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被罗弗敦群岛种草,虽然它没有名气,虽然它又远又贵,也阻拦不了我专程拜访。从巴塞罗那往北,飞了7个小时,又坐了3个多小时轮渡,终于靠岸。北纬65度的极夜里,从下午1点开始,天就黑了下来,而灯火是24小时长亮的。不分昼夜。这个几乎没有公共交通的群岛,只有自驾才能探索,没有驾照的我只好一次次在朋友圈召集人马,终于等来了愿意上路的同行人。也正因为这次极圈以北的旅行让我们….在反复推敲行程中建立了革命感情,然后没羞没臊地凑成了一对。
冷酷仙境
特意订了北向带窗的家庭酒店,熟悉的北欧风情,极简但不失温馨。
今晚没有极光,明晚可能会有吗?次日早8点,窗外一片死黑,好像平时半夜醒来一样。很困但必须动身了,因为要把仅有的两小时天亮时间留给最好的景色。
罗弗敦群岛真的很小,主干道5公里长,却是移步易景。
山势险峻如刀锋,红屋落雪,浊浪排空,的确是世间少见的景色。
就连挪威旅游局都称“罗弗敦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
随后驱车北上赶往挪威最负盛名的极光圣地——特罗姆瑟。
挪威深知自己国土的景色绝佳,又不差钱,耗资数亿挪威克朗修建了18条景观大道,包含了峡湾、海岸、森林、瀑布、胡泊、雪山等等地貌。罗弗敦驶往特罗姆瑟,恰巧就是这珍贵的1/18。
毫不夸张的讲,这是可以与中国川藏线平起平坐的景观大道。
黑夜再次降临前的一个多小时里,我争分夺秒在汽车副驾拍下的沿途风光,已经是不输国家公园水准的景色,更难以想象极夜里迎着风雪驶过的海岸线,错过了多少精彩。此时,也只有“得到的是侥幸,失去的是人生”这样的鸡汤能自我安慰一下了。
欧若拉
天黑之后便开始期待极光,若是有,那就在我们的正前方。等来等去,却等来了暴风雪。能见度极低,道路湿滑,眼见前方的车辆被迫调头打道回府,我们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前行。期间路过小镇偶遇铲雪车,啊或者说几辆挖掘机在加班工作,道旁积雪没腰,感觉这个小镇一年大概有半年是被埋在雪里的。此时只盼雪停,哪还奢望什么极光。
不料我们渐渐驶出了云区,风雪渐停。手机里的极光预测显示我们所处的位置今晚将会有肉眼可见的极光风暴。心里莫名有点激动。去年在冰岛苦等一周仍然错过的极光,今夜真的会来临吗?就在将要抵达住处前的十多分钟,眼看着荒原高空出现一道乳白色的光带,很纤弱很温柔的样子,像是风一吹就散了的雾气。没想到第一次邂逅极光竟然是这样的体验。
到达住处才发现车后备箱已被冰雪封死。男朋友拿铲子破冰,我把相机支在路边垃圾桶上,迫不及待长曝了第一张极光。这一晚是平安夜,我想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东方来客最好的礼物。草草吃完晚饭,迫不及待准备与极光大战三百回合。走下路肩,只感觉自己一脚踩空瞬间下滑,半个身子都陷进了雪里。
男朋友见状笑得不行,“腿短还属你窜的快。”于是只好一步一步踩着脚印走在他身后,不到五分钟就走不动了。雪太厚了,厚到次日天亮我们才从雪堆里分辨出房车和篱笆院。
此时极光愈演愈烈,肉眼看去也感觉到了绿色,不再是一道,而是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在空中飘动。
此时觉得大自然真的好神奇。
(分享一个和极光密切互动冷落了男朋友的风光狗)大概是因为太兴奋又太累,当晚猝不及防的发烧。三点多男朋友自己又跑去看极光风暴,用了一个词“群魔乱舞”来形容,第二天一早我得知后表示:“下回再遇到,哪怕是抬担架也要把我抬出来。”
一路向北
这一日的行程已没有攻略可参考,起初的想法只是一路向北,再向北,不料发现居然离欧洲大陆的最北点已经不远。抱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必是不能错过。然而追求极致的路途道阻且长,还得再半路停留一夜。好在这一天行驶在不输景观大道的乡间小路上,眼见着雪山冰激凌下不冻港湾被红宝石一样的房子镶嵌。
