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贵州,对于我来说在三年前依然是遥远而陌生,远得遥不可及,陌生得无从期许。然而路上的许多经历,就如同人生中那些美好的遇见,不期而至却似久别重逢,那么,遇见了就珍惜,忘不了就铭记。心若相念,就会再见。就这样今年我又来到了贵州,来到记忆里夜晚,山坡上吊脚楼上那点点的灯光连着星海,来到记忆里清晨,烟雾缭绕伴着炊烟。【关于我】旅行自媒体,多平台自媒体人。微博:@韩文龙器材:佳能5D2 16-35 f2.8 ,85 f1.8;索尼a7 50 f1.8; 无人机 大疆 御 air .后期:lightroom,Final Cut Pro网海茫茫,你能看到,我很感动,也谢谢你关注我!【行前准备】【基础】:1.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现金【电子设备】:1.相机充电器 (单反、微单、小飞机)2.手机充电器(国外插排、转换插座)3.移动电源(数据线)4.读卡器/备用卡/备用电池5.耳机6.多功能插座7.理光数据线【生活用品】:1.便携包2.纸抽3.雨具(夏);口罩、手套、耳包(冬)4.腰带5.保温杯6.护肤品、防晒(夏)【精神世界】:1.缓存歌曲2.书【行程】Day1:沈阳-雷山Day2:上午:雷山大酒店 看《蝴蝶妈妈》歌舞剧下午:郎德苗寨——12道拦门酒,民俗歌舞表演晚上:篝火晚会Day3:西江千户苗寨Day4:西江千户苗寨Day5:返程【大交通】去程:沈阳-贵阳 飞机贵阳-凯里 动车凯里-雷山 大巴返程:西江千户苗寨——贵阳 大巴贵阳——沈阳 飞机
贵州,之前对于我遥远陌生,突然间就这么近了,近得这三年每年都要来一次。关于贵州的记忆,就是雷山的记忆,关于雷山的记忆都是美好的记忆!而之前雷山只是一个我并不知道的小城,现在在记忆里是这样的深刻。犹如晨起,看这座云雾缭绕的小城,清新、闲适,眼前的景象都是这样的美好。
现在雷山越来走进我的世界,我也对它越来越了解,雷公山是雷山的母亲山,也是雷山的一个景区,另外还有很知名的千户苗寨,奥运圣火经过的苗寨郎德上寨等等,雷山在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2008年,雷山被评为“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
郎德苗寨
来雷山,除了去西江千户苗寨住几晚,之前一定要到郎德来看看的,郎德分为上郎德和下郎德,通常大家必去上郎德苗寨,在寨子门口有一石头刻有郎德标识,并标注奥运胜火走过的地方,在进村子前同样会受到最热情的招待,那盛情难却的十二道拦门酒。
十二道拦门酒虽然已经见识过两次,但眼前两排的苗家漂亮的妹子,身穿好看的苗服,头戴漂亮的银饰,似乎不喝酒就进不了寨子,乍一看上去还真有点望而生畏。但这些人都是寨子里的村民,能看得到她们略带羞涩脸上的真诚,这份热情似乎你不喝酒自己都过意不去,变成了后来大家不仅要喝这十二道拦路酒,还要争着喝酒拍照留念。
再往上走,快到寨子里时,在路边的梯田上看到一行老者,都吹奏着芦笙演奏着苗族乐曲,游客到了这里也纷纷拍照,或者上前去和这些老者合影留恋。旁边穿着苗族服装的苗家人那些漂亮的银饰就如同这些银色光彩夺目。
到郎德景区除了看漂亮的苗家妹子,除了喝十二道拦路酒,还要看她们精彩的原生态的苗家歌舞表演,这些不是专业演员的演员,舞台也不是那么精致,只是寨子里原本的一块公共集会的场地,甚至音响和布置都是一般,而且还是免费观看不收门票,但正是这样,你才能获得此次苗族之行真正的收获,也是了解苗族风情真正的意义所在。用她们质朴的声音唱一些苗族动听的歌曲,原本能歌善舞的她们一起随着音乐舞动,随着她们的舞动身上银饰也发出动人的声响,这些声响本身就是一曲动人的音乐直接打动每个来这里人的心。除了姑娘们的舞蹈,寨子里的长老们还会吹芦笙唱古歌,这些都是难得的苗族旅行体验。
苗寨还是那个苗寨,郎德还是那个充满原生态苗家风情的郎德,但每一次来都能看到新的变化,比如这次来就看到了增加了有娱乐趣味性又结合当地特点的下河捉鱼,我想除了在电视真人秀节目上看到类似的事,日常我们是很难有这种体会的,这也是旅行中更大的意义。
