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拿驾照13年,至今为止还没有一次自认为像样的自驾。策划了2个月,学习了网上攻略、朋友经验,凑齐了一家三口的时间,促成了这次单车自驾行。 北京出发,经兴安盟突泉县,呼伦贝尔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根河,大兴安岭漠河县、塔河县,黑河五大连池,松原,沈阳,最后返京。历时14天,行程6200公里。 期间,经历了草原穿越泥地陷车、黑夜穿越莫日格勒河、夜路公路两次险撞狍子等奇遇…… 拍摄器材:佳能5DII(长中广3只红圈镜头),大疆无人机御PRO,华为Mate10。
Day 1 全天赶路
9月2日一早,从北京出发,走G45高速经承德、赤峰后,转G16高速、303国道、306省道,住突泉县,全程950公里。这条路线是北京至突泉的最近路线,将近一半的国道和省道路况很好,用时应该也比另外一条全程高速路线稍微快一点。
Day 2 到达阿尔山
从突泉县到阿尔山行程360公里,路上一直在下雨。
下午1点到了阿尔山市,直奔阿尔山市区“最著名”景点——火车站,进站参观了一下,等车的人还真不少。
在市区简单吃了饭,就来到20公里外的伊尔施镇住了下来。伊尔施镇是阿尔山市区至森林公园的必经之路,离森林公园还有将近40公里,森林公园里面也可以住,以农家院为主,条件要稍微差一些。阿尔山森林公园门票可用两天,原计划下午进公园拍摄夕阳,第二天再好好逛。可是天公不作美,在宾馆房间眼巴巴的看着窗外阴云密布,遮天蔽日,心里很是着急。一直熬到下午4点,虽然天还阴着,但雨停了,于是出门奔赴森林公园大门,路上花海很是漂亮,边拍边走。
等到公园大门时,确定太阳出不来了,就没有进入公园,掉头回了宾馆。
Day 3 阿尔山
今天正式游览阿尔山森林公园,天气仍然阴沉着。公园覆盖方圆几十公里,有乌苏浪子湖、天池、驼峰岭、杜鹃湖、柴河源大峡谷、三潭峡等10来个主要景点,需要乘坐内部观光车,观光车分为2条主干线和2条支线,可见公园面积之大。基于阴郁的天气条件和友人的经验,按“悠闲游览看精华”的游览原则,只转了驼峰岭、大峡谷和三潭峡,对于另外几个景点,因多人反馈:天池不如驼峰岭、杜鹃湖不是开花季,再加上天气也不好,就没有去。事实证明,有什么样的天空就有什么样的湖面,拍出的照片一片灰暗,确实效果不佳,印象最深的是大峡谷两边的石头中有很多的“鼠兔”,很是可爱。
从公园回到伊尔施镇宾馆,天气开始好转,见到火烧云。
Day 4 莫日格勒河初探
早餐后从伊尔施镇出发,中午至海拉尔,行程290公里,路上草原漂亮。
连日奔波,儿子坐车时间可能太长,总喊头疼,在海拉尔吃过午饭后带他来到海拉尔人民医院儿科就诊,专家号很好挂,大夫也和蔼可亲,不催不急仔细倾听症状,和颜悦色分析病情,结论是注意休息,什么药也没开。说来也怪,儿子听完大夫的诊断后,好像就很少再嚷嚷头疼了,我们也就放心了,更有信心继续完成后面行程。 考虑到大夫劳逸结合的建议,我们在宾馆休息了一会,一直到下午4点多才从宾馆出来,奔赴我此次行程中最向往的一个景点——莫日格勒河。 莫日格勒河号称“天下第一曲水”,也是内蒙古草原的一张名片。目前可见的内蒙古宣传片大都以此河为背景。恰巧行程出发前一周,我到过内蒙古驻京办——内蒙古大厦,一层大厅的巨幅壁画就是末日格勒河!因此,我对莫日格勒河充满期待,也做了不少功课。为了找到制高点,拍到好照片,我在行程前从“两步路”上下载了莫日格勒河制高点“断崖”的穿越路线,断崖制高点在莫日格勒河的北侧,穿越路线从河南侧的金帐汗景区大门出发,两次涉水穿过莫日格勒河,形成一个62公里的逆时针闭环。我们考虑到这几天连续下雨,担心无法穿越河道,打算稳妥起见,顺着“两步路”轨迹路网,从201省道直接进入河北侧的穿越路线到达断崖制高点,之后如果无法过河,则可沿原路返回,确保安全。下图就是下载的穿越路线。
从海拉尔市内出发,沿201省道到达穿越起始点已经是下午5点了,我们离开省道进入了草原,按照“两步路”轨迹和地上的车辙往前开,夕阳下的草原伴随着莫日格勒河的婉转延申,景色十分漂亮。
