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光在路上,走进香巴拉
适逢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在当天爽爽地美食了一餐后,我俩面面相觑:这个“情人节”难道就算过完了? 我说,那肯定不能算了,要不然这节日也太没劲了,我还藏了点儿“私货”呢,嘿嘿,我倒是有美景地儿,可你能有假期吗? 一听这话,顿时 LP两眼放光:你有美景,那我的假期必须得有啊,快说,我们去哪儿?! 我轻轻地说道:香巴拉! “哇欧,欧耶,你咋知道的? 我也早就想去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把近期要处理的事情都安排好了,LP也顺利地请到了4天的公休假期,连上周末总共有6天了,事不宜迟,我们买了到丽江的大巴车票,当夜就北上出发了。第二天早晨八点到达丽江后,原地买了去香格里拉的车票,等到上午十一点,我们的七夕香格里拉之旅就从丽江开始了! 香格里拉,藏语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及首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在香格里拉,有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据说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而建成的。 香格里拉于上世纪30年代出现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著名小说《Lost Horizen(消失的地平线)》中而为世人所向往,不久便被拍成同名电影并荣获多项奥斯卡奖,更使其为世人熟知。香格里拉藏区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拥有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等景点。旅行 Tips:①.地址: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②.交通:自驾:昆明—杭瑞高速—大丽高速—经214国道—香格里拉(中甸),全程680公里,9小时左右到达,期间高速过路费约274元,油费350元左右。③.公共交通:长途汽车:昆明西部客运站、大理高快客运站、丽江客运总站等——香格里拉(中甸)。④.食宿:食宿很方便,香格里拉市区以及周边景点的食宿条件都还可以。⑤.门票:普达措国家公园258元/人(包含景区内120元的摆渡车票),独克宗古城门票免费,龟山公园和月光广场门票免费,纳帕海湿地门票免费,噶丹松赞林寺门票115元/人(含观光车票和讲解费),上虎跳峡门票65元/ 人(自驾或者徒步的话,中虎跳和下虎跳也可以去,不需另行购票)。⑥.优惠: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和身份证购景区优惠票;70周岁以上老人持身份证和老年证购景区优惠票;24岁以下学生持学生证和身份证购景区优惠票。⑦.注意事项:香格里拉属于藏区,旅行时要尊重藏民的传统和习俗,特别是草原和湿地等地方,非请勿入,牧草是藏民的财富,更不要擅自把车开进去拍照或野餐,以免压坏草场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路过藏族村寨或遇牲畜群时要缓慢通过,其实绝大多数的藏民还是很好相处的,香格里拉海拔高度约3350米,高原反应需提前预防,尽量不要饮酒,防止过度劳累,注意休息和多饮用白开水即可,需注意的事项大体上就是这些了。
上午十一点,班车准时从丽江出发了,蓝天白云下,我们的心也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而飞向了远方。
行了不多久,我们离开了丽江,沿着214国道(滇藏线)一路向北,路旁一派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从丽江北上到香格里拉,要翻越的第一座山——铁甲山田园风光。
每年进藏的游客不少,很多人认为纯徒和骑行去拉萨是年轻人才该做的事情,其实不然,在214国道的路上你可以看到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方式的进藏游客,这不,前面就有好几个了。
徒步进藏者,他们在用脚步谱写着自己的青春。路旁,桥墩上五菱的广告旁一辆五菱车恰好经过,呵呵,神车无处不在啊.
翻过铁甲山,在山脚下有岔路,往左经石鼓镇到巨甸、塔城和维西县,沿金沙江继续向北直走就是香格里拉的方向。
远处云雾里的玉龙雪山背面,丽江看到的是玉龙雪山的正面,天气好时,两边都能看到山顶的皑皑白雪。
香格里拉的广告牌开始出现了。石卡雪山,“石卡”一词来源于香格里拉藏语译音,含义为“有马鹿的山”,而马鹿在藏传佛教里面是正在聆听佛祖讲经说法的芸芸众生马,因此,马鹿是藏传佛教吉祥动物之一,表示“吉祥长寿、驱邪正法”,所以石卡雪山在香格里拉藏民的心中就是香格里拉的保护神。
滔滔金沙江水,一路从青藏高原南下后,遭遇了铁甲山的阻挡,甩头而北上,这样一来,南邻的缅甸少了一条大江,而我们则从此多了一条母亲河,铁甲山,何其壮哉!
骑行进藏者。 帅哥,加油啊!


