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越王楼
越王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龟山之巅,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时所建,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其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楼高十丈(即百尺),时居四大名楼之首(滕王阁高九丈,黄鹤楼高六丈,岳阳楼高三丈)。恢复重建后的越王楼,气势与当年相比毫不逊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现今滕王阁高57.2米,黄鹤楼高52.6米,鹳鹊楼高72米,岳阳楼高32米),故有“越王楼霸气、黄鹤楼大气、滕王阁才气、岳阳楼秀气”之说。 越王楼是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的名楼,共收录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陆游等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诗篇多达154篇(黄鹤楼112篇,滕王阁86篇,岳阳楼、鹳鹊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可谓“一座越王楼,半部中国文学史”;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算得上“天下诗文第一楼”。
夜景中的盛世重光 越王楼
《越王楼赋》罗邠 来从巨斧,力破混沌。轻云浊土,天府之门。北有青莲之地灵,南接蓉城之华盛。古闻皇叔以富乐,素引三江以泽润。傍江而行,可见龟山,龟山之巅,不名楼观。危楼百尺,集盛世之名匠;星晨纷至,汇卷秩之青帆。然何以不得名焉? 临汀以视,水浅而江窄。侧目仰望,楼众而宇重。大道星罗交汇,引拥流向内外。一湾污浊贪睡,沉泥沙于床岸。却观天下古迹,风景不再,覆葺多番,光阴载去,比比皆然。而盛名非鲜,惟越王孤寂。有师者云:高耸今不见,上古无名篇。 嗟乎,闻之憬然。棙草丛生,椋鸟群飞。有巨榕则不见新柏之青青,百雀啼而难闻幼鹰之高鸣。红杉能高百丈,棘根可深千厘。霓虹飞夺霞彩,洋流暗引风雨。或赐奇崛,或得隐居。缤艳有千朵,非菊在东篱。众年长常言,幼小无知,食盐所多其粟米者。吾辈哗然,愿向天工借梦! 百步登楼,闭目远望,大浪复滔然。身在颀伟,众览丘山,鳞云金光,叠影斑斓。青山楼阁,宝塔出丛翠;龟脊利剑,长刃入青天。拿乔傲意,似临云巅。青岚盘远山之上,落羽垂群鸥之间。梧桐虽稀,请以鹓鶵,复宴游龙,翩鸿赠舞。燕巢蜂窠,红鲤青鲈。夭李秾乔,絮蕊郁馥。斗拱繁杂,隔门雕竹。欲使东风西渐,长歌新赋。 君楼不知,天之高,地之广,日隐星辉,百尺更短。而物非以量衡舍取,赋名兴传。正以来往,驻足疑望,不晓君之伟绩,吾生感慨。然何以来叹? 我辈同君之微名,无以显赫。既天公不奏,未赐瑰丽,遍留沙尘。何不随我扬臂,同散灰烬,自作嵬岌! 《越王楼歌》 (太宗子越王贞为绵州刺史,作台于州城西北)
龟山遗址
据清同治《直隶绵州志·山川篇》载:龟山,《旧志》即古越王楼旧址。形如龟,两池相映,一天池,一明月池。绵阳山环水抱,秀丽多姿,名胜众多,城郊四山素有“东旗、西鼓、南蛇、北龟”之称。当今人们发现:龟山怎么如此矮小?好像被雄伟的越王楼“压”趴下来似的。其实,在古代龟山曾十分秀丽,是风水宝地,虽面积不大,但有古迹越王楼、古金山、天池、明月池、北坛、越王台等景点。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