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谷的水很漂亮,能清楚地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在水急的地方激起漂亮的水花,水稍微深一点的地方水就是蓝蓝的,还是我喜欢的那种蓝色。夏天还可以漂流,由于天气太冷,还有就是水也不怎么急,我们就一直都没打算去漂流,但还是有人漂的,衣服裤子都打湿了。还有一些小瀑布---梦沙瀑布、飞鱼瀑布。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野猪峡和猴跳峡了,那块儿两边的山更崎岖,压根儿不能在小溪边修路,所以基本上全是浮桥,而且还很长,那桥下的水都是蓝色的,有些调皮的小孩在桥上不停地摇,平衡力不好都不敢往前走,有的大人也跟着一起摇,人少的时候还好,人一多就阻塞了交通,正是有了一点惊险才觉得好玩,近距离地也水气亲近,好是兴奋呀!浮桥两边都是崎岖的石壁,才真的有在山谷的感觉。可以在水浅的地方下去玩玩,肯定很凉快。
我已走过三峡奉节的天坑地缝,已见识武隆的地下长廊,而脚下的黑山谷更显清秀精致,阴柔温婉,我置身谷内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前看后看,眉眼间尽是嵯岈怪石,枯树藤蔓,幽深得像一个童话,像一帘幽梦,像一座迷宫,像一部情节迷离的故事,应该说像一个女人的故事,故事的内涵、过程、高潮、结局是什么?更著一条清沏得动人的谷溪之水抑扬顿挫,辗转腾挪,绕石三匝地流淌。情不自禁细细聆听,分明是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愫,娓娓诉说着黑山谷的恨与爱,诉说着黑山谷的岁月情怀……
山谷中传来各种不知名的鸟鸣声,从峡谷上空吹来凉飕飕的风,真是畅快极了。沿着蜿蜒于峡谷前行,众多不同山峰的美丽景色那叮咚的悦耳水声,似乎让你的每一根神经都兴奋,照相机咔喳咔喳响个不停。沿途形态万千的飞瀑,像一幅流瀑飞泉落清潭跃入你的眼帘,悬崖间的美妙姿态似仙女轻妙漫舞。使我真正理解了诗人们的“曲径通幽”、“小桥流水”的意境和风韵。这样的环境能使人的心灵在畅游之中得到沐浴和升华,找回在繁忙嘈杂的都市生活里迷失了的自我。
这里已经修建了非常完善的旅游设施,显然,黑山谷不再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向游人展示出一个全长13公里,涵盖峡、峰、桥、瀑、潭,集山、水、泉、林、洞于一谷,融奇、险、峻、秀、幽于一体的神奇夹谷。所以,黑山谷成为国家AAAA旅游区,成为重庆最大的,原始生态保护最完好的自然生态风景区,成为专家们认可的“渝黔生物基因库”,也成为亚洲最具魅力风景区就不足为奇。我伫立谷底仰望,一路都是望掉了帽子方见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尖峰怪石,在这里,你尽可以体味高山沟壑的惊心动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多么静谧秀美的黑山谷啊!此时此刻你会感到自然界的永恒,时间的凝固,你会一下子溶化在这天这地这山这水这草之中,一切烦恼、忧愁、困惑都会在这寂静的大自然中飘然而去。这里到处是泉眼,水声滴答、溪流纵横。走在踏波而行的浮桥,又使我想起了老子对水的赞美,以“水”喻“道”的名言佳句———“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或许它就是黑山谷留给人们除了“谷”的特点外,又一个美好的意象———“亲水”。
河床曲径阴深通幽,浮桥两边就是山涧相隔或竹林参天,枯藤青草叶茂,我们的队伍在浮桥上行走,那些不安分的孩子或小伙子们,在后面用脚左右踩浮桥,浮桥就轻摇起伏,胆小的人们尤其是女士们就尖叫欢笑,头上群鸟飞鸣,山涧溪水飞洒。人们在浮桥上面像孩子似的跳跃走动、欢喜奔跑。这种喜悦心情,兴奋得无以言表,女士们的妩媚和美丽暴露无遗,也许在现实中这种情感是不会轻易流露出来的。在这阴深幽凉的漫长峡谷里行走,使人们仿佛又回到了欢快的童年,使人忘却了现实中很多忧愁和不快。黑山谷的天然旅游情趣和山野风情却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黑山谷的意境和神韵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听说黑山谷经历了7000万年的演变,这是超过了恐龙灭绝的年代,这样的历史时光怎能让人不感叹?现代人在每一年里都活得战战兢兢,看看这7000万年的时光岁月,它却依然潇洒,依然挺拔,人何能超越自我变为山河?我们的生命历程不过是它的百万分之一,甚至千万分之一,大地啊,山河啊,何以加持你的力量——那淡定而从容的力量,美丽却包容的力量?我只有尽力的向你靠拢,你的美丽犹如只言片语般,静静的刻画在山与石里、水与花里,让我来捕捉吧,捕捉进我的照片里,以便日后再看起时能想到你的美,但愿那美象你一样能延续,有朝气,有力量!