最难忘的是晚上在郎德还有了篝火晚会,除了听苗族歌声,看苗族表演,一起互动参加竹竿舞。我还有幸尝试体验了一次苗族的偷婚。
把我和另外一位游客伴成新郎新娘,体验偷婚。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如果女孩儿家父母不同意,男孩子可以带着自己的亲朋友过来偷婚,而偷婚习俗里又尽显野蛮与温情。我做为新郎先找到新娘的房间,然后新娘的姐妹们告诉在隔壁,新郎的亲友团上前一看,迎接的是一盆水泼了过来,让扮演伴郎的游客们万万没想到,接着娘家的哥哥一样的人拎着木棒前来赶人,又一次被吓坏了。新郎还是为了爱情锲而不舍,这回考验变得温情多了,要喝酒才能打开新娘的窗,几轮酒过后新娘从窗子出来由新郎背下楼,然后举行成亲仪式,互换信物。没想到再次的贵州行,又让我又了这样蛮特别的体验。浓郁特色文化的苗族风情。
鼓藏头家过吃新节,看《美丽西江》
当晚我们驱车西江千户苗寨,晚上也住在了世界上最大的苗族人聚集地西江千户苗寨,这次来西江有点特别,就是遇到苗族人节日“吃新节”,我同每一位来苗寨的游客一样,都想更加深入了解这个文化丰富的民族,想更加深入地体会苗家人过的节日。苗族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敬畏的民族,可以说把自然界的一切都视为灵动的,并且信奉崇拜,那么苗家人每逢节日就少不了祭祀活动。
苗家人的祭祀活动,都是由鼓藏头负责,鼓藏头也有种称呼叫做苗王。既然负责祭祀也应该是苗族人的精神领袖吧,鼓藏堂就是苗王所居住的地方,在西江千户苗寨山坡一个高处。鼓藏堂里也有苗族人的鼓,苗家人认为祖先离世后并没有远离,而是住在鼓里。
来过西江千户苗寨几次,无论是苗年还是其它节日都或多或少听到提到苗王,提到鼓藏头,吃新节的这天,我们事先打听,特地计划在苗王行祭祀的时候,来到鼓藏堂,想近距离感受苗族人的吃新节的祭祀。鼓藏头的地位是由先祖传下来的,这种千年的传承都是传给家中最小的儿子,这样年长的儿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农作生产等。
我们到达鼓藏堂的时候看到已经做好了祭祀的准备,一条长桌桌上摆放了祭祀的用品,猪头、肉、米饭、米酒等丰盛美食,恰逢端午节,桌子上当然也有粽子。鼓藏堂前也坐着一排苗族的老者,男性坐在左边女性坐在右边,鼓藏头和另外有身份的老者坐中间。仪式开始时先是由鼓藏头身边的长者主持,然后由鼓藏头上香行祭拜,虽然我很难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也不清楚在做什么,但能感受到那一刻的庄重和他们无比虔诚的心。
古藏头做完祭祀,先是由古藏头饮酒用餐,接着开始和族人和在场的人分享美食,不难看出在吃新节上祭祀的美食对于大家有一份特别的含义,想必是代表着吉祥福气吧,这些长者也真诚地邀请大家一起分享美食美酒,共享神圣而幸福的时刻。在场的游客也都踊跃向前分享这份吉祥,开始品美食享美食。
在祭祀的现场,苗族男性长者的衣服都是素色很质朴,而女性长者的衣服就是充满了苗族特色,绣着图案一些符号一些大自然的元素,鲜花绿叶等,搭着身上的银饰,一切显得那样美好。既显得精致,又不张扬,却满是丰富的内涵。
在西江千户苗寨,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是现在喧哗大都市的我们无法企及的,就如同苗家人一个又一个的节日,无论主题是什么,都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自然界万特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随处还可以看到他们亲近自然的生活,这些依山而建的吊脚楼仿佛坚韧地保护着他们原有的生活,不让外界干扰和打扰,虽然游客日渐增多,但他们的生活还是依然。在鼓藏堂时,回身一看见到在室外一位穿着蓝色苗服的人在伴着炊烟做着饭。而鼓藏堂前的一幅刻有苗家历史意义人特的石墙前,几个孩子正在无忧地玩耍。苗族人这种对节日的尊奉,正保证和印证了属于他们的原本幸福生活。