说实话每年、每天出发和想出发进藏的人不少,但是坚持到最后的却不是很多,虽然进藏除了身体的基本要求外,更多是考验人的意志。但是在主客观情况都满足的条件下,走到/骑到拉萨确实是一件蛮困难的事情。无论如何,此刻心里还是很佩服他们,因为他们正背着行囊走在路上,而我们却舒服地坐在车里...
路边的一片格桑花田,兴奋的游客正在停车拍照留念,咳咳,自驾旅行就是方便,说走就走,说停就停,而大巴上的我们只能是一闪而过了...
半个多小时后,经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长坡和转弯后,我们来到了小中甸,到了这里距离香格里拉还有40公里的路程,风光却是出奇地壮观起来了。
看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从内心深处蹦出的第一句话就是:香巴拉并不遥远!
这里路旁有个可以眺望玉龙雪山的免费观景台,自驾的朋友们可以在这里流连驻足,气象确实非常美观!
进藏第一村,平时这里可以看到一些买卖牦牛肉和虫草松茸等土特产的藏族同胞,这路也是路人们休息和吃饭的一个驻足点,有高原土特产和藏刀青稞酒等纪念品售卖。
虽然还不到下午三点,刚才还晴空万里,此时的天空却聚集了大片的云团,高原的天气就是这样,说变就变。
沿途骑行的队伍,风雨无阻!


果不其然,在经过一座藏地白塔时,一场持续了20分钟的大雨让我彻底收起了相机,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接风洗尘”么? 好兆头啊!
香格里拉
巷道弯弯,迷失在独克宗古城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们到达了香格里拉,当地的朋友开车接上我们后,来到了独克宗古城,我们托朋友在这里预订了客栈,由于朋友单位上还有急事处理,我们让朋友先去忙了,我俩慢悠悠地在古城里晃悠,心情是格外的舒畅。 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的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马古道的枢纽,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曾是雪域藏乡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川藏滇地区经济贸易的纽带。唐仪凤、调露年间(公元676-679年),土蕃在这里的大龟山顶设立寨堡,名“独克宗”,一个藏语发音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为“月光城”。传说当时的建城理念是缘于有活佛在古城对面山头遥望古城,发现大龟山犹如莲花生大师坐在莲花上一般,故古城建设布局形似八瓣莲花,形成因自然变化的空间。在古城的兴建中,建筑材料大都就地取材。工匠们发现当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粘土可用作房屋外墙的涂料,于是古城民居外墙皆涂成白色,这种风格一直沿用至今。月夜,银色的月光把白色的古城打扮得分外妖娆,于是,当地人就把古城称做“独克宗”。“独克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
哈哈,就在我们所住客栈的旁侧,居然就看到了汽车之家普拉多车主营的大旗,难道我们和之家的这种缘分是天意么?


来了月光城就要住月光客栈,事实证明,朋友匠心独具地为我们选择了这家客栈,比我们自己选还要巴适


喂喂喂,“女神”,急什么哦? 没看我正拍照呢吗,客栈都订好了,还怕它跑了啊?


上楼来到房间,整座小楼为实木结构,推门一股浓郁藏香的味道,哈哈,好喜欢的风格,虽然面积小了点儿,但真有家的感觉,“女神”很认真地说,回了家,我也要把卧室弄成这样滴


(事实是直到现在,卧室还是那个老样子)。
窗外的龟山大佛寺,风景实在诱人,还是忍不住,出去逛街了

独克宗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变得舒缓的地方,是一个能让人找到安然的地方,只要走过古老的街道,抚摸斑驳的墙,或者仰望高远的天空,让阳光洒在身上,心自然就会安静下来。她没有丽江那么滋润,那么婉约妩媚,那么风情万种,她是一种古朴甚至粗糙的美,是一种裸露出本色而真实的美,令人失迷、令人难忘。
东游西逛,我们早已没有了方向感,仿似游走在一座迷宫里,哈哈,我看到了什么?前面就是柴虫了。