夏季的山谷里,色彩斑斓的鲜花争奇斗艳,点缀在郁郁葱葱的林海间,令人陶醉。叫不上名的鸟飞来飞去,似乎在向人们诉说这什么高兴的事儿。翩翩飞舞的蝴蝶一会儿落在你的身上,一会儿在你身边飞舞,也好像在说着峡谷中的什么新鲜事儿。我在谷底仰望着在翠绿包围丛中的一座座山峰粗犷雄伟直插苍穹,我感觉到了在山峦面前,我们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心底的激情燃烧在这绿色的世界里。最难忘的是在长达千米的晃悠悠的浮桥上感受穿越绿海之中,行于碧波之上的惬意奇趣。索桥、浮桥间的峡谷宽十几米,有的宽几米,峡谷两边瀑布不时飞泻,水声阵阵,流水潺潺。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玻璃的“单向可视”的秘密就在于玻璃面上涂有很薄的银膜或铝膜。一般来说,光线是可逆性的。也就是说:光线可从A点照射到B点,也能从B点射到A点。而这样的玻璃并非反射所有的入射光,而单向玻璃之所以会单边看得见,是因为看不见的这边的强光的大部分因银膜而被反射,但由看得见那边来的弱光因强烈的反射光而看不清楚,甚而看不见。因而,从亮的这边看的话,好像普通的镜子一样。
站在小便水槽前面,外面的景色尽收眼底,能够边方便边观赏青山绿水,偶有一两个游客从窗外路过,没觉得紧张。因为在小便水槽正前方的玻璃,贴着1.2米高的反光膜,从外面看像镜子一样根本看不到里面,从里面看出去是颜色更深的墨绿色。
门票100+电瓶车30(单程)+索道40(单程)+南门停车场到南门以及到北门的大巴40=210,比好多真正的5A级景区的收费都贵。虽说电瓶车、索道、大巴是自愿,但你不可能不坐的,否则累死你都走不出来。新修后的景区故意将停车场修到景区大门的路非常远,来回十几公里,让你不得不坐大巴,而从门口到真正有景色的地方又另有6公里多的山路,让你坐完大巴后,还不得不坐电瓶车。索道的话,如果你愿意再走近两个小时的话,倒是可以不坐的.更过份的是,在大巴、电瓶车、索道行走的这一段,没有任何风景可看,你所花的钱都只是让你少走点路,这比人家修条高速收的过路费高了不晓得好多倍。这样的挖空心思见利忘义的做法实在是无耻啊!现在很多景区都是这样的"升级改造",然后理直气壮涨价,巧妙增收.