根据轨迹路线,从离开省道至断崖制高点大约35公里。前面的路一直比较顺利,路上的车辙也很多,看得出这应该是一条成熟的路线。也许是因为太阳快落山了,中间除了遇到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当地牧民,没有看到其他人和车,而我们则完全沉浸在美景之中,继续向着草原深处驶去。 中间停车的间隙,从手机上查看了当地的太阳落山时间为18:26,眼看着剩下时间不多了,一个个小山包在不断降低的夕阳照射下,投下的影子越来越长,草原被山包后面不断增大的阴暗吞噬着。为了尽早抵达断崖,我们不再停车,加快了行进速度。快18:00时,眼看着再翻过一个小山包就要到达断崖了,忽然车辙被一片泥泞截断,尤其是车辙断开地方水最深,我担心陷在其中,向左右分别观察了一下,想绕过去。向右侧行驶了几十米,发现这条泥泞其实是莫日格勒河的一条支流,貌似无法绕过去,这个时候离太阳落山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决定离开车辙,换一个看着水浅的地方冲过去。事后证明,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泥泞像套在轮胎上的魔爪,不断拖拽使车子不断降速,最终车子停了下来,没有能够冲过去,四个轮子全部陷在泥里!我们坐在车里想尽办法,充分利用车辆的中锁、后锁、低四,可仍然无法使车动弹,无论前进还是后退,轮子只是在泥里空转,我们也并不敢连续踩油,担心车轮越陷越深。眼看着天色渐暗,四周可见之处没有一车、一人、一🐏,心里想着:这下坏了,难道今晚得在车里待上一宿?这时,后备箱放着的工兵铲浮现在脑中,该是它登场的时候了。于是,脱掉鞋袜、挽起裤腿、拿起铲子,赤脚下车开始挖淤泥😭。挖着挖着,发现有的泥还是挺干的,因为赤着脚,没法使劲蹬铲子,好多地方都挖不动,这下心里反倒觉得有点希望了,因为地越硬就代表着越强的附着力。于是再次上车,反复加油,车子能够前后挪动一点点了,前挪挪、后动动,前后移动的距离从几十厘米到增加几米,终于,一脚加油向前冲了出来!!!抓紧时间,继续向前,终于驶上断崖制高点,于是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张以莫日格勒河为背景、满身泥泞的车辆照片了。无奈的是,时间还是晚了,山包投下的阴影已经部分遮挡住了河道,不过景色还是很美的,尤其是遭此一劫后再看到这样的景色,真是苦尽甘来啊。
我们在断崖上待了不到半个小时,夕阳已经缓缓落下。一个新的问题摆在面前: 是原路返回?还是继续穿越过河,从另一条路驶出去? 如果原路返回必须经过陷车的那条泥泞支流,而选择继续穿越能够过得了河吗?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只因草原辽阔,太阳折射的光线让天空还保留着一点灰蒙蒙的光亮。是原路返回?还是继续向前行驶穿越莫日格勒河?我们选择了原路返回。 车辆在昏暗中沿着来时的车辙往回走,翻过一个山包,在车灯照射下,再次来到了那条让我们一个小时前陷在里面的泥泞水流,这条水流是莫日格勒河的一条支流,陷车场景历历在目、心有余悸,说什么也不敢再贸然闯过去。我们尝试绕过去,离开了既定路线车辙,沿着这道水流向北走。昏暗的草原上,天地浑然一体,一切都是朦胧的,车灯照亮的小片草地在茫茫黑暗中显得孤单和渺小。沿着水流行驶了几公里后,周围的车辙越来越不清楚,仍然找不到能够安全通过的路线,我们不敢再继续向远处走,只能停下来想办法。 之前在断崖看日落的时候,不远的地方有两座蒙古包,我们决定去那里碰碰运气。不大功夫,我们就到了蒙古包前,旁边停一辆哈弗H5,后面有个羊圈,一对夫妻正在伺弄着羊圈里的羊,我们心里这下终于淡定下来。儿子看见羊群很兴奋,跑到边上逗弄着,而我却不敢耽搁,赶紧询问男主人回到海拉尔城区的最快路线,同时也把之前陷车的情况告诉了他,表示了对再次陷车的担心。