柴虫,有名的网红店,是一家别致的手工艺品店,店里的木制手工艺品林林总总,各式各样,进去总得逛个半个小时,否则真心出不来。小玩意儿太多了,给亲朋好友带礼物的首选,我呢,早就想淘几张黑胶碟了。
柴虫店里面有很多木质的工艺品,我们一进门就被摆在门前的各种各样别致的小东西吸引住了。
店内的一面墙还是干打垒的土坯墙,岁月仿佛在这里停止了。
选好了碟片,“女神”听着悠扬的音乐,哈欠连连,倦意大发,昨晚在车上没睡好吧,累了


从柴虫出来时,正好接到朋友电话,在古城停车场见了面一起去吃饭叙旧,牦牛肉和松茸菌以及青稞酒和糌粑酥油茶等等一系列美食,不知不觉地还是吃撑了肚子,加上半斤多青稞酒的作用,头竟开始隐隐作痛了。


饭后出来,天已擦黑,我们继续倘佯在古城里,慢慢踱步,醒醒酒~
独克宗古城历来为滇、川、藏茶马互市之通衢,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Dalai喇嘛请求互市于金沙江,清廷允准在中甸立市,独克宗成为滇藏贸易的重要集市。雍正、乾隆之时,境内矿业兴旺,一时间四方商贾云集。
行走在独克宗古城内,沿着七高八低的石板路走进街道深处,你辨不清东南西北,一不小心,就迷失了自己。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了。
藏文资料中,香巴拉是个隐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国,居民不执、不迷,历代国王,为未来的世界保存了良知与文明的有生力量。但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抵达的,要想进入香巴拉,行者须作精神修行。一旦进入香巴拉,就可以看到四周有双重雪山围绕,如同八瓣莲花。香巴拉居民富足和乐,喜欢遵循智慧而生活。
在独克宗的四方广场,“女神”随着跳锅庄舞的人群开心的不亦乐乎,我的目光却被附近店面上挂着的具有浓郁尼泊尔风情的拉巴布艺灯所吸引。
尼泊尔拉巴灯笼,非常美,后来回到丽江中转时,一下子买了十几个。


约伴进藏的英雄帖就挂在客栈窗外,有勇气的,报上名来~


独克宗古城晚上十点闭市,我们回到客栈后,龟山大佛寺的大殿依旧灯火辉煌。
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
游小布达拉宫噶丹松赞林寺和龟山大佛寺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在整个藏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香格里拉市区向北5公里,佛屏山前,一组庄严、肃穆的庞大建筑群依山而立,这里就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达赖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一,也是藏区格鲁教派最负盛名的大寺。因其外观布局酷似布达拉宫,所以噶丹·松赞林寺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清雍正时又赐名“归化寺”。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又有“藏族艺术博物馆”之称。 为了想拍摄效果好些的图片,早晨我们起得很早,朋友再次如约驱车把我们送到了寺门口,然后转去上班,她说你们进去吧,门大开着(门是留给本地早晨来上香的的信众的),暂时不用买票了,也没地方去买,卖票的喇嘛还没起床呢,等查的时候再买吧。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逃票,反正也始终没人查过票,不过我们后来进大殿参观时,还是有意识地多捐了些香火钱。殿内不允许拍摄,松赞林寺也就只能看到外围的照片了。
确实如此,还不到早晨七点,进得门来,整座寺院内寂静无声,甚至连细微的诵经声也听不到。
我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转身望去,仿似整个松赞林寺还在沉睡之中。有几个藏族老妈妈已经开始在香炉旁开始煨桑烟了,而从山下方,也开始陆陆续续上来些游客,整个沉寂的寺院,总算听到了些人们低语的声音,不然气氛太压抑了。
噶丹松赞林寺,寺名为五世Dalai剌嘛所赐。“噶丹”表示传承黄教祖师宗喀巴首建立之噶丹寺;“松赞”即指天界三神帝释、猛利和娄宿游所;“林”即“寺”。整个含义可理解为:“一切显密非一次修成,为使无垢之法源尖不断地惠及众生,使之圆满,特建此寺”。
三三两两的游客在寺院内到处走动,“女神”说要在这里许个愿,我说那行,许吧! 只是LP你这许愿的方向对吗? 这是向佛许愿还是向我许呢...? 后来我思忖良久,始终也没敢和她说,怕挨打~


