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概览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10多年的历史,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苏联时期曾一度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恢复为圣彼得堡旧名(所在州仍沿用“列宁格勒州”之名称)。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经济重镇。其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处于北纬59°~60° 、东经29°~30°之间,是俄罗斯的中央直辖市,全俄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因而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许多外国领事馆、跨国公司、银行和其他业务据点均位于圣彼得堡,也是一座科学技术和工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城市。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英雄之城。300年前彼得大帝在此建城并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在这里获得成功由此开创了全新的苏联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军队将这座城市围困了872天,苏联军民最终取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胜利,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66万人死于饥饿严寒与战火,3200幢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战后人们重建家园修复古迹,这座城市再现昔日风采。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文化名城。俄国许多著名诗人及作家,如普希金、莱蒙托夫、高尔基等人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市内现有近百所国立高校和非国立高校,400多个科研机构,2000多个图书馆,80多个剧院,100多个剧团,45个美术馆,62个电影院,3600多个体育设施。城市以其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著称,共计4000余个建筑、历史和文化遗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64家博物馆内艺术珍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我们这个摄游团在圣彼得堡的逗留时间仅两天两晚,所能看到的东西基本属艺术层面,包括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因而游记也只能重点呈现俄罗斯艺术之城的冰山一角,挂一而漏万……
斯莫尔尼教堂
步出火车站乘上旅游大巴,早餐后第一站我们就来到了位于城东北的斯莫尔尼教堂。晨曦初露,天空覆盖着厚厚的云层。没有通透的光影,宏伟建筑的美感大打折扣。 斯莫尔尼教堂由意大利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兴建于1748年至1764年,当时作为圣彼得堡所有学术院校的教堂。这是一座美丽得令人惊叹的巴洛克式蓝白两色建筑,与圣彼得堡其他教堂相比,感觉别具一格,更显清新雅致。目前这座教堂主要用作博物馆和音乐厅。
其实来这个景点游览之初,我们被告知是参观“斯莫尔尼宫”,而不是眼前这座“斯莫尔尼教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回来后笔者又做了点功课,才晓得真正的斯莫尔尼宫我们这次并没有看到,同时也明白了斯莫尔尼宫和斯莫尔尼教堂是两幢相邻的不同建筑,而不是同一幢建筑的不同称谓。
图中红框区域里的建筑群是斯莫尔尼教堂建筑群;黄框区域里的建筑才是斯莫尔尼宫。
十月革命中列宁作为指挥部而且后来一直作为苏联政府和圣彼得堡地方政府办公用的建筑是斯莫尔尼宫而不是斯莫尔尼教堂。 十月革命后的1923年,苏联政府关闭了斯莫尔尼教堂。现在这座教堂也没有作为教堂用,而是小型博物馆,也时常作为音乐厅。所以在谷歌地图以及其他一些地图中将这个地方标明为“音乐厅”或“修道院”。 真的可惜了,因为信息的误导和时间的仓促,我们对近在咫尺的斯莫尔尼宫竟然没能“到此一游”,实属遗憾!当然,也就为再来一次圣彼得堡增加了一条理由……
十二月党人广场
