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小七孔
电视上,高铁上,机场候机楼经常看到介绍贵州旅游的广告,词中都赞称为大美黔东南,大美贵州,勾引着人们向往大美的心。贵州小七孔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荔波县西南部,是樟江风景名胜区的四大风景片区之一,于2007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该景区在宽仅1公里、长12公里的狭长幽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令游客耳目常新,有“超级盆景”的美誉。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十五(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而得名。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当时为沟通荔波至广西道路的重要桥梁。这座漂亮的古石桥有四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说,远古时候有一个名叫阿吉的瑶族的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个指头,但是这个独指却有神奇的威力,能把坚硬如钢的岩石戳成烂泥一般绵软,更奇的是,过上一夜岩石又能恢复其坚硬本性。阿吉的寨子有七位天仙一般美丽的姑娘。阿吉和七位姑娘看见乡亲们为涵碧潭所阻,不能到对岸去赶场和耕种,便决心在涵碧潭上合力修建一座石桥。他们来到板崤山下,阿吉用独指戳石头,姑娘们便用变软的石头捏砌成桥,一个姑娘负责砌一孔。他们戳呀堆呀捏呀,一口气干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堆捏成了一座七孔石桥。因五里之外另有一座大七孔石桥,本桥遂名小七孔桥。又因这座桥是由七位姑娘捏砌成的,所以它还有一个别称叫“七姑桥”。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
黔南布依族苗族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先民居住的区域,《贵州古代史》考定,早在殷、周时期,境内就已有了许多部族活动,并分属于牂牁、夜郎等方国。中国伟大的工程天眼所在地。参观天文科学馆。致敬科学家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
侗家寨
少数民族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原始而神秘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没有再选择南行,打算把榕江、从江、黎平等地的苗侗风情留着下一次的美好旅行。于是向北来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首府凯里,准备从这里前往镇远。在凯里的公路边,偶然发现了这个“凯里侗家寨”,看来是当地新打造的一个景点。这对于我们因为时间不够而不得不暂时放弃继续南行的想法来讲,无疑是一个安慰。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侗族的特色建筑——侗家鼓楼、风雨桥。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