与藏传佛教建筑样式相同,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依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
早晨,清冷的转经筒里,装满了烟火缭绕的庄严;装满了晨钟暮鼓虔诚的祈祷;装满了镀金铜瓦追寻的缘分······,只有那缕满溢出来的叹息,盘坐在“嗡、嘛、呢、呗、咪、哞”六字真言上,随着辽阔的冥想,徐徐入定,等待着幸运与解脱~~
拉姆央措湖广场与环湖栈道上,此时依然冷冷清清,看不到什么游人,据说拉姆央措湖还是全国寺庙中最大的放生池呢。
煨桑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种宗教祈愿礼俗,是宗教场所不可或缺的形式之一,燃起桑烟有清香舒适之感。
桑之含义“桑”是藏语,其本意为“清洗、消除、驱除”等净化之意。但以其薰燃过程、人们煨桑时的心态以及所用物品来看,则是一个很明显的供奉仪式。所以煨桑有两层含义,一是净化,二是祭祀献供,因为煨桑时除点燃有香味的脱水的柏技和香草外,还有糌粑、炒青稞、茶叶、糖、苹果、清水等众多食品,确有祭祀奉供之意。 依据苯教史料,迎请神灵前首先要焚香净化周围环境,消除不净和秽气,而普通人生活之处随时都有污染,是一种污垢,一种不净。燃桑是净化行为,每个污点、鬼、魔和秽物都会由此而排除,具有净化环境、消除邪气、秽气和净化之功效。 在藏区,凡是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寺院,有寺院就燃桑烟。所以无论你走到寺院或百姓家,你都会发现煨桑炉,而不管桑炉设在院落中央、房顶还是墙上,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洁净之处。煨桑时,先将柏树枝放置桑炉内点燃,然后再撒上些许糌粑、茶叶、青稞、水果、糖等,最后再用柏枝蘸上清水向燃起的烟火挥洒三次,煨桑者口诵“六字真言”。佛经上说,神灵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只要闻到桑烟之香味便宛如赴宴,藏语称其为“智萨”(即食味)。所以僧俗民众总是到寺院、山顶煨桑祭神,给神灵以美味,从而给自己以精神解脱。
寺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
眼前的这间残垣断壁上长满了青草的僧房已经损毁了,原来松赞林寺的僧房都是由住在里面的僧人自己来负责修建和维护的,每间僧房属于不同的家族,看来这间僧房的家族可能已经后继无人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美丽而神秘的拉姆央措,据说有得道的高僧曾在这个湖边看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湖心的玛尼堆与松赞林寺边上的白塔遥遥相对。
此时还不到早晨九点,大批的游客或自助或随团正在陆续赶来。
十点时,回头再看一眼庄严雄伟的松赞林寺,我们搭上了回程的公交车,票价3元一人。回去客栈休息了,下午起来继续在独克宗古城周边漫逛。
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日月广场北侧,是为纪念1936年红军长征时抢渡金沙江后进入迪庆州所做的专题博物馆。于07年8月建成开馆,馆名由肖克将军题写,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等74位红军后辈出席了开馆仪式。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
博物馆大厅也是藏式风格的,院内空无一人,看守的工作人员有事不在吧? 上去推了推玻璃门,是锁着的,里面却亮着灯...,搞不懂了,转身出门,准备上右边的大转经筒处看看。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的尽头是月光广场,广场东面的小山就是著名的香格里拉龟山公园,公园不需要门票。公园入口处有一很大的水池,清澈透亮,是古井的泉水,水可直接饮用,以前城里许多人家生活用水都是取自这里的。
由于海拔较高了,不到几十米高的小山顶,我们居然走了十几分钟才上来,还累得大喘气,心脏蹦蹦跳。