他的意见很明确,原路返回还是容易陷车,建议继续穿越莫日格勒河,之后不远就能到达水泥路。他还告诉我们,断崖下面就是过河点,里面有很多石头,一定不会陷车,让我们不要担心。我留了他的电话,预备着万一陷车了,可以联系他帮我把车拖出来。已经19:30了,事不宜迟,赶紧上车出发。 从断崖的另一侧驶下来,来到了莫日格勒河边,很容易找到了过河的位置。在车灯的照射下,我下车仔细观察,这里河面大约10米左右,河边到处都是碎石,应该不会陷车,只要水不深车辆就可以顺利通过。我们找到了车辙比较多的过河点,这里的水面更宽一些,水深应该相对较浅,决定就从这里过河(下图【第一过河点】)。成败在此一举了!上车、加油,心悬着老高,车子平稳的穿过了河水,我们平安来到了对岸! 过河几百米后,又遇到了另外一条泥泞支流,因为有了蒙古包男主人的路线指引,加上之前的陷车经验,我们从看似水深但车辙最多的地方坚定冲了过去(下图【泥泞点】)。之后很快就找到了水泥路【下图红色轨迹】,但这条路在维修,大部分时间还是只能在路边坑洼的土路上行驶。草原无月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抬头可以看到繁星和银河,30公里的距离,我们时而停车探路、时而躲避前行,甚至有时还要倒回几十米走另外一侧,足足行驶了将近2个小时,才回到了201省道,剩下40公里省道很顺利,我们终于到了海拉尔城区,结束了惊喜与意外并存的一天行程。
Day 5 莫日格勒河 呼伦湖 满洲里
昨天到达断崖后,太阳很快就落山了,欣赏美景的时间实在太短,我们决定重新穿越一次莫日格勒河。一回生二回熟,一切顺利,我们还在莫日格勒河边洗了洗车。
离开莫日格勒河后,我们直奔满洲里,顺路游览了口碑一般的呼伦湖。呼伦湖又名达赉湖(当地交通指示牌大多以达赉湖为多),与贝尔湖互为姊妹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东北地区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淡水湖。景区管理确实一般,门票不便宜也就算了,里面的公厕居然要收费。虽然期望不高,却遇到了小惊喜,湖边一群海鸥在飞翔,给单调的景色增添了不少生机,我们将面包分享给了它们,玩得挺开心。
在呼伦湖景区逗留了1个小时,我们来到了满洲里——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满洲里市区的夜景很漂亮,晚餐我们去了当地最火的一家火锅——罕乌拉品质火锅,肉不错,只是比较厚,嚼起来有点费劲。
Day 6 满洲里口岸 186彩带河 额尔古纳湿地
早饭后,先去套娃酒店看了看大套娃,就出发直奔满洲里国门,因为今天行程比较近,没有在满洲里市内更多逗留。
离开满洲里,继续今天的行程。满洲里东部、呼伦湖北侧,是一片跨越中俄两国的湿地,海拉尔河由东向西至此而止,河流向北称为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全长970公里,是黑龙江南源。我们沿着额尔古纳河,行驶在904县道上,这条道路可以称为最漂亮的草原之路,向路西侧望去,呼伦贝尔大草原与俄罗斯境内草原连成一片,额尔古纳河则镶嵌其中。150公里后,我们到达了最大的一处人工景区:186彩带河。景区有两处特色,一是游乐设施众多,二是有一制高点观景平台,可以更好的欣赏额尔古纳河和对岸俄罗斯景色。我们在这待了有两个小时,滑草、骑马、卡丁车、射箭玩了个遍。
