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福州初印象
穿行于马鞍墙下的三坊七巷中,这幽静的小巷子里承载了太多福州的历史文化
一城秀水的福州西湖虽然没有杭州西湖那么有名,但是她置身于福州老城的正中间,是市民们休闲的最佳之地
一直以为福州是一块平地,所以当我知道福州有半城山时还相当的意外。而富有创意的福州人将分布于半城山周边的五座公园用一条福道串联了起来,有空不妨去走走。
福州市
【游在福州】穿行于三坊七巷
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 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有一片被称为“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当时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在经历了福州老城区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有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 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三坊七巷”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道组成,从安泰河上的澳门桥进入中轴南后街,左边依次是光禄坊、文儒坊、衣锦坊,右边则依次是吉庇巷、宫巷、安民巷、黄巷、塔巷、郎官巷、杨桥巷,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里成为“近代名人聚居地,闽台渊源彰显地”,是福州的骄傲。 【游玩信息】若是只溜达一下三坊七巷,不需要购买门票,但有几个巷子里的大宅:水榭戏台、小黄楼、刘家大院、严复故居和谢家祠等是作为景点开放的则需要单独购票,某程上预定价格是成人票每人70元。购票景点的参观时间是8:30—17:00 。沿着中轴街道南后街走,随意穿插一些小巷子走走看看顺便吃吃,大致也需要两个多小时,若想把收费的景点都看完,那必须半天时间了。
光禄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光禄坊内曾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现在的光禄坊因道路改造被辟为马路,只剩一个路牌标识。
与光禄坊对应的吉庇巷,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在福州老城改造时吉庇巷成为一条沟通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同样也改造得只剩下一个路牌,看着两边的滚滚车流,只能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了。
正式进入南后街算是进入了现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街口是建于1869年的瑞来春堂,药局的生意很火爆,排队看病抓药的人已经把药局里的过道都填满了
南后街北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三坊七巷”的中轴,它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这里柴米油盐、日常生活所需三十六店(各行各业)一应俱全。街两边种植了不少的榕树,枝繁叶茂,也是夏天躲避阳光的好地方。
从南进入南后街后首先是宫巷,它的东西两端分别跟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据说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
宫巷口对着的竟然是星巴克,看来再古老的街区随时时间的推移必然要进驻商业化的元素,星巴克我看好你了,晚上再来
安民巷位于宫巷之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告示,后更名为“安民巷”。”
文儒坊与安民巷相对,是“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而陈承裘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还有陈衍、柯凌汉等,这条坊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在文儒坊里,有一条幽深清静的小巷,叫闽山巷,俗称“三官堂”,那是因为该巷古代建有三官堂而闻名。
文儒坊内还有一个“福州船舶文化展示馆”,里面介绍了关于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及价值,曾经的福州古港是福船运输的重要流转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港,而这漂亮的龙头福船也充满了福州文化特色
大宅里总少不了亭台楼阁,而这园林式的假山亭台的建筑把我的思绪拉向了小桥流水的江南,貌似我已经很久没有到江南水乡去溜达了呢
在幽静的小巷里串串,抬头看看这粉墙蓝天,不仅感叹福州的悠闲呢
这豪华的大宅门里是一个漆画的展览,据说福州的脱胎漆器很有名,不仅外表光亮美观,而且质地坚固耐温不变形,同时最大的特点是轻。
衣锦坊是“三坊”中最北的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
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我没有买票,就在门口看精美的马鞍墙吧
衣锦坊的对面是黄巷。据闽志载,晋永嘉二年间(308年)固始人黄元方避乱入闽,落户于福州南后街,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也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黄巷是我在所有巷道里走得最多也最喜欢的一条巷子,小巷除了幽静外,比其他巷子要宽敞一些,一次沿着墙边种植了不少花木,给巷道又增添了一份靓丽的色彩
巷内居住过很多儒林学士,是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据说以前巷内还有一“唐黄璞居”石碥, 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不知为什么,我更喜欢墙头的装饰,仿佛每一幅画都讲述了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榕城考古略》载:“塔巷原名修文巷,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巷,后改文兴巷。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当时的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现在塔已经不存在了,只留小巷。不过如今门头上的小塔挺不错,要是再挂上个塔铃,微风吹过塔铃轻响不知道又会如何?