赏夜景,看《美丽西江》
在西江千户苗寨现在很著名的一句说法就是余秋雨先生讲的“西江,用美丽回答一切”,西江千户苗寨如同许多知名景区一样,也会向游客献上很经典很丰富很难忘的一些演出,这场演出涵盖了苗寨的历史人文和对游客的热情,它就是《美丽西江》大型文艺演出。也可以说是来西江千户苗寨的必看项目,西江,用美丽回答一切,那么看一场《美丽西江》这里有你所有想要的美好。
这几年每次来雷山,都会到西江千户苗寨,每次来西江千户苗寨都会观看《美丽西江》,很巧的是这几次观看《美丽西江》都是在返程临行前一天观看。虽然看过,每次还都会有期盼,每次观看还会有无限共鸣。每次观看的时候映着舞台后面那点点的苗寨吊脚楼的灯光,思绪总是不自主的飘向很远,通常晚上观看时都不会太热,感觉凉爽,仿佛具备了所有美好心情的必备元素,再看着舞台上精彩的苗族风情演出,把这些天对西江苗寨的种种美好种种留恋都迸发出来,甚至让自己的留恋之情得到升华,更加不舍。
《美丽西江》现在是西江千户苗寨代表性的文艺演出,是一台展现苗族风情的大型情景歌舞剧。该剧从多个方面通过舞台文艺表演的综合方式,全面展现了苗族历史文化以及苗族的发展过程,全剧分为四场:枫木化蝶、迁徙、西江风情、苗乡锦绣。大家都知道苗族和其它很多少数民族一样能歌善舞,迎客、喝酒、相亲都会用唱歌的方式表达,千百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美丽西江大型情景演出展现出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快速直观地将苗族地这份热情这份感情,传达给前来观众的游客。
《美丽西江》的这场献给游客的演出,在严肃丰富地展现苗族的文化同时,有一个环节会给在场的观众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就是互动环节,而且这个互动环节也巧妙地融入了苗族的特色。穿苗族的服装,跳苗族的舞蹈,喝苗族的高山流水。当然整个过程,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会笑翻全场,穿苗族服装的过程中,主持人有意把时间控制得不够用,让穿苗服的小伙子直掉裤子,最后再告诉参与互动的人,这是苗家大嫂的衣服。然后请一个漂亮的舞蹈演员过来领舞,虽然三个简单而有代表性的苗族舞蹈动作,但让三个没有舞蹈功底的小伙子模仿起来,是一场合格的爆笑喜剧。最后获奖者,要享受苗族最热情的敬酒仪式高山流水,不醉不归。
而这次观看《美丽西江》给我一个大的对比就是,舞台还是那个舞台,剧情还是那些大的纲要,精彩还是那个精彩,但只是变得更加精彩了,舞美和灯光变得更美了,演出的表演也更精致了,最明显直观的演员阵容更专业了,那些舞蹈演员的颜值,更让人觉得百里挑一了,尤其是那些大长腿美女,真是标准优秀,养眼。
演出的舞台也尽是苗族文化元素,无论是背景还是舞台的地方,现场布置都尽显苗族文化,牛角、鼓、刺绣,舞台远远望去是苗族特色的牛角样子,又像是苗族姑娘的头戴银饰。
很多人觉得每年在路上行走,都想探索未知的地方,或者说有可能的话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去过了就不想再去,而西江千户苗寨这三年每年我都会来,每次来还会看《美丽西江》,还是会感慨万千太多不舍,还会感动,还会发现,还是会不舍,还是会想念这满是魅力的苗家文化。
逛西江,看苗家阿哥阿妹游方
西江千户苗寨的第二天,我们继续亲密接触苗家人的生活。这次有幸看到了具有苗族特色的游方。少数民族有太多我们喜欢的特色,是魔力,是魅力,那些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那些写满历史的服饰,那些光彩夺目的银饰,那些能歌善舞的苗家人,那些唱的动听的游方对歌。还有那进入苗家扑面而来的热情:十二道拦门酒,还有在饭桌上,不可抵挡的敬酒方式“高山流水”。