上午离开满洲里时,看着车里还有少半箱油,就没着急加油。当时查了导航,确实没发现有加油站,过于自信的以为是由于偏僻地区导航信息不完整。从满洲里出来,行驶50公里后,就发现自己错了,路上人烟稀少,确实不可能有加油站。经过查询和计算,下一个加油站在150公里后的黑山头镇,而行车电脑提示还可以行驶约200公里。一路上,我们不敢驶离县道,精打细算剩余的汽油消耗。离开186彩带河15公里,油箱灯就亮了,又行驶了40公里,终于安全抵达了黑山头加油站,解了无油之急。自此以后,见到加油站就加油。 16:20,我们到达了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根河是额尔古纳河的一条支流,根河湿地则是沿着两岸的河漫滩、柳灌丛、盐碱草地、水泡子及其支流,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而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是根河湿地的精华,只因地理位置地处额尔古纳市所得名,我倒是觉得更应该称为根河湿地公园。目前的名称,紧邻的根河市肯定很郁闷。因此,“根河湿地”、“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都是正确称呼,而并不存在“额尔古纳湿地”。
欣赏了夕阳下的湿地美景,接下来要赶赴今天的终点——室韦。从额尔古纳市去室韦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是常规的201省道,大约160公里;另一条则是返回黑山头,继续走X904县道,行程210公里,这条路线还有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卡线”。所谓"卡",是清朝对边境哨所的称呼,从黑山头至室韦,沿途要经过三卡、五卡、七卡、八卡、九卡,其它卡已经没有标志物了,这就是“卡线”名称的由来。无奈,天马上要黑了,而整个东北行程按照计划已经延后1天半了,今晚必须到达室韦,于是只能忍痛割爱,放弃卡线。 我们离开了额尔古纳市,也离开了呼伦贝尔草原,虽然这里仍属呼伦贝尔行政区划,但在地理上已经进入大兴安岭。车在201省道上疾驰,路况很好,距离目的地还有大约1个小时路程,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快要到达中途的恩和了。我们按照导航提示的前方右转,顺着201省道转弯了。转弯后的路很窄,大约只有5米宽,随着车辆不断前行,两侧树影飞快的向后移动,路面上有很多树枝,给人感觉很少有车从这里经过,高德导航则坚定的不停提示着“沿当前道路向前行驶、向前行驶……”。突然,前方30米处,路左侧出现一个黑影,飞快的穿过,向右方奔去,黑影大概1米多长、半米多高、四肢细长、奔跑很快,明显比狗和兔子要大,看着像只鹿。我们惊出一身冷汗,赶紧把车停了下来,锁紧车门。此时,四周是一片漆黑的森林,什么也看不见。 我们走的路到底对不对?这林子里还有没有其他可怕的动物?今晚还能赶到室韦吗? 傍晚,我们离开了额尔古纳,沿着S301省道奔赴室韦。天色渐渐黑了下来,301省道在恩和乡自东向北有一个90度的转弯,按照高德导航的提示,我们在此处向北转入了一条林间窄路。直到遇见了一只横穿公路而过的动物,我们此时确信一定是走错了路。后来才知道,我们看见的四肢细长、奔跑飞快的动物是狍子,而那条窄路,是省道建成前的一条老路,早已废弃不用,与新路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只因为夜晚一片漆黑,省道上没有车,所以我们看不见那条大路。还好,在老路上走了大约10几公里,我们通过两条路汇合点又回到了省道。车辆在黑暗中疾速行驶,无论同向还是反向,一辆车也没有遇到,车外温度已达到-5℃,庆幸的是回到省道后,路况非常好,行驶了80公里后,最终到达室韦。
Day 7 室韦 临江屯 根河 金河镇