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
看见牌坊算是走到中轴南后街的最南边,感觉好像还差一条巷子呢,仔细看了地图才知道,最北边的杨桥巷在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现在更名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
如今的三坊七巷除了游人会来游玩之外,很多当地的居民闲来没事也会来溜达一下,亭子里坐着休息休息。据说这个亭子以前是双抛桥所在的位置,桥下有条琼东河,由于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设的缘故河已经被填平,“桥”也慢慢变成了一座街边的“亭”,成为路人歇脚品茶的场所。
除了路口的亭子,不少小巷子里也有大榕树,据说900多年前就遍植榕树,“绿荫满城,暑不张盖”,故又有“榕城”的美称,难怪本地人也爱来这里溜达休闲呢
而我最喜欢的确是这略带泛青的粉墙,让我有一种步入时光隧道回到从前的感觉
文化街区里还有不少铜人塑像,展示的都是当地的一些手工工艺品的制作场景,这个是装裱的场景
制作销售和观赏花灯是南后街的一大特色,每年的元宵节都有“沿门悬灯,通宵游赏”的习俗,民国以前南后街有20多家扎灯店,多数都是家传手艺。
福建的刻板印书在中国的刻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南后街宫巷口的“吴玉田刻书坊”创建于清咸丰年间,直接为三坊七巷里的文人墨客和达官显贵服务。
夜晚再次来到三坊七巷,白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消散了,沿街房子的红灯笼依次点亮,又是另外一个场景
依着白天踩点的位置,我来到星巴克门口,里面温暖的灯光吸引着我走进去坐坐
刚端上咖啡上到二楼,外面就下雨了,不一会青石板就被雨水浸透,而漂浮在空中的灰尘也随着雨水被清洗掉了,空气清新了不少。
坐在二楼的露台上,品着咖啡,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看着街道上匆匆走过的行人,时间就这样静静地滑过了
三坊七巷
【吃在福州】三坊七巷的美食
看完了三坊七巷的人文景观,咱再来说说三坊七巷的美食吧,这可是我的最爱,作为一个有福之人,没有美食相伴福气从何而来呢,游记六要素是“吃住行游娱购”,吃也是在第一位哦。话不多说,吃货们走起~~~
但凡南后街上稍微宽敞点的地方,中间都会摆上一些座椅,一般情况下都是当做休闲歇脚的地方,其实等到周边美食店铺都开门后,围坐在周边的几乎都端着一小碗吃的,看来和 我一样的吃货真的不少哦。沿路看看都有什么
花生汤,又称为“花生仁汤”,这道美食发源于泉州,南后街早在明代就有不少花生汤的小店,但各家花生汤都不好吃且卖相欠佳。穷秀才林福每晚帮母亲煮花生汤,他边煮汤边夜读,由于沉湎诗书,煮汤时每每燃火极微林福方记起添柴,汤水快干才想起加水,而这种慢火细煮的方法把花生熬的酥烂不碎,入口即化。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将大米磨成浆,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一锅清汤,涮米浆于锅边烙成薄皮状煮于汤中,一碗带主食的鲜汤就做成了
永和鱼丸是福建一带的地方风味名菜,属于闽菜系。永和鱼丸店创建于1934年,是福建福州市现存最老的鱼丸品牌,2001年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据说鱼丸的创始人是三坊七巷人氏,叫刘二弟,曾经在台湾永和一家小食店打工,他所制的鱼丸有鱼香味而没有鱼的腥味,回福州后开始在三坊七巷中叫卖。
永和鱼丸是将鱼肉剁成稀泥,然后包上鲜猪肉馅,团成一粒粒丸子再煮汤,汤鲜味美
同利肉燕老铺创始于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至今已传承五代,历经三朝,是福州一家创业一百三十多年制售燕皮的“中华老字号”。在福州僻街小巷,听到一串有节奏的“嗒、嗒”之声,循声而去,都可看见燕皮店。不过,要买正宗上好的燕皮,还得到福州南后街澳门路3号的同利肉燕老铺。
木金肉丸老铺起源于1868年,1910年姚木金接手后创建了肉丸,用芋头、薯粉、猪肉、红枣、芝麻、红糖等为原料,加工成一粒粒蒸熟的肉丸,甜中带咸、咸甜适口、别具一格。
店铺里相对其他家宽敞很多,除了肉丸,墙上还挂着其他招牌小吃的介绍
这个就是木金肉丸了,外壳晶莹透亮,如琥珀,似玛瑙,里面包着鲜肉,看起来制作工艺就相当复杂。
三坊七巷
【游在福州】晨练好去处福州西湖
