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 | 故地重游的宿命情缘
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大阪从不掩饰地散发着它浓烈的“本土”魅力。作为日本的第二大城市,它的繁华与热闹与东京相比,自然也不逊色,但是浓烈的关西风味让大阪显得更接地气。虽说现代化城市总不能带给人太多温情,但大阪或许就是这么与众不同,这座历史久远的城牵引着我去接触古老的霓虹民族。
第一次听说大阪,是因为喜欢一个大阪的声优,喜欢关西腔,那时就听本命声优说,大阪人是个买到便宜好货就会到处炫的人,当时听完还乐个不停,就记住了这个地方。
之后因为柯南里的服部平次说的一口令我着迷的关西腔,便开始对这个地方种草。两年前,我来过这里,两年后,它就是我此次航线的第一站,故地重游,总是来得这么奇妙。
从港口到心斋桥需要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车上的我心却早已飘到了曾经那个熟悉的地方,车窗外尽是熟悉的模样。
到达心斋桥已是中午,索性就在日本桥附近把午饭解决了。大阪靠近神户,神户最出名的是神户牛肉,那么大阪就沾了邻居的光,即使不是身处和牛的原产地,也能品尝到正宗的神户牛肉。之前在黑门市场吃到过正宗的神户牛肉,那味道简直令我念念不忘,所以肉食族的我,这次到烧肉屋大牧场再次一品和牛的美味。
烧肉屋 | 正宗的和牛肉
据说这是一块被美国总统奥巴马点名要吃的牛肉……
在亚洲,能和我大天朝美食相比肩的,大概就是日本料理了,寿司、拉面、刺身、寿喜锅,本膳料理、怀石料理、会席料理……小小的国土上,美食可谓是五花八门,而日本料理的精致,也深深抓住了我大天朝子民的胃。
对肉食者来说,霓虹的牛肉就像一道光辉,直戳吃肉朋友的灵魂深处,甚至有人说日本和牛是一辈子值得一吃的顶级牛肉。日本的和牛品牌不少,都有各自独特之处,但以神户牛、松阪牛和近江牛这三种和牛品牌最为有名,肉质最好,价格也相对更贵。这次我就来说说赴关西两次所品尝到的神户牛。
我的两次神户牛其实都是在大阪所吃,别以为大阪吃的就没有神户正宗,并不是所有神户县出产的牛都可以叫做 “神户牛”,也并不是不在神户吃的牛肉就不是神户牛,虽然不想承认,但但凡挂上了神户牛证书的牛肉,真的就是货真价实的神户牛,日本这种武士道精神的民族不会在这种上面造假。
大阪靠近神户,神户最出名的是神户牛肉,那么大阪就沾了邻居的光,即使不是身处和牛的原产地,也能品尝到正宗的神户牛肉。作为游客第二多的日本城市,大阪从神户引进过来的正宗和牛也吸引了很多并不能实地到访神户的人们。
在大阪吃神户牛,判断是不是正宗的牛肉,看证书牌牌就知道,在黑门市场里,就隐藏着这样一家神户和牛店铺。门面虽不起眼,却被日本和台湾的电视节目采访过。
小小一块重100g的神户牛售价5000烟,折合软妹币400多软妹币元,真的是一肉千金。用于国宴的顶级神户牛,一头可以卖到六位数日币。
不止是在日本境内,神户牛在世界都享誉盛名,日本是个严谨的民族,所以对于“血统”十分看重,只有兵库县但马地区指定牧场内满足标准的“但马牛”才能称为神户牛肉,能够达到神户牛肉品质要求的牛作为日本特产,常常出现在招待国宾的,少之又少,所以价格自然不菲,但它的口感就算“大出血”一次也想品尝。
但马地区是个有山有溪的地方,溪水中富含矿物质,是不折不扣的 “矿泉水”。山上生长的牧草中还夹杂着药草。神户牛就是喝 “矿泉水”、吃 “药膳” 长大的,感觉比人养得都好。
神户牛长到一定程度会出现食欲减退,所以常常会喂啤酒以增进食欲,这待遇简直神了,就不怕会醉么。为了帮助牛减轻“精神压力”,安心成长,养牛人还会定期用梳子给牛做按摩,用烧酒涂抹其毛皮,据说这样可以加强牛的血液循环,使皮下脂肪更均匀。肉质的鲜嫩,来得不无道理。
简单的炭烤,将诱人的肉汁逼出,待到它五分熟时就可以拿出来吃,你也可以要求三分熟,毕竟日本还有生牛肉片一说。
神户牛肉最好的吃法就是千万不要复杂也千万不要烤的太久,在炭火上烤个四五分熟度就可以拿起来吃,也不需要蘸五花八门的调料(虽然我是调料控……)。原汁原味的口感可以品尝到牛肉最细腻的味道,大理石般的纹路让我爱极了这块牛肉的色泽。
在餐馆里吃和牛毕竟和在黑门市场里不太一样,还有各种配料的辅助,味增汤、蔬菜沙拉、米饭……这些都是为了一解牛肉吃多后产生的腻味。
瞧这大理石纹路,美得让人移不开双目,对于肉食者来说,这就是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图案。
对于新鲜又昂贵的食材,不要对其进行过度的加工,只用最简单的方法,才是尊重食材的本身。建议可以先不用蘸料,紧实的肉质中似乎还能尝到一丝丝甜味。别看这么小小一盘,能吃得下就绝对能吃饱。
心斋桥&道顿堀 | 一场剁手,“血战到底”
对于很多人来说,心斋桥就是一个血拼之地,所有穿的、戴的、用的、吃的、喝的、伴手礼都可以在这买到,可以说是大阪的CBD,是大阪最大的商业购物区。心斋桥车站出来就是心斋桥筋商业街,集中了许多精品屋、专卖店、餐馆和大型购物中心,之前是晚上来,熙熙攘攘的都是人,如今白天来,依然热闹不减。