路过一个小小的码头,停泊着几艘小船。挪威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这样的地方也有人住。
是日圣诞节,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所有餐厅、超市歇业,好似中国大年初一。然而存粮已不足,如何在这荒无人烟的极圈空地找到食物,是眼下第一难题。我们敲开了道旁灯火通明的大落地窗红房子,不料窗外看到的美食是人家的圣诞家宴。我们一个个试探路过的每一家超市和加油站,统统关门。从早上出门直至夜幕再次降临,终于在一个大镇子的加油站买到了热狗。久旱逢甘霖,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这是极夜开车的第二天,窗外已无风景可看时,我们便侃大山。--“这山穷水尽的地方,给你年薪百万让你待一年,你愿意吗?”--“要是有网,有书,好像也ok,毕竟景色这么美。”--“我觉得我够呛,吃不到火锅,又没人唠嗑,和蹲监狱有啥区别。”
提前在booking预定的玻璃帐篷是当天最大的惊喜。
森林深处隔绝光源的空地上,1000支麋鹿角拼成的巨大圆球是唯一的指路牌。酒店的主人,一对土生土长的挪威夫妇,穿着传统的挪威服饰,带着他们家养的几只狗,在深夜等我们到来。把行李放到雪橇上,拽着绳子一步步踩着积雪来到帐篷前。
女主人说,我们幸运避开了寒流,早上这里是零下31度,现在暖合一点了,大概零下20多度。这个拥有真正壁炉和麋鹿皮草装饰的豪宅,让人恍惚走进了童话世界。果盘、蜡烛托、灯架,钥匙链,甚至早餐篮的把手,都是麋鹿角!
正当我兴奋地转圈的时候,却得知一个很不幸的消息,通往欧洲大陆尽头——挪威北角的道路封锁,直到元旦过后才开通。宛如冷水浇头,苦行千余公里而不得,果然正如古话所说“行百里者半九十”,道路的尽头,事情的极致,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实现的。
世界尽头
早上8点女主人送来新鲜的早餐,在前一天的热狗之后,这无疑是相当丰富的食物了。随后和他们的12只狗一一道别,其中狗王还带着狼的血性,扬天如狼般长啸一声,很是霸气。
我随口提到了去不成北角的遗憾,女主人愣了一下表示,谷歌地图里的封路标志是“临时封路”的意思,会在每天的固定时刻开放,而开放时间能在挪威公路官网查到。北角有望?不一会儿女主人从屋里出来,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路口将在上午11点和12点开放驶入,下午1点和2点开放驶出。话不多说,赶紧上路。临行前男主人又递来两杯热气腾腾的圣诞甜酒还有一盒手工姜饼,祝我们行程顺利。带着这份暖意上路,感觉前一晚头顶的阴霾散去,心情大好。
驶往世界尽头的路上气候恶劣已无人居住,除了大陆终点的纬度牌和纪念雕塑,别无风景。上午11点40,天空仍昏沉阴暗,我们被路障拦下。巨大的铲雪车和警车在这里等候。我们是当天唯一的旅客。警察叔叔说通常这个时候会有城际旅游大巴驶来,倘若无人乘坐而大巴取消,那就只有邮局的车。而开路的除雪车和押尾的警车永远是风雪无阻。
正说着呢,风雪里之间一排灯光,远道而来的城际大巴居然准点停靠。我打趣道:“哇你们挪威用的是德国时间呀~(It’s German time,right?)”铲雪车大哥耸耸肩:“有的时候他们也和意大利一样不靠谱啊。(Well,sometimes they came from Italy.)”聊得有点high,大哥问我要不要上他的车体验一下副驾。好啊好啊我就这么毫不犹豫的抛弃了男朋友。
体格巨大的除雪车敦实极了,眼瞅着大铲子把雪铲起,鼓风机呼呼吹到路肩下,我算是明白为什么在特罗姆瑟我会陷在雪里拔不出来了。