据史载,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代城垣之西,故称西湖。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西湖与南湖连接。其子延钧称帝,在湖滨辟池建水晶宫(在今水关闸附近),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设一条复道,便于携后宫游西湖。西湖成了闽王朝的御花园。此后渐成了游览区。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南宋宗室、福州知州兼福建抚使赵汝愚又在湖上建澄澜阁,并品题“福州西湖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游玩信息】围着西湖周边修建了两条环湖路,分别为外环步行道和内环步行道,外环步行道是顺着西湖外围包一圈,而内环步行道则是沿西湖中心的岛屿转一圈。若想全部转完估计需要两小时吧。西湖周边有两个公园,分别是西湖公园和左海公园,两个公园都不收门票。公园开园时间为5:30~22:30 。 西湖公园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园林。有苏州园林的别样风格,兔耳岭怪石奇观,是福州市民休闲最佳去处。福州西湖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在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福州西湖成为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的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左海公园位于西湖的西北角,是以游玩娱乐为主的公园,里面有水族娱乐城、海底世界、摩天轮等等,是带小孩游玩的好地方
第一晚住在西湖边上,清晨6点过自然醒来,去西湖公园逛逛西湖公园大门对着的小岛叫开化屿,由柳堤连接。原堤建于1930年,宽8米,长139米,中段为仙桥。1985年拓宽堤面为18米,堤边有石栏杆,并种植垂柳、碧桃及花灌木。除此之外湖中几个自然的湖屿间还有飞虹桥、步云桥、玉带桥等相连
紫薇厅在开化屿南,始建于1914年,以四周广植紫薇而得名。1952年重修,砖木结构,现在是西湖公园的服务部。
开化寺位于开化屿中央,为公园最古老的建筑物,据传建于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据说寺内曾经有"十八娘"荔枝,颇负盛名。宋蔡襄《荔枝谱》云:“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噉此品,因此得名”。
现在的开化寺建筑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总督金世荣重建,中为正殿,后为禅堂,两翼系钟鼓楼,又左为客寮,右为方丈室。
开化寺旁边是盆景园。庭院内种植珍稀花木,花卉盆景、根雕等。
这棵古老的榕树应该上了年份了,像一把巨伞撑在开化寺的大门对面
走过玉带桥是窑角屿,窑角屿算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屿上有福建省博物馆
福建博物院是福建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主馆、综合馆、自然馆、博园等建筑,以及古堞斜阳、金鳞小苑等景观组成。
博物馆是福建民居式的造型,海洋文化的装饰风格,以及充分体现“石文化”特色的用材,通过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宏伟外观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
看见湖对岸气派的酒店了吧,这个就是晚上入住的西湖花园酒店,不过不过不过........且等后面酒店介绍我再说
过了博物馆就进入环湖步行木栈道的道口,从这里可以沿着木栈道环湖行走,这条木栈道还是早上市民健身的汇聚地,只是这一段在湖中心,相对清净些,游客较少
古堞斜阳是“福州西湖八景”之一,不知道是不是看夕阳的最佳位置,只是现在是清晨,我就看看场景了
金鳞小苑,好像是一个喝茶休闲之处,福建盛产茶叶,喝茶聊天是福州人特有的交流方式
左海龙舟文化园,木房子里好多独木龙舟,晚上好像还在西湖边上看见划龙舟的场景,端午节期间这里应该非常热闹了
沿着木栈道继续走,这里离小西湖广场比较近了,可以看到清早健身的人影了
穿过曲曲折折的湖中木栈道,来到对面的小西湖广场,这里是是观赏西湖的绝佳之地,背后路坎上是福州西湖大酒店,眼前是一片西湖美景,而我身后穿梭的是早上到广场健身的人群,这个清晨美好得以为自己在梦中
