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山的来历
关于蜘蛛山的介绍,网上不是很多,较为详细的是李富泉先生的文章,特摘抄如下: 迪化(现乌鲁木齐)东南西三面环山,蜘蛛山是一座孤山丘,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100米,高出周围地面20多米,此山天造地设,也因民间传闻极其形似蜘蛛而得名。在 中国香港地区及东南亚民间,蜘蛛是喜庆吉祥的象征。 清乾隆27年,在蜘蛛山上修建了一座八蜡庙,老辈人说;福寿山(妖魔山)东、迪化城西平地突起一峰,上有巡抚所建之庙和来青阁庭院,在十里长滩浓绿中。 清代黄竣在《红山碎叶》中说:“蜘蛛山上八蜡庙,壁画楹书,俱无俗笔。”黄竣长句记述:城南一山名蜘蛛,飞来灵鹫谁所驱。有山则名自太古,不高而隐优通儒。 李根源《蜘蛛山》诗:孤峰拔起蜘蛛山,乌水交流弯复弯。绿遍榆杨千万树,春风已度玉门关。 旧时每年农历八月果脆瓜甜的季节,举办庙会,杀牲祭祀,酬神演戏三五日。八蜡 庙是我国古代祭祀家神的庙宇。郑玄注:“蜡有八者:一祭先啬神农,二祭司啬后畯( 古代以畯为万谷之长,奉祀为谷神),三祭地亩田畯(田官之神),四祭创田间农舍村道疆界的神,五祭除害猎虎(它们吃野鼠野兽)保护禾苗,六祭水坝堤防,七祭水庸沟渠,八祭昆虫,以免虫害。八蜡庙,民间也称之为虫王庙。是四乡农民的“虫王”庙会 和“神农”庙会。当年热闹非凡,可惜盛况少传。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五月甲辰,“乌鲁木齐发生蝗灾”(乌兽木齐二百年大 事年表)四乡农民集资在八蜡庙举办庙会,很是兴旺,人云亦云的传说:此庙有神专管 灭蝗保田,于是大吹大擂的焚香献供、祈祷祝愿,农民们只好无所适从地听天由命吧, 这样一年一度的虫王盛会,一直延续到1933年底。 清乾隆乌鲁木齐都统椿园撰联八蜡庙:(一)歌北歌南,申命四方能偃草,叩商叩角,发生万物不鸣条。(二)有声无声,偕燠旸而时若;真空是大,估雷雨以成功。 到清嘉庆年间,乌鲁木齐都统和宁仍有记载:福寿山下东南平地,孤起一峰,漫坡 高里许,上建八蜡庙和楼台亭阁,民间传闻:妖魔山原本是牛魔王的故居,蜘蛛山上有化成美女的蜘蛛精,还有妖精吃人以及盘丝洞呢。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第60回记载:翠云山芭蕉洞是牛魔王和罗刹女的家, 后来牛魔王又有情人叫做玉面公主的,是在积雷山魔云洞,第72回记载;盘丝洞,有七个妖女。作出法来,脐中都可冒出丝绳,瞒天搭了个大丝篷,把八戒罩在当中,民间把《西游记》里的神话故事附会在妖魔山、蜘蛛山因此幻想色彩更浓。 1933年底,马仲英进攻迪化被击败,逃跑时,其部将马世明放火烧了八蜡庙,从乾隆27年修庙算起,历经七帝,民国至此已有171年历史。 至今位于十月拖拉机厂区内的蜘蛛山已被挖平,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拨地而起的商 住楼。据报载,市政府已把位于阿勒泰路的黑山头更名为:“蜘蛛山”。黑山头长约1.8 公里,宽约有500米,山头最高点海拨859.8米,此山坡陡壁立,灰色石层祼露,早先民间曾将此山称为“大石头”山。据介绍:在东南亚和香港地区,蜘蛛是喜庆吉利的象征 。
黑山头
蜘蛛山红庙子
红庙子是乌鲁木齐的别称。远在清代,内地人就称新疆为”伊犁——红庙子”。原来乌鲁木齐确有一座红墙古庙,坐落在今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西九家湾的平顶山虎头峰南坡,是依地势而建筑的红色墙的关帝庙,俗称红庙子。 老红庙子坐北朝南,由前殿、中殿、后殿、戏台、厢房五部分约成,在迪化庙宇中属规模较大的建筑。庙内正殿是关王殿,内有关帝塑像。殿顶歇山式,琉璃脊饰,前檐廊深一间,显得深邃幽静。殿内绘有壁画,均为《三国演义》故事。院内东西两侧为厢房。正殿对面前庭是古戏台,大清方砖铺地。整个建筑玲珑别致,彩绘鲜艳。远望去,一庙突兀山顶,四周红墙环绕,古色古香,令人遐想。 现遗址尚保留着一些残砖碎瓦和断断续续的墙基,由墙基测得庙宇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7米,在墙基内靠北处坑内堆积大量残缺的泥塑像。1989年,乌鲁木齐道教协会筹集资金,本着”一次规划,逐步实现”的修建原则,现在的红庙子基本恢复庙宇原貌。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