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参加旅行家的美食活动,我把那一次在江阴开会游江阴要塞,品尝江阴的特色小吃的片子发出来和大家分享。虽然是以前的经历,但是江阴的特色小吃让我印象深刻,不能忘怀。
历史悠久之地,必有众星璀璨的人文名流。江阴自不例外,这座已两千六百年历史的古城,据说仅宋至清,就出过文武进士400多名。史上先后名世的社会贤达、文化名士难以计数。早有春秋之际的季子,中有明清年间的徐霞客,都是名扬四海,脍炙人口的杰出人物。而最引我兴趣的,则是难能可贵的一门三杰、亦称“江阴三刘”的刘天华、刘半农、刘北茂三兄弟。
据说这里的馄饨用的都是精选原料,特别是虾和蟹,也都是用上好的活虾和活蟹,每一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是精心加工的汤包,馅料的配比都有独特的讲究,成品后才会汁多皮薄。都是最传统的民间工艺,工序有十几道之多,一个个汤包都雪白晶莹,折皱细巧均匀,如一朵朵饱满圆润、含苞待放的玉菊,让人食欲大开。
银丝面的配料十分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等特点。银丝面的汤底非常讲究,以猪骨、鸡骨、鱔骨熬汤。熬汤时一定要文火慢煮,生姜不能多放,以免遮了汤底的天然鲜香。银丝面由于是用精白粉制成的,所以很白,白似雪,让人看了就要尝一口的感觉,美味可口,是当地人都很喜欢吃的。人的美味当前,究竟是心疼钱包,还是犒赏味蕾,我想就不必再保持一贯的理性了吧。美味,不应该只停留在脑海里,美味应该在舌尖轻舞。我是痛并快乐着,一边心疼,一边享受,有时候生活就需要这样义无反顾的决绝。
江阴自古是鱼米之乡、物产富饶,美食天堂。都说啊,江阴人会吃,吃得还讲究。前有舌尖上的中国,后有舌尖上的江阴。我感觉江阴的饮食那是一个特别精致的。
看到了好多货真价实的大炮,这些大炮估计是国民党时代遗留下来的,没有遮挡但经过这么多年,却也没有生锈,很是奇怪,在大炮旁留了影,转了一圈,拍摄了一些片子。炮台用途是狙击江中过往船只,旧时防倭寇、打英国军舰,均得意于炮台,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过江南,这炮台本应起些作用,但由于守军起义,结果形同虚设,这大概是这“江海锁钥”最丢人的一次。纵观天险江阴的历史,似乎真正起到扭转局势作用的并不多,忽然想到法国那成为天下笑柄的马其诺防线。看来真正的最好的防守,还是进攻。解放战争时,国民党为江阴炮台换上全部美式装备,因为内部出问题,守军起义,未放一弹而拱手相让。自古北军一旦突破江阴防线,则江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在49年,江阴要塞一告破,解放军大军直插沪宁线,截断沪宁联系,一路兵不血刃占领无锡、苏州,上海成孤悬之势。
滚滚长江,在古代是分割南北的一道天堑。古城江阴,临江多山,又是江防之要塞。据介绍黄山修筑炮台始于清康熙年间,分列于大小石湾一带,现尚存水泥结构炮台12座,为完整的明、清、民国时期古今战场胜迹。漫步在古炮台遗址,残垣断壁的古炮台土墩杂草丛生,灌木叠翠,盛开着不知名的花儿。一段甬道的前面是一个木栅栏的大门,上方木牌上“小石湾古炮台”六个大字提示着这里是古炮台的坑道旧址。木栅门的右侧朝向长江,摆放着一尊耀威大将军铁炮,锈迹斑驳,无声的彰显着岁月沧桑,风雨无情。进入坑道,右手的墙壁上是“江阴要塞炮台历史陈列展”的图片展板。左手侧是分别独立的两个炮位的坑道,安放的依然是耀威大将军铁炮,炮口对着长江。依稀的雄姿,折射着它曾经的荣光。江阴要塞炮台历经明、清、民国三个时期,跨度达314年;其构筑年代之早,延续使用之长,规模之大,保存之完好,为目前全国现存炮台遗址中少见。
回味历史,思如泉涌。我漫步在古炮台宽阔的草坪上,介于炮台于长江之间徘徊良久。炮口森森,江水涛涛。江边一隅已被铁网围了起来,依稀能看到往来穿梭的船舶。偶尔的几声笛鸣伴随着江水的涛声萦绕在耳际,又似乎是从遥远的天际边隐隐传来的密集的炮声,让我穿越了时空,来到那段雄浑悲壮的历史......悠悠岁月,动乱无情,战争残酷,凸现盛世太平的安逸和美好。古炮台依偎在清静幽雅的小石湾,已成为一道历史的风景供世人参观、凭吊和游览。小石湾幽险清绝,风起云涌,搏石如钟,惊涛激涧,触浪排沙,历代文人墨客行游到此,留下了许多吟咏词章让后人回味。
我沿着木栈道走到小石湾,木栈道的栏杆上镶嵌了诗牌,名曰军事诗碑林。这里多是当代国共两党军事将领的诗作,如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当然是首选,我惊喜地发现了还有如邱清泉、胡琏等于共产党死战到底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诗作入选,这在以前是根本不能想象的事情。泱泱大国,应该有这点度量。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应该尊敬对手。
据说,这个鹅鼻洞存在已经很久了,国民政府为抵制日寇入侵,加紧长江防备,在沿江修筑炮台的同时,挖通修筑了贯穿鹅山南北的这座山洞,洞内辟有弹药库,作为蓄存武器弹药、屯兵藏人之用。江阴,乃军事重镇,兵家必争。江阴要塞控制着仅有1500米宽的江面。后来,国民党战败失利,鹅鼻山洞一直封闭着。抗战胜利后,这座山洞工事却完整无损的保留下来,成为人们游览昔日战场的遗迹。
我倚栏而坐,听涛声拍岸,看潮涨潮落,果然别有一番景趣。见过江水西流吗?滚滚长江奔流向东注入东海,在这里形成了江水倒流的奇观。这里是长江下游最窄的地方,鹅山作为咽喉部分直插江心加速撞击,使江面产生了一片很大面积的回旋,形成了一江碧水向西流的奇特景象。还有一处蔚为壮观的“一江春水向西流”的奇观是在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