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风景总是藏在人迹罕至处
美丽的风景总是藏在人迹罕至处,这是一段刚离开就在想念的旅程,当最终抵达终点时,回头再看,徒步时的酸甜苦辣已经珍藏在行走的路上。
赵亚:很照顾人的一位男生,一直还默默地以为走这条路线会不会死啊,每一步小心翼翼的,生怕没跟媳妇生个小白胖子就不幸英逝。可爱的他和炸了总是一前一后保卫着我们四位姑娘,轻微的感冒让他这几天来痛不欲生,所幸最终是安全顺利出山了。
背包清单
背包清单以10月5天行程为标准:45L左右的登山包,轻羽绒衣裤一套(晚上睡觉穿),冲锋衣裤一套(带抓绒),速干衣裤一套(穿在最里面的,直接接触皮肤的),个人内衣裤换洗一套、好走的防水防滑的登山鞋。棉帽一个、鸭舌帽一顶、魔术头巾、墨镜、头灯、登山杖(最好两根,非常重要一定要带,此物乘飞机需托运)、暖宝宝(晚上睡觉时候用,山上真的很冷)、睡袋(最好舒适温度-5度左右)、防潮垫保温杯、湿纸巾(洗漱用很重要,多数没水)、干粮(士力架、牛肉干、巧克力、压缩饼干、果仁等随君喜欢)、空的袋子(在山上的用的垃圾袋,不要带走什么,但也不要留下什么)其余个人物品当然得自己必备啦,比如牙刷等洗漱包,还有充电器,充电宝,相机备用电池等等等。
长坪沟- 毕棚沟穿越
长坪沟至毕棚沟穿越行程:穿越路线的起点是长坪村口,而终点是毕棚沟口,全程徒步大至为50公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长坪村口至叉子沟32KM(村口至喇嘛寺7KM,喇嘛寺至叉子沟口25KM)第二阶段:叉子沟至毕棚沟尾20KM(叉子沟至垭口6KM,垭口下到毕棚沟小路9KM,毕棚沟小路至沟内通车主路处5KM)第三阶段:毕棚沟月亮湾至毕棚沟口约45KM,由于最关键的穿越已经过去,这段路直接乘车就好啦!具体行程和注意事项Day 0 成都-四姑娘山(日隆镇)现在全国各地前往四姑娘山基本可以做到一天以内即可抵达,早上飞成都,下午从成都包车或拼车去四姑娘山,高速刚通,车程约3个半小时(超方便有没有)
Day 2 “摸着石头过河”木骡子-卡子沟营地徒步约8小时,海拔:3670-3900此段路程多处有沼泽地,方便的话备好鞋套或者做好湿脚的准备,另外上坡下山的路也比较多石子路,总体来说不是很好走。从早上十点走到下午四点。中间没有休息点,需自带干粮,备足水源。基本是每一个沼泽地都需要踩着石头或者木头才能顺利通过。
Day 3 “自求多福”卡子沟-垭口-毕棚沟-成都徒步约10小时,海拔:3900-4668-540正常凌晨两点起床,三点出发,此时协作带我们上山但马没办法上山只能自己背着包爬上垭口。最好将最厚的衣服都穿上,我当天穿着:上身-短袖+秋衣+轻羽绒+抓绒+冲锋,下身-秋裤、羽绒裤,这么穿已经足够。上山的路,前面的坡很陡,夹着雨雪上着山直至垭口,才发觉下山的路更是无望,做好心理准备若遇到下雪什么的容易打滑,冰爪可能还是需要的。从凌晨三点到下午一点抵达毕棚沟月亮湾服务厅,全程无补给点,备足干粮带足水源。这么恶劣的环境,已经想不到岁月静好这么美的词,除了协作不会有人愿意帮你多背一个包一杯水。
Day 1 开始徒步喽,喇嘛寺-木骡子
比抒情散文还要美的,是秋日里四姑娘山的长坪沟Day 0 四姑娘山镇
还是那一家土火锅,还是那一瓶沙棘汁。想念许久,时隔两个月,再次踏上四姑娘山的旅程。毕竟也是要进山的人了,来腐败一次。
早晨,先来四姑娘山景区户外活动管理中心,将个人信息报备,购买户外门票以及保险后,才能进山哦。
远处的幺妹峰,还是害羞着没有吹散开来,我们的车来到了喇嘛寺,师傅说从这就该开始徒步啦。背上背包,跟着向导才是硬道理。迎面而来的是长达七公里的木栈道,毕竟还是高海拔地区走起来还是有些累。
两天的徒步以来都还算轻松,起伏不平的山路,时不时出现的沼泽地,偶尔穿过只有两根木头桩子的河流,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登山杖在此次徒步穿越中起巨大作用,多次在过不去的坎儿中都是靠着登山杖才方知前路是否可行。
枯死的沙棘、杂木留下一片枯桩置于河滩,故称“枯树滩”。在这里,有河流,有雪山,有木栈道,俨然就是徒步的天堂。
这一次一路的徒步都让我觉得很舒服,赵亚和炸了一前一后如护花使者般,我们四个姑娘这拍拍那瞧瞧,很有安全感。
走走停停,等小伙伴们的时候我们就花样拍照,美丽的四姑娘山处处都是美景,没法拒绝的“咔咔咔”。
穿过长长的木栈道,我们来到了婆缪峰底下的平台,在这个时候有一碗泡面一瓶可乐,就着此等美景,简直是五星级午餐。更何况我们还有牦牛肉炖白萝卜!