19 世纪 20 年代,俄国一批从事革命活动的贵族青年,因 1825 年 12 月发动俄国第一次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而遭流放,从而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1925年苏联政府为了纪念100年前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把这片广场命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1992年苏联解体以后又重新起用了老的名字“参政院广场”,但是圣彼得堡人还是喜欢称它为十二月党人广场。 十二月党人广场是圣彼得堡著名的旅游景点,其主要看点一是圣以撒大教堂(俗称金顶大教堂),二是青铜骑士塑像。
圣以撒大教堂1818年开建至1858年完工,历时40年,工程浩大。内外装饰使用了大量名贵石材和贵重金属,仅宏伟的花岗石柱即多达112根。直径达25.8米的中央穹顶系用俄罗斯紫金整体覆盖式装饰,极尽奢华,因而也被人称为金顶大教堂。整个建筑除古典主义风格外,兼具新文艺复兴主义、拜占庭风格与折中主义特色,气势磅礴,庄严华丽。
十二月党人广场上的青铜骑士是圣彼得堡市标志性雕塑。著名雕塑家法儿科内创作的这一艺术佳作,曾受到俄罗斯文学之父、诗人普希金的高度颂扬,写下了他最出名的叙事长诗《青铜骑士》。 诗中写到: 那坚定的矗立的人 / 以铜的头颅伸向苍穹 / 就是这个人按照他的意志 / 在海岸上建立了一个城 / 看,在幽暗里他是多么可怕 / 他的额际飘浮着怎样的思想 / 他掌握着怎样的力量 / 那匹马燃烧着怎样的烈焰呵 / 高傲的马你将奔向何方 / 你的蹄子将往哪里飞扬 / 呵,你命运的有力的主宰 / 不正是这样一手握着铁缰 / 你勒住俄罗斯在悬崖上面 / 使她扬起前蹄站在高岗……
瞧瞧那些自由的小鸟,它们毫无顾忌地跳上彼得大帝的头颅,排列于他的臂膀,甚至站在马的耳朵上东张西望,什么神灵啊、权威呀,统统跟它们扯不上!这种彻底的自由,世人谁不向往?您想不想也要做一只幸福的小鸟,在蓝天下自由地飞翔?
狮身人面像
圣彼得堡狮身人面像位于列宾美术学院门前的沿岸街,是一对带有狮身的阿门霍特布三世的法老面像,于公元前1455年到公元前1419年雕刻,1832年埃及国王将其作为礼物送给圣彼得堡,这对狮身人面像遂从尼罗河启航运送至涅瓦河边,一直安放至今。 与埃及本土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相比,涅瓦河边的这两座狮身人面像只能算是超小号的了,而且胡子还都被敲掉了,石材上的断痕历历在目。据说,当时负责监管运送狮身人面像的是埃及军人。这两尊石像运抵俄罗斯并被安放在涅瓦河畔后,那些军人就用枪托敲掉了它们下巴上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胡须。因为石像可以送给俄罗斯人,但权力是万万不能拱手相让的。
在古代的神话中,狮身人面像是巨人与妖蛇所生的怪物:人的头、狮子的躯体,带着翅膀,名叫斯芬克斯。斯芬克斯生性残酷,他从智慧女神缪斯那里学到了许多谜语,常常守在大路口。每一个行人要想通过,必须猜谜,猜错了,统统吃掉,蒙难者不计其数。有一次,一位国王的儿子被斯芬克斯吃掉了,国王愤怒极了,发出悬赏:“谁能把他制服,就给他王位!”勇敢的青年狄浦斯,应国王的征召前去报仇。他走呀走,来到了斯芬克斯把守的路口。“小伙子,猜出谜才让通过。”斯芬克斯拿出一个最难最难的给他猜。“能发出一种声音,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却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这是人。”聪明的狄浦斯很快地猜了出来。狄浦斯胜利了,他揭开了谜底;但斯芬克斯不服输,又给狄浦斯出了一个谜语:"什么东西先长,然后变短,最后又变长?"狄浦斯猜出了谜底"影子"。于是斯芬克斯原形毕露,便用自杀去赎回自己的罪孽……
彼得保罗要塞
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最为著名的古建筑和最为显耀的城市地标,也是整座都市的起源。该要塞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后几经扩建,建成这座六棱体的古堡。古堡的墙高12米,厚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长700米(如上图)。要塞中有圣彼得堡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十二月革命党人纪念碑等建筑物。
彼得保罗大教堂以十二使徒中的圣彼得、圣保罗为名。1703-1704年间为木造教堂,1712-1733年间由建筑师特烈基尼用石材改建成这座彼得式巴洛克建筑。大教堂的钟楼高122米,到本世纪中叶,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钟楼尖顶上的天使塑像高3.2米,塑像双翼伸展3.8米,塑像头上十字架高6.4米。金光闪闪的高塔尖顶直刺蓝天,视觉震撼,令人叹为观止。
要塞中央大道左侧的彼得一世像落成于1991年。雕塑家薛妙金表示,希望这件作品表达彼得一世不是神话般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承受巨大压力依然缔造传奇、创下丰功伟绩的凡人。这尊作品头小身大的奇特比例饱受争议,衍生出许多传说故事。就笔者看来,艺术家不过是用漫画的手法来塑造和表现这位历史名人,他要传达给世人的信息:彼得一世不过是一个凡人,一个伟大的凡人,但绝对不是一个神。这一点,艺术家成功了。 联想到中国的热播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不是从这里获得艺术启发呢?
