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炭画
炭精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又名炭画,是绘画艺术的一个小支流,他来源于国画,又区别于国画。作为绘画艺术,论其表现形式也属单色绘画范畴。论其独特的块面干粉揉色运笔方法又不完全类同于素描。炭精画是集艺术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独门画派。 炭精画是以炭精粉作为颜料,以擦笔、药棉、橡皮等为绘画工具的一种特殊民间绘画形式。炭精画重在写实,以人物为主要传情对象。以山水、花鸟、动物等作为技法表现的练习过程。其创作渊源依赖于摄影艺术,即先用摄影的方式构思创作,收集素材,再以炭精擦色,进行艺术加工与再现,从而达到创作的目的。至于炭精画写生,也属于创作收集素材的一种形式。 炭精画在表现形式上打破了素描所具有的那种线条排铺明暗调子,而且炭精画在写实性上更优于调剂、调水、颜料的表现效果;尤其更强的立体感、丰富的色调层次、细腻逼真的表现效果等特点,博得更多美术爱好者的好评。炭精画也叫炭精擦像肖像画,其来源于透明水色年画,借鉴月份牌年画技法,利用素描明暗调子的变化,发展而来的一种独门画派。 炭精画一直流行于中国民间。曾源于上海“擦笔画”、“月份牌”,是中国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具有绘制人像的实用性,更适合于制作巨幅人物、花鸟、山水画;以“细腻动人、层次丰富、永不褪色”的最大特点广泛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更令收藏家们热捧。
湛江炭画一条街
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湛江市霞山区民治路有十二档炭画档,而今天,只剩下两档,一档是六十五岁的李中华师傅的,另一档是五十多岁的廖庆师傅的。
写在后面
关于炭精画,一方面,了解的人少,大众对于炭画的普遍看法就是用作画遗像;另一方面,史实资料更少。在湛江市博物馆、湛江市图书馆、湛江市书画院、赤坎的画廊都没有关于炭画的资料或作品。在海口,有一个炭画世家,三代都从事炭画行业。与湛江的炭画不同,海口这家炭画店的风格更活泼,加入了彩色元素或者把人画得更灵动一些。而湛江的人物炭画,都走慈祥或肃穆的路线。其实炭画,不仅仅可以画人物肖像,也可以画山水。 对于炭精画的发展,在画坛上被认为是民间艺术登不上大雅之堂,没有市场,既然炭精画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形式和方向。炭精画起初主要以人物肖像为刻画对像,但现在由于彩色颜料的诞生(彩色擦粉)炭精画不仅仅局限于画人物肖像,还可以以山水、风景、花鸟、动物等为刻画对像进行创作。只不过,由于局限于炭精画的精度和细度,在起稿和誊搞上,需要时间和耐性。所以,仍然主要依赖于摄影取材,炭精艺术加工而进行创作。但这并不等于炭精画只适合于画相片,其实,炭精画既可以独立地成为一种形式和画派,又可以和其他画法相互结合达到另外一种效果(比如:月份牌年画),也可以用炭精画的表现形式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技法来表现其他画种的效果或除炭精画和其他画种的另外效果,炭画的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永不消失,这是目前科技水平都没有办法达到的。 然而,现在炭画处于夹缝生存的尴尬状态,民众觉得晦气,专家觉得没价值,政府不重视。实际上,炭画师的收入不菲。从湛江来看,炭画师越来越少,这个行业表面上看是残喘苟延,无法继续。但是,如果说炭画行业面临消亡的局面,一幅炭画的价格却高达三位数,乃至四位数,这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 总而言之,炭精画作为一种独门画派,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炭画,一定程度上也在弘扬传统文化。目前因没有系统的资料和书籍,而且每个画家画炭精画其方法都不一样,形式各异,目的又不同。 湛江炭画行业只是全国的冰山一角,但同时也是一个缩影,希望政府能够重视炭画艺术的传承和炭画行业的发展。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