镜头拉近,又见“古堞斜阳”和“金鳞小苑”,此刻的阳光已经从清晨的薄雾中探出,把这美丽的小苑照得像画一样
换一个角度看过去的是开化屿,湖边牌坊式的小景点是“鉴湖幕鱼”,不知道是不是养了很多观赏鱼啊?刚才走开化屿好像错过了这里
夕阳下我再次来到湖边,太阳的余晖把湖面染红,留下一道金红色的波光
西湖花园酒店门口的三角梅开得正艳,在晚霞的映衬下更加妖艳迷人
福州西湖公园
【住在福州】悠闲的福州西湖大酒店
福州西湖大酒店位于湖滨路——西湖公园湖畔,亲水临湖,可饱览福州西湖全景,素有“湖光山色第一楼”之美誉。酒店拥有四百余间各式客房,全落地窗设计的湖景客房让宾客“躺在床上看西湖”,荷风细雨,美不胜收。自酒店出发步行至三坊七巷约15分钟,距繁华的东街口商业区仅约15分钟车程。
大堂中央的红掌很是诱惑眼球,不过不过不过.......这不是我入住的地方,虽然我也是入住在福州西湖大酒店,但是不在这栋主楼里面
贵宾楼的房间和一般的商务会议酒店基本一样,干净整洁不奢华,就不在放照片了,重点介绍一下3楼这块屏风后面的别致小院
走过屏风后面的长廊,推开走廊尽头的小门,一个精致的小院子展现在我眼前~~~茶●空间
福州的茶道是有名的,喝茶的地方很讲究哦,进去眼睛一亮,好精致的休闲空间
怎么样,这个小小的茶●空间很有品味吧,到福州不要喝酒,喝茶才是最佳选择

西湖大酒店
【游在福州】盘旋山间的福道
既然福州被称为“有福之州”,那与福相关的信息就会很多,而为了让福州更有特色,在半城山的山岭中修建的福州城市森林步道,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福道”。 福道,全线长19公里,共10个入口,东北连接左海环湖栈道,西南连闽江,横贯象山、后县山、梅峰山、金牛山等山体脊,贯穿福州五大公园,是福州市首条城市山水生态休闲健身走廊。福道主体采用空心钢管桁架组成,桥面采用格栅板,缝隙在1.5厘米以内。设计既可满足轮椅通行,也给步道下方的植物最大限度的生长空间。在环线悬空栈道上,有增设景观电梯进行接驳,以缩短绕行时间。同时,为确保游客能快速便捷的往返,福道着重考虑将悬空栈道、登山步道和车行道三个对接形成环形系统。 在整体设计上,步道珍珠般地串联起十几处自然人文景观,如杜鹃谷、樱花园、紫竹林、摩崖壁、兰花溪等,除了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需求,也是览城观景的好去处。为此2017年第3期《Landscape Design》杂志将福道收入“桥梁景观Ⅱ”中,并作为该期封面予以报道。2018年又获得新加坡总统设计奖。 既然在建筑界怎么富有盛名,我当然不能错过,选择一个不太闷热的下午打车前往福道,之前在网上查阅的关于福道的信息,若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建议从3号口进入福道,沿线走到5号口离开,好吧,咱随大流,直奔3号口 【游玩信息】福道是城市森林步道,纯休闲的场所,因此没有门票,只要体力够好,随意溜达,但是前往福道要带上水,沿途没有卖水的,另外若比较吸蚊的建议带上驱蚊驱虫的药水,因为福道的建设以尽量不破坏森林植被为主的设计修建方案,因此树林中蚊虫较多,还有就是尽量带上帽子,一来防晒,二来让空中降物,我可是遇见了真正的空中降物,后面会详细说道。从3号到5号我走了近3个小时,到后来还真有点走不动了,想走完全程19公里的,自己根据自己的体力酌情选择吧
福州的“福”文化无处不在,先给大家看一块山间大石头上的“福”字沾沾福气,不过这个“福”字可不在福道上,想知道在哪里吗?
下午4点,我们到达3号入口处,天边的钢架结构就是福道了
3号口位于梅峰山地公园,旁边的风铃塔是快速进入福道的捷径,若不想走楼梯,也可以从另一侧路口慢慢沿着山体盘旋而上
我选择了从风铃塔直接上到福道的中段,出塔就看见不锈钢制作的通道蜿蜒伸向远方
为了缓解直接登上山顶的坡度,福道像盘山公路一样盘旋着,最大坡度不超过8度,让行走在福道上的人没有爬坡的辛苦
仰视角度来一张,虽然坡度不大,但层层叠叠的也很高哦
前方还有“盘山公路”摆个造型再来一张,刚上福道新鲜感十足,还有兴趣在这里摆拍,只是到了后来,能把卡片机拿出来都需要勇气哦

沿途还是有一些休息的小亭子,造型独特,顶上遮阳侧面看风景,考虑很周全哦
休息过道配上休息椅,坐在这里看风景还是很不错的,此刻还是夏季,满眼绿色,到了秋天五彩斑斓,一定更美
向下俯瞰,靠近水面的是3号口特有的水中栈道,据说栈道是修建在水面上的,栈道下面是归水潭,由于我是从风铃塔直接进入福道,此刻就在上方俯瞰一下这水面上的优美曲线吧
盘旋到山顶位置回望山间,原来我已经在这里绕了那么多弯呢
这个休息亭像一把古时候皇帝出行的华盖,又感觉像一朵巨型蘑菇,正在拍视频准备发小故事呢,突然在我的视频镜头里出现了一个游动的线条——蛇



,当时我吓得魂魄俱散,尖锐的惨叫声响彻山谷,因为蛇正朝我的方向游过来,也许是我的惨叫把它吓坏了,噗通一下从栏杆的缝隙中跳了下去..
