”等等不一而足。说来也怪,无论从卫生条件,店面环境,待客态度等种种方面来看胖嬢的店都是渣一样的存在,但实际上她的店却是神一般的食客络绎不绝,且热爱饕餮和舌尖味蕾畅快之感的城中各色美女也都云集于此……无他,只因味道一流且独家。 正所谓乾坤八卦,阴阳调和,如此至刚至阳的胖嬢,她的先生自然就要温柔多了,这个瘦瘦的男人不苟言笑,也不爱说话,对他的唯一印象就是每次路过,他都坐在一大盆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土豆面前削皮、削皮、削皮……而周围的食客们则局促地拥挤在狭窄的店面里,在胖嬢的怒吼声中盼着自己点的那份能早些端上桌来。人有时就是那么能忍啊。只要能到达美味的彼岸,过程困难一点又何妨?
时过境迁,光阴荏苒,在一次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之中,“痛苦酒家”烟消云散,老男人们也不见了踪影,新一代「忧伤的人们」已经换为在网络上叹息。而胖嬢的店也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江湖传出了诸如“胖嬢赚了钱已移民阿美利坚”和“胖嬢度假马尔代夫”的传闻——民间真的是很需要这样励志的段子。但就在大家快要淡忘的时候,胖嬢复出了,她就像小城饮食界的王菲,无论淡出多久,但只要一亮相立马就拥趸无数。只不过这一次,胖嬢瘦了,态度据说也变好了许多,反而弄得大家有点不好意思了。唯一不变的,是她的男人依然沉默地在那里继续削土豆皮。
据说问巴黎人最好的面包坊在哪里,得到的答案永远是自家附近那家一样——老板实在,食材新鲜,风味独特,或许不如说,它承载了你的某段记忆,迎合了你的某段感情。在我们这个讲究吃的国度里,万千食事,承载着年代与季节,也从不与生活和心情失去联系。 这个世界上最酷的事,不是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而是生着一副亟待减肥的身躯,却永怀一颗吃货的心。而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和生活的苦辣酸甜,本就是一码事。
要说起来,泼辣的胖嬢还真算是吃苦耐劳勤勉能干的川妹子的典型,靠着一个小小的麻辣烫店,勤勤恳恳这么多年下来也能挣下自己的门面房,生活至此上了一个台阶。只可惜的是,紫陌最近回乡几次前去胖嬢麻辣烫想要一睹老板娘的芳容,但都未果,如今的胖嬢麻辣烫,貌似已是胖嬢的女儿主管了,胖嬢估计已经退居二线不知在哪里的棋牌室麻将桌上酣战,而门口削土豆皮的也换成了几个请来的小工。胖嬢招牌的冒菜火锅粉味道依旧,但没有了以前那般悍猛老板娘的存在,却似乎总是少了几分别样的滋味。喝上一碗火锅汤,叹一声“归尘,土归土”,传奇终究仍要归于平淡,就是胖嬢这样在小城美食界几乎家喻户晓的奇女子,也会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
麻辣豆腐串儿、蛋烘糕,还有四川美女逛街三大小食神物
家乡是一个小城,沿青衣江分立南北两城,为东西狭长之地形。四川人称坊间味道好但门脸简陋的小馆为“苍蝇馆子”,其实有的连门脸都没有的好么……比如这家麻辣豆腐串,有块状豆腐和豆腐皮两种,淋上浓浓的辣油,一元一串,吃得人酣畅淋漓,卖豆腐串的嬢嬢推着个自行车就出来了,街边一靠就开卖,只卖半天,卖完收工,倒是满符合川人逍遥自在的个性。
家乡小城依山傍水,地处川西民族走廊,也算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撇开事业发展不谈,倒确实是个很适合安逸生活的地方。蛋烘糕四川很多地方都有,不过馅料已经从传统的白糖、肉臊子、麻辣牛肉拓展到了诸如奶油、炼乳、紫薯等数十种口味。记得小时候还有一种“月饼”式吃法,乃是用两个盘子同时加热蛋液,两个的火候都到位时,将其中一片翻盖到另外一片上,成为一个完整的圆形,馅料夹在中间,形似月饼,故而得名。因为对火候的掌握和翻盖的技术要求都颇高,现在的蛋烘糕老板已经基本不做这样的表演了。
花洋芋、钵钵鸡、臭豆腐——此乃四川美女逛街小食排名前列的3大神物,家乡小城自然也不例外,有意思的是,城中最出名最老牌的两家店居然是紧邻着的,两家的味道价格也都差不多,楼主曾经怀疑了很久这两家店其实是同一家人开的,但最终也没得出结果。 钵钵鸡的图大家在预告开篇图里已经见过,有青椒和麻辣两种口味,楼主个人比较偏爱青椒——因为麻辣的红油实在是太油了……花洋芋也分酸辣和麻辣两种,老口味的是酸辣。需要吐槽下的是臭豆腐——老板儿,这臭豆腐可是一年比一年薄了,估计下次来都要呈半透明状了吧。
顺道说一句,家乡有“三雅”文化,雅女在这种街边小摊苍蝇馆子出没频率极高,实在是打望养眼的好地方。
没有烤脑花的烧烤不是正宗四川烧烤!
