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游河南洛阳山西晋南
今年的国庆节,因为要到山西晋南老丈人家参加婚宴,只能先安排了三日的旅游行程,1-3号在河南洛阳栾川县的重渡沟、嵩县的白云山旅游。这两个景点,既避开了国庆长假大景区的拥挤,还领略了河南伏牛山脉山川、峡谷、泉水、河流的绝美自然风光,景区开发非常成熟、自然景色优美,推荐朋友们前往。虽然1号早晨6点前出发,避开了大城市高速出入口的车流,但在洛阳市环城高速的黄河大桥上,短短几百米就遇到了八起车辆追尾事故,涉及到大约30多辆车,因为驾车不小心,这些人的国庆行程恐怕是没法安逸度过了。7号返程,尽管也是早晨6点出发,一路畅通,但在距离太原30公里的时候,又遇到了前方车辆追尾事故,涉及大货及十几辆小车,整整堵了大约两个多小时。所以,长途出行,一定要牢记行路安全,小心谨慎驾驶。国庆七天长假,一车两人,总行程1591公里。旅游费用2449元。(其中,门票等980元,加油停车759元,餐费366元住宿193元)
重渡沟景区:
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因东汉光武帝刘秀二渡伊水至此,摆脱王莽追杀并成就帝业而得御赐之名。 重渡沟自然风景区位于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西南10公里的熊耳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区内竹茂林密,野生动植物繁多,800亩竹林密密层层,可与蜀南竹海相比美。重渡沟被业界权威人士魏小安先生称为"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到了重渡沟会看到杏花园、竹竿院、环翠居、故人庄等清雅质朴的名字点缀于窗含翠岭、竹环水绕的农家门楣上,床位已达1万余张。重渡沟是"生态旅游开发的典范;是家庭宾馆的楷模;是旅游带动脱贫的榜样。重渡沟为4A景区,为河南省目前最具活力的十大热点景区。 重渡沟自然风景区凭借"水清、竹多、落差大"这些自然优势和"茶文化、竹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的有机融合,让游客享受不尽乡村漂流的浪漫和情趣,领略到重渡沟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别样风光。景区内林茂草丰,雉飞鹿鸣,四季泉水喷涌,常年飞瀑成群,翠竹碧水交织,肥鸭壮鹅嬉戏,水乡特色浓郁,堪称"北国一绝"。被著名作家张一弓赞为"高峡飞瀑藏幽径,绿水秀竹怀古情;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东都漫士《洛阳赋》:重渡沟生态旅游之典范,龙潭峡黄河山水之画廊。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十佳休闲胜地,中国最美的地方,河南省十佳景区好去处第三名。 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 白云山主要景区有:白云峰、玉皇顶、鸡角曼(小黄山)、九龙瀑布、原始森林五大观光区和白云湖、高山森林氧吧、高山牡丹园、留侯祠、芦花谷五大休闲区。 白云山融山、石、水、洞、林、草、花、鸟、兽为一体,雄、险、奇、幽、美、妙交相生辉,形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区,成为中原地区集观光旅游、度假避暑、科研实习、寻古探幽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被誉为"人间仙境"、"中原名山"。
后土祠:
后土祠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南40公里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地母)的祠庙,是中国民间广泛信仰的神祗,总司土地之神。1996年,国务院确定万荣后土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祠中保存完好的《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和《蒲州府志》记载,"轩辕氏祀地祗扫地为坛于脽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方泽岁举"。到汉代,进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来这里举行一次大祀。 汉武帝刘彻时更是东岳封禅,汾阴祀后土祠土,于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扩建汾阴后土祠,定为国家祠庙,作为巡行之地。 他一生曾六次祭祀后土,仪式隆重无比,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赋《秋风辞》。 汉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和东汉光武帝等先后来此祭祀达11次之多。唐时,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年间三次来此祭祀,并扩建祠庙。 宋真宗赵桓大中祥符四年也来此祭祀,为这次祭祀活动,拨款对后土祠进行了修葺,并御制御书了《汾阴二圣配飨之铭》碑。 从汉代至宋代历朝皇帝先后24次在万荣汾阴祭祀后土。明清时皇帝祭祀后土的仪式,迁徙于北京天坛。后土祠的原址在汾阴脽上,汾阴是一条背汾带河的长形高地,长四五里,广二里多,高十余丈。 汉武帝所立的后土祠就在这里,汉代的几位皇帝和唐玄宗、宋真宗率领文武百官都是在这里顶礼膜拜。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黄河干流向东摆动,汾阴被黄河侵蚀,汾阴上的后土祠受到洪流的威胁,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 到明万历末年,后土祠只得往东移建。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黄河水决,后土祠内的建筑大部分被黄河冲毁,只留下秋风楼和门殿。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再决,连秋风楼也一同淹没于黄河中。康熙二年,后土祠移地重建于今庙前村北。同治六年(1867年),后土祠再次被黄河冲毁。同治九年(1870年),后土祠再次移建于庙前村北的高崖上,一直留存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 现存的后土祠,东西宽105米,南北长240米,占地面积25286平方米。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
傅作义将军故里:
(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先后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绥远抗战等1936年11月初,发起百灵庙战役并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日军西侵绥远的阴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