接下来都没有心情拍照了,一路走到观景台,心情总算平静了一点
观景台接近5号道口,站在这里能远眺闽江,风景不错。吹吹江风,看看江景,我终于从毒蛇的惊吓中回魂了
换个角度再看一眼城市风景,这时候已经是下午6点,陆陆续续看见有散步的游客向我们走过来,应该是下班来健身的吧
转过几个弯之后终于来到5号口的观景电梯旁边,这又是一个快速进入或者离开福道的便捷通道
只是观景电梯竟然停运了,我只能沿着这长廊慢慢旋转下去,据说旋转步道中间的这棵大柱花树高有13米
福道3号入口
【游在福州】夜游闽江
闽江是福建最大独流入海的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穿过沿海山脉至福州市南台岛分南北两支,至罗星塔复合为一,折向东北流出琅岐岛注入东海。以沙溪为正源,全长562千米,流域面积60,992平方公里,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 闽江夜游从台江区江滨路台江第一码头出发,途经台江金外滩、南北江滨至洪山桥,折至三桥后返回。华灯初上,闽江碧水潋艳,景色迷人,犹如一条异彩纷呈的彩虹,坐游船游览美丽的闽江,品味夜幕下的闽水情怀,坐拥无敌海景,回味历史韵味。 既然到了福州,晚上有时间还是要来看看这独有的江上美景,再次遗憾我没有带上我的微单,大家只能凑合看看我卡片机的夜景图了,而真正的夜景比我的照片美上十倍 【游玩信息】某程上购买的双人票165元,若现场购票,每位成人票价100元,儿童50元。现在是夏天,夜游闽江每晚设有三个航班,发船时间为固定时间19:00、19:45和20:30,整个行程的游览时间大约50分钟,中间有一小段折返,会让大家到船舱里欣赏茶艺表演
走到岸边就看见停靠在江边的游轮,今晚我们乘坐的是“三坊七巷”号,很应景呢
由于福道过来时间晚了点,游船上已经有不少游客了,窗边的座位基本坐满
船舱中间还有一排桌子,桌子的尽头有个小舞台,稍后的茶艺表演就在那里
闽江是一条奇秀清澈又雄浑宽阔的河流,到处收纳清溪小水,曲折而达福州,更从南台折而向东向南,以入于海。水色的清,水流的急,以及湾处江面的宽,总之,江上的景色,一切都可以做一种江水的秀逸的代表,自然景色和人文名胜交相辉映。虽然夏日的福州是全国出了名的“火炉”城市,但是到了晚上,江风便早早地为它降温。 船上有讲解,每到一处都有解说,只是二楼甲板上的效果要差一点,我吹着江风看着美景,一幅休闲的心态,就没有竖着耳朵去听讲解了,选几张我认为还能看得过去的照片,大家感受一下这美丽的夜景吧
福州市政府出资亿万建造的江滨夜景灯光工程,到了高楼特别密集的台江金外滩这一段,最有看点。茶艺表演结束后上到甲板上,游轮正好开到这里来掉头并停下片刻。原本看上去只是带有各种颜色的LED灯的高楼外墙,伴随着音乐声的响起,颜色开始变换,各种图案和动态视频也一一出现,内容包括福州名胜、名人和风俗的展示,最后还来了一段茉莉花配乐的灯光秀,充分利用高科技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了。
许多大城市都有迷人的夜景,但不一定都在江畔;即使是在江畔,如上海黄浦江的夜景,又如香港维多利亚的夜景,都仅仅是一个楼宇的灯光秀,但是闽江的这组灯光秀我领略到的不仅仅是高楼大厦表现出来的大都市繁华的一面,我还品味夜幕下的闽水情怀,回味历史韵味!来福州,一定要来趟闽江夜游。
闽江
【住在福州】时尚温馨的亚朵三坊七巷店
据说看一个城市是否时尚是否年轻,要看两点,一个是看看有多少星巴克,另一个就要看看有多少亚朵酒店,因此作为亚朵的忠实粉丝,最后一天晚上我还是换到的位于三坊七巷附近的亚朵酒店,一来可以好好逛逛,二来可以随时出去找美食,因为西湖大酒店附近只有西湖没有美食,总不能看了美景却只能喝个水饱吧
福州亚朵三坊七巷店位于鼓楼区八一七北路大洋百货的旁边,马路对面就是黄巷在八一七路的巷口。住在这里逛商场有大洋百货,逛景观有三坊七巷,逛美食除了三坊七巷外还有对面的达明美食街,总之出门游玩的最佳位置
