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统万城
写在前面·封面
因为阅读, 在文字里,我邂逅了匈奴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1600年前的都城遗址——统万城。可能是出于好奇,抑或是由于对古老匈奴民族莫名的疑惑,多年来,我一直关注着统万城,神往着有朝一日走进统万城…… 机会终于在2018年7月初降临了!——自驾陕北途中,我特意驱车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走近了统万城。 一种情愫,一旦产生,那绝对是经久不息的。 自小,就在书中读到过匈奴民族的剽悍、神秘以及悄无声息不见踪影了的历史篇章,从那时起,每当字眼触及“匈奴”二字,内心深处总会泛起阵阵涟漪,挠人心弦,让人久久不能自已。 此行,当我走近毛乌素沙漠南缘的统万城遗址后,眼前的一切,委实让我惊愕莫名:荒凉,破败之中废城逶迤连片,1600年来的风雨交加,统万城的残垣断壁,竟然还能那么宏伟壮观!一个奇迹,古老的奇迹。 难怪大夏秘书监胡义周撰写的《统万城铭》中这样写道: “夫庸大德盛者,必建不刊之业;道积庆隆者,必享无穷之祚。……崇台霄峙,秀阙云亭。千榭连隅,万阁接屏。晃若晨曦,昭若列星。离宫既作,别宇云施。爰构崇明,仰准乾仪。悬薨风阅,飞轩云垂。温室嵯峨,层城参差。楹雕虬兽,节镂龙螭。莹以宝璞,饰以珍奇。称因褒著,名由实扬。伟哉皇室,盛矣厥章!义高灵台,美隆未央。迈轨三五,贻则霸王。永世垂节,亿载弥光。” 铭文中,字里行间透露出当年统万城的规模宏大、面积浩渺、屋舍俨然、亭台毗邻、楼阁勾连、铭刻精妙、室内堂皇、庭院清幽、环境绝尘……恍若仙境。 可怜一朝美名扬,如今倒成土和沙!荒草作伴,凄鸣大漠。 此种结局,让人情不自禁想起了这几句诗词来: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关于统万城 统万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为匈奴人的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 已有近1600年历史。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后来在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 ▲关于自驾统万城温馨提示 ①住 因为统万城遗址,藏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地带,周边村落人少沙多,建议住宿在靖边县城为好! ②吃 统万城遗址,可能属于冷门景区,自驾的游客不多,景区内就一家摆地摊的,兜售矿泉水、饮料及当地特产,所以,前往统万城遗址景区时,最好准备足够的喝的、充饥的食物,不然,那地方干旱,遇上大晴天,饥渴难耐,结果就会浑身疲软,想走完遗址,肯定是不可能了,毕竟都城面积不小啊。 ③费用 统万城遗址,门票30元/人。停车不要钱。
匈奴民族唯一的都城遗址——统万城·花絮
7月初的靖边, 到处热气腾腾,酷热逼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和LD的陕北之行。 人,是个很奇怪的动物,活得无趣了,凉风细雨就会让人叫苦不迭;有爱好了,酷暑严寒也阻挡不了前行的脚步! 统万城,是我国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的国都遗址,位于陕西省靖边县最北端58公里处的白则村。该遗址是我国古代匈奴族遗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的一座都城遗址,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史、民族关系史、古代文化史以及经济政治、城市建筑、军事、地理变迁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统万城的建城意义,赫连勃勃自言曰:“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故以统万为名。”
抵达统万城
统万城, 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遗址白色墙体,林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座以"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