在苗寨行走旅行,特色满满印象深刻,苗家人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这次去苗寨的时候,恰逢苗家人的吃新节。吃新节也是在黔东南地区苗族同胞每年要过的几个大节日之一。吃新节是苗族同胞庆祝丰收的节日,流传三千多年仍然保留基本完整的古老节日。这些日子里,人们都会把自家的牲畜精心饲养膘肥体壮,姑娘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小伙子们也会精心准备。因为吃新节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这是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日子。
游方对歌,是苗族青年男女公开的社交方式,通过对歌,表达对异性的感觉和爱慕之情,穿着苗族服饰的男女,满怀愉悦地走在苗族的乡间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游方在以前叫做“摇马郎”,主要是在黔东南地区,许多苗寨都有“游方坡”,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地方。每到节日,母亲就会为女儿提前做好花衣,父亲存钱为女儿打造漂亮的银饰。而男青年就会走很远的路去游方坡用吹芦笙、唱山歌、吹口哨等方式邀请女孩儿出来约会,在现在看来,似乎是一种难得的浪漫。
姑娘们则是穿着一家人精心准备的新衣还有漂亮的银饰,去游方坡约会,我想这几乎是苗家女孩儿一生最幸福兴奋的时候,既激动高兴又有许多羞涩,在这些日子里会找到自己的意中人,陪伴一生,这也是充满民族特色的苗家人特有的相亲方式,也是苗族特有的风俗。
在黔东南的苗家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重要的是能喝酒,而且把苗家人热情好客的心情都充分用行动表达出来,著名的拦路酒、撞拦门酒还有盛情难却的高山流水,来苗寨,在酒的热情上,肯定会让你印象深刻,不虚此行。
在西江千户苗寨的北门,每天都会有盛大的十二道拦路酒仪式,除了极其恶劣的天气,这项欢迎仪式都会举行。我们来西江千户苗寨的这天,天有些微微阴,未进西江,就看到苗家人的热情了。大门前一排十二道酒,有老者,有苗家妹子,还有两旁吹着芦笙的小伙子,还有一些身着苗服,载歌戴舞欢迎的村民们。
“高山流水”这一诗情画意的词汇,在古代也是一首著名的乐曲,但在黔东南的苗族同胞这里,和另一份美好有关,它再一次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苗族同胞的热情,以美酒待客。往往欢迎重要的客人,在用餐稍许后,漂亮的苗家妹子就会端着酒碗,伴着芦笙,唱着敬酒歌,满脸笑容地过来给客人敬酒,要喝高山流水。
这个高山流水可没有这个词表面上那份闲情逸致,它是盛满了苗家人热情,通常至少四五个苗家妹子,每人端一个酒碗,来到客人面前,其中一只碗直接敬客人,身后的妹子依次将酒碗抬高,每只碗的酒依次流入下一碗中,最后喝酒的客人就会源源不断地品尝美酒,很容易不醉不归,如果不胜酒力,更容易借宿苗家。而且饮酒喝酒还有许多礼节,比如不能生硬地推出酒碗,是对人的不尊重,不可以用手摸酒碗,摸过之后更要全部喝完。总之苗家人的热情似高山流水般深远流长,让你印象深刻、流连忘返。在黔东南这个苗族的聚居区,在西江千户苗寨这个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地里,你会看到满满的少数民族特色,在你来这里时很有可能会遇到苗族人的节日,你只需融入其中,尽情体会,同时感同身受地感受苗家人的能歌善舞以酒待客。
不舍西江千户苗寨
心若相念,就会再见。就这样今年我又来到了贵州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来到记忆里夜晚,山坡上吊脚楼上那点点的灯光连着星海,来到记忆里清晨,烟雾缭绕伴着炊烟。
山谷的薄雾吻着烟霞风雨桥上藏着多少情话翻过群山一座又一座,这是我们心之向往的苗家!