来到木骡子,眼前的景色简直惊呆了,这个安营扎寨的地点是个四面环雪山的小平地。幺妹峰就在我们眼前,协作已经将饭菜煮起来,再过半小时便可以吃饭了。晚饭是排骨炖白萝卜汤,还有些小炒,简直美味十足。
我们都已经做好了今晚要露营的准备,却没想到木骡子给我们带来了惊喜,这里居然有小木屋,虽然小木屋里的环境极其简陋,但是不用睡帐篷已经很开心,最让人激动的是晚上18:30-21:00居然还有发电机发电!像我这么强迫症患者在这个夜晚顺利地充上了电,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Day2 木骡子-叉子沟营地
第二天一早醒来,屋外的雪山被云雾笼罩着,吃过稀饭之后我们开始一天的徒步之旅。今天中午可是没有饭吃的哦,只能带上干粮,晚上到露营的地方,协作还得临时搭个帐篷来煮饭呢。
越往深秋色越浓,金灿灿的树林夹着一丝翠绿,那样的美景,也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碰到了。一出营地,我们就遇上了沼泽地,这事先没有准备好鞋套,这个时候只能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河边的美景让我们驻足许久,舍不得离开。作为团队,我们总是紧紧相依,前后看的到人,对讲机也时刻开着,不能在森林里迷路,户外有风险,安全最重要。
每回踩着过沼泽地的时候,我们的上一个小伙伴总会指点迷津,往这走不能走那。过河流的时候更是谨慎,十月的高山上还是很冷的,一不小心掉进河里可得感冒不适。终于我们是一个个顺利通过重重困难。
终于,走了几个小时候,我们来到了叉子沟营地。这时候雨已经开始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我们躲进帐篷里铺好防潮垫和睡袋,整理东西换上温暖的羽绒衣裤,这时候向导喊我们吃饭了。
这是我们的双层帐篷。吃完饭,师傅在泡咖啡,我和苏苏、刘大胆,一块泡了杯香飘飘,这个时候一杯奶茶都觉得好美味,喝完才好好地去躺帐篷里休息。我和苏丹卿一块在帐篷里聊得不亦乐乎,不多久累了,整个人像毛毛虫一样裹在睡袋里,晚饭师傅说照这个雨,半夜一点若还下着,山上肯定下雪过不去了,我们也就只能原路返回了。我在手机上写着文章,担心着估计翻不过叉子沟垭口了,今年8月来四姑娘山,未登二峰已是非常遗憾,今日若仍然穿越不过毕棚沟,那可怎么办啊。
Day 3 叉子沟-垭口-毕棚沟
大约十一点,雨渐渐小了,迷迷糊糊中,大约一点才睡着,协作两点便来叫早。稀饭已经准备好,我们收拾着各自的东西,按照计划,三点准时上山,此时,苏丹卿打开帐篷,“哇,下雪了。”把雪花都捧进帐篷里来,是该兴奋呢还是该难过呢?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冒着雨雪上山,会比晴天难走许多,但也意味着我们上到垭口的景色必定是难以遇见的美丽。
两天时间睡超不过五个小时,一开始的登山路线我就耸了,这负重……我们的协作一直都是一个在前带路,一个在后看着我们。
“要不,我帮你背包吧,这样也许你走得动。”“谢谢师傅,这等负重,我真的走不动,不客气了。”
从来我都不好强一定要自己负重在高原上徒步,协作干这行许久,指路与背包,是我们做不到却也是他们习以为然的,看着很心疼,可是我也只能将背包给他。高原徒步穿越是一群人的活动,却也是一个人的事情。在徒步过程中,我们总会想人生大事,我是谁,我为何在这,我在做些什么。
躺在床上做白日梦,想的也无非是这些东西,这不过是换了一个方式,从这座山翻阅到另一座山,沿途欣赏欣赏风景,遇见未知的自己。
头灯为我们指引脚下的路,协作带领我们行走的方向。
这一场雪,是一场美丽的意外。遇到的美景就仿佛我不是在这个星球上一般,彩色档的相机拍出来的却只有黑白的片子,唯独我是彩色的。
卡子沟垭口的上山路很陡,大概正常要走3-4小时,我们3点出发,6:40抵达垭口。途中协作说,雪太大了,找不到路了,把我吓的。这样的环境下若没有向导可如何是好啊。
由于积雪太厚,山上也还在下着雪,我们一行人几乎不敢休息,一口气上了垭口,在雪地里休息简直冻到不行,还是不停地行走来得舒服。到了垭口,远处毕棚沟的湖泊近在眼前,可徒步前往却无比漫长,不到七点我们便从垭口下山,直到下午一点钟才到达月亮湾休息处。
