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央大街-索菲亚大教堂
中央大街旧称中国大街,是哈尔滨西洋风情的所在。这条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当年,哈尔滨开始大规模地修筑铁路和城市建设,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尽是荒凉低洼的草甸子,运送铁路器材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一条土道,于是中东铁路工程局将沿江荒地拔给散居哈尔滨的中国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国大街”意为中国人住的大街。
圣·索菲亚教堂(英语:Saint Sophia Cathedral)坐落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
牡丹江镜泊湖
镜泊湖(Jingpo Lake):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避暑胜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十佳休闲旅游胜地,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地处松花江支流牡丹江干流上,距宁安城50公里。湖面海拔351米,湖水平均深度40米,一般水位最高353米,最低345米,年平均流量每秒 9.2-10立方米,蓄水量16.25亿立方米。注入湖泊的河流除牡丹江干流外,还有大梨树沟河、尔站西沟河等小河流。唐代,满族先民——靺鞨人称镜泊湖为忽汗海,辽称扑鷰水,金称必尔腾湖,清初宁古塔流入以湖水照人如镜而命名为镜泊湖。 镜泊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百里长湖景区、火山口原始森林景区、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景区三部分组成,总体规划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以湖光山色为主,兼有火山口地下原始森林、地下熔岩隧道等地质奇观,及唐代渤海国遗址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是可供科研、避暑、游览、观光、度假和文化交流活动的综合性景区。
红罗女是镜泊湖的象征,被誉为镜泊湖之魂,文化园以此冠名,非她莫属。文化园分为主园和副园两部分。主园表现镜泊湖传统风情文化,主雕塑“红罗女”、大型铜镜雕“平波宝镜”、圆雕“七仙女月夜下镜泊”,来源于镜泊湖的美丽传说。大型铜雕“抢婚”,来源于镜泊湖畔古老靺鞨民族风情故事,大型石浮雕“鸳鸯石的故事”来源于火山口地下森林的民间传说。红罗女文化园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题写园名。这座文化园意在游人们饱赏景区奇美的湖光山色的同时,收获温馨的惬意和欢乐。关于红罗女的传说很多,红罗女造就了镜泊湖。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她就住在镜泊湖上。红罗女有一面宝镜,哪里的人们有苦难,只要用红罗女的宝镜一照,便可以消灾弭祸。这件事传到了王母娘娘的耳朵里,她忌妒红罗女并派天神盗走了宝镜。于是,红罗女到天上去索取,与王母娘娘发生了争执,宝镜从天上掉了下来,就变成了现在的镜泊湖。
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属湿地生态保护区,是乌裕尔河河水漫溢而成的一大片永久性弱碱性淡水沼泽区,由许多小型浅水湖泊和广阔的草甸、草原组成。沼泽地最大水深0.75m,湖泊最大水深达5m,该区生息繁衍的鱼类有46种,昆虫类达277种,鸟类260种,兽类21种。其中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闺秀鹤、白鹤和灰鹤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每年4-5月份200余只丹顶鹤来此处栖息繁衍,白鹤数量近1000只,来此栖息逗留后继续北迁至俄罗斯,为迁徙性停息鸟。扎龙自然保护区设有保护区管理局,建在保护区的中部偏西,主要任务是湿地保护水禽、鹤类科研繁育。
齐齐哈尔龙沙动植物园
门票信息门票:98元/人半价票范围:1.2m—1.5m儿童;现役军人、70周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可购买半票免票范围:1.2m以下儿童(每位成人只限带一名免票儿童)
表演时间:周一至周五表演时间:11:00—11:45 14:00—14:45周六、周日表演时间:11:00—11:45 13:00—13:45 15:00—15:45
龙沙动植物园内居住着来自五大洲的各色珍稀动物,以及北纬47度上120多种珍贵植物。园内设有德州农场、非洲、澳亚世界、灵长雨林、奇幻生态科普馆、北美大草原、表演场等场馆20多处。现拥有以金丝猴、金毛羚牛、丹顶鹤等为主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有北方地区罕见的南美动物、非洲动物。让市民足不出市,便可以领略环球北纬47度的自然风光。所以如果到了齐齐哈尔,不单单是去扎龙看丹顶鹤,这里也是我强烈推荐的地方,值得一来。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