室韦镇,中俄边陲小镇,毗邻额尔古纳河,是蒙古族发祥地,有“蒙兀室韦”之称,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俄罗斯民族乡之一。18世纪末,俄国贵族拥进我国开金矿、经商,俄国农民也入境放牧打草,并逐渐定居下来,我国山东、河南“闯关东”的贫困农民也来这里采金、伐木和打猎,许多华俄青年男女结成夫妻,生男育女,形成了现在的“华俄后裔”。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们昨夜住在一家名为“莲香木楞居”的旅馆,木可楞是俄罗斯族典型的民居,采用粗长圆木,外面可刷清漆,保持原木本色,也可以根据各家各户不同的爱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一般以蓝、绿色居多。昨天晚间的最低气温达到了-8℃,我们在网上提前预定好了房间,晚上8点到达时,男主人正在院子里等着我们,很热情的主动帮我们拿行李,怕睡着的孩子下车冻着,又借给我们军绿大衣将孩子裹上,暖气已经提前烧好,房间不大,但很暖和。男主人是地道的东北人,而女主人是俄罗斯族,不过也只有八分之一的俄罗斯血统了,当年她的姥姥从河对岸的俄罗斯嫁到这里。吃早餐时,他们告诉我,昨晚我们遇到的应该是狍子,山上的野生动物很多,除了狍子,还有野鸡、野兔,甚至野猪和黑熊也是有的。我们买了些他们从山上采的黄油蘑和白蘑。
吃过早饭,我们将行李装车,在室韦镇内转了一圈,就沿着额尔古纳河边的一条土路,奔10公里外临江屯了。临江屯是室韦镇下辖的一个屯,屯子不大只有八十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二是俄罗斯族。在去临江屯的路上,有一处号称“神仙坡”的小山包,我们将车开了上去,坡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蜿蜒的额尔古纳河,挺拔的白桦林,以及对岸的俄罗斯风光。
离开了临江屯和室韦镇,我们奔向了下一个目的地——漠河,全程在大兴安岭中行驶。中间途径莫尔道嘎,网上的评论和朋友的意见均反馈莫尔道嘎森林公园与路上的景色差不多,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并没有进入森林公园。在莫尔道嘎镇吃完午饭后,我们仔细研究了去漠河的路线:百度规划的路线是,从莫尔道嘎镇向东走一条无名的林场公路,预计3个小时72公里后到达金河镇,再延324县道向北至漠河;高德规划的路线是,继续走325县道,经根河转324县道至金河镇,兜了一个大圈,预计3小时50分200公里到达金河镇。我们询问了几个当地的司机,它们都反映林场公路路况极差,一致建议我们从根河走。想想前几天接连遇到陷车、夜间走错路的情况,听人劝吃饱饭,我们最终决定走大路。大兴安岭中的道路大多是沿着河道而建,我们先后在325县道边的一处不知名的小河边,以及快到根河市的一片湿地边停车休息。
根河市并非中国最北端的县级区划,但海拔高于最北的漠河县,因此气温低于漠河,是中国最冷的城市,年平均气温-5.3℃,极端低温-58℃,年封冻期210天以上,素有“中国冷极”之称。到达根河市的时间还早,考虑到第二天要走的X324公路是出了名的烂路,我们决定继续赶路。从根河市出来,沿着X324县道行驶,路面柏油状况并不是很差,但由于周边都是湿地,导致公路沉降,于是形成了波浪状高低不平的路面,车开的稍微快一些,就会在经过“波峰”时急剧颠簸,甚至飞起来。最终,80多公里的路程我们走了2个小时,抵达金河镇。
Day 8 漠河 北极村
今天主要还是赶路。昨晚住在金河镇的一家度假村,条件很好,远远超出预期。因为是淡季,整个度假村从入住到离开都只有我们一家客人,但无论是客房、餐厅还是房间里的暖气都没有降低服务质量。度假村并不在镇子上,而是在镇子北侧几公里远,因此到了夜晚,周边没有任何灯光,我们特意在晚餐后穿了厚衣服,欣赏了夜空下的星。度假村里还有很大的一片围栏,里面养了不少的驯鹿和狍子。
前两天的寒流过去了,气温在逐渐回升,我们的衣着也由冬装换回了秋装。与X324县道一路相随的,是一条名叫“激流河”的水流,又名贝尔茨河,是大兴安岭原始林区水面最宽、弯道最多、落差最大的原始森林河流,河如其名,流量充沛,十分湍急。虽然路不好走,但在激流河的陪伴下,我们驾车穿行在大兴安岭森林中显得十分惬意。
