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忙于工作,疏于运动。趁着难得的休假,萌生了再登坛山的想法,正好活动一下筋骨,放松一下心情,体味一下秋意。 早早起来,因为老婆和孩子还想多睡会觉,就没有叫醒她们,天刚蒙蒙亮,开着我的宝骏310,来到了距离我家十余公里的坛山,开始攀登久违了几年的这座小山。
坛山,又名仙坛山,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因传说有仙人在山上设坛作法、炼出仙丹而得名,又因山半腰环绕三道天然形成的白箍,形似玉带,故也称玉带山,海拔230米。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坛山虽有"仙"却无名,只是多了一些洒脱与淡然。
一近山门,"仙坛晓翠"的牌坊便映入眼帘,巍然屹立。 "仙坛晓翠"指的是古峄县仙坛山晨晓时分的苍翠景观,为古峄县八景之首。
仙坛山具有“体端峰秀,形如华盖,植被葱郁”的特征。清晨,翠绿的林木犹如团团翡翠堆在一起,发出润润的光泽。置身山门,向山坡上遥望,悠然升起的雾霭缓缓飘移,好似人间仙境。 看到山顶上的电视塔了吗?那是我要达到的顶点,给自己加油,走起!
石阶被掩映在两侧浓密的绿植中,若隐若现。秋意正浓,拾级而上。
松林小道,曲径通幽。
听松涛阵阵,闻山风徐徐,顿觉神清气爽。
半山腰小憩,初见小城轮廓,已从睡梦中醒来。
日升,月未落。晨起,夜渐退。 据《峄县志》记载,古时坛山“村落竹树围映,炊烟远近连青不断,上与山霭混合,一碧万顷”。这种景象如今已成为"仙坛晓翠"的前身,曾经的村落、炊烟已为楼房、广场所替代,"仙坛晓翠"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
峰回路转,目标就在前方,一鼓作气,上!
东方的旭日升起来了,饱含着希望。朝晖映照满山绿树,如烟如黛,使得"仙坛晓翠",美得名副其实。
登顶成功,抵达电视塔。迈过一千余级石阶,脚步依旧轻盈,心情更加飞扬。
山顶有一小块稍稍平整的斜坡,常被登山者作为观景平台,可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无限风光在顶峰。崭新的朝阳,寓意着美好的一天,已经向我们走来。
万丈霞光,映照着天高云淡。
沐浴在晨晖之中,仿佛昨日所有忧愁都已烟消云散。
远处群山起伏,画出了美丽的曲线。
晨曦笼罩了这座可爱的小城,愈发地鲜活起来。带着愉悦的心情,下山而去,融入这秋天的小城,寻找喜和乐的故事。
回望仙坛山,秋色更醉人。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