冬宫
冬宫这个名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电影《列宁在十月》最后部分,即以布尔什维克武装攻占冬宫,列宁在这里宣告无产阶级成功夺取政权而结束电影。其中有一个镜头是革命武装的带队人告诉士兵:冬宫有很多文物十分珍贵要注意保护,开枪不能伤了文物云云…… 冬宫座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十月革命后辟为圣彼得堡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初建于1754年至1762年, 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年至1839年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冬宫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修复。 冬宫本身是一座建筑艺术的杰作,是18世纪中叶俄国巴洛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品。其外观是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三层建筑,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宫内有厅室1057间,门1886座,窗1945个。其内部装饰金碧辉煌,极尽奢华,达到了相当高的建筑艺术水准。 我们参观冬宫是从临街的侧门进出,没到宫殿广场,所以未能拍到外观,但仅看内饰,就知其奢华程度非同一般——
冬宫又是世界知名的四大博物馆之一(包括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冬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被称为世界四大艺术殿堂),藏品共有270万件之多,其馆藏文物的数量和珍稀程度都位居世界前列。 冬宫是俄罗斯历代沙皇的宫殿,由于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君主之一叶卡捷琳娜二世酷爱收藏,所以从那时开始,这里逐渐成为世界艺术品的重镇。 冬宫博物馆设8个部:原始文化部 ,古希腊、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钱币部,西欧艺术部,科学教育部和修复保管部。主要藏品包括绘画、雕塑、版画、素描、出土文物、实用艺术品、钱币和奖牌等。据估算,一个人要想把冬宫藏品每一件都看完,起码得花费几年的时间!所以,导游带着我们只是选择性地看——
冬宫藏品中犹以绘画闻名于世,从拜占廷最古老的宗教画,直到现代的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共收藏15800余幅 。其中意大利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圣家族》、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以及提香、鲁本斯、委拉士贵支、雷诺阿等人的名画均极其珍贵 。 展厅藏品均允许拍照,但人头攒动中要想排除干扰拍好一幅绘画作品实属不易。笔者试着拍了几张,有些画面有些畸变在所难免,另外画名和作者难以一一对应,因而也就都没标注,特说明之。
上两幅照片是同一幅油画作品,如果变换角度看,画中景物的透视关系也起了明显变化,在一幅平面作品中能够达到这样立体的观感水平,说明作者确实技高一筹
乡村酒店
紧张的日程安排,浓缩的景点内容,一天游览下来十分疲惫。9月14日下午17:30左右我们的大巴驶出圣彼得堡城区,前往列宁格勒州弗谢沃洛日斯克市一家乡村酒店住宿。这里离芬兰边境比较近,方便16日一早出行。周末市郊堵车,19:30才抵达酒店。 9月15日团队仍然在圣彼得堡其他景点游览,我们老两口没有随团出行,就在酒店附近游玩修整。
没有导游做翻译,我们怎么点菜呢?不急,酒店前台取来一本中俄双语对照的菜谱就可以了(后悔没将菜谱拍下来)。招呼点菜的是个帅小伙,他拿着一部手机,有话问我们就在手机上七按八按一番,手机里一女声就用中文说话了:“请问您想喝点什么?”我们点点菜谱上酒水栏的相应项目,沟通就完成了。接待中国人他们见多了,自然都有招

- 标清
俄式乡村小饭馆
圣彼得堡咱们就玩到这里啦。明天,咱们芬兰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