到了漠河县城,我们只在北极星广场稍作停留,就直奔75公里外的北极村了。到北极村时,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我们只在黑龙江边逛了逛,就找了一家看着不错的烧烤店大吃大喝了一顿。
Day 9 北极村 中国最北点 龙江第一湾
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镇,到了北极村,唯一的任务当然是找北。北极村内到处都是“最北某某”,例如最北邮局、最北银行、最北学校之类的,靠近江边的位置设置了很多雕塑和石碑,供游人拍照留念。
北极村是最北的乡镇,因镇政府设在此地,所以最为出名。中国最北的行政村是北红村,考虑到大同小异,我们并没有去,直奔中国最北点。离开北极村,从漠北公路转向S209公路向东行驶时,路边提示下一加油站距离301公里,还好我已经在北极村加满了油。北极村距离中国最北点130公里,S209公路也很好走,只是需要注意,沿路一点手机信号都没有,除了偶尔遇到对面的车辆,一个人也见不到。离开省道,通往最北点的10公里的土路十分难走,有一种车要被颠散的感觉。最北点看上去有点简陋,只有两块石碑和一个界碑,界碑标有最北点的经纬度。龙江第一湾位于最北点东侧10公里,从省道直接通往那里的公路很好走,从最北点过去还有一条近路,也是颠簸的土路。景区需要爬山,坡度很陡,山上的观景平台可以悠闲的欣赏祖国最北点的黑龙江大回转——龙江第一湾,风景很不错。
根据计划,今晚要赶到十八站乡,那里距龙江第一湾还有240公里。从龙江第一湾景区出来已经快5点了,又得走夜路了,不过不走也不行,从漠河至十八站乡,不仅没有加油站,也没有地方可以住。2个多小时后,天完全黑了,一路上看不到其他车辆,路况很好,我们以80公里/小时在S209省道上行驶,大约还有60公里就到十八站乡了。突然,在车前不到10米距离,从右侧路肩跑出一只狍子,向左奔去,眼看就要和我们的车撞上,赶紧一脚急刹车,狍子几乎擦着车左侧通过,才避免撞上!行车记录仪完整记录了下来。后面的道路,车辆行驶的更加小心,于晚上19:30到达十八站乡。
Day 10 路过黑河
十八站,得名于清代设置的驿站,而鄂伦春是大兴安岭的游牧民族,建国后设置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隶属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 今天全天赶路,由于连日奔波,又一直在中俄边境游览,我们没在黑河滞留,直接赶到五大连池,全程650公里。需要提醒的是,S209省道从十八站向南100多公里都在修路,我们刚开始按照导航走,结果一路灰尘滚滚,坑洼不平,后来经一位路上遇到的友人指点,转至一条乡道,经韩家园、兴隆、椅子圈再转回S209省道,基本避开了修路的路段。
Day 11 五大连池
五大连池,因多次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我们在这里住两晚,降低强度,来一个休闲游,缓解一下旅途疲惫,可今天上午一直下雨,于是安排了几个室内景点。先在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了解火山和堰塞湖,又去了地下冰河与水晶宫两个地下溶洞,规模都不大。下午雨停了,继续游览温泊景区,又在三池边上欣赏了夕阳,将最精彩的老黑山留在了明天,期待阳光下的美景。
Day 12 五大连池 松原
今天游览了五大连池的精华——老黑山。老黑山是一座年轻的火山,于1720年左右两次喷发后形成,史料记载至今已喷发过6次,由于地貌典型,状如黑龙,夏天的绿色植被和冬天的皑皑白雪都掩不住它黑色的光泽,因此得名。老黑山海拔515.9米,高出地面165.9米,火山口直径350米,火山口深度145米。
午餐后,我们结束所有游览行程,踏上归途,夜宿松原市。
Day 13-14 返程
沈阳休整半天,第二天返京,结束此次寻北自行。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