站在龟山公园上,抬头就能看到威武雄壮连绵不绝的雪山,非常壮观,低头俯瞰香格里拉城则尽收眼底了。
沿着陡峭的台阶往上爬,不久就到了汉庙。顺着汉庙从左至右转了一圈,就到了世界最大的转经筒。
2002年,为了纪念中甸县更名香格里拉县,在龟山上落成了藏语称“吉参”的吉祥胜幢。这座胜幢是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高21米,总重60吨,筒身为纯铜镀金。筒壁上高浮雕文殊、普贤、观音、地藏4大菩萨,下层为佛家8宝:法螺、法轮、宝伞、百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长。筒内装有经咒、无字真言124万条和多种佛宝16吨。筒顶为直径大于筒身的圆形“伞盖”,筒座安装巨型轴承,须4个壮汉方可转动,每转一周,相当念佛号124万声。夜晚的转经筒更为壮观。如果你想体验一下转经筒的话,可以和其他人一起来转动它,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吧。
此时的“女神”面露微笑,看来有想亲自转一把的意思了,哈哈,没想到经桶根本就纹丝不动。
咳咳,嘛玩意儿?刚才那把不算,等几个人一起转,我还就不信了转不动它! 你走开,别拦我,这次姐要真的发大力了!


赶紧拍,让你看看,转经筒动了没有?


此时的广场上,人们聚集在一起,准备开始载歌载舞跳锅庄了~
盛装的藏族小伙子个个精神抖擞,在听着老师的安排,这是在排练节目么?
噶丹松赞林寺
天上人间,人间天堂,心醉普达措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以碧塔海、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普达措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距香格里拉市城区22公里,总面积约1313平方公里。保护区属亚温带气候,秋冬长而春夏短。年平均气温5.4℃,最热月份(7月)月均气温13.2℃,最冷月(1月)月均气温-3.8℃,我天生怕热,这样的温度于我而言再合适不过了! 普达措交通提示: 从独克宗古城到普达措国家公园大约24.5公里左右。 班车:香格里拉客运站每天一班去普达措的班车,30元/往返,早9:30发车,下午15:00返回。 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迪庆旅游游客服务中心每天四班去普达措的班车,30元/往返。(备注:第四班在游 客多的情况下才发班车) 第一班早8:00发车,下午14:00返回、 第二班早9:00发车,下午15:00返回、 第三班早10:00发车,下午16:00返回、 第四班早11:00发车,下午17:00返回。 客车:乘坐香格里拉开往双桥的班车可到达普达措景区。上午9:30发车,下午4点返回,车票15元。 包车:也可以包车,路况良好,普通出租车即可,参考价位180元/天;在古城的出口,经常有出租车找散客拼 车,价格约55元/人。 出租车:打车也可,参考价位单程80元、往返150元,但需注意去时最好和司机约定来接的时间,并留下司机电 话,以免回程时打不到车。 游船:碧塔海有游船可以做环湖游览。船费50元。
普达措国家公园大门。今天一早,朋友再次开车把我们送到了景区门前。昨晚的牦牛肉火锅和青稞酒,让此时的我脑子依然昏沉和懵懂,朋友讲,今天你们将要徒步走8公里的栈道,呵呵,正好醒你的酒了,玩嗨了,你的酒就醒了,这里虽是高原,却也是个天然大氧吧,好好玩,下午五点来接你们~
别人都换上了羽绒服和保暖裤,而我仍穿着半截袖和大短裤,哈哈,反差明显啊~~
半个小时的摆渡车程后,我们就到了今天徒步的起点,开始走上栈道, 一路上,“女神”都在吼吼吼,嫌我走的慢,咳咳,我这不是高原反应了么...


头再昏沉,片子也还是要拍的,哈哈,只是反应明显慢了很多,以后再也不喝了


走上栈道后看到的第一个天然水泡子,一池水自然分成了两潭,第一段栈道约长3.3公里左右,基本上是沿着蜀都湖的边沿行进的,右边是山,左边是海子(蜀都湖),而我们就行走在这湖光山色的山水之间了。
路旁的草地上,一只小松鼠正在和一个石榴“战斗”,推也推不动,搬也搬不走,忙得团团转...