这次来西江千户苗寨的两天,以阴雨为主,就仿佛那些我走进古镇的日子,只有飘着细雨,才能映出古镇的韵味。而在西江千户苗寨的雨中行走,却是添了一份清爽,多了一份心动。
在西江千户苗寨的主街上,两旁的吊脚楼似的木屋,一间间的小门市,隐约着现代的繁华,也不失苗家的特色。既可以满足做为一个游客来到这里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又能让你感受到满目的民族特色。苗家的米酒、苗家的刺绣、苗家的蜡染、苗家的腊肉……
在已经具备现代化服务的商业街上,走在这里不难看到苗家的特色文化扑面而来,不只是黔东南的特产,不只是那些苗药,也不只是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你时常会看到在一些店面前,这里人的用一些苗族的特色文化迎接着你,或是吹着芦笙的小伙子,或是穿着漂亮苗服的苗家妹子,用动听的苗歌欢迎客人的到来,并热情地用牛角杯拦门酒欢迎你。
作为一个感性的旅行者,我走在这里让我印象更深的是会更给一种莫名的情思,此情此景有种陌生的熟悉,说熟悉其实还陌生,我仍旧不能准确地找到那些最著名的路口和景点,但就是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把内心的思绪唤起,又飘向另一个远方。那些大街上行走的路人,不曾相识却又在这里匆匆相遇,彼此擦肩但却留下了在西江千户苗寨的记忆。街边乐器店里摆着手鼓和吉它,或者是尤克里里,我也分不清,但这种店里播放出的每首歌却能意外地打动你,直入心底。记得那年走过这里听到传来““伤心的话留到明天再说”这首没听过的歌词,但却瞬间被感动。这次路过,又传来《后会无期》的旋律“当一个人,消失天际”……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建议一定街角处转弯,走进那些山坡巷道,看看寻常百姓家,进一步繁华退一步古朴,那些吊脚楼里有与生无争的宁静,让你心生向往。那些木板上生出了厚厚的青苔,那些久远的老屋承载着古稀老人记忆,苗寨布局的曲折险陡,日常的生活让许多老人都驼了背,但依然没有改变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把握。到这里,我们每个忙碌的人,心中闪现的都是羡慕。
沿着弯曲小路走过的老人与孩子、在屋前聊天售卖猪肉的中年人、还有肩挑扁担努力抬阶而上的老人,一幅幅你看到的画面,都是那些恬静和与世无争。虽然西江千户苗寨已被开发10多年,但这里的村民依旧保留着可贵的善良淳朴。为了更好地拍摄,这次我带了无人机飞行器拍摄,不慎坠机挂在了山上的树上,当时我以为如大海捞针寻找无望了。开始先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用车载我到步道,一个一个目标的大树寻找,后来小伙有事离开,我自己寻找过程中遇见一位手拿镰刀的大伯,本是询问怎么走过去,他却热心地一直在帮我找,后来又带着我走小路到达最后一个目标大树下,我也意外地发现无人机恰好躺在小路的中央,而不是树上,也不是旁边的杂草和树林,当时简直不敢相信。我也觉得这里真是和我有缘,斩不断的温情连系呀。从来没有哪个地方,像西江千户苗寨这样,曾经那么遥远,而在这三年,我每年都会来一次,就像那位老者淳朴的回头挥手说不用谢,就像一个女孩儿嘿嘿傻笑地依在墙角。关于西江的记忆都是美好的记忆!犹如晨起,看这里云雾缭绕;犹如夜幕,风雨桥上的灯光亮起,朦朦细雨,眼前的你美得微微醉意。走的那天,望着车窗外,挥手告别,揣着留恋。有些不舍不是不说,只是不想让美好变成难过,那些美好、那些路上、那些时光,都会铭刻,感谢西江千户苗寨的时光!
返程
关于梦想,今天你还在坚持吗?
全网ID除了韩文龙,大部分是文龙,有重名的用文龙h.所谓旅游体验师,所谓摄影师,所谓旅行自媒体,所谓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不忘初心,走在路上,遇见另一个自己,另一个你! 感谢您的关注!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