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或许是平遥古城太有名,去过的人太多了,每次我想写平遥的时候,总是有人捷足先登,让我着实郁闷了几回,以至于我写平遥的计划一再推后。但是我心里一直觉得,不论哪位车友写得再好,也终归不如我对古城了解的详细,因为我去过平遥竟然有6次之多, 住过三个晚上,门票上标注的二十多个景点也只有雷履泰故居没有去过了。 其实我也并非没有写过关于平遥的游记,反而是写过好几篇了。最早一篇是作为2016年春节自驾游最后一站写的,因为只是在古城歇宿了一晚,并没有过多游览,所以内容也就是一些街头即景;另有两篇是参加旅行家“边走边晒-温馨亲子游”活动写的,当时要求是每个形成不能超过9张图片,所以只能算是一个景点的预告片;最近写的几篇是参加活动为了抢时间,赶数量写的,质量更是不堪。所以写平遥一直成了我心里惦记的一件事情,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上个月终于把海量的照片整理完毕,遂决定动笔,写平遥。此次过后,再不写平遥。 游记以平遥景点大排名为主线,当然排名也是自己的主观臆断,当不得真。最后写一些吃住方面的建议,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参考。 平遥古城全价票:130元/人;优惠票(半价):65元/人。 温馨提示:平遥古城为开放性景区,无大门票。但古城内的22个景点需购通票游览,平遥古城通票有效期为3天,每张门票每个景点只能观看一次。 书接上回(https://you.autohome.com.cn/details/111024#pvareaid=2174305),上一篇游记我为大家介绍了平遥最美丽的古建筑群-城隍庙,这一篇我将带大家去参观一下古城里最宏大的古建筑群-文庙。
文庙
明朝那会儿,凡是新官来平遥上任的前一天,必须从上东门(东南方位,俗称喜门)进入城内,先去去文庙拜祭所有读书人的先师孔夫子,然后再到城隍庙拜见城隍爷。拜城隍爷的意思有三:首先向城隍保证自己为官清廉,公正执法;其次祈求神灵保佑任职期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第三他还是借神的威信治理百姓。当天晚上,官员还要在城隍内宅的东厢房安歇。在当时,不光是平遥,大概所有州城府县的官员上任都是这个程序。 估计是为了县太爷方便安排行程,文庙就建在了城隍庙的前面,也就是南面。 城隍庙大门斜对面就是文庙的后门,站在城隍庙的门口,就能够看到文庙尊经阁后墙上大大的“儒”字。 文庙,是纪念祭祀我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最为普遍。根据其性质或类别,文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孔氏家庙,二是国庙,三是学庙。 孔氏家庙只有两座,分南宗和北宗,南庙和北庙。南宗南庙指孔子后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迁至浙江衢州而建立的衢州家庙。北宗指留在曲阜的孔氏族人孔瑶袭封衍圣公,称北宗,北庙即曲阜孔庙。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后,家庙开始向国庙过渡,渐渐成为专为封建帝王、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宇,由官方派人管理并出资维护修缮。另一座官庙是北京孔庙,专为清朝帝王祭孔而建。 学庙或称庙学,在古代中国就是以办学为宗旨的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相结合的国家行政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它由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学庙重在“学”字。 平遥文庙就是一座学庙,它是一座古代儒学教育的殿堂。 关于孔子对我中华民族的影响之深之大,我想大家都深有体会。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超山书院
总结
与城隍庙相比,文庙更有内涵和现实意义,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每一位游客都应该去感受一下深厚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强烈推荐。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