这个家伙更乖巧,看你手里没吃的,转身就理也不理你了~
好吧,我给你们表演,你们要真的打赏点儿好吃的啊,出来混真的不容易呢,客官看好了,第一个节目:猛鼠下山


唉,才给个这么小的果子,世态炎凉啊


高山,森林,湖泊,草原和湿地,栈道蜿蜒其间,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繁花的季节,叩开心灵的窗扉。风轻云淡,阳光明媚的日子漫步于美丽的普达措,漫步于苍树繁茂的山涧沟壑,四处寻寻觅觅奔波的心灵,此时得到无限的宁静,时间在此时仿佛凝固了!
放眼望去,山峦起伏而显得错落有致,整个人置身于此,竟然自我忘失起来。有一种意境美,游离于浮尘之外,就像摇着羽扇的仙子,此意境只可意会,绝难用语言表达。
景之有山必有水。属都湖平静之极,天水一色,如此的静谧让人更加自我忘失起来。
原始森林间,高大的树上处处挂满了松萝。 松萝,这种丝麻状的东西只在空气极好的环境下才会存活,只要空气有一丁半点污染,它们也就开始死亡殆尽了,所以说松萝也是大自然的空气监测员呢。
咳咳,不用等了,我现在觉得身体好多了,能跟得上呢~


蜀都湖,我用眼睛尽收她展现在天地间的美,用心体会她对美的诠释。如此的美景让人浮想联翩,难怪乎人们竟会将她说成是天上仙女遗落在人间的一面镜子或跌落于人间的一滴泪珠。
普达措的树苍翠挺拔,盘虬卧龙,各具情态。属都湖边总守候着多情的苍树,弯曲的枝干轻轻荡抚被微风吹得碧波涟漪的湖水,此时,属都湖变得更加千娇百媚。
属都湖的美在于它的小巧玲珑。依仗群山呵护,她才显得如此楚楚动人。在如此美景中,让人不敢大声喧哗,生怕惊动了她此时的静谧与甜蜜。
一切都在倒影里,一切都在倒影外。 时光走过栈道,走过古树,走过清波,普达措就是香格里拉的倒影。
在广阔的草甸上,成群的牛羊悠然徜徉于鲜花点缀的草甸上,湖光与草原由此相映成趣。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走到了第一段栈道的终点,这里也是个休息点,有水和速食售卖,可以休息一下,下一段栈道是碧塔海,有近4.5公里长,在这里你可选择继续徒步栈道,也可以选择乘坐摆渡车前行,一切看自己的身体承受状况而定。
树林间,枝桠上挂满了洁白的哈达,轻轻随风摆动,摇曳着向游人们送出祝福和吉祥~
女汉纸,好好的“女神”不当,这是要做“托塔天王”么?


这是咋滴啦?审美疲劳了么?


碧塔海风光。 藏语“碧塔”是栎树成片的地方。藏语中碧塔海又意为宁静的海。
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碧塔海被黛青色的群山环抱,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阳缕缕金辉照耀下,闪闪熠熠,奇秀悦目。高山临湖,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真可谓“半湖青山半湖水”。
保护区植被是金沙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的组成部分,对维护三江中上游地区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再遇松鼠哥,水果是没有了,哥们儿,辣条要么?

七夕,爱要有你才完整!


哦呵,这是啥造型?

有人说,普达措就是中国的“黄石公园”,在我看来,此言不虚,真实可信!


酥油花,也叫牛舌头花,花可以用来做酥油茶,酥油花的叶子用来包裹酥油,能起保鲜作用的呢。
下午四点的时候,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到了碧塔海栈道的尽头,今天的普达措之旅只能到这儿了,从这里我们将乘上摆渡车返回景区大门口。
景区摆渡车,使用清洁能源的环保车,藏族导游小妹妹正在在招呼大家排队上车。
半小时后,摆渡车把我们送回到了景区的大门口,朋友已在景区门外等候多时了,一上车,朋友就问道:酒醒了没有? 今晚上继续哦...? 咳咳,别提酒了,我现在听到酒就开始头疼了,不喝了...


普达措国家公园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