重庆火锅选料丰富,四季所产这许多食物原料均可入馔,如各种肉类、禽类、水产品、时令蔬菜,营养丰富,均为人体所必需。加之,四川火锅不是将大部分原料提前下锅,而是直接烫食,一夹一涮,便可食用,其营养素大部分未损失,既鲜嫩可口,又有益于健康。从品种上看,从比较单调的毛肚火锅,清汤火锅等,发展到啤酒鸭、竦子鸡、海鲜甲鱼等火锅,其滋补强身作用大为增强。特别是新发展起来的许多药膳火锅,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常吃常受益。如近年出现的溢补药膳火锅,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火锅中加入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大枣等中药,把火性与补性结合起来,食后出一身汗,五脏功能尽调,既补气壮阳,又养血祛火,相得益彰克服了一般火锅因燥热给人体带来的某些不适。 重庆火锅,众人喜爱,这与吃火锅的乐趣有关。的确,亲戚相聚,朋友小酌,围着火锅边吃边聊,无拘无束,浓香热气与和睦的气氛交融,其乐无穷,重庆火锅最妙的是四季皆宜,越热越“烫”。一般人通常只是冬天吃火锅,而重庆人总是四季吃火锅。重庆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夏天山城的气温高达38℃,但火锅店里仍然食客盈门,手摇扇子,边吃西瓜,照烫火锅。成都人也不顾三伏天的暑热,一群群地挤进火锅店中,后背吹电扇,前胸烤火锅,吃得很过瘾。其实,吃过夏日锅的人才明白,烫食火锅,大汗一出,几杯扎啤、饮料下肚,浑身通泰,神清气爽,令人有飘飘然之感。究其原因,不少人解释为:一是气候阴湿多雾,吃火锅以驱湿气;二是以热抗热,以热驱热,求得一身爽快。
重庆火锅不像一般吃川菜那样,先冷菜后热菜,中间要上汤,有一定的程序,重庆火锅是比较随意,一只火锅卤汁熬开,随意配料,有什么烫什么,可丰可俭,可荤可素;味碟也随意制作,或麻竦,或咸鲜,或酸甜,有的干脆一碗白开水泡去辣味食之;火力可以随意调整,可大可小,要吃嫩,要吃老,自己掌握;还有它占地较小,在家庭厨房、在客厅,甚至在院子里都可以吃,至于小型火锅“麻竦烫”就更加随意方便了,小沙锅、小铁锅、小铝锅均可,加入卤汁,将海带皮、豆腐干、鹌鹑蛋、香菇片、香肠片、牛肉片、土豆片、鸡鸭杂碎等,用竹签穿好,放入卤汁中烫熟即食。
重庆火锅的汤卤调制十分讲究,所用汤汁都是用鲜香原料和调料做成的。无论是红汤卤、白汤卤,所用的原料如鸡、鱼、棒子骨等十分新鲜,含有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这些物质在卤汁中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加之配以上乘调料如醪糟汁、花椒、豆瓣、料洒等,使其鲜味更浓;另一方面,凡入火锅烫食的原料,都很新鲜,无异味,现做现吃,如海鲜火锅中的大虾、海蟹,均是由飞机从沿海当日空运来的鲜活之物,鲫鱼火锅所用鲫鱼是用活鱼现宰现做,即烫即食,活鳝鱼宰杀后带着血汁下锅烫食,这样就使原料的鲜味更浓烈更突出。此即卤汁用料鲜、火锅烫料鲜,真可谓鲜上加鲜,鲜浓味美。 火锅最初的卤汁是以麻竦为主,只放些豆瓣、姜、蒜花椒等调料,对人刺激性大。后来发展为用牛骨、活鸡、鲫鱼、鸭、蛇等吊汤,即增加了鲜味,又减轻了刺激性。有的火锅品种,从种种不同的汤汁,到各式各样的调味料,数量可达30多种,可谓各味俱全。近年来,利用原料的变化,又产生了多种味道的火锅,如啤洒鸭火锅的啤洒风味,酸菜鱼火锅的酸菜香味,海鲜火锅散发出的海鲜味等,是在其原有麻竦味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此外,附属于重庆火锅的味碟也有多种,如用麻油、蚝油、熟菜油、汤汁等调制成的味碟,适应了人们不同口味的需要。因此,以麻竦为基础并辅以其它众多味型,使之具有较广的适应性,是重庆火锅的一个新特点。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