通往大陆尽头的最后一段路,若没有除雪车,怕是连路都不知道在哪儿。这边是挪威的又一条景观大道,全世界别无分家。下车谢过大哥,我站在风雪里静静等着男朋友和他的小车车。城际大巴下来零星的国际游客,我望穿秋水般快变成雪人,终于见到了远方隐隐约约的车灯。此刻他像是从沙场凯旋的将军一样,有整片欧洲大陆为幕布,以北冰洋的咆哮为BGM,让我居然一时热泪盈眶。--“你知道你有多酷吗!你是今天唯一一个开车来的北角的人哎!连铲雪车大哥都说你很勇敢,嗷嗷嗷我男朋友太让我骄傲了!”你猜他怎么说?--“真是戏多。”不管怎样,单人单车极夜自驾抵达欧洲大陆最北端,对6年前就独自坐邮轮到达南极的男朋友来讲,应该是新一个人生成就,我也很开心能见证他的伟大时刻~
我们望着那个地球仪一样的极点标志,觉得这一天的经历比前两日的风景还要精彩。
绝大多数人打卡挪威北角,都是乘坐所谓的北极邮轮,在极圈内几个码头停靠上岸。我们这是在大陆上硬走了过来,而且还是在极夜暴雪的环境里。大概很多人都会有穷尽世界的冲动,南极,北极,然后是第三极。离开北角向南折返时,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侃大山。--“以后要是有假期,我们去爬乞力马扎罗山吧。”--“这是要为攀珠峰做准备吗哈哈哈。”(话虽这么讲,但我还是私以为人类应该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征服世界的念头万万不可有,即使是攀登雪山,也是在用身体发肤去朝拜以示尊重。)
这是北欧之行最艰苦的一天。连续16小时驾车已经在考验身体极限。我在副驾说着段子让男朋友不犯困走神,没想到人生太短居然很快词穷,于是一个个“我朋友”的故事,“北美吐槽君”的故事,“知乎”的故事搬过来,然后是三言二拍聊斋志异,诗词歌赋天文地理,总之想到什么说什么,只要不冷场卡壳就好。到夜里10点多穿越国境驶入芬兰的时候,我已经单口相声一样狂侃了上下五千年海底两万里,实在想不出什么来了,急到要哭,因为看男朋友也已经有些体力透支。还好此时天际飘来一道浅浅的极光,就好像闷热夏天的一阵凉风让人神清气爽,让我们有精力继续坚持下去。随后再次穿越国境来到瑞典,在道路上邂逅三只散步的麋鹿,车灯一打它们受惊跑进了森林,然而仍是让人激动万分。我们路边停车熄火灭灯想等等这群小精灵,此时四周是白雪披挂的森林,星空璀璨,万籁俱寂,呼吸的空气是冰甜的。何似在人间。“林深时见鹿”,大概是瑞典送给我们最美的惊喜。
雾楹枝
只睡了4个多小时就强行起床,因为这一天要从瑞典返回挪威,不能误了上午的轮渡。码头很安静,世界都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然而这时候已经上午10点了。
顺利游览过罗弗敦群岛又抵达北角后,有种“大势已去”的感觉,这时候在轮渡甲板上放空,在想,开往南极的邮轮会不会也这般模样?
轮渡靠岸,等待我们的是本次旅行中的第三条挪威景观道路。如果说罗弗敦之路上不冻峡湾倒映的灯火让我想起“精灵”这个词,欧陆尽头北方的空地让人仿佛置身“纳尼亚传奇”,那么一路雾凇与树挂装点的回程道路只能用“雾盈枝”来形容了。
生平未见过如此壮丽的景色,偏偏每一帧都近在咫尺,触手可得。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体验。图中所现只是吉光片羽,360度动态环绕的美丽让文字显得苍白。
96小时,2600公里自驾,只为追寻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
篇幅有限不能展开细讲,其实路上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还有我们独家打造的极地生存秘籍。Emmmmm,如果你也感兴趣,欢迎关注微博@Candy__凯迪 微信公众号:凯迪de心情日记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