下面要说的美食——烧脑花(烤脑花),可能有些“重口味”了,在紫陌的印象中,脑花是四川不多的为北方朋友所不能接受的食材之一(兔头也算这个行列,不过川菜比起粤菜的一些食材,还算是常规的套路)。脑花这个东东,从健康角度考虑,确实也不该多吃,不过偶尔尝试下倒也不妨。回到家了,自然是要来好好打下牙祭的。 位于小城北边的这家“金锁”烧烤(老板是不是范爷的拥趸哦,起个这样的名字)就是以一道烧脑花独步城中美食界,当然他家的葱香鲫鱼也不错。这道烧脑花标价40,有4付脑花,2个人吃稍微有点点多,老板还不愿拆开卖。川菜吃味,这道菜也算是深得精髓了,大量的葱花、剁椒和秘制调味红油几乎将白白的脑花完全覆盖,脑花烧得相当入味,没有一点点腥味,入口是软糯及香辣的滋味,这种辣也不浓烈,香味倒是非常醇厚,如果分量可以再灵活点,那就更好了。
下面再来说葱香鲫鱼,大家看下,这几条鲫鱼几乎都被葱花和海椒覆盖完了,标价50,照例还是不拆开卖……老板,你还真是任性啊。紫陌同行2人消耗完这两盘菜后肚子已经撑得不行了。不过客观来说,这道鲫鱼就不如脑花那么巴适了,口感稍微有点点老。
“金锁”的烧烤小妹儿一边烤串一边听“小苹果”……简直伤不起啊。
最后来说说家乡的烧烤,虽然帝都也有烤串,但和家乡的烧烤相比,完全是两种的风格,就连烧烤原料都不太一样——鸭舌、猪舌这种四川烧烤的必备品种在帝都很难见到,而板筋、羊肉串这种帝都烤串传统品种在蜀地也不常见,而且四川烧烤一般在烧烤前会提前码佐料在食材上,和北方“裸烤”,然后加辣椒和孜然相比也是迥异,南北方差异还真是巨大。
从个人的口味来说,还是更喜欢家乡这种没什么膻味,而香辣味儿更足的烧烤,离家不远就是著名的烧烤一条街,这家“燕子烧烤”已经开了N年,多年前紫陌还在求学的时候,晚自习结束后溜到这里花上三五块钱香香嘴巴然后再回家现在想来依然是一桩美事,回味无穷。点了最爱的香辣排骨、鸭舌和猪舌,再搭配四川烧烤必备的冬季加热版唯怡豆奶,就是家乡烧烤的经典搭配了——好吧,现在的排骨也是越来越肥了。
燕子烧烤也有烧脑花,可以一付单卖,7元一盘,不过味道赶金锁要差点。
烤茄子也来份,还在冒热气,这个倒是南北方都差不多。
美食攻略
雅安位于成都的西南方向,喜欢自驾的朋友应该不陌生,这是318景观大道上的重镇,川藏线秀丽的小城。从成都自驾过来大概1个多小时,到今年年底,成都到雅安的火车也快通了——成雅线属于川藏铁路的一部分。其实短短的回乡假期,要把家乡的美食都尝过一遍其实还是有点困难的——挞挞面、继红顺河抄手和夫妻拳头鲜活粉(豆花粉最正宗)都还来不及造访,紫陌就要回京继续苦逼地上班了……好吧,所以,我要选在这个晚上来发这个帖子……哈哈,希望大家有机会到紫陌家乡来亲自尝试下这些美食,而离家打拼的孩子们,也都常回家看看,回味下家乡的味道。 最后发道在成都双流机场吃的一碗火锅粉吧,16元一碗,咋个不去抢啊……不过也算归乡的告别餐吧,希望大家都快快乐乐!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