心斋桥最为人所熟知的标志就是道顿堀戎桥上有着近百年历史的“雪印”和“格力高跑步者”招牌,入夜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和闪动的广告牌给这里增添了无限活力,我大爱的《半泽直树》可是也在这里取景的哦。
既然是故地重游,那就肯定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角度甚至是同一块招牌下,来一张对比照。为了找寻曾经熟悉的地方,我拿着旧照片比对了好久,当初只是随便站了个地方,现在倒是来来回回了好几次才终于确定位置。
两年前两年后,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招牌,不变的是我,变的是穿衣风格,两年一晃而过,物是人也在,如此这般,真好。
一头钻进心斋桥筋商业街旁边的小巷子,比起透光拱廊里英伦风格浓郁的砖造建筑和鳞次栉比的百年老铺、大型百货商店,小巷子才充满了浓浓的霓虹风味,这才是大阪的市井气,心斋桥筋还是游客气太重。道路狭窄、电线缠绕,不同于商店街的人头攒动,只是隔了一条街的距离,这里,安静多了。迎面经过的几个当地女学生嬉笑打闹,听着熟悉的关西音,竟也让我如此满足。
霓虹的神社无处不在,就算是在小巷子里,也让我偶然发现了一座。神社空荡荡的没什么人,门也是关着的,只剩下门口的祈愿牌随风飘荡,那我也来许个愿好了。
随处都能看到的牛郎招牌,说实话长相参差不齐,说得好像我晚上就有空会去撩汉一样……
大阪的小巷子总让我有种拍和风街头照片的冲动,也不知道这街道到底充满了什么魔力,不论站在哪里,随手都是小清新。上次来心斋桥时间短只顾着血拼,这次要把人像给拍全了。
从心斋桥往道顿堀走,从小巷子又来到了大马路。奇怪的是即便心斋桥里再怎么拥挤,只要出了那条街,世界就安静了下来。熟悉的景像一幕幕出现在眼前,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边走边逛,就像两年前的自己,对周遭,永远充满好奇。
当然,既然来了,还是忍不住手痒痒冲进了药妆店,因为目标明确,一个小时不到就把购物目标完成。所以这里要告诉各位朋友们,来心斋桥一定要事先列好购物清单,找好中文导购,问一个拿一个速度快,不然自己找有的好找找了。其次虽然堂吉柯德一类的一站式购物东西全,但游客多中文导购少,可能根本就抓不到人,如果只买药妆,直接去大国药妆店,尤其下午人少,上下两层的中文导购就像独家服务一样跟着你跑……
流淌着的道顿堀川运河上游船往来,走出药妆店就能听到对岸日系摇滚音乐,这也是道顿堀的一大特色表演。上一次河边唱歌的是女团,河对岸是宅男。这一次河边唱歌的是男团,河对岸是我。顾不上身上的家当,我凭栏而望对岸正在唱跳的男歌手。
夕阳照射在河面,站在桥上回望道顿堀和心斋桥,一切又都显得那么恬静,喜欢来霓虹旅行,大概就是喜欢这种纯纯的小清新,只是看着这街景就已满足。
大阪城 | 三大名城的岁月斑驳
大阪的第三站来到的又是一个熟悉的地方,大阪城,与名古屋城、熊本城并称日本三大名城,与名将丰臣秀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是战国时期由丰臣秀吉修建。高大的城墙使它在战国时期作为瞭望塔,守护着这座城市。
关西是日本的文化之源,千年古都奈良和京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而丰臣秀吉修建的大阪城将大阪一举带入江户时代的三都之一,所以大阪的岁月斑驳都要从大阪城说起。
大阪城天守阁在大阪城公园的最里面,从停车场走进去至少需要20分钟,加快脚步一路穿过林荫道,穿过气势恢宏的城门,巍峨的天守阁透过树荫渐渐展现在我眼前,作为大阪的象征,即便经过无数次摧残和重建,天守阁仍以其最骄傲的姿态傲视关西。
白色的墙面配以绿色的屋瓦,每个飞翘的屋檐末端都装饰着用金箔塑造的老虎和龙头鱼身的金鯱造型,素雅中透着金碧辉煌。
天守阁共8层,进入内部要交600烟门票,里面已被改建为一个博物馆,如果对丰臣秀吉这位日本战国时代枭雄感兴趣的倒是可以进去了解了解,而我因为时间有限,并没有进去,而是来弥补之前未完成的遗憾。
绕过大阪城,踏上台阶,可以一睹护城河的缓缓流淌和大阪的小半个全景,坐在台阶上的我,当时又是在想什么呢?反正我现在是记不得了。
关于日本的历史故事,很多都是当初看大河剧看来的,关西的文化底蕴不是盖的。第一次慕名而来,看到很多戴着小黄帽的小朋友,就跟樱桃小丸子一样。第二次跟随丽星邮轮而来,希望第三次,能看到白色的城堡衬上粉色的樱花。
往回走的时候发现一排的自动贩卖机,好嘛爱拍照的我连这里都不肯放过,大概是爱屋及乌,连自动贩卖机我都觉得好小清新。
大阪城公园附近还有NHK大阪放送局、大阪历史博物馆、难波宫遗迹公园、造币博物馆、大阪天满宫等一系列与历史有关的景点,这是了解大阪历史最好的地方,逛一圈下来至少需要一整天。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