这个不是S店,依然有前台,这个前台的设计很有特点,把三坊七巷的精髓装饰到了前台的背景墙上,一道前台,客服首先就给来了杯酸梅汤,顿时缓解了我在外面行走的暑意
大堂的空间没有我住过的其他的亚朵大,就只有电梯口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但是整体设计还是相当温馨,让我有一种家中客厅的感觉
办好手续到房间放行李,过道上的装饰依然有海边的元素,突出了福州曾经是古港的特色
大床依然很柔软,只是没有那种凝胶枕头可选,有点小小的遗憾,出门在外一个舒适的枕头能让睡眠更加舒适华,有时候真想带个枕头出门
洗漱台依然简洁明亮,由于这次订的房间空间比价狭小,洗漱台在进门过道的左边,像镶嵌在墙壁里面一样
过道的另外一边是卫生间和浴室虽然格局小巧,但洗漱用品一应俱全
原本以为这个亚朵是我住过的最简单的亚朵,没想到进电梯后突然发现酒店的8楼居然别有洞天,书房(竹居)、餐厅(相招)、洗衣房(出尘)、客房(宿归)、健身房(汗出)、茶室(共语)都有了,嘿嘿,一定要上8楼去看看
这个茶室有品位,除了可以品茶聊天外,还能摊上宣纸写上几笔,是个儒雅的空间
书房空间虽然不大,但我竟然在书架上看见了儿童读物,用心了
这还是我第一次在亚朵看见洗衣房,进来时居然有一个洗衣机在工作着,看来有人已经比我先发现这里了嘛
洗衣房里还配有烫衣板,考虑相当周全,亚朵就是这样地细腻
这个是餐厅,一般早餐时才会开放。不过APP上订房间基本不含早餐,这里的早餐好像还是有点小贵的哦。不过出门在外其实最好不要在酒店用早餐,周边的美食摊能吃到当地独特的美食哦
在外游荡一天回到房间,外面已经漆黑,临走时忘记关台灯了,没想到开门看见这么一副温馨的画面
到了福州一定是要泡杯茶喝喝的,这个茶包装看起来有意思~~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我也很想这样啊,可是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哦
亚朵酒店
【吃在福州】吃货最爱的达明美食街
与南后街牌坊遥遥对应的就是达明美食街牌坊,美食街要晚上6点才开市,白天看完风景,晚上到这里正好
美食步行街上一共安顿了68辆可移动的一体化电动餐车,餐车在花箱两侧背靠背排列,从接口引入水、电、燃气,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和污水,都可在车上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看来市政府也是用心了
买了串美食,美女立马开始消毒,是不是下一刻我就能在抖音中看见小姐姐了呢?
吃货的世界就是不一样,连隔板的造型都那么有个性,哪位小哥哥小姐姐去自拍一个?
隆福记应该是一个传统老店了吧,看装修有点返古的格调
从橱窗看进去,都是一些福州的特色点心,此刻没有吃点心的欲望,再走走吧
不知道这个赵氏传承里卖的是什么,看看客人都在玩手机,估计食物不吸引他,咱继续溜达
这个车轮饼看起来有点意思,只是我是来吃晚餐的,晚餐要吃正餐,正餐,正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抬头看见老福州,招牌不错,朋友也推荐到老福州吃饭,那就进去看看咯
餐馆里人还不少,看起来生意不错嘛,好,今晚就在这里凑热闹了
来个汤,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不过里面的圣子皇很肥,好吃
再来一碗肉燕加鱼丸,真的很完美,逛吃逛吃的日子一晃而过,不知不觉到了离开的时候,真是有点舍不得呢,好羡慕生活的这个有福之州的人,啥时候有机会我一定还会再来聚春园等我,佛跳墙等我......
达明美食街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