四姑娘山搞户外活动是必须到户外管理中心报备的,买保险和户外门票以及请向导都是必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保证了景区深知此刻沟内有多少人安营扎寨,多少人已顺利出山。
整整六个小时的崩溃下坡路。那就是一堆乱石铺满了厚厚的雪——没路。若不是跟着向导的脚印,我都怀疑是不是随时都可能踩空。在不踩空的情况下,却另一种情况时不时的发生。那便是在雪地里滑倒,有几次我都不愿意走了,就嚷嚷着我直接滑下去得了。
“那可不行,你滑下去之后,后面的人就没法下去了。”恩,是的,而且你也不知道滑下去的危险系数有多高。雪覆盖着乱石,看不到的真相,可能随时断了一根肋骨,或者闪了一下腰。——所以,不允许自己滑倒,用意念控制着自己的脚,尽可能的走稳脚下的每一步路。除了这需要注意的,向导还会不停地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拍照啊,太危险。这一天拍的每一张照片真的让我觉得用生命在拍照,过了今天,我又重生了一回……
走得稍微有点快,离队友的视线有点远,来到最危险的一段路,简直可以用悬崖峭壁来形容了,苏丹卿在底下喊着君君小心点,这里很滑。而我则又一次天真地想要滑下去,师傅告诉我“有个姑娘就在这滑了下去,下巴都磕穿了……”,吓得我……
师傅一步一个脚印的叫我怎么下这个绝壁,保证安全地下了山之后,来了这么一句话:“我们是为了钱,你们是图个啥呀?”
是啊,这是我今年第三次这么虐自己了,第一次是八月份来四姑娘山,人都已经上到二峰大本营了,可就是没有登峰顶,第二次是去稻城亚丁,为了一眼五色海的美不辞海拔高度,走那么一遭,还有就是这一次了,在秋季这五彩的林子里,我怎么拒绝得了美景的诱惑。每回走在这样的路上我都会骂自己“神经病”,没事跑来这干嘛,家里的床多舒服,下次打死也不来了。就是这么任性地说我再也不来了,可当你拖着灵魂到达终点的时候,便觉得这走过的路都不是事儿,于是……当有人再问你,约起来吗?只会回答:“怎么能不来!”
我的墨镜在徒步的第二天,就被我的蛮力所破坏夭折了,下雪之后的白天好在没有出大太阳,要不,我太害怕会不会雪盲。我们正在等待毕棚沟的向导上来接我们下山,太天真了,向导说下山只要一个小时,我信了,然而,光是穿越山底下那片小树林都不止一个小时了好吗?感觉脚已经不再是自己的了,下山下得我精神恍惚,两腿发软。。。
太阳隐约出来了一点,山下的温度上升,雪慢慢地融化,滴答滴答,在林子里时不时地打湿了帽子。眼前突然一片开阔,来到一个所处位置,左边是山谷溪流,前方一片森林,近处是化了雪的彩林远处是银装素裹的林子,脚下的路是厚厚的雪,忍不住拿起相机拍了一张照片,此时我的登山杖“咕咚”一声跌落谷底……
我们都感到崩溃且难受,雪水360°的渗进鞋子里,我不断地动着十个脚趾头,特别怕它们冻僵了。终于,过了几个大木头,我们来到一条土路上,也终于……我们在这路上见到了常规的游客,这意味着,我们穿越,成!功!了!
问来往的游客,离出口还有多远……二十分钟……十五分钟……十分钟……这毕棚沟的景色还是可以的嘛,终于终于,来到了山上看到的那个湖畔,我们,坐上车了!
三天的徒步穿越成功,三天没洗头、没洗澡、没洗脸、没刷牙,三天的臭衣服,三天的与世界隔绝(没信号啊!),我们终于,回到了现实社会!“晚上吃什么?”——火锅。——烤鱼。——喝啤酒。都行都行,今晚先来一顿鱼吧,师傅以最快的速度三个半小时把我们从毕棚沟送回了成都,入住酒店,所有人的第一件事洗个热水澡是多么幸福的时刻。末了,出门,吃鱼,喝酒,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以往背包客的日子,什么时候,一个人,背上包,继续踏上旅程……写在后面:如果每年计划一条徒步路线,你会发现根本停不下来。希望有一天,你也将计划定在秋日里的“长坪沟穿越毕棚沟”,毕竟这是中国十大最美徒步路线之一,当然,最重